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15页

  • 83.50 KB
  • 2022-06-20 发布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身体的结构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初步了解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的,并且左右对称,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有顺序、有目的地利用各种方法对身体结构进行观察,学会做观察记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懂得尊重、关爱残障人。教学重点:1、了解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的。2、身体的工作是由各个部位共同完成的。教学难点:1、观察身体的内部器官2、做好观察记录教学准备:观察记录表、课件、跳绳执教:林立春(永安市西洋中心小学)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蜗牛图片师:我们观察过蜗牛,蜗牛的身体结构分为哪几个部分?师:我们可曾想过自己的身体结构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探究身体的结构二、观察身体的外形揭示课题、板书:身体的结构一、身体的外形师:观察要有目的、按顺序进行,你打算怎样观察身体?对照人体图观察,人的身体从外形上看,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总结外部特点: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比较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有什么特点?(左右对称)体验活动:师:在生活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很多人身体的残疾,给生活带来了很大不方便。试试用单手系红领巾,谈谈有什么感受?小结;对身体残疾需要帮助的人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三、观察身体的内部师:我们对身体的外部有了一些了解,接下来我们要观察哪里?板书:身体的内部身体的内部怎么观察?想想医生是怎么给病人看病的?15\n身体的内部很多是看不到的,但可以通过耳朵听、手触摸或者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在小组里,先看一看,再听一听,摸一摸,把你用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听到的和用手能摸到的身体的内部有什么,告诉小组同学,填写在记录表里。汇报交流。纠正不合理的想法四、身体怎样工作师: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在生命活动中各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的。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板书:身体的工作例如:打篮球时,手、脚都要动,心脏不能停止跳动,要呼吸,肺也要工作等等。指名一名同学做跳绳活动,观察思考: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活动?一起完成气泡图记录表每组选择一种熟悉的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完成气泡图。展示学生作业,汇报解释。对比两张气泡图,不同的活动中有相同的身体部位参与了活动。五、总结、延伸1、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2、和同学、家长一起继续观察人体的特点,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人体特点,别忘了写观察记录。板书设计:身体的结构一、身体的外形二、身体的内部三、身体的工作月相变化【教学内容分析及学情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教学设计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节,是学生认识宇宙空间的开始。前一节,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地球的卫星------月球,本课将继续学习有关月球的知识---------月相的变化。教材共2页,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画月相,第二部分是给月相排序,第三部分是观察白天的月相。15\n由月亮的圆缺变化所形成的各种形状就是月相,它是由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相对位置变化引起的。这节课就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月相变化开始研究,不过研究的重点不是让学生找到月相变化的原因,而是研究到底有那些月相,月相是如何有规律的发生变化的。从知识这个角度讲,难度是较以前的教材大大降低了,但在科学探究技能方面对观察的要求提高了,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的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详细纪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旧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等。从宇宙单元角度来讲,这一课的意义在于提示学生,天文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观察,科学家就是借助观察来揭示宇宙的秘密的。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是第四年学习科学了,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科学的方法。特别是科学学习中最常用的观察、记录、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本班学生掌握的较好。再加上研究对象是我们常见的月亮,上课时已经初步认识了它以及近一个月的学生观察、记录,对于本课时的学习,只要教具、学具准备充分,教师组织、引导得法,学生学好这课不是问题。【教学设计思路及流程】特设以下6个环节:1.一个月前布置预习任务(观察并记录整月的月相)----2.师生准备教具、学具----3.画月相并排序-----4.活动:模拟月相变化----5.观察白天月相-----6.总结【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可以借助观察来发现。2.过程与方法能持续观察月相的变化;能根据已知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作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能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外能积极地从事月相的观察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有关月相的信息;通过对月相的了解,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复杂而变化的系统;培养学生对宇宙浓厚的探究兴趣,并体会科学观察在了解科学事实中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布置并帮助学生进行课前一个月的月相观察及记录。2.师生的教具、学具准备,特别是要让每名学生都准备充分。3.对学生的小组探究活动的引导和指导,做到“收、放”科学,组织合理、有序。4.指导学生观察、记录、推理的方法,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掌握学习、研究科学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圆纸片、笔、剪刀,电筒、塑料球、小地球仪。【教学过程】1.导入苏轼有一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里提到了月亮的圆缺变化。