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4.00 KB
- 2022-06-2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草原精读2第1周星期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来。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理解意思较深的句子。2、情景教学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老舍(1899年~1966年),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予,字舍予,满族人。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当过中小学教员。“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讲学,并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代表作、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1946年赴美国讲学并进行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问世。1949年年底回到祖国,先后写了《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京剧《十五贯》等23个剧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草原》这篇课文摘自老舍写的访问记《内蒙风光》。鄂温克 鄂温克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两万多人口,牧区用蒙文,农区用汉文。蒙古族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三百多万人口,分布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宁夏、新疆、甘肃、青海、河北、河南等地。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多从事农牧业。\n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感知全文1.同学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初略地读了课文,我可以向大家提个问题吗?(可以)课题是草原,课文写了草原什么呢?(板:景色美丽、热情好客)2、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在“景色美丽”和“热情好客”两部分内容中,喜欢“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右手,喜欢“热情好客”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左手。(看来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现在,大家最想去感受哪部分内容呢?(景色美丽)为什么呢?我尊重大家的意愿,带大家去感受这部分内容。二、自主、合作、探究“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1、自读自找(不理解词、句、其它问题)合作、探究(不懂的问题)相互评价。(以小组为单位)2、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议疑问。三 、交流展示,理解课文1、先让其中一个小组汇报情况。小组中的同学找出哪些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还有不能解决问题吗?其它组的哪位同学能帮助解决?谁能评一评回答的问题?2、除这组的同学所提出问题外,其它组同学还有问题吗?谁来帮忙解决?谁能评价同学回答的问题?未能解决或解决不理想时,教师启发、解疑,学生对“翠色欲流、勾勒、渲染”等词理解不深刻,教学中采用“实物感悟法”(翠色欲流),操作演示法(勾勒、泻染)加深对词意思理解。学生提不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如:A.一些难理解句子,弄清其意思。B.草原景色有什么特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感情?C.……,刚才大家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很好,解决了很多问题,面对景色如此美丽的草原,如果不进行细细品读一番,去受到美的熏陶,实在遗憾!3、.品读佳句,体悟情感,培养语感\n教学过程反思①自由读“景色美丽”部分,划出认为最美句子品读。A.自己练读。B.两个同学互读,看谁读得最棒。 ②各小组推一名读得最好同学朗读,学生评价,赏析。③出示认为最美句子,师生品读,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景色之美,从中受到美的感染。④引读“感受部分”:面对如此美境,难怪作者陶醉了,在这种境界……,在这境界……(教师引读)。⑤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着优美乐曲,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情景。⑥贴出“景色美丽”这部分的思路,在音乐的渲染下,美美地读一读或背一背这部分内容,再次感受草原美丽的风光。四、知识拓展1、展示搜集到有关草原的图片、诗歌、歌曲……小组中交流、欣赏。 2、说一说你了解到的蒙古风情。五、反馈、检测:设计广告语。假如你是个导游,请设计出介绍内蒙古草原情况的广告语。可借鉴课文中好词、句,也可用具有磁性语言来介绍,看哪组同学最有创意,小组合作解决,选代表发言、评论。同学们,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让我们再回过头美美地聆听那草原的赞歌,再次受到美的陶冶,来结束今天愉快的学习,好吗?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录像,学生边听边欣赏。\n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草原精读2第1周星期 学习目标1、通过自读感悟,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受到民族团结的情感熏陶。2、有感情地朗读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的段落,并且能背课文中热情远迎部分。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2、情景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教师提醒学生欣赏的角度:可以从修辞、句式、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用词、语气、对中心的表达作用等方面入手鉴赏。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引导学生回忆草原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接着走进草原,继续我们的草原之旅。抽生背诵第一自然段。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3、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4.5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小组合作学习 四人一小组将你在课前积累的好词好句读给你的朋友分享,别忘了告诉他你喜爱的缘由。学生叙说各自喜爱的句子,并告诉大家喜爱的理由,再凭借学生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其余学生补充说明不同的赏析缘由,也尝试朗读,如遇读得不到位之处,教师可以泛读。三、交流展示\n教学过程 1、行车在草原上所见到的景象、蒙古人民骑马几十里欢迎远到而来的我们的情景。 2、请同学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中评议。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何感想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段进行理解体会。(1)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线标出、交流。引导学生从词句中体会(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两个“再”。“总是热乎乎地握着”中的“总是”,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中的"很多……都是……”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2)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找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有什么话要说,你又会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验。(3)学习第五段: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四、拓展提升 同学们,草原真的是美极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草原新景象。五、反馈、检测:1、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2、完成《天下通课时作业》。反 思\n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丝绸之路略读1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和丝绸之路的价值。2、情景教学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 丝绸之路与中西交通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中途遭匈奴扣留,至公元前126年方归。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张骞西去联络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同时分派副使赴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间)、大月氏(阿姆河中上游)、大夏(巴克特里亚)、安息(帕提亚)、身毒(天竺)各国。司马迁《史记·大宛传》称他的两次出使为“凿空”,其意是他第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开通的道路。 丝绸之路与中西贸易 中国除出口大量丝绸之外,还输出铁器、镍、贵重金属、铜器、漆器、杏桃和甘蔗等到中亚、西亚直到罗马。中国从中亚以西输入毛织品、玻璃、宝石、玛瑙、香料和化妆品,特别重要的是从大宛输入汗血马、天马;中亚各国的葡萄、苜蓿、蚕豆、石榴、番红花、芝麻、胡萝卜和黄瓜等植物,都传到中国。从西域和伊朗传入中国的,还有箜篌、琵琶、筚篥等乐器及绘画、雕刻、图案设计等技艺。安息和罗马的毛织品、玻璃也源源东来。 丝绸之路与中外友好 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和南欧各地各民族友好往来绵亘不绝,日益密切。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走近“丝绸之路”1、出示课题,阅读课后的“资料袋”。\n教学过程2、学生出示搜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3、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4、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二、小组合作,走近“丝绸之路”四人一小组将你在课前积累的好词好句读给你的朋友分享,别忘了告诉他你喜爱的缘由。教师提醒学生欣赏的角度:可以从修辞、句式、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用词、语气、对中心的表达作用等方面入手鉴赏。学生叙说各自喜爱的句子,并告诉大家喜爱的理由,再凭借学生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其余学生补充说明不同的赏析缘由,也尝试朗读,如遇读得不到位之处,教师可以泛读。三、交流展示,理解“丝绸之路”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句子来说明“丝绸之路”,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做到:(1)把句子读通顺。(2)简要说明理由。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n教学过程2、朗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用一两句话概括。3、指导要点:(1)时间:公元前115年。可以从现在推算时间,让学生感受年代的久远。(2)地点:伊朗高原北部。出示“丝绸之路”地图,让学生寻找到从西安到伊朗高原北部的路线和距离,感受到路途遥远。 (3)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重点介绍博望侯张骞,可以从课文中的一句话“张骞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导入,联系课外搜集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贡献。(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5)连成一两句话说一说。4、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1)隆重。①找出有关句子:◇“将军其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命令。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欢迎的阵式。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腾。”②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③有感情地朗读第3~7自然段。(2)热情。①找出有关句子:课文第8~12自然段。②朗读这几个自然段。③说说当时双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热情?◇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因为双方交换了许多批次没有见过的东西,很高兴……\n教学过程◇因为他们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了…… ……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8~12自然段。5、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1)朗读:“从那以后,一队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2)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四、拓展提升1、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2、想想:现在的我们能为“丝绸之路”做些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五、反馈、检测:摘抄本文中优美的句子,并说说理由。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白杨精读2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1、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2、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理解意思较深的句子。2、情景教学法。\n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县人。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影响最大。在上海读完中学、大学,一度担任中学教员,长期从事新闻工作。1945年末进入上海《世界晨报》,1947年为上海《联合晚报》副刊编辑,同年底又任上海《新民报》特约记者,其间写了很多杂文、散文、小说、诗歌。建国初期任《解放日报》记者、编辑,1952年调北京《人民日报》,任文艺部编辑、副主任、主任,并为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四届主席团委员。迄今为止,已出版文学创作、评论随笔的集子约四十多种,散文集、儿童文学作品多次获全国性的优秀文学奖。教学过程教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四人一小组将你在课前积累的好词好句读给你的朋友分享,别忘了告诉他你喜爱的缘由。(教师提醒学生欣赏的角度:可以从修辞、句式、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用词、语气、对中心的表达作用等方面入手鉴赏。)学生叙说各自喜爱的句子,并告诉大家喜爱的理由,再凭借学生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其余学生补充说明不同的赏析缘由,也尝试朗读,如遇读得不到位之处,教师可以泛读。三、交流展示,感知全文1、默读课文,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荒凉、寸草不生、贫瘠……\n学过程教学过程2、读一读你刚才所划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理解: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说说从字面上体会到白杨的生长环境十分的恶劣,感受到白杨十分的坚强就可以了。朗读: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赞美、骄傲的语气。)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四、拓展提升,深入体会1、填空:孩子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不知道(),孩子们只知道爸爸这次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再念中学,不知道(),孩子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不知道()。2、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a)孩子们不知道新疆那么荒凉,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 b)孩子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带他们去新疆读书? 然后让同学再读第14小节,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从这里找答案。学生读后,找出答案:爸爸就象白杨一样,戈壁需要他,他就来到戈壁,不怕困难,顽强不屈地建设戈壁:爸爸决心扎根戈壁,希望孩子们也象他一样,所以把孩子们也带来。五、反馈、检测: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n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白杨精读2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理解意思较深的句子。