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0 KB
- 2022-06-2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凤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制基本规范及要求一、导学案的基本含义导学案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和指南针。二、导学案的特点导学案的编写主要依据三个基本环节:预习、展示、反馈,既能体现教师导学的过程,又能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力求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好的导学案要能体现以下特点: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知识整理:这是学案的重点,帮助学生初步学会把课本上的知识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练习反馈:这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自学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成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典型性、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究,通过练习、检测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培养技能、优化认知结构,发展创新能力。三、编制导学案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与传统教案不同,传统的教案形式是立足于教师“如何教”,而导学案必须立足于学生“如何学”,要做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导学性原则:“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学为根本要求;“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体现“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7\n做练习,要通过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设置,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步骤安排,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3、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分层探究,有序引导,逐步生成,要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对教材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所以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导学简单化”。4、层次性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5.实用性原则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达标测评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价值。在编写导学案时要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现有学习能力和老师自身的需求出发,合乎学生使用和老师自己使用,操作起来简便易行。6.规范性原则导学案虽然具有学科特点,但从导学案编制流程、导学案的基本组成、格式要求、容量要求等方面要统一规范。三、导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1、吃透教材打基础。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媒介,无论是导学案的编写还是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因此,编前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要求,提炼知识脉络,把握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拓展提升点,找准关键,研究学法,探寻规律,深挖情感因素,为导学案的编写打好基础。7\n2、“二度创作”有提升。对导学案的设计,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参考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好教材,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和“二度创作”。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同时尽量做到导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导学和探究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3、紧扣目标抓落实。导学案的编写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每课设置有适宜的学习目标。整个导学案必须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所有的导学环节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对应,为目标的达成服务。4、分层学习重差异。导学案的编写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即把知识转化为导学问题、探究问题,把问题按阶梯式由易到难呈现出来。设计问题要本着以下要求:(1)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2)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和细碎;(3)设计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并思考;(4)设计的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5)设计的问题所用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多用“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等问题情景去设计学习过程,让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的老师。通常针对学生层次,可将问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题”,主要指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力求全体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文本的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二层次为“提升题”或“拔高题”,这类题目在知识上和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力求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三层次为“拓展题”7\n,这类题目有更强的综合性和难度,并与生活实践相对接。力求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能基本解决。在学生对照导学案“独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群学”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具体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5、学法指导在其中。“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导学案不是教案,更不是习题集。它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要体现学习过程的方式方法指导,改变过去单一被动、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而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如指导学生如何有效预习、如何整合课内外资源搜集有效信息、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如何进行问题展示、如何进行问题质疑、如何用好纠错本、如何用好双色笔、如何整理学习笔记、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等。通过学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四、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展示的效果和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达到高效。因此导学案的编制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业务能力、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综合体现,也是对学科组成员团队合作能力的集中检验,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导学案的结构分为导的环节和学的内容。导的环节反映学科课堂操作流程,学的内容反映学生完成的学习活动(任务)。随着教师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熟悉,导案可不反映在纸面,教师熟记于心即可。导学案内容一般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预测、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自学预习内容、合作探究内容、展示交流内容、精讲点拨内容)、训练测评、小结反思。后四个内容体现高效课堂的预习、展示、反馈三个基本过程。7\n(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设计应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把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有机结合。学习目标以2-3个为宜,用第一人称叙述,表述时要整合三维目标,切忌程式化罗列课程“三维目标”,力求简洁、清晰、准确、全面,让学生能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且具有可检测性,能达成目标。(2)重点难点预测。值得说明的是,对于难点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真正的难点往往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它往往跟教师的指导、导学案的编制、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有关,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预设和教学反思。(3)知识链接。指“前挂后连“的知识。具体是指本节内容融贯于该学科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做了哪些准备(即助学资料)。(4)学法指导。要明确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道理。学法指导不应是单列的导学案的一个环节,而应该体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掌握学法,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5)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习内容应立足教材、注重基础,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探究性、挑战性,应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学时要明确自学的目标,与本节知识有关的知识链接、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及其初步运用。合作探究。更深一层的问题,是对知识的拓展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是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基本能力的提升。一般来讲学生需要同组内讨论才能解决或获得基本的思路。展示提升。展示绝不是对原有知识的重复,而是小组学习遗留的问题性展示;是小组学习成果的生成性展示;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互动性展示。一般展示要体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做题的易错点、知识的拓展延伸点、总结知识的方法和规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如学习的新发现、新的学习体验、新的感悟生成等等。(6)训练测评。要体现层次性、探究性、实践性。包括基础达标、能力提升、拓展延伸、实际运用。课堂同步练习可以灵活穿插在自主预习、合作交流中,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环节独立检测,如果选用课本等教学资源上的题目,只需写清页码、题号、要求等,在学案上留出空白或在作业本上完成即可。7\n(7)小结反思。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对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进行自查自纠,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归纳。突出反思重点,一般应有知识盘点、易错点整理(也可放在纠错栏里)、心得感悟等。以上是对导学案内容与结构的基本界定,设计时应当对各内容环节的时间预先考虑,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导学案样式不强求统一,应当和本学科课堂操作模式相吻合。在规范的基础上逐渐实现特色化、个性化。五、导学案的管理与使用(一)导学案的管理概括的讲导学案的学科管理要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编写程序、统一基本环节、统一课时容量、统一编写格式、统一审批程序。1、统一编写程序。每周集中备课时间,由主备人提交下一周的导学案,组内成员集体研究,并分配接下一周的备课任务。基本流程为:个人初备(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备(形成共案)——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课后修订。具体指:主备人自主备课(初备)——备课组集体备课并由主备人修改(研备)——包科领导签字印刷——上课教师补充(复备)——课后修订。当周备下周的导学案,每课时一案,先由主备人个备,然后返回学科组群议,主备人再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修订,然后分给相关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再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实际进行个备,最后结合实际的授课经历,做“最后修订”。2、统一课时容量。本着一课一案的要求,导学案的分量要适宜,要符合实际,讲究实效。对各环节时间的分配要合理,导学案的容量以学生课堂预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宜。尤其要精选习题,坚决杜绝“题海“战术。。3、统一编写格式。可以是表格式,见附件导学案示例一,也可以不用表格式。一个学校宜采用统一的格式。4、统一审批程序。编制人带修改后的正式学案,先交备课组长审批,备课组长要从学案的内容到形式认真把关,确定没问题后签字;后送包科(或包班)领导,包科(或包班)领导要按照学案的格式要求、内容要求最后审定,签字才能打印。(二)导学案的使用要求1、每堂课上课前,给学生人手一份发放导学案;2、自主学习(预习导学)模块的内容可放课内或课外,课下只要求学生看课本和完成基本任务。7\n3、上课前要收阅学生的导学案,监督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4、下课时,收齐本节使用的导学案,查看学生学习效果和当堂达标情况,并批阅;5、导学案按照分科一单元一装订的办法作为学校资料进行积累。Xxx学校xx年级xx学科导学案(表格式)班级:姓名:小组:使用日期课题课型教学具准备学习目标重难点预见知识链接基本环节导案学案预习此部分为本学科的课堂导学步骤体现课堂操作流程学案部分一般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典型示例、训练检测、拓展延伸、小结反思。“示例点拨”与“拓展延伸”不是每课时都必须有的内容,需教师灵活添加。基本环节的“交流展示”在课堂中是穿插在各环节进行的,教师的“导”也在动态中随时进行。展示反馈执笔人:备课组长:审核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