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2-06-20 发布

浅析故事对小班幼儿的影响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浅析故事对小班幼儿的影响如皋市常青镇幼儿园沈小燕关键词:兴趣能力情绪摘要:童年与故事分不开,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小班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以其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生动的故事讲述,让小班幼儿深深为之吸引,他们在故事中学习知识,发展智力,认知道理,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从故事中幼儿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的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付诸于行动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把握好时机,在故事中培养小班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与良好的品质。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了解到故事对小班幼儿有哪些行为习惯方面的影响,从而都付诸实际行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学前儿童,爱模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说幼儿期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也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小班时期又是更重要的基础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不知不觉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设置一些有特征的小标记,让标记无声地提醒幼儿规范自己的行为,可以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等形式,调动家长参与,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其中,故事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对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产生很多影响,有很多积极意义。笔者认为如下:一.故事有利于提高小班幼儿的记忆能力。每个故事里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都有起因、经过、结果,都有优美的词语、经典的句子,当老师讲述一个趣味盎然的故事时,幼儿的注意力相对集中,他们的听力在听故事的候不知不觉地得到了训练,幼儿在记忆故事、复述故事的过程中,记忆能力得到提高。《狼和小羊》的故事讲了好多遍了,可孩子们还是老缠着我讲,我刚起了个头,孩子们便接了下去,他们是在告诉老师:我会讲故事了!这也就说明故事已经对他们产生了影响,同时他们将在其他方面表现出很强的记忆力!二.故事能有效地帮助小班幼儿发展语言技能。当小班幼儿对一个故事比较熟悉时,可以让小班幼儿尝试着复述故事。起初,教师和家长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帮小班幼儿回忆故事的重要情节及发展过程,把握好故事的整体。但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要尽量让小班幼儿自己组织语言,概括性地复述故事内容。当小班幼儿基本掌握故事内容后,就可以让小班幼儿自己组织语言复述故事了。小班幼儿刚学习复述时只能讲出故事中的片段,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小班幼儿把这些片段连接起来。通过多次的复述训练,小班幼儿慢慢地能从复述片段过渡到复述完整的故事。故事《金鸡冠的公鸡》比较长,但故事中狐狸唱的歌、公鸡的求救都是有规律的,教师在小班幼儿理解这个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将小班上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公鸡,一组扮狐狸,分角色复述故事,小班幼儿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语言组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三.故事有助于培养小班幼儿学习的兴趣,能够有效地让小班幼儿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故事是一种小班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在语言课中有特定的故事教学,教师通过讲解、分析、讲述,让小班\n幼儿积累一定词汇,提高讲述能力,同时接受文学熏陶和品德教育,在其他门类教学中故事更是一种催化剂,催化着各类教学活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活动中,适当的故事讲解,让小班幼儿易于理解、记忆歌词;在美术活动中,简单的故事讲述能激发小班幼儿的创作欲望,引导小班幼儿丰富画面;在健康活动中,复杂抽象的内容变的清晰而具体,让小班幼儿的记忆特别深刻,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能看到故事的踪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班幼儿对故事本身有了兴趣,对教学活动就能积极参与,让教师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也就是说能够让小班幼儿很乐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能够在课堂上吸收更多的知识,从而不会使其产生厌烦心理和不良情绪。四.故事能培养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与表现力。