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3 KB
- 2022-06-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幼儿园传统故事教学及创新故事活动之比较摘要:长期以来,幼儿园都将优秀的幼儿故事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教材。近年来,不少幼儿园对传统的故事教学进行了大胆革新,产生了新型的教学活动。文章从教师的观念、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等三方面对幼儿园传统故事教学与创新故事活动之异同进行了比较剖析。关键词:传统故事教学;创新故事活动;活动模式;提问设计;教育观念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305-01本文试图从教师的观念、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等三方面对幼儿园传统故事教学与创新故事活动之异同谈些看法。一、活动模式之变迁:千篇一律与多姿多彩在以往的故事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们在听故事时很认真,可是到提问时却有许多幼儿不感兴趣,以至影响对故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讲一遍故事一一提一些问题一一作一次小结”的教学模式单调乏味,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很顺利地控制教学纪律,幼儿不会过于兴奋,课堂氛围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但单一僵硬的教学模式,提问偏于重复故事内容,以至于幼儿根本就不感兴趣。创新故事教学却有很\n多种形式新颖的方式。如:倾听(故事)——想象(情节发展)一一倾听一想象……每种模式又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如观察观看可以运用看实物、看图片、看情景、看多媒体课件等,又如表演,幼儿喜欢表演,通过自由选择,让幼儿担任故事中自己喜欢的角色,幼儿的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通过模拟角色行为,遵从角色规范,体验不同的角色情感,幼儿在活动中互相交流,表演得惟妙惟肖。二、提问方法之更新:封闭性与开放性1、提问时机的更新传统故事教学往往在教师讲述完故事以后,教师利用提问故事中的一些情节内容帮助幼儿对整个故事的理解,起回忆性的作用。而创新故事教学把握三种提问时机:一种是插入式提问:即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情节的发展及时地提出问题。二是前置性提问:即将故事的结局在活动前展现出来,然后启发幼儿展开想象。三是后续性提问:在无结局的情况下,让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设想。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2、提问方式的更新传统故事教学是一种封闭式提问为主的教学方式,即在教师讲述完故事后直接对故事情节中的一些对话及相关内容进行提问,多为回忆性与分析性问题。而创新故事活动是一种开放式提问为主的教学方式,即多设计分析性问题、究因性问题、\n归类性问题、创造性问题等,能够引发幼儿思考。三、教育观念之转变:注重教师教与研究儿童学从创新故事活动在活动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上,可以反应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传统故事教学往往较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只重视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在传授过程中要培养幼儿的能力,忽视让儿童进行积极的智力活动。知识都是从老师那儿学,教多少,会多少,懂多少,背多少,那么最后造成的后果都是一个面孔。而且,每个人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尽情的发挥。培养出来的人不是多面的,富有创造性的。只注重灌输,只注重研究老师怎么教,不重视研究幼儿怎么学,怎样思维。创新故事教学则以幼儿为主体,以兴趣为中心,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幼儿通过体验、参与,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1、在故事中设疑问,激发幼儿的思维比如,在故事教学中设疑激发幼儿的思维。幼儿非常好奇,对一些有趣的事总是想刨根问底,本人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在开展《爱心小兔》时,教师拿出一封请帖,提问:“这封请帖要送给谁呢?今天我们要来学一个好听、有趣的故事,请你们竖起耳朵听仔细了。”用提出疑问开始,\n使孩子们处于一种十分想知道答案的心理状态,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让每个孩子都开动脑筋,积极思维。2、提供多种机会,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讨论法也是故事教学运用教多的一种方法,一般在大班和中班使用。讨论法一般运用于理解作品阶段和续编故事阶段。在幼儿已基本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后,为进一步调动幼儿情绪,以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教师一般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幼儿积极地动脑筋思考故事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身处地地替故事中人物出主意、想办法,使幼儿在积极动脑筋参与的同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在续编故事阶段,教师运用讨论法是让幼儿就故事的情节发展做一个简单的分析,然后再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合理性的续编。讨论有助于幼儿拓宽自己的思路,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从而在续编时能做到故事结构完整,结尾与中间、开始部分形成合理的呼应。最后需要提出的是,传统故事教学并非一无是处,正像李瑞环1989年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到的那样:“当提倡某种做法、形式时,不要贬低另一种可行的做法、形式。”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传统故事教学与创新故事活动二者如何扬长避短,以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