2、情景教学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县人。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影响最大。在上海读完中学、大学,一度担任中学教员,长期从事新闻工作。1945年末进入上海《世界晨报》,1947年为上海《联合晚报》副刊编辑,同年底又任上海《新民报》特约记者,其间写了很多杂文、散文、小说、诗歌。建国初期任《解放日报》记者、编辑,1952年调北京《人民日报》,任文艺部编辑、副主任、主任,并为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四届主席团委员。迄今为止,已出版文学创作、评论随笔的集子约四十多种,散文集、儿童文学作品多次获全国性的优秀文学奖。教学一、自主学习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听录音,看看在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板书并理解:高大挺秀)。2、为什么会感受到白杨是高大挺秀的?(戈壁的荒凉,寸草不生,而白杨在那里是如此的挺拔,在满眼没有绿意的戈壁上,白杨越加高大挺秀了。)3、.爸爸看到白杨,有什么感受?引读第一段。(体会“高大挺秀”的感情色彩)4、当哥哥和妹妹在议论白杨时,什么问题使爸爸变得严肃起来(默读4~13节)?\n过程教学过二、小组合作研读,深悟课文四人一小组将你在课前积累的好词好句读给你的朋友分享,别忘了告诉他你喜爱的缘由。教师提醒学生欣赏的角度:可以从修辞、句式、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用词、语气、对中心的表达作用等方面入手鉴赏。学生叙说各自喜爱的句子,并告诉大家喜爱的理由,再凭借学生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其余学生补充说明不同的赏析缘由,也尝试朗读,如遇读得不到位之处,教师可以泛读。三、交流展示,理清课文1、.找到爸爸说的话,弄清有几句,并想想这几句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请一名学生朗读并一同归纳)教师板书:枝干挺直白杨 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 坚强2、默读,把表现白杨生命力强的词语勾划出来,理解这三句话怎么表现白杨生命力顽强的。3、.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感情。4、.体会句群关系,重点读第三句。5、.换人称读:用爸爸的话来赞美白杨。把“它”换作“你”。6、.试着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7、.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把16和14节对比着默读,爸爸要表达什么呢?他和白杨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服从需要 扎根边疆 无私奉献8.默读最后一段话,想想(1)爸爸为什么开始沉默,后来又微笑?爸爸的希望能实现吗?为什么?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杨一样适应那里的艰苦的生活,一定能像白杨一样很顽强地生活下去。(2)“\n程教学过程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你能体会到它的含义吗?作者用小白杨的茁壮成长,来暗示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人。四、拓展提升,体会中心1、我们和爸爸一同感受了白杨的品质,那么现在你体会到了什么呢?①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②爸爸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们一样为边疆出力,一样建设边疆。③……2、.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句子。有感情地朗读链接《帐篷》。五、反馈检测1、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帐篷》。3、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一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n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略读1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1、.默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3、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2、课件展示理解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混凝土喷射等术语的含义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 拉萨西藏自治区首府,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海拔三千六百五十多米。“拉萨”在藏文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早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就从雅隆迁都逻姿(即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国家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n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就着手研究进藏铁路问题。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1958年开工,1984年交付营运。但是,限于当时的经济实力和高原、冻土等筑路技术难题尚未解决,格尔木至拉萨段停建;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全长1142公里,计划投资262亿元。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是被人们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铺轨建设的决战之年,年底将完成铺轨工作,2007年7月将正式通车运行。青藏铁路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民族意义、地区意义,也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全文1、播放西藏的风光图片,和学生一同感受西藏的纯净、美丽和圣洁。2、师生交流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落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直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正在变成现实。出示课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3、自由读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思考: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4、课堂交流。(1)出示:“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2)观察地图,理解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5、读了全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可闻的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能有:(1)青藏高原气候恶劣,天气说变就变。(2)开凿风火山隧道面临着重重困难。\n教学过程(3)高原缺氧是施工的一个很大的障碍。(4)科技人员和建筑工人不断献给困难挑战。……6、根据大家的发言,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成一句话。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二、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用心感受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这句话。 2.自由朗读课文,想想面对着风火山这只拦路虎,筑路大军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三、交流展示,教师指导:1、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①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 “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始料未及……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②有感情地朗读第五、八自然段。③面对着困难,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坚定有力,显示筑路大军在困难面前不惧怕,不后退的决心。)2、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n教学过程①他们是怎样战胜困难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地下了高傲的头!”②有感情地朗读第六、九自然段③战胜困难的时刻,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喜悦自豪,充满信心的语气。)3、想象一下,筑路大军还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1)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的时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十一自然段。(2)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时刻。①播放录像: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庆祝场面。②如果你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③此时此刻,应该怎样来朗读“把铁路是到拉萨去!”?有感情地朗读。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五、反馈检测完成《天下通课时作业》。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n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回顾与拓展一综合练习2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 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3、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4、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5、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2、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1、搜集有关西部情况介绍、发展状况、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阅读并背诵古诗词。3、搜集与诗词有关的趣味语文故事。一、交流平台\n教学过程1、自主思考:想一想,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2、小组合作:自由地把自己的收获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听一听其它同学的学习体会。3.小组评选一人,作全班交流展示。(1)说说对西部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西部的认识,比如: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西部的发展。(2)说说对课文写法特点的认识。①《白杨》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以白杨的品格来比喻、暗示西部建设者的品质等。)②《草原》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篇。(景色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情等。)(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①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说说其中的含义。②说说你是怎样去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个别字记词的含义等。)4、拓展提升:在今后的学习中,你将怎么运用这类表达方法来理解课文、进行表达?\n教学过程教5、反馈检测用今天所学习的表达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小作文。二、日积月累1、自主学习全诗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积累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唐时期素有诗豪之称的大诗人刘禹锡写的《浪淘沙》。学生自由朗读,如果有不理解的,自己作上记号。2、小组交流①把自己对全讲的理解讲给小伙伴听,并提出自己的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讨论。②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3、全班交流展示:①小组派代表作汇报。②老师重点指导:“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浪淘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波涛汹涌,来自天边。“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走到银河那里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下来的。\n学过程此诗写九曲黄河的雄伟气势,并展开奇特的想象,表现作者的向往与追求。4、拓展提升①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②引导学生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并摘抄在本子上。5、反馈检测将本诗写一段记叙文。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回顾与拓展一综合练习2第周星期 学习目标学 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3、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n习目标4、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5、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2、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1、搜集有关西部情况介绍、发展状况、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阅读并背诵古诗词。3、搜集与诗词有关的趣味语文故事。教学过程一、学习趣味语文 1、自主学习 ①今天我们来读一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①思考:想想讲了什么,故事的趣在何处?2、小组合作学习:(1)故事讲了什么,它有趣在什么地方?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3、交流汇报。小组评选发言人在全班交流读后感受。4、拓展提升\n教学过程①给同学们推荐的趣味语文故事。②教师提供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5、反馈练习(动手练习加标点,使之成为不同意思):①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②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③某家有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①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②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n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口语交际·习作一口语交际2第周星期学习目标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重难点及处理方法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教学过程一、自主策划,建立联系1、走出我们现有的空间,走进更广阔的世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你们想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板书:策划“手拉手”活动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建立联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请大家出谋划策。4、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5、学生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方式:网络报刊杂志各类书籍电视栏目……二、小组交流,开展活动1、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之后,我们就要着手思考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2、学生分小组商量。(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n教学过程(1)你们的策划让人感动,看,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板书:支助活动书信往来情况介绍联谊活动网上交流……(2)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蕴涵着同学们的想法和思想。但是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有其可行性,请你就自己活动设计的可行性方面来谈一谈。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3)面对不同地区的小伙伴,我们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事呢?