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50 KB
- 2022-06-2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我对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再思考——浅谈“导学反思”摘要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师进行“导学反思”是现今课堂教学不断创新和有效教学的趋势。“导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导学反财会论文,..摘要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师进行“导学反思”是现今课堂教学不断创新和有效教学的趋势。“导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导学反思”及时地发现并研究自己教学对象的实际状况,发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成功中获得满足,从失败中寻找根源及解决的途径,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关键词导学反思,课后反思,作业反思,检测反思最近两年来,伴随着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的大胆尝试,“导学案”以其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而被广大的教师所接受。我也在课堂的主阵地上不断地实践着,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小学数学“导学案”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有了一点新的思考。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只注重在教前下工夫,寒暑假就开始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研究教法,并精心地设计练习,认为这对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极为有利的。然而,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我逐渐认识到,一名数学新教师如果只满足于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永远只能停留在新手型水准上,反之,则能迅速专业化成熟。而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导学反思”不容忽视。俗话说:“经验+反思=成长”,它表明了一个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历程。教师进行“导学反思”是现今课堂教学不断创新和有效教学的趋势。“导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导学反思”及时地发现并研究自己教学对象的实际状况,发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成功中获得满足,从失败中寻找根源及解决的途径,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于是,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开始认真记录我的“导学反思”。一、课后反思。\n有人说,上课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节课上完后,总会留下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上完课经常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对这节课的整体印象,自己最得意的地方,不利的方面,并找出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有时还要记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学生听课的质量,回答问题的情况,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等等。一年来,我共记这样的反思上百篇,其中课后反思有几十篇,归纳以后,分以下几类:1.记载成功之笔。任何一堂课都有精彩之处,也许是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巧妙、应变灵活;也许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先进等,凡是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做法,都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有利于今后教学中继续保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推陈出新。例如:在教学正方体11种展开图时,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我采用数对的方法进行记忆,把这11种展开图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中间四连方,上下两侧各有一个,共6种,根据上下两个的位置分别记作(1,1)、(1,2)、(1,3)、(1,4)、(2,2)、(2,3);第二类是中间三连方,上下两侧各有一、二个,共3种,分别记作(01,1)、(01,2)、(01,3);第三类有2个,分别像楼梯状。这样一来,图形加数对的方法,学生很容易记住,为他们今后判断哪些展开图能折成正方体奠定了基础。2.牢记失败之处。“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管一堂课有多么的成功,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即教学中的“败笔”。为此,“导学反思”更多的应该是随时记下课堂上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冷静地思考,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的反思,同时剖析这些疏漏、失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的经验教训,变这次的失败之处为下次的成功之笔。例如:在进行“量的计量”的复习课时,怎样突出知识的系统性与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是我在教学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教学中,采用填表与口算的方法,希望通过复习进率与换算,达到表现知识的系统性与它们之间的联系的目的。然而,是否还要深入下去呢?虽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应该突出的是知识的系统与联系,还是感受与实用?若突出知识的系统与联系,必将又是一种不同的教学设计了。实际上,这些也是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3.捕捉灵感瞬间。\n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不断融洽,此时,师生往往会产生瞬间的灵感。捕捉住这些智慧和思维的火花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突然而至,转瞬即逝,不及时记录下来,以后的教学也就丧失了好的素材。(1)教师的灵感瞬间。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时,通过实验操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当然,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几何体越接近长方体)然后进行公式的推导,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以前教到这个内容,我都是按照这个过程进行,今年再教时,课堂上我突发奇想,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拼成的长方体比圆柱增加了几个面?(两个面)哪两个面?怎样得到这两个面的面积?学生对照教具,一下子就弄懂了。在后面的学习中,只要碰到类似的练习,学生很快就能解答。(2)学生的智慧火花。在学完“比例尺的应用”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一辆客车从A城开到B城用3小时,货车与客车的速度比是3:4,两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几小时两车相遇?大部分学生审题后都按常规思路解题,即先求总路程,再求两车的速度,最后球相遇时间。