我们把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月相。2.月相及画月相(1)说说平时看到过的月亮有哪些形状?(2)在几张大小相同的圆纸片上画出我们观察到的几种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3)几位同学把剪出的月相贴在黑板上,观察分析这些月相。15\n(4)讨论: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够见到这样的月相吗?为什么?(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确性。(6)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月相时的两个顶点连接起来就是圆的直径。(7)我们能不能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讨论一下怎么做?(8)学生做实验。(仔细观察,有没有发现贴出来的月相形状。)(9)交流实验的情况,请做得好的小组介绍经验。(注意调整三者之间的距离。)3.给月相排序(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2)同学们赏过月吗?在什么时候赏的月?那天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3)对照我们的模拟实验,能确定农历十五的月亮位置吗?(4)再次认真实验,仔细观察,对照实验现象给月相编号,贴到书本的圆圈里。(5)交流请一组学生到黑板上贴月相,一起讨论是不是正确。在实验中还有什么发现?(月相变化有规律吗?能推测下半月的月相变化吗?)4.观察白天的月相(1)在给月相排序的过程中,我们推测出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还产生了许多问题。要知道规律是不是存在,以及问题的圆满解决,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2)你们认为什么时间观察月相比较合适?讨论后归纳下表。月相日月地位置关系日期视形状月出月落同太阳出没比较夜晚见月情形新月直线,月居中初一不可见清晨黄昏同升同落彻夜不见上弦直角,日在月以西初七初八半圆 亮面 朝西正午半夜迟升后落上半夜西天满月直线,地居中十五十六圆黄昏清晨此起彼落通宵可见下弦直角,日在月以东二十二二十三半圆 亮面 朝东半夜正午早升先落下半夜东天(3)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教师教学时应确认一点:如果自己的教学时间在农历的上半月,请引导学生在傍晚观察;反之,则应在清晨观察。(4)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5)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6)讨论:如果我们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该怎么办?(7)说说你们认为在观察过程中,还会有什么问题或困难存在?15\n5.总结(1)知识方面:预测下月初七、初九、十二等等的月相。(2)技能方面: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观察、记录等方法上的小窍门。【教学设计评价】1.体现了科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即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整个科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记录、推理、探究、活动,从而自己的出结论。2.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主动、全员、全程参与,教师只是适时、适当引导、指导。3.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形式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4.对学生探究活动要求不是十分具体、到位,需进一步修缮。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内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中的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方案,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从而得出声音能在固体、气体和液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等科学知识。学生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触新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属于探索性实验,从教学进程来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这种实验并不适合大步子教学,四年级的学生从接触科学到现在,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比较多,验证性实验比较多,为此,本课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我们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设计理念: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探究研究,充分发挥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并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和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目标:1、通过四个活动了解固体、气体、液体能传播声音;2、能够用实验、搜集资料等科学方法对现象作出解释,检验假设的合理性。3、体验科学探究中利用证据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身边现象的探究情感。教学重点:15\n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固体、气体、液体能传播声音,且速度不一样。教学准备:土电话、漏斗、胶管、钥匙、水槽、石头、铃、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竖起你的小耳朵,认真地听听,看你能听到什么?(利用多媒体播放剪接的音乐)2、提问:日常生活中听到的这些有趣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我们耳边的?3、出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二、学生实验、观察,得出气体能传播声音的结论1、活动“简易听诊器”(1)用普通漏斗接上胶管做成一个简易听诊器。(2)漏斗的一端放在自己胸部,胶管的另一端塞在耳中,听听心脏跳动的声音。(3)讨论:以及跳动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耳朵的?(4)教师小结并介绍:心跳的声音是经过漏斗和胶管中的空气传过来的,漏斗有扩大声音的功能。医生用的听诊器也是这样的道理。2、离开了空气听诊器能听到声音吗?观看录像三、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固体能传播声音1、提问: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固体能传播声音?2、“听听写字的声音”(1)四人一组,一人在桌面纸上写字,其余同学用不同的方法听声音。(2)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递过来的?(3)然后用别人的方法再次听听声音,讨论:不同途径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4)全班交流后得出:固体比气体传播声音的本领强。3、“土电话”(1)学生分组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土电话”。(2)四人一组,两个同学手拿土电话的“听筒”,一个同学轻轻敲击小勺,另一同学也仔细聆听。(3)组内交流一下:自己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来的?