学生自由交流。三、全班交流,展示成果每个组评选一名优秀发言人,代表本组作汇报,评选出本次口语交际的最佳学习小组。四、知识拓展,课外延伸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的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出示联系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回民小学六年级黎明(《小艺术家》)重庆市垫江县第四中学初一(3)班王加佳(《创新作文》初中版)重庆市九龙坡区铁马小学五(2)班刘易(我的好友的女儿)深圳市南头小学四二班何晔(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校园网页)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师范学校附小六一班(电视栏目报道)3、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五、反馈检测\n教学过程完成实践卷。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审阅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口语交际·习作一习作2第周星期 学习目标1、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2、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重难点及处理方法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教学过程一、自主尝试习作,发表见解1、交流书信的写法及格式。2、学生自读教材第二自然段。3、你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哪个部分?4、在上节课的口语交际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作出精心的策划,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想法,就必须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写。5、学生自己写信。二、小组合作,修改作文将自己的作文在小组内交流,将错别字或句子等作初步的修改。三、交流赏析,学会评改\n教学过程1、教师根据巡视式的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全班同学互评互改。评价方向:(1)叙述清楚且有条理。(2)提出的建议具有可行性。(3)语句准确,想法合理。(4)学生个体的进步。(5)书信的格式正确。2、教师把自己的下水作文读给学生听,请学生作出评价,并与学生的习作进行对比,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3、结合评改中的出现的典型问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草稿。4、小组交流评改。5.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四、拓展提升1、同学们不仅精心策划了“手拉手”的活动,还认真写出书信。大家想结识远方小伙伴的真情溢于言表。那我们就一定要把这些信寄给远方的小伙伴。2、学生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初步感知信封的写法。3、出示信封格式图,具体了解如何写信封。4、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信封、信笺和邮票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要求填写信封并贴上邮票。五、反馈检测誊抄习作和寄信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n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古诗词三首(牧童)精读3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重难点及处理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二、合作交流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小组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三、交流汇报1、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n教学过程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2、全班齐读此诗。 四、拓展提升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反馈检测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反 思\n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古诗词三首(舟过安仁)精读3第 周星期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重难点及处理方法以读解意,以画悟情学法指导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二、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n教学过程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三、展示汇报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四、拓展提升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五、反馈检测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n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精读3第 周星期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重难点及处理方法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学法指导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辛弃疾现存词有六百多首,是唐宋词作家中存词最多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风格也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这首小词,便全然不同于他那些激昂慷慨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诗人首先把我们的目光带到了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听见茅草屋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子,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 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二、合作探究把自己的说得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理解词语及诗句意思。\n教学过程三、交流展示 1、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 2、展示诗句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3、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 (营造民主课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争议之处,还可以展开讨论) 四、拓展提升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3、学生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4、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 五、反馈检测 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 3、熟读成诵。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n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冬阳·童年·骆驼队精读2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重难点及处理方法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学法指导合作 探究 知识梳理目标链接本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三个词语的结合,勾画出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全文语言平实质朴,通过怀想童年趣事,使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2、思考:(1)注意“嚼”字的读音和写法。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四个片断。 二、合作学习\n教学过程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1、再读课文,边读边划,体会感悟。 2、小组内交流三、展示汇报小组选择发言人全班交流汇报: 1、“学骆驼咀嚼” ①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 ②“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想到这时候我龇牙咧嘴的样子,怪怪的、傻傻的,体会我看得很投入。) ③抽生读课文,其余的同学想象。 ④生交流: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 ⑤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想象驼铃用处” ①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②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体会“我”对骆驼的关注。) ③“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从“想象铃铛用处”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 ④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在这里,爸爸会想些什么?笑的是什么? ⑤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⑥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n教学过程 四、拓展提升学生归纳,教师总结:反复品读→画词句、谈感受→感情朗读。五、反馈检测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冬阳·童年·骆驼队精读2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重难点及处理方法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学法指导合作 探究 知识梳理目标链接本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三个词语的结合,勾画出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全文语言平实质朴,通过怀想童年趣事,使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n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A.“想替骆驼剪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暧和……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读读这段话,从这段话里又看出了什么? (1)看出“我”很爱整洁,想把骆驼弄干净一点。 (2)从这个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B.“追问骆驼去处” (1)自由朗读这个片段。 (2)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 (3)从“追问骆驼去处”这个片段体会到“我”的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 (4)分角色感情朗读。二、小组合作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学骆驼咀嚼”、“想替骆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自然段。 (1)自由朗读,体会情感。 (2)全班交流: A.“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①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每个人都得长大,童年也就一去不还了。 ②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长大后却离我们渐行渐远。 ③那些童年往事仅管傻,仅管幼稚,却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B.“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当“我”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触景生情,就又想起了那段难忘的童年生活。)\n教学过程 C.细细品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D.带着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三、汇报交流1、小组推选发言人作全班交流。2、正是和这篇课文一样,《城南旧事》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感受,所以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后来,它被拍成了电影,又深受观众的喜爱。(再次响起《送别》)3、让我们伴着深情的音乐,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四、拓展提升1、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2、推荐阅读《城南旧事》。五、反馈检测1、读一读,写一写。毡帽、装卸、咀嚼、沙漠、寂寞、棉袄、袍子、傻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课文以____为线索,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和几个片段,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祖父的菜园略读1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n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重难点及处理方法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学法指导合作、探究、交流知识梳理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迺莹,曾用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县人。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市第一女中读书,开始爱好文学和绘画。1930年,为反对封建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开始过流浪生活。1932年到达上海,与鲁迅相识,来往密切。1933年写了《跋涉》、《旋风》等短篇。1935年她的代表作中篇小说《生死场》出版,这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它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1936年去日本养病,写了短篇小说《牛车上》、《家族以外的人》、《孤独的生活》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回国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写了散文集《旷野里的呼喊》。后应李公朴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她于1940年去香港,抱病勤奋写作,完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作品。1942年因患肺病逝世于香港。 她的作品还有《马伯乐》、《小城三月》,短篇集《牛车上》、《朦胧的期待》等。1958年出版了《萧红选集》。曾学的《火烧云》是她写的一篇散文。教一、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二、合作交流,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n学过程教学过程2、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三、汇报交流 小组选人,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1观赏小昆虫,大榆树2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3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4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6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7用草帽遮脸睡觉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拓展提升,领悟表达特点 1、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2、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五、反馈检测完成本课的天下通作业反 思\n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1课时上课时间童年的发现精读共2课时第()周星期()学习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厘米、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重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1、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6、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二、合作探究1.