而有一些学生却与其他的学生不一样,他们列出了这样的算式:1÷(1/3+1/4),其中一个学生口述了解题思路:把全程看作单位“1”,那么客车的速度就是1/3,货车的速度是1/4,把此题转化为工程问题来解答。这样不仅实现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而且激发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多中选优的独创性,大大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4、进行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反思,这节课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教师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例如:在学完比的基本性质后,安排了一节练习课,原本的教案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书上第73—74页练习十三的9—14题,最后时间来得及就补充一组题,根据去年的教学反馈,今年再上这部分内容时,我在原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了重组,省去最基本的不讲,直接出示带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去探索,重在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①化简比并求比值。18:1085/6:5/82:0.3751.2米:9分米②15:()=():15=0.6=():()\n21/()=()/30=():24=14:6=():18③4:5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乘()或增加();4:5的前项加上16,后项应加上(),才能使比值不变;A:B(B≠0)的前项乘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④分别写出下面每组正方形边长的比,再写出它们的周长比和面积比,并化简。⑤完成学生十分钟的B类题。整节课上下来的感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所设置的一些障碍,学生也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在时间的安排上,也较合理,所以整节课比较流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二、批改作业反思。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的课堂教学如何,直接体现于学生的作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高,则学生作业的正确率高;反之,学生的作业正确率低,则说明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就低。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随时记下学生作业中的情况,这些情况经过整理也可以分为两类:1、奇思妙解。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总能发现学生“创新的火花”,一些新颖、独特的算式总是让我眼前一亮,我及时地把它记录下来,并抽出时间在课堂上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例如:在教学长、正方体的容积时,我补充了这样一道题:将一个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焊接成一个深5厘米的无盖长方体容器,容器的容积可能是多少毫升?容积最大是多少毫升?班上大部分的学生列出的算式是(40-5×2)×(20-5×2)×5=1500(立方厘米)=1500(毫升),即去掉4个角上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也有一些孩子列出的算式是(40-5)×(20-5×2)×5=1750(立方厘米)=1750(毫升),即将左边角上的2块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焊接到右边;只有极个别几个学生列出了算式:20×20×5=2000(立方厘米)=2000(毫升),即将长方形左右两边各截去长20厘米,宽5厘米的2块小长方形,接在原长方形的上面和下面。真是太聪明了!我不由得为他们喝彩!2、典型问题。在批改作业的反思中,除记录学生的“奇思妙解”\n,更多的则是记录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以及如何突破这些问题。如求圆锥体积,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学,基本上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也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公式,但在具体计算时,总有一些学生忘记乘1/3,有时上一道题记住乘1/3,下一道题又忘记乘1/3,甚至有些学生明明算式中写了乘1/3,而在下面的计算中没有乘1/3。针对这种情况,我随时记录下来,分析其中原因有两点:(1)学生审题时,把圆锥看成圆柱,因而不乘1/3;(2)还有一些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得不透彻,并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公式,因而经常忘记乘1/3。找到学生错误的根源后,我决定“对症下药”。首先结合教材制作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学具进行实验。学生的兴趣很浓,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单纯地去记忆结论,印象特别深刻。其次,让行动把制作好的学具随时放在书包里,我经常出一些圆柱圆锥求体积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混合练习,边做题边演示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并每次统计作业中忘记乘1/3的学生人数,逐个提醒、纠正,直到最后不出现此错误为止。三、单元检测反思单元检测是检查学生对一个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每次的单元检测结束后,我不仅认真阅卷,进行试卷的质量分析,特别对学生试卷中答不出来或乱写乱填的错误答案进行认真记录,寻找自己教学中的“缺漏”。例如:在某一年的期末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是操作题,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把统计图绘制完整并填空。其中第(2)小题是这样的:产值增长率最高的是()年,它比前一年增长了()%。试卷批改完以后,我对这道题进行了统计,全班只有9人正确,正确率仅为17.3%.于是我向学生了解:你为什么认为07年的增长率高呢?学生回答我:06年05年增长400万元,而07年比06年增长500万元,所以07年的产值增长率高。根据行动的回答,我判断学生对“增长”和“增长率”这两个概念理解得不够,特别是“增长率”,它是指增长的产值数占前一年产值的百分之几。06年的增长率为(1400-1000)÷1000=40%,而07年的增长率为(1900-1400)÷1400≈35.7%。尽管07年增长的产值多,但增长率并不高,其原因是05年和06年的产值不一样,即单位“1”不同。行动通过具体的计算终于发现,06年的产值增长率高。找到学生错误的根源后,我回过头来想,其实当初在教学统计图表时,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只是当初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留下了这个“缺口”。于是,我在反思中记下一条: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放过学生的一点点问题,一定要把行动感觉疑难的地方讲清讲透,让学生真正地弄清楚。教学贵在反思,反思贵在坚持。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n“导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捷径,教师应该经常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灵光闪现,课堂上的尴尬败笔或者是某一片段的精彩纷呈、学生的奇思妙想,进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成功与失败,有话则长,无话就短,以反思促教学并持之以恒,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收获,就让我们在教学中收获,在反思中成长吧!财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