(4)讨论: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四、设计实验,研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1、提问:气体能传播声音,液体能传播声音吗?2、小组讨论实验方案:用什么方法证明液体能传播声音。3、交流实验方案。4、各组调整自己的实验方案后进行实际操作,并作好记录。5、小组交流,汇报。使学生认识液体也能传播声音。五、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1、出示提问:小狗为什么总是把耳朵贴近地面休息?有什么办法能更快的知道远方是否有火车正在驶过来?等2、出示课文P61页的资料,说说从这些材料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15\n3、归纳总结:液体、气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体。六、课后调查: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声音你觉得舒服?哪些声音你觉得不舒服?板书设计: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气体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固体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使物体发出声音。这部分的教学活动是从“使物体发出声音”开始的,学生在前节课感受各种声音的基础上,想办法让本来没有发出声音的物体发出声音,教学中要力图体现与前面教材之间的联系。教材提示可以用敲击锣、鼓,使它们发出声音,可以拨动钢尺或橡皮筋使它们发出声音。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边引导学生想办法发出声音,思考这些物体在我们没有敲击或拨动时候它们没有发出声音,而当我们敲击或拨动它们之后,才会发出声音,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和道理。第二部分:观察发声的物体。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一组组发声和不发声的物体,找到发声物体有什么共同点。教材先安排让学生对比观察发声的锣鼓和不发声的锣鼓有什么不同之处。我们可以在鼓面上放几粒豆子或粉笔头,这样学生就可以明显观察到发声的鼓面在振动,没有发声的鼓面没有振动。教材还安排了学生对比观察发声的尺子和不发声的尺子有什么不同之处,发声的橡筋和不发声的橡筋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发现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没有发声的物体没有振动。最后可以让学生试试使物体停止振动,它们还能够发声吗?敲击鼓面快速捂住鼓面等。第三部分:观察音叉的振动。本部分是在学生已经察觉到物体的发声与物体的振动有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音叉的振动。先是观察大小不同的音叉的振动,找出它们发声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再是比较不同力度击打音叉的实验。然后引导到将音叉放入水中,通过水的波纹观察音叉振动。再去感受人的声带振动。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对声音的现象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记录、学会与同伴合作。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解释,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发展他们的实验能力。3、通过本课的教学,需要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5\n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各种声音之间都是有共同的规律。教学准备:橡筋、钢尺、小队鼓、音叉、水、录音机、录音带和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上一节课我们感受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几种动物的声音让大家来听一听,听的时候请你想一想,你想到了哪些问题?教师课件演示蝉和蚊子的声音,请学生判断哪种声音是蝉发出的、哪种声音是蚊子发出的,提问:你想研究哪些问题?经过引导,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件出示要研究的问题)小结:看来大家对声音这种现象的研究兴趣很浓,这节课咱们一起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使物体发出声音分组实验一:谈话:研究声音,必须让物体发声,我们用什么方法使锣、鼓发出声音?学生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锣鼓发出声音。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哪些情况下能够发出声音?―――――敲击、拍打等。哪些情况不能发出声音?――――――按、压等。讨论:用力按压锣、鼓,锣、鼓并不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呢?分组实验二:谈话:我们用什么方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学生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钢尺发出声音。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哪些情况下能够发出声音?―――――拨动、拍打等。哪些情况不能发出声音?――――――用力弯曲等。讨论:用力弯曲钢尺并不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呢?分组实验三:谈话:我们用什么方法使橡筋发出声音?学生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橡筋发出声音。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哪些情况下能够发出声音?―――――轻轻拨动等。哪些情况不能发出声音?――――――用力拉等。讨论:用力拉橡筋并不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呢?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观察发声的物体。请学生对比观察:(1)、观察发声的锣鼓有什么特点?比较发声的锣鼓和不发声的锣鼓有什么不同?(可以提示将粉笔或泡沫等放在鼓上敲击)将发现记录下来:发声的锣、鼓不发声的锣、鼓15\n特点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2)、观察发声的尺子。观察发声的尺子有什么特点?比较发声的尺子和不发声的尺子有什么不同?将发现记录下来:发声的钢尺不发声的钢尺特点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3)、观察发声的橡筋。观察发声的橡筋有什么特点?比较发声的橡筋和不发声的橡筋有什么不同?将发现记录下来:发声的橡筋不发声的橡筋特点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4)学生讨论感知这些物体发声时都在发声振动。(5)、反推法验证:我们观察到这些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如果当他们发声时,我们马上让它们停止振动,它们还能够发出声音吗?小组实验:想办法让锣、鼓、尺子、橡筋等发声后,马上停止振动,观察它们是否还能够发出声音?讨论:从中你们有哪些发现?3、观察音叉的振动。(没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演示实验)(1)、比较不同大小的音叉,振动的时候是怎么样子的。相同的地方:可以让每个学生摸摸,都有手都有发麻的感觉。不同的地方:声音有高低。(2)、同一个音叉分别用轻而短促的力和用较大的力击打,观察音叉的振动。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3)将音叉击打后快速放入水中,请学生观察现象。(可以在投影上演示)观察音叉是怎样把振动传入水面的。