课前,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读一读。2\n.本课的重点是讲作者童年的发现。着眼点不要放在发现本身,而应该放在发现的过程上。也就是说,应该知道“我”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要自主读书,充分地读书,了解作者是怎么发现的。通过读议明白:作者童年时之所以会有这个发现,跟他的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是分不开的。3.要在读书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反复读书尝试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跟大家交流讨论。比如:“做梦飞行真的是在长身体吗?”“老师为什么误解我?”“作者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等等问题。对于涉及到的生物学的知识,有兴趣的同学可课外查阅资料解决;跟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可深入读书,展开讨论来解决。4.要重视有感情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体会作者好学探究的精神和大胆的想象及作者的情感。要注意指导对发现过程的朗读。关于描述梦的一段,通过“只要……就……”“甚至”“那样……那样……”“似乎”等词语,要读出梦的神奇和梦中飞行的美妙;关于请教老师有关梦的问题部分,要读出好奇的心理和迫切探究的心情。5.关于写字的学习,应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笔画简单的“汁、亏”两字,不能写得过于单薄;并且注意联系已有知识,总结书写规律,如“胚、臂”两字,部首同是月字,但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月”的写法也不同。结合这两个字,回忆学过的其他月字部的字,掌握书写规律。6、关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的学习可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三、展示交流1、抄写课文中描写“我”的发现的句子。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3、写出近反义词 近义词:祸患()迷恋()妨碍()惊讶() 反义词:轻盈()澄澈()四、拓展迁移(1)找出有关的句段。(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五、反馈检测1、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由()引出了为什么会在()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2、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到“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讲“我”九岁时发现了(),却在后来因此受到()。第二部分(“我的发现起于梦中飞行”到“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讲“我”发现()前后经过。第三部分(“又过了三四年”到全文完),讲“我”在课堂上得知自己()竟然与()完全相同,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结果(),但“我”\n从中也()。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2课时上课时间童年的发现精读共2课时第()周星期()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重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1、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默读课文,思考: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3、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二、合作探究1、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重点理解。(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①“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n②“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朗读这段话,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当“我”发现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是怎样的心情?(格外高兴、得意……)◇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①“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把问题画出来。◇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这段话。②“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想象“我”研究以条鱼的样子,朗读这句话。◇你觉得“我”会翻来覆去的看些什么?会想到一些什么?(3)“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①“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三、展示交流◇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幽默,为什么让你读着想笑?◇举例说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可以举例,比如:在科学史上,科学家受迫害的事例很多。如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曾因为在天体运动上的发现受到审判并被投入监狱。哥白尼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事情,还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都要有足够的()去面对……②“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的幽默和机智。四、拓展迁移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可以从多个角度自由的讨论,比如: (1\n)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要大胆创新,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2)童年的胡思乱想就是一种“发现”。(3)童年很美好。……五、反馈检测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2、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①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②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③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3、写一写自己的“发现”。错题搜集:作业批改简记:反思与评价我学习最成功的地方\n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自我评价等级小组评价等级老师评价等级教学反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1课时上课时间儿童诗两首略读共1课时第()周星期()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难点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n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目标:(1)“我”有哪些愿望?那个愿望最令你神往?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2)《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过程: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默读两首诗,思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3、把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准备上课交流。二、合作探究(一)诗歌结构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长──”这样的语句。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二)、“我”有哪些愿望?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最,画出让你特别喜欢的内容,抓住词句说说体会,并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1)小组交流,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亲情 请同学们仔细地默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同时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用――画出来,好好读一读。(2)小组交流个人意见(3)班内交流,合作探究(4)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三)理解大意1.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2.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4.学生质疑,释疑。三、展示交流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3、有感情地朗读。四、拓展迁移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五、反馈检测1、正确读写词语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2.我的梦想是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有感情地朗读。4.仿写或续写一首诗。 \n反思与评价我学习最成功的地方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自我评价等级小组评价等级老师评价等级教学反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1课时上课时间回顾.拓展二综合1课时第()周星期() \n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情。2.积累读书方法。重点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情。难点积累读书方法。学法指导讨论,交流导学过程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1.导入:同学们,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写我们同龄人生活的课文,我们深深被感染了。课文中的那些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读起来非常亲切。说说课文中的哪些事让你感到特别亲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交流从课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1.导语:作者怎样做到让文章这样亲切感人,打动我们呢? 2.学生发言。 3.归纳: (1)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下来,不说假话,比如,《祖父的园子》里,把“我”的顽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写下来,这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让我们觉得写的就是我们同龄人的真实生活,所以才打动了我们,感染了我们。 (2)作者观察细致,把细节描写得很生动,比如《童年·冬阳·骆驼队》中对“我”模仿骆驼磨牙动作的描写。由于作者描写细致,所以更能表现童年的天真无邪。 (三)交流读书方法 1.导语: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呢? 2.学生发言。 3.归纳: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其次要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在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呈现出课文描写的场景,想象如果是自己将会怎么做?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二、日积月累\n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句子大意及出处。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句子含义,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3.指名读,注意句子的节奏、韵律。 4.交流句子含义。第一句: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第三句: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第四句: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第五句: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我将不断地追寻、探索。第六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5.说说从这些句子中受到怎样的启示,准备把哪些话语送给谁,为什么。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要求读出感情。 7.交流课外收集的的类似励志、劝学的名言警句。 8.齐读日积月累中的语句,并默记心头。 三、课外书屋 1.师: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大家十分熟悉的伟大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有听说过这本书吗? 2.学生互动介绍该书内容简介以及其他与之相关两部作品──《在人间》与《我的大学》。大致了解高尔基其人其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师生根据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推荐其他名人、伟人传记,并介绍其主要内容,将书目板书于黑板上,供学生阅读时参考。 4.教师小结,结束本课时教学。反思与评价我学习最成功的地方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自我评价等级小组评价等级老师评价等级教学反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1课时上课时间\n口语交际.习作口语3课时第()周星期() 学习目标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重点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难点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学法指导讨论,交流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 播放歌曲《童年》。师: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让我们把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说出来,和同学共享。 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有趣的往事。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 二、合作探究三、展示交流同桌间就近交流。 以同桌同学为一组,就自己的照片内容互相说说照片中相关的人和事,或者由一件物品引起的相关回忆。要求:口齿清楚,条理清晰,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学生充分参与交流。教师以一个听众的身份加入学生们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转变角色,进入交际情境,在其间教师可以点拔,引导。四、拓展迁移全班汇报。 (1)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对同桌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 组织学生评议。评议着重围绕是否有条理展开,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一定的评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另请一对同桌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n还要求讲得生动有趣。 学生练说,先后两次指名汇报,组织评议。评议时,以是否有条理和是否生动有趣两点要求为侧重点,但应兼顾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听说态度等。 5.课外延伸,生活中说。 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五、反馈检测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2课时上课时间口语交际.习作口语3课时第()周星期() 学习目标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重点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难点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学法指导讨论,交流,口头作文导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味了《童年》这优美的歌曲。听了这样的歌曲,我们想到很多,好像也看到了很多。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同学们和老师所收集的童年影集吧!这些都是我们童年时代捕捉的特别镜头,里面珍藏着大家的美好回忆。 2.学生交流翻看影集。 3.过渡:同学们,童年的歌声还在我们的耳边吟唱着,童年照片中的美好画面还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吧!一定回想起了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其中,有一定很多有趣的事情!