当小班幼儿学会复述故事后,就应当教小班幼儿进一步学习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17世纪英国的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来的。”教师和家长在讲故事时要注意用夸张的语音语调、神态表情、手形手势来渲染故事。不同的语音语调,丰富的神态表情,夸张的动作等不仅能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让小班幼儿在倾听故事中犹如身临其境般的感觉,同时也给了小班幼儿模仿的榜样。如在故事《小兔乖乖》中,小班幼儿知道大灰狼的声音是粗声粗气的,兔妈妈的声音是温柔好听的,在故事《猪八戒吃西瓜》中,小班幼儿知道狼吞虎咽是什么样子,肚子痛是什么表情,教师和家长应当鼓励小班幼儿对这些声音、表情、动作等加以模仿,让小班幼儿知道怎样讲故事好听,怎样做动作形象,并把这些语调手势等运用到复述故事中,大胆投入地把故事讲出来。在生动形象的复述训练中,小班幼儿提高了模仿能力与语言表现力,为将来绘声绘色地表达语言奠定了基础。为增强其表现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注意到每个故事中的细节,从而更好地讲并表演好每个故事。五.故事能培养小班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班幼儿内心充满想象,他们拥有自己丰富、天真的思想。故事虚拟、夸张等特点,正好满足小班幼儿充满想象的心理特征。当小班幼儿听到故事中的人物遇到困难时,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如何解决,结果怎样?这时,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问,让小班幼儿展开想象,思考解决的办法,也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小班幼儿说出正确的答案。如在故事《狐狸和乌鸦》里,在听完故事后,教师组织小班幼儿讨论:乌鸦嘴里的肉怎么会掉下来呢?让小班幼儿通过讨论知道:乌鸦的毛很难看,乌鸦的声音也很难听,乌鸦听到狐狸说它羽毛漂亮、歌声好听就很得意,开口唱歌肉才会掉下来,乌鸦是因为喜欢听好听话才会上当的。故事能给小班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只有教师和家长把握好时机,才能让小班幼儿在故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几乎每个故事都能够提供不同的情境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去捕捉并及时提问,从而增强小班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六.故事能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情操。小班幼儿在故事中能认知道理,反思自我,教师与家长应教育小班幼儿明辨是非,区分好坏,让小班幼儿说说怎样做才对。有的幼儿上中班了,班上的幼儿撒饭还很严重,于是我给小班的孩子们讲了《漏嘴巴和大公鸡》,也有些小朋友面对同伴的困难熟视无睹,我又给小班的幼儿讲了《老婆外婆》,让他们知道当老虎晚上要来吃小朵朵时,好多人都来帮助小朵朵,还有些孩子乱扔垃圾,我给小班的幼儿讲了《瓜瓜吃瓜》,让孩子知道乱扔垃圾会给别人和自己都带来麻烦。故事还能对小班幼儿进行感性教育、挫折教育,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与语言的运用能力等\n。通过对中班幼儿的观察与思考,我会结合小班幼儿目前的情况讲一些会对其有积极意义的故事。七.故事能稳定小班幼儿的情绪,从而影响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在现实生活中,情绪对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情绪直接指导和影响着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能导致儿童的积极行为,如: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等;而不愉快的情绪则会直接导致各种消极的行为,如:攻击行为、拒绝服从教师的合理要求等。3—4岁是儿童生命成长中第一个转折时期,孩子要离开家庭、父母,走进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幼儿园。首先进入小班学习,这时,孩子的情绪会非常不稳定,表现为对亲人尤其是带养者的依恋;对幼儿园、老师的排斥、胆怯和不习惯。很多孩子在幼儿园一天到晚不是哭就是一言不发、闷闷不乐;可一到家,马上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说这说那、兴高采烈、没完没了。时间长了,会使孩子形成双面的性格,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教师在新生入园时,让小班幼儿自由地围老师而坐,用亲切的语气,选择有针对性的故事讲给孩子听,那么,情况就明显不同了。开始,不会所有的孩子都在听,但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人物遭遇的不同,孩子会不自觉地被吸引,并注意倾听。他们担心“丑小鸭”的命运,佩服“阿凡提”的智慧;喜欢“白雪公主”的美丽,痛恨“坏皇后”的恶毒……慢慢地,一天天过去了,孩子们感受到了童话的美丽,幼儿园的美好。故事,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让陌生的孩子和我走得更近。教师和家长要把握好教育时机,让故事陪伴着孩子的童年,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习和成长。总之,故事在小班幼儿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兴趣是孩子探索知识的最大动力,在孩子们的眼里,学习、生活和游戏都是没有界限的。因此,用生动、活泼、有趣、好听的故事来教育小班幼儿,会让小班幼儿凭借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思维的通道,从而促进小班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教师跟家长都应该充分运用故事,从而促进小班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