(4)请学生用手轻轻地放在喉咙处,感觉自己讲话时声带的振动。从而重复证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三、拓展延伸:1、听听钢琴、风琴、吉他的声音,观察它们什么地方在振动?(课件)2、为什么蝉、蜜蜂、蚊子会发出声音?(解决前面的问题)3、课件出示人的耳朵的构造。(将知识进行提升)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分析人能听到声音的原因,是由于鼓膜的振动。4、讨论共享: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四、课后作业分析录音机等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收集各种声音传播的资料15\n分离盐与水教学目标】1、通过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经历“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个活动,并能够按照计划来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2、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3、知道一杯水里能溶解的食盐是有一定数量的。【课前准备】每个小组25毫升的清水一杯,食盐一小袋,两克一包的盐若干包,小塑料匙一只,筷子一根,科学文件夹一份。【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谈话:老师的左边放着一包的盐,右边放着一杯水,你们猜猜看,老师接下去会做什么?(会把盐放到水里)同学们真聪明,连老师的想法也猜的出来。(教师演示把一勺盐放到水里)你们再猜猜看,老师接下去会做什么?(用筷子搅拌)你们为什么会想到用筷子搅拌呢?(为了加快盐的溶解)教师演示把盐搅拌直到盐完全溶解。2、看来同学们前面的内容学的不错,如果我再放一小包的盐进去,会怎么样?(溶解)如果我就这样一包溶解了,再放另一包,搅拌直到盐完全溶解,再放另一包盐,一直放下去,盐都能溶解的掉吗?(会或不会)一杯水到底什么溶解多少盐呢?是无限度的还是有限度的呢?那该怎么办吗?(做做看)3、讨论水量:你们说我们可以把盐放到水里试试看,(出示一大一小的杯,水深浅不一)这个也是一杯水,那个也是一杯水,深的也是一杯水,浅的也是一杯水,它们溶解的盐一样多吗?你们说研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盐,那一杯水到底是多少毫升呢?我们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统一研究一杯25毫升的水里能溶解多少盐?一杯多少毫升的水我们已经确定下来了,水是用毫升来表示的,盐我们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呢?(克)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杯25毫升的水里能溶解多少克的食盐。(板书课题)二、制订计划与实验:1、谈话讨论计划:为了能更好的做一件事,科学家往往会制定一个研究计划,我们更好的进行研究我们也先来做个计划吧!(课件出示研究计划)这个计划包括: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材料准备、研究的方法。研究什么问题已经确定了,我们是不是想做一下研究准备,你们说说看,我们需要什么材料。(一杯25毫升的水,盐,筷子)盐应该用什么东西盛着放?(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再出示2克一包的盐或勺子)如果你们想按克数来放的话,老师为同学们准备好了两克一包的盐;如果你是用东西来把盐盛起来放,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小勺,一平勺刚好一克。材料也准备好了,你们说说看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该怎样?如一次放多少食盐,什么时候再放第二次盐,放到什么时候为止?2、学生制定计划、汇报。教师强调:等第一次放的盐完全溶解了的时候再放第二次盐,如果怎么搅也溶解不了时,实验停止,计算盐的克数,并引导学生讨论最后一包(勺)怎么计算。15\n3、有了详细周密的计划,我们就成功了一半,小组讨论一下,自己小组确定选用什么方法来做。4、那我们就按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操作,材料员管好盐,第一包完全溶解好之后,再放第二包,如果观察员发现盐溶解不了,马上整理器材,数一下放进去的盐有几包,溶解了几克,并认真填写科学文件夹。三、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做好记录,并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情况算溶解不了,最后一包如何计算。四、交流实验结果:1、各小组用一分钟整理自己小组的科学文件夹,材料员管好材料,汇报员汇报:自己小组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2、学生汇报,教师在下面表格中统计数据:组别123456……克数3、研究数据:(1)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2)我们怎么来解释各个小组的研究出来的数据不一样?最多的小组溶解了多少克的食盐?最少的小组溶解了多少克的食盐?分别请溶解的最多和最少的小组说说实验过程。(3)算算:全班25毫升的水里平均大约能溶解多少克的盐?4、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说溶解的速度的变化、杯子里的盐水量比刚才的清水的量要多了等等。五、课后延伸:1、同学们根据25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的食盐能算出来50、1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的食盐吗?回去可以试试看。2、让学生把盐水收集起来,下次再研究。附:科学文件夹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班级:小组:研  究  计  划1、研究的问题2、研究的准备3、研究的方法我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是一杯25毫升的水能溶解___克的食盐我们的发现:分离盐与水【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经历观察盐的饱和溶液、分离盐和水、观察结晶过程等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15\n2、通过让孩子自行想办法设计实验来观察盐水溶液水份减少后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3、知道一定的水里只能溶解一定的盐,增加水量能够使盐继续溶解,减少水量盐能够从水中分离出来。【课前准备】水,食盐,每组饱和溶液一杯,三角架一只,酒精灯,蒸发皿,放大镜,烧杯,玻璃棒,石棉网,火柴,海水晒盐的有关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教师出示一杯水,往杯里加入少许食盐,搅动后食盐不见了。提问:食盐怎样?(溶解了)2、教师出示另一杯盐水的饱和溶液,继续往杯里添加食盐,盐沉入杯底无论怎样搅拌也不再溶解了。提问:你用什么办法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呢?二.设计方案,验证假设:1、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2、师生交流实验方案。3、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时注意:在增加水分时,先看看杯中原来有多少盐水,在杯外壁做个记号。然后再往杯里倒入少量清水,经过搅拌,原来沉在杯底的盐会溶解在水里吗?如果继续加水,还能继续溶解食盐吗?4、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溶液的变化。(学生作好记录)5、学生分组汇报实验中的发现。6、讨论小结:用增加水量的办法可以继续溶解杯底的食盐。三.继续探究,分离食盐:1、提问:(出示一杯盐水)把这杯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杯里的水蒸发减少,已经溶解的盐会怎样呢?如果烧杯里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会怎样呢?让学生做出假设。