现在请同学们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自己童年最有趣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大家,好吗? 4.指名发言。 5.听完同学的有趣事,大家一定会发现,在我们的童年时代里,有许多有趣的、值得回忆的事情,今天老师要大家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最有趣的童年往事说出来,让大家彼此分享。(同时亮出小黑板,上面写着:童年趣事)\n 二、自由交流,拓展思路 1.过渡:现在,咱们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说说你们在童年时代的有趣的事情。所说内容不限,可以写童年时代发生在学校的趣事,也可以写发生在家里的趣事,等。只要是觉得有趣的事情就行。一位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同学们可要听仔细了,他的童年趣事,到底有趣在哪里。(老师随时参与各小组中,分享大家的趣事,并认真观察,适当、及时地给予必要的点评。) 三、大组交流,评价指导 1.让四人小组推荐代表,说说他那有趣的童年往事。要求把故事的过程说具体清楚。 2.组织评价。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评价:“他说的童年往事是不是有趣?”“他是不是把故事发生的过程说具体清楚?”或者“你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听清楚?”“你对怎样说得更好有什么建议?”等。 四、草拟片断,渗透写法 让学生把的童年故事写下来,让老师和更多的同学分享。先让学生写一个自己认为最有把握写好的片断。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写好之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着看。教师选择典型的例子,组织全体学生展开评价,可以欣赏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五、小结谈话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眼前呈现出许许多多有趣的童年往事,如梦如画,丰富多采,充满着天真无比的童趣……。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还没有把全文写完,下课后继续写完,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让老师分享你们的童年趣事。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3课时上课时间口语交际.习作口语3课时第()周星期() 学习目标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重点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难点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n学法指导讨论,交流,独立写作导学过程一、展示典型,组织讲评 1.教师事先从学生的初稿中发现典型。 2.导语:同学们,老师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就好像走进了你们的童年,感受到大家童年的纯真和美好。 3.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让作者朗读。 4.生共同评议。 导语:刚才听了这位同学朗读了他的习作,大家看看,他写的童年往事是否有趣,他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师生评价) 导语:这篇习作在语言运用方面,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欣赏?还有什么建议? 5.展示中等的习作,让组织学生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注意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6.展示教师杜撰而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同样问题的“病文”(也可以从外引进),组织评价。 二、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先指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一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 三、总结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讲评,大家的思路应该更加宽阔了吧!为了使大家的童年趣事更加生动,更加精彩,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回去把文章认真改一改,把童年趣事写得具体,更生动,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们童年的美好和欢乐。反思与评价我学习最成功的地方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自我评价等级小组评价等级老师评价等级\n教学反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1课时上课时间杨氏之子精读共2课时第()周星期()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难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n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4.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学生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不懂;句子很短……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1)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èi)”、“应(yìng)”。(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二、合作探究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三、展示交流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为设果,果有杨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你觉得四、拓展迁移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2.背诵课文。五、反馈检测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古文的意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2课时上课时间杨氏之子精读共2课时第()周星期()\n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进行综合性学习。重点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难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 二、合作探究1.思考: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1)“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三、展示交流讨论:(1)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2)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四、拓展迁移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n(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五、反馈检测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2.背诵课文。错题搜集:作业批改简记:反思与评价我学习最成功的地方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自我评价等级小组评价等级老师评价等级教学反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n课题课型第1课时上课时间晏子使楚精读共2课时第()周星期()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重点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难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学法指导采用“学生质疑,讨论释疑”的方法。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2.介绍宴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3.说说课题的意思。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二、合作探究1.课堂交流(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2.尝试给课文分段(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2)分段三、展示交流\n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四、拓展迁移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怒发冲冲地心平气和地冷静地)。(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2.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五、反馈检测抄写生字词语(成绩差的抄三遍,成绩好的抄两遍,但要自己学习理解课文含义。)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2课时上课时间晏子使楚精读共2课时第()周星期()学习目标理解人物形象,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难点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学法指导学生质疑,讨论释疑。导学过程\n一、自主学习(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读哪句话?为什么?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①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②这句话为后文做好伏笔,引诱楚王上当。(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①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②体会宴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他为什么不明说?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二、合作探究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1)理解:水土不服①柑橘因为水土不服,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②齐国人因为水土不服,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2)这段话中隐含了什么意思?(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三、展示交流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宴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临危不惧口齿伶俐热爱祖国足智多谋能言善辩……2.想象一下,宴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让学生充分的说,并能结合课文的有关语言说出理由。3.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四、拓展迁移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抓住重点句:“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宴子,显现楚国的威风。”“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理解首尾呼应的关系。\n2.比较课文中间每一次较量中楚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理解和开头结尾的关系。五、反馈检测1.摘录宴子反驳楚王的话。2.排练课本剧。错题搜集:作业批改简记:反思与评价我学习最成功的地方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自我评价等级小组评价等级老师评价等级教学反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n课题课型第1课时上课时间半截蜡烛略读共1课时第()周星期()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2.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3.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任务的对话体会任务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难点把握剧情,通过分析任务的语言,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感情。学法指导导读法,点拨法。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导语:同学们,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板书: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学生齐读课题。)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2.了解故事内容。(1)学生默读,了解故事内容。(2)指名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二、合作探究1.过渡: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n2.学生自读感悟,做批注。3.同座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4.在交流贡献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三、展示交流1.导语: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学生默读思考。同桌同学交流着法。3.全班交流。(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师:是啊,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后找些剧本来读一读。(为学生推荐《日出》《雷雨》等经典之作。)四、拓展迁移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还读过类似的文章有哪些?五、反馈检测1.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2.小组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3.阅读其他剧本,感悟人物语言。错题搜集:作业批改简记:反思与评价我学习最成功的地方我需要改进的地方\n自我评价等级小组评价等级老师评价等级教学反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1课时上课时间打电话略读共1课时第()周星期()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3.过程与方法: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重点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难点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学法指导导读法,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导学过程\n一、自主学习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2)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3)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1)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2)擂台赛: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教师、他生当评委)二、合作探究1.讨论: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2.归纳: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嗦表现得淋漓尽致。3.小组练习:小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三、展示交流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 2.学生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 3.教师小结:通俗易懂发,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4.欣赏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四、拓展迁移1.创设情境,尝试创作(1)语言情境一:甲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而又喜欢夸夸其谈显示自已有知识,仅就“海马”一词,就出入意料地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2)语言情境二:悦悦是一个冒失鬼,又是一个机灵鬼,他常常用机智巧妙的语言帮自己摆脱困境。(3)语言情境三:有两个小朋友常常在一块比吹牛,谁也不服谁,这不,他们又吹上啦。(4)语言情境四:小明是一个很具幽默感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开怀大笑。 五、反馈检测说说你对相声的特点有什么理解。错题搜集:作业批改简记:\n反思与评价我学习最成功的地方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自我评价等级小组评价等级老师评价等级教学反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1课时上课时间回顾·拓展三回顾拓展共2课时第()周星期()学习目标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重点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难点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学法指导引导法。