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2-06-2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运用导学案培养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不断增加,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案导学模式在教和学Z间架起一道桥梁,使教和学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学案导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和快乐,从而使学生热爱学习,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键词:导学案;培养;预习;能力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是由学生使用的学案和教师使用的导案组成。导学案以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会学、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接下來,我就个人经验谈谈如何运用导学案培养小学生预习能力。1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数学冇着积极的意义1、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山浅入深、山简单到复杂、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也就是说,课前预习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握新知识做好了知识方面的准备。\n2、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的探讨时间,乂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了心理方面的准备。3、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牛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初始阶段以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为主要切入点、。2数学学科,一般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这三种课型预习的方法各冇特色导学案教学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预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要想充分发挥这种模式的作用,需要注意几个问题:1、练习题必须要精选,要富有启发性,能基本上独立完成。对教材屮冇一定难度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2、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课标、教材的知识结构\n和知识间内在的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3、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使优秀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感到有挑战性,屮等学生受到激励和启发,学习困难的学牛也能在教师点的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最人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4、导学案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但不是机械的照搬,要对教材做科学合理的处理,即进行适当的删除、调整、整合和补充,一边适合学生的具体情况。3对运用导学案培养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指导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1、通读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这一过程主要是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了新的数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使得新课屮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好了准备。2、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①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数学概念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具体的例子屮抽象出来的。让学生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概念。表面上看,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际上学生是在用具体的例子理解概念,当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就会有质的飞跃。②动手实践來感受数学。《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预习时,也应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來理解数学\n知识。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还很自然地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①人胆尝试解答例题来思考问题。在小学数学课木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是以解答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如果不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这样的内容,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读完题后看答案的现象。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不劳而获,不利于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发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碰到这样的内容后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解答后与课木上的方法对照,不会解答再看课木上的。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口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②巧用对比来分析关系。在数学的学习中“对比”是很重要又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在预习时也是如此。如预习《比》时,可以指导学生将比和分数、除法进行对比。3、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Z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冇目标;冇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尝试练习,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这样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n4通过实践,我发现初步培养小学生的预习能力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指导学生预习要落到实处。预习耍求或预习题日的设计是否明确、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能让学生“踮一踮脚够得着”,直接影响着学生预习的效果。因此,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具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在设计预习题目时要有针对性、集中性、发现性,不要出现“预习课本第x页到第x页”这样的预习要求。2、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兴趣。“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将会终身受益。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预习,不仅对预习数学的方法不知道,更没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和预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及时对好的预习方法和结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预习问题,來逐步养成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调动起预习的兴趣;其至可以讣学生在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后,自己设计预习问题。3、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预习效果。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学牛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冇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所有学生都到达相同的水平。总之,在运用导学案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方面,相信只要我们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不断探讨教改的新路子,坚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课\n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我们就能创造具自己特色的快乐课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