2、学生计实验方案。3、全班交流实验方案,提出在实验中该注意的地方。学生汇报时可能提到让溶液自然蒸发,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分离出盐等方法,可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每种方法的利弊,然后筛选一种在课内容易操作的实验方案进行。4、分组用加热的办法让水分蒸发减少,观察蒸发皿中里盐与水的变化。(在分组实验前,教师屏显注意事项:a.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b.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完之前熄灭酒精灯;c.加热后的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很烫,不要触摸。)(学生作好观察记录)5、交流观察到的现象。6、师生小结:用蒸发减少水分,可以分离出盐。四.联系生活,拓展外延1、提问:生活中的食盐是从哪里来得?2、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关于盐的信息。3、屏幕出示海水晒盐、机械化生产盐的画面,让学生了解海盐晒制的工艺过程。呵护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15\n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过程与方法:1、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2、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3、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3、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二、教学重点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三、教学难点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四、课前准备人体模型五、活动过程(一)引入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全面的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1)小组讨论或集体研讨“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用图、文呈现。(2)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3)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4)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5)修改完善(循环反复)讨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每节课中呈现的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二是(如卡通人物所说)联系各个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体活动,找出不同系统间的器官协同工作的情况。最后学生建议制作卡片进行拼摆,利于表达想法也利于他人理解。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学生将要全面的思考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讨论来丰富自己的想法,以寻求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联系,扩充自己的认识。在画图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对各种联系反复思考,以寻找最适宜的表述方式。画图的指导在本课,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现对本单元学习的理解。以前出现的多为较简单,面对比较复杂的关系,画图的难度就比较大了,这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15\n3、健康生活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后,爱护它们,促进他们更协调的工作。”4、作业板书设计:呵护我们的身体协同工作互相联系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3、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合作,完善观察研究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2、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二、教学重点: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三、教学难点: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四、课前准备:儿童牙齿模型、馒头、镜子、五、活动过程:(一)引入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怎样工作的呢?1、观察口腔请学生分别慢慢咀嚼一小块馒头,把他们的感觉说出来,从食物形状和我们的感觉两个方面观察,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15\n馒头会越嚼越甜。在不同的时间内,食物可能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体验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协调的工作方式。要特别关注“安全问题”,在不能够保证卫生的情况下,不要操作“入口”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完成体验活动,在课堂中进行汇报。2、观察牙齿①观察牙齿,讨论牙齿的不同形状,并画牙齿分布排列图,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及标名。②讨论牙齿的作用。知道牙起着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齿承担着不同的工作。由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食物由大变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③体验三类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3、讨论对牙齿的保护①讨论什么是蛀牙(龋病牙)?②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讨论交流:(1)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护牙的?(2)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牙齿生长的?  ③.以下是老师预设的问题。  (1)怎样选牙刷和牙膏?  (2)在换牙时期,要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  (3)你发现班里的小朋友存在哪些坏习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4)如果发现你的同桌有这些坏习惯,你会怎么办?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面也比较广。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在真实生动的画面前,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时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而且,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锻炼与提高。)4、作业板书设计:口腔里的变化牙齿、舌和唾液切碎、研磨食物龋病牙1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