交流、探究、体验相结合\n导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很有自己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读对话,交流感受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教师巡视课堂,使小组内的交流能围绕“说话”这个话题展开。)3.全班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1)指名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感受,其余同学进行质疑、补充。例1:我觉得《晏子使楚》一课中“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句话把齐国人口众多说得很形象生动。例2:我觉得相声特别有意思,因为里面有很多语言很幽默,它不是直接地告诉我们说话不要罗嗦,而是通过有趣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2)指名结合课外的知识与资料谈感受,其余同学进行质疑、补充。①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见闻谈怎样说话。如同学之间有时因为一句话不中听而闹矛盾;有时因为话说得委婉巧妙而化干戈为玉帛。②结合课外阅读知识谈怎样说话。如:有一次周恩来总理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外国记者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人走路时总昂着头,而中国人走路时总是低着头?这个记者的本意是想贬低中国人,给周总理难堪,可是周总理略一思索,说:因为西方人走的是下坡路,而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那位西方记者对周总理的敏捷才思和机智从容十分佩服。(3)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关注、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有意识地练习用得体、精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2课时上课时间\n回顾拓展回顾拓展共2课时第()周星期()学习目标使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重点鼓励学生积累对联。难点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学法指导交流、探究、体验相结合。导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请学生谈谈对对联的了解。)1.读对子,读准字音,想想意思。2.出示文中的四句对联,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3.指名读,正音。二、感悟对联特点教师点拨:你们再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你有什么发现。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讨论。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可以数字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4.全班再读这些对联,体会特点,大致了解对联的内容。5.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6.课外拓展:(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n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2)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师:你还见过类似这样的对联吗?有积累这样的对联吗?顶针联:“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开口便笑,笑古今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地难容之事。”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回文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叠字联:“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3)说说你喜欢这些对联吗?为什么?可以从内容上说,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写景、有说理……可以从语言形式上说,对联短小精悍,对仗工整,富有音乐感,读来朗朗上口……三、背诵积累1.学生读课文中的对联,试着背诵。2.同桌互相背诵。3.指名背诵。4.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四、展示台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2.相声表演。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5.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等。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体会语言的魅力。错题搜集:作业批改简记:\n反思与评价我学习最成功的地方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自我评价等级小组评价等级老师评价等级教学反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1课时上课时间口语习作综合共3课时第()周星期()学习目标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地劝说他人。重点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地劝说他人。难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学法指导引导点评,评议结合。交流、探究、实践操作相结合。\n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1.展示图片:(幻灯片展示本校水资源浪费的新闻图片,图片下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2.画外音,引出讨论。导语:最近,我在校园内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水龙头打开后不关上,任水白白流淌;有些人关不紧,任水滴漏;还有些同学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很大……发生了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3.生畅所欲言,导出话题。学生各抒己见(倡议书、报告老师、劝说、写警示牌、开班会……)教师归纳,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办法之一──劝告(板书)。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导语:劝告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以理服人。那么,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准备:各小组领写字板一块。)1.小组就怎样以理服人展开讨论,小组负责人负责记录本组发言提纲。2.小组上台交流。各小组汇集共同点写在黑板上,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共同点:用水资源的宝贵来劝说。(生成、不可再生)用水的用途来劝说。用积水成渊的故事劝说。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3.教师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做出相应的补充。4.听录音:明确诚恳的态度在劝说中的作用。(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道理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那么让我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劝说的开场白。(播放录音1)甲1:乙1同学,快去把水龙头关掉,水在那里哗哗地流,太浪费了。乙1:关你什么事?(一边哼歌一边走)(播放录音2)甲2:乙2同学,你刚才水龙头忘了关了,水哗哗地流,我觉得很可惜。乙2:噢,对不起,我忘了。(回头把水龙头关了,流水声停了。)(2)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想法。甲1 甲2态度:生硬──和气语气:直接──婉转角度:自己──他人结果:接受──拒绝生小结:\n甲1说话的时候语气生硬,有指责批评的意思,引起了乙1的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甲2说话婉转、诚恳,至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并无指责之意,所以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师小结: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理由的充分是不够的,诚恳的态度、婉转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要求:同桌分别扮演劝说者和被劝说者,他生当群众。尝试实践:生应用劝说提纲展开劝说工作,他生适时插话补充。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依据提纲有理有节地劝说,提醒学生不要扯与话题无关的事。四、组织评价,促进提高1.评一评:对话理由是否充分,态度是否诚恳,被说服者是否心悦诚服,还有哪些道理没有讲清楚?2.利用媒体适时补充出示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摘录、补充自己的提纲。3.擂台赛。(1)推荐两组4人上台,展示劝说本领。(2)评一评。评价标准:态度是否诚恳、调理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分、表达是否婉转,被全者是否心悦诚服。五、创设情境,拓展劝说1.生活中,需要劝说别人的情况有哪些?(爸爸的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到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以伤身体……)2.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情况,分小组练习劝说。3.小组推荐两位同学面对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劝说情况,组织评价。六、作业生活中我们一定遇到不少这样那样的不该发生的事情,有些事情我们有能力和义务对当事人进行劝告。请从小事做起,从周围的朋友们开始,选定一件你认为必须劝告但经过自己或他人多次尝试都未成功的事情进行劝告。注意:先收集相关的资料,再拟提纲,然后找一个人一起练习一下,准备充分后带着诚意去劝说,祝你成功。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2课时上课时间\n口语习作综合共3课时第()周星期()学习目标1.把握要求,审清题意。2.进行合理构思,加工材料。重点进行合理构思,加工材料。难点1.进行合理构思,加工材料。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学法指导引导点评,评议结合。交流、探究、实践操作相结合。导学过程一、观赏中引题1.上课一开始,伴随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多媒体大屏幕播放:“学校大队干部竞选演说”的场景录象资料。2.仔细观看录象,重点体会参加队干竞选选手的发言技巧和发言内容。3.引导学生畅谈观后感。4.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发言的时候很多,比如,(1)虚拟情境一:“六一”联欢会上,你将代表全班同学做一个简短发言。(2)虚拟情境二:重阳节,少先队员到敬老院慰问老人,请你代表少先队员讲话。(3)虚拟情境三:海报──学校要竞选大队委,你打算竞选其中的一个职位。(4)虚拟情境四:班上要竞选语文组长,你打算参加竞选。(5)虚拟情境五:庆祝教师大会,你代表全体同学发言。……要发言,通常要写发言稿,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种情境,展开想象,写一篇发言稿。二、分组讨论,明确内容与写法1.过渡:请选择同一种情境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在小组内讨论,各组的发言稿应写什么和怎样写。2.小组汇报。教师小结。(屏幕提示习作要求以及注意要点)(1)开门见山提出本人要谈的问题。然后说明理由,最后照应开头对全文做简明扼要的总结。\n(2)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对尚未认识清楚的问题,要实事求是说明,不要含糊其词,如果是汇报性的发言,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3)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内容,都要考虑清楚,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4)语言通俗易懂。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三、习作构思在动笔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在现实生活中国有没有发言的经历,如果有,选择具体的一次好好回顾一下,想一想发言的内容及经过。四、资源共享学生先选择好自己准备发言的内容,然后再小组内进行交流,听别的同学发言的内容,然后与自己的相对照,供参考,以增加信息量。五、佳作赏析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优秀例文公学生赏析,学生体会例文是如何按要求表达的,从中学到写作方法。六、开心练笔教师指导学生对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或片段进行试写,注意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七、探究交流学生分小组交流练笔成果,相互学习,又为后面的发言的修改做准备。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1)班科目:语文执笔:审核:学生姓名:课题课型第3课时上课时间口语习作综合共3课时第()周星期()学习目标点评交流材料,学生完成发言稿,教师对初稿进行修改。重点点评交流材料,学生完成发言稿。难点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进行习作。\n学法指导进行合理构思,加工材料。导学过程一、开心点评点评上节课学生交流的材料,重点点评发言稿可供借鉴的地方,总结归纳习作经验,对不足的地方也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后面的习作修改作准备。教师注意组织、引导。 二、实践练习学生开始动笔完场发言的初稿,教师巡视、指导。三、指导修改1、学生将自己的初稿通读一次,准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2、教师指导方法。(1)是否按习作提纲要求行文。(2)是否符合发言稿的格式。(3)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四、修改习作。错题搜集:作业批改简记:反思与评价我学习最成功的地方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自我评价等级小组评价等级老师评价等级\n教学反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再见了亲人精读2第1周星期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认读文中注音的生字。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理解意思较深的句子。2、情景教学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目标链接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进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9月15日又纠集15个国家的雇佣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在朝鲜仁川登陆,不顾中国人民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轰炸中国的安东(今丹东)等地。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出任志愿军总司令。于10月25日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在中朝人民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义连遭失败,于1953年7月27日,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n教学过教反思一、自主学习,感知全文1、 默读课文,初读边圈画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然后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识记理解生字词的方法,扫清文字障碍(1)我会读:硝烟雪中送炭 歌谣 跺脚 崎岖 噩耗 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1)我理解的词雪中送炭:阻击:崎岖:同归于尽:噩耗:侦察:二、自主、合作、探究1、我读得好:小组内读,相互评价,组内纠正。2、学习生字。三 、交流展示。1、展示读艺:全班汇报读文情况。四、知识拓展1、 展示搜集抗美援朝战争,魏巍 的资料。五、反馈、检测:B、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担(dān dàn)心 重担(dān dàn)朝鲜(xiān xiǎn) 鲜(xiān xiǎn)艳混(hún hùn)进 混(hún hùn)浊解(jiě jiè)开 押解(jiě jiè)炮弹(dàn tán) 弹(dàn tán)琴C、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能忘怀?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D、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疑问句。1.您说,这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n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反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再见了,亲人精读2第1周星期 学习目标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3、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n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2、情景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教师提醒学生欣赏的角度:可以从修辞、句式、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用词、语气、对中心的表达作用等方面入手鉴赏。程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中心话题:从哪可以看出中国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认真读课文,画出关键语句,把你的体会和感受写在旁边。1.自读课文;2.勾出有关内容;二、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交流;2、共同品析三、交流展示说说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四、拓展提升 既然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是“亲人”当志愿军回国的时候,为什么来送行的只有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五、反馈、检测:(一)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 )着全村妇女,( )着打糕,( )着炮火,( )过硝烟,( )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_____________啊!1.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成语,并解释成语的意思。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桥精读2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1、会认、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n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淀情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运用设置悬念、环境烘托等来刻画人物的特点。4、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重难点及处理方法结合词句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1998年长江全流域性大洪水毫无预兆的席卷而来,华厦顿时变废墟,良田转眼已沧海,大地失去了光彩,家园充满了死亡的恐怖,难民流离失所,百姓苦不堪言。据初步统计,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497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在洪水肆虐的危急时刻,发生了许许多多抗洪抢险的英雄故事;这场百年洪灾,让我们记住了一群可爱的、不平凡的英雄人物。谈歌的微型小说《桥》的主人公——老汉(老支书),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平凡却并不平凡的人物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解决字词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一、感受情势危急1、如何朗读文章中对大雨和洪水的描写的语句?你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吗?这些描写对全文的情节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们的表现,至少用上2个四字词语。\n二、体会英雄言行1、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结合“自学导航三——4题”,从语言、神态、动作三个方面探究”)2、老太太来祭奠谁?你通过哪些语言读出来的?三、交流展示,感知全文一、体会英雄言行1、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结合“自学导航三——4题”,从语言、神态、动作三个方面探究”)2、老太太来祭奠谁?你通过哪些语言读出来的?四、拓展提升,深入体会洪水无情人有情。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对英雄的哀思,对英雄家人的安慰吧!(从下面6项中选择一项,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人合作完成。)1、写一写:洪水吞没了老支书的身体,但,吞不没他的精神。此时,我想说:2、写一写:英雄远离了我们,他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长跪不起。如果我是一位被救的村中百姓,站在老支书的墓前,我想说:五、反馈、检测: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将相和精读2第 周星期 \n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学法指导合作 探究 知识梳理目标链接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试给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加一个小标题,想想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3)、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得问题准备组内讨论。 二、合作学习(1)检查读文,纠词正音。 (2)交流三个小故事所加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3)学生现在小组内交流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初步解决一部分问题,留出有价值的问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班内交流。 (4)教师同学生共同分类归纳重点问题:三、展示汇报小组选择发言人全班交流汇报: 四、拓展提升1、完璧归赵\n 蔺相如为什么要说“这块璧上有点儿小毛病?” 蔺相如为什么要让自己的脑袋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秦王没有得到和氏璧怎么会心甘情愿的让蔺相如回国?2、渑池之会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3、负荆请罪 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廉颇至蔺相如门上请罪时为什么要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五、反馈检测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自由结合,练习表演故事。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将相和精读2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n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制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推让的好品质,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学法指导合作 探究 知识梳理目标链接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小故事?练习多读读,自由结组,解决故事中的问题。2、朗读蔺相如和廉颇的相关语句。二、小组合作1、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说说为什么?” 三、汇报交流1、各组选出代表在班上发言。四、拓展提升《将相和》中,蔺相如和廉颇使两个同样熠熠生辉的人物,他们的故事流芳千古,传为佳话,让他们身上的这种优秀品质如何在我们的身上发扬光大?五、反馈检测1.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草船借箭精读2第 周星期 \n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2.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学法指导合作 探究 知识梳理目标链接《草船借箭》讲的是周瑜设计,妄想谋害诸葛亮,诸葛亮巧施妙计,草船借箭,周瑜自叹不如的故事。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2、利用工具书学会生字、生词。3、划出文中的人物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体会他们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之间的关系。 二、合作学习1、听写生字词语。生互评互改,并指出易错的字,多音字。2、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3、把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人的对话画出来,边读边想边议:他俩每次对话时,各人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是什么表情,可能会怎么做?三、展示汇报\n 1、说说诸葛亮和周瑜的性格特点2、指导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 四、拓展提升课文中每个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简单评价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并写出简单评语。五、反馈检测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陈述句)(2)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改转述句: (3)那盏红色的精致的小台灯是我的生日礼物。(缩句) 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草船借箭精读2第 周星期 \n学习目标 1.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学法指导合作 探究 知识梳理目标链接《草船借箭》讲的是周瑜设计,妄想谋害诸葛亮,诸葛亮巧施妙计,草船借箭,周瑜自叹不如的故事。教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品读感悟,周瑜临终感叹:“既生瑜,何生亮!”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二、小组合作1、知天文 2、懂地理3、识人心 (1)识曹操(2)识鲁肃 三、汇报交流你喜欢文中的谁?说说你的理由。四、拓展提升你认为周瑜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五、反馈检测。课外小作文(任选一题)(1)请你对《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进行简要的缩写。(2)读了课文,相信你对诸葛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请你以《我心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写你对诸葛亮的认识。\n反 思\n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景阳冈阅读1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重难点及处理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学法指导合作 探究 知识梳理目标链接《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这部书写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酷统治下,被迫在梁山泊聚义反抗的故事。武松是这部书中的英雄人物之一。《景阳冈》是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说说每段的大意,并试着说说事情的前因后果。2、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二、合作学习1、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2、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 (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 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三、展示汇报1、全班讨论交流事情的前因后果。\n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和结果。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和结果。(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的原因和结果。 四、拓展提升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五、反馈检测 一、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1、店家给武松筛了满满一碗酒。( )2、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 )4、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 )5、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6、请勿自误。( )一、请你用四个词语概括出整个故事的情节:( )——( )——( )——( )二、本文重点了武松( )和( )这两个故事情节,分别可以看出武松( )和( )的性格特点。三、“就有大虫,我也不怕。”这句话是( ) 对( ) 说的,表现了他 ( )的特点反 思\n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猴王出世阅读1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 1、 学会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1、理解“石猴”勇敢顽皮、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2、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像力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2、知道古代白话文与现代汉语的区别,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学法指导合作 探究 目标链接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教一、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 2、找出自己读不懂的词语、句子,用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 二、小组合作1、“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围绕这个问题,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n教学过程2、 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三、汇报交流2、 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四、拓展提升1、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你觉得你对孙悟空的了解加深了吗?这是谁的功劳?你觉得名著与影视剧的区别在哪? () 2、《西游记》中的故事还有很多,谁能说说你还知道哪些?( …… 五、反馈检测1、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1) (2) (3) (4) 2、课下读一读《西游记》原著中的其它故事。 反 思\n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口语交际。习作五练习2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 1.演一演课本剧,学习课文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 2.进一步学习、了解名著,激发学生热爱读名著的、兴趣。 3.热爱文学,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重难点及处理方法怎样把文中的语言改变成人物的对话。学法指导合作 探究 知识梳理目标链接教学过程 一、交流 1.你喜欢本组的哪一篇课文或者课文中的哪一个片段。 2.小组商量,要演一部课本剧,你们小组选择哪一篇课文或者哪一个片段。 二、出谋划策,设计剧本 1.所选的课文或片段中,有哪些人物? 2.怎样把叙述语言改变成人物的对话? 3.表演时可以加上哪些表情或动作? 4.需要设计怎样的服装、道具、背景音乐等? 5.怎样上下场? 三、编写剧本,照本排练 1.选出代表编写剧本,划定角色。 2.排练 3.请同学、老师、家长等提出意见,选择性修改。 四、班级演出 1.班级表演,评出奖项若干(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剧本奖、最佳音乐奖……)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反 思\n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口语交际。习作五精读2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 写作要求: 把《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这两篇课文进行缩写。要求内容要完整,重点要突出,语言要简练。字数不要超过四百字。写作指导: 1.仔细阅读原文,想想文章的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把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内容筛选出来,进行缩写,重要的内容可以多说,次要的内容要一笔带过。 3.语句要通顺,上下文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重难点及处理方法2.把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内容筛选出来,进行缩写,重要的内容可以多说,次要的内容要一笔带过。学法指导合作 探究 知识梳理目标链接教学一、揭题,明要求。 1.今天我们进行一次缩写作文的练习,请同学阅读习作要求。 2.指名说一说缩写的要求。 ①内容要完整,重点要突出。 ②语言要简练。 二、指导方法。 怎样缩写呢?讨论后板书: 三、读例文,对比了解缩写的特点。 1.读《景阳冈》原文。 2.读缩写后的《景阳冈》,对比缩写后的文章有什么区别。 四、读课文,分主次。 1.《草船借箭》和《金色的鱼钩》这两课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读课文,然后说一说。 2.讨论:主要内容。\n过程 次要内容:其他介绍 五、尝试缩写几个自然段。 1.如缩写第一自然段。 ①把重点内容画上线。 ②概括练习。 2.试着缩写第二自然段。缩写后评议。 3.有的自然段内容可完全舍去。 六、尝试缩写全文,不要超过400字。 七、评议。 反 思\n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回顾。拓展五精读2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 1.交流阅读名著的收获。 2.积累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3.了解《西游记》重难点及处理方法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学法指导合作 探究 知识梳理目标链接教学过一、自主学习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讨论 1.在本组学习过程中,你喜欢那一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分小组就共同感兴趣的人物交流分析:这个人物的外貌、性格、语言等等 3.喜欢他是为什么?除了课文中的这些情节,你在课外阅读时,还有哪些有关于他的描写? 4.全班交流 5.性格比较:廉颇与蔺相如 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有什么特点?除了书上的这个故事,你平时阅读中还发现他们俩有什么特点? 6.作者是怎样围绕这样的性格特点来写的呢?用了哪些事例、人物的语言又是怎样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小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他的经历不同,对书中任人物的理解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要读出自己的理解。\n程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渎课文歇后语。 2.与同桌互读,争取背诵。 3.谈谈自己对歇后语的理解。 4.情景造句练习。 5.列举自己知道的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三、课外书屋 1.介绍《西游记》 2.交流自己对《西游记》的认识。 3.教师介绍《西游记》在世界上,特别是在东亚、东南亚的影响。 4.谈谈自己在看《西游记》过程中的趣事。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隆文娟 审阅白凤兰 审核陈仕洪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白杨精读2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理解意思较深的句子。2、情景教学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n知识梳理目标链接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县人。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影响最大。在上海读完中学、大学,一度担任中学教员,长期从事新闻工作。1945年末进入上海《世界晨报》,1947年为上海《联合晚报》副刊编辑,同年底又任上海《新民报》特约记者,其间写了很多杂文、散文、小说、诗歌。建国初期任《解放日报》记者、编辑,1952年调北京《人民日报》,任文艺部编辑、副主任、主任,并为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四届主席团委员。迄今为止,已出版文学创作、评论随笔的集子约四十多种,散文集、儿童文学作品多次获全国性的优秀文学奖。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听录音,看看在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板书并理解:高大挺秀)。2、为什么会感受到白杨是高大挺秀的?(戈壁的荒凉,寸草不生,而白杨在那里是如此的挺拔,在满眼没有绿意的戈壁上,白杨越加高大挺秀了。)3、.爸爸看到白杨,有什么感受?引读第一段。(体会“高大挺秀”的感情色彩)4、当哥哥和妹妹在议论白杨时,什么问题使爸爸变得严肃起来(默读4~13节)?二、小组合作研读,深悟课文四人一小组将你在课前积累的好词好句读给你的朋友分享,别忘了告诉他你喜爱的缘由。教师提醒学生欣赏的角度:可以从修辞、句式、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用词、语气、对中心的表达作用等方面入手鉴赏。学生叙说各自喜爱的句子,并告诉大家喜爱的理由,再凭借学生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其余学生补充说明不同的赏析缘由,也尝试朗读,如遇读得不到位之处,教师可以泛读。三、交流展示,理清课文1、.找到爸爸说的话,弄清有几句,并想想这几句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请一名学生朗读并一同归纳)教师板书:枝干挺直白杨 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 坚强2、默读,把表现白杨生命力强的词语勾划出来,理解这三句话怎么表现白杨生命力顽强的。3、.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感情。4、.体会句群关系,重点读第三句。5、.换人称读:用爸爸的话来赞美白杨。把“它”换作“你”。6、.试着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7、.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把16和14节对比着默读,爸爸要表达什么呢?他和白杨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n服从需要 扎根边疆 无私奉献8.默读最后一段话,想想(1)爸爸为什么开始沉默,后来又微笑?爸爸的希望能实现吗?为什么?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杨一样适应那里的艰苦的生活,一定能像白杨一样很顽强地生活下去。(2)“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你能体会到它的含义吗?作者用小白杨的茁壮成长,来暗示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人。四、拓展提升,体会中心1、我们和爸爸一同感受了白杨的品质,那么现在你体会到了什么呢?①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②爸爸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们一样为边疆出力,一样建设边疆。③……2、.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句子。有感情地朗读链接《帐篷》。五、反馈检测1、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帐篷》。3、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一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梦想的力量略读1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筹齐、簇拥、迫不及待、一声不吭”。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瑞恩善良、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美德,学习他做事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3、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深刻含义\n重难点及处理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一个加拿大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可能实现的梦却变成了现实,而且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能创造出奇迹。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全文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3.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二、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用心感受1.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2.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一过程的呢?三、交流展示,教师指导: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n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你有什么梦想?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感受?请写一段话。五、反馈检测①读一读,写一写。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②“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在这两个多小时里,他是怎么度过的呢?写一段话。③“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雨过后,邻居们去请他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得了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这省略号里还会有什么事呢?体会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金色的鱼钩略读1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n4、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 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是一个老班长的故事。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3.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二、小组合作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板书:老班长)\n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三、交流展示朗读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体会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四、拓展提升1.“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2.让学生结合整节课的感受,谈自己的体会。五、反馈、检测:抄写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反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回顾与拓展四综合练习2第 周星期 学习目标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朗读、积累关于永不放弃的相关成语。 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n 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2、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1、搜集有关西部情况介绍、发展状况、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阅读并背诵古诗词。3、搜集与诗词有关的趣味语文故事。一、交流平台 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 形式A:小组内,从上述几方面按顺序逐一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每个小组,按上述几方面进行分配交流,小组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2.就本组课文学习,交流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 (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你知道有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谁愿把你感受最深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获得这样的收获的?把你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行吗? 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注意: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请大家帮助。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给成语分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正确使用这些成语。 2.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个成语,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3.请学生在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n 三、展示台 1.组织学生读课外阅读中令人感动的文章,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多分析归纳习作中的表达方法。 四、成语故事 1.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成语的寓意何处? 2.交流: (1)故事讲了什么,“程门立雪”的寓意是什么?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成语故事。然后把评出的故事大王推荐给全班同学。 4.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成语故事。 5.总结: 俗话说,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徜徉在成语故事里,品读着精妙的语言文字,感受着耐人寻味的寓意,让我们受益匪浅。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科目语文执笔 审阅 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口语交际·习作一口语交际2第周星期学习目标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重难点及处理方法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合作、交流展示教学一、自主策划,建立联系\n过程 播放电视广告。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二、开拓视野,感受“感动” 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代历史上就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1.讲古代感动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2.随机设问:你为什么而感动? 3.不仅我国古代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层出不穷。小组说说感动的故事。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讲讲。 4.不仅有许多感动的故事,我们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动的图片或音乐。 5.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6.出示刘翔的图片。这是谁?你喜欢他吗?说说他的故事。 再听刘翔获冠时响起的国歌声。同学们,当我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什么? 7.小结: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我们善良,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三、互动交流,重温“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 指名说话。 一位同学说完后,请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引导学生说最感动的地方,说清感动的原因。 2.组织小组进行“感动2005”比赛活动(根据上课时间自由调整),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拟定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3.开展活动。在音乐《感恩的心》中结束\n二、指导写作 1.交流写作: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断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2.按方法、小组评改。三、完成习作 1.把这篇文章全部写下来。题目自定。 2.教师巡视指导。二、分享语段,体会写法 1.分享精彩语段。 导语:很多同学上节课作文中都出现了波浪线,愿意把你写得精彩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吗?写得好,还要读得好,那才棒!自己先练习读一读。 2.教师采访展示者和听众,精彩在何处。 (注意鼓励习作困难的学生发言、展示,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三、精品赏析,渗透评改 导语:欣赏了全班每位同学感动、难忘的故事,其中有些文章的描写让老师仿佛也亲身经历这件事。 1.优秀习作者上台朗读习作,边投影展示,同学观看、倾听并思考。 (同学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让人感动、难忘在什么地方?哪几句写得特别好?好在哪里? 2.倾听评析。 (1)你觉得这篇文章所选的事感人或难忘吗? (2)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是一件感人或难忘的事? (3)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值得借鉴学习? 3.小结优点。四、互评互改,不断提高 1.结合讲评,自评自改。(重点放在个人感动、难忘的精彩章节) 导语:每一个人成长的足迹不同,对事物的感受也各有千秋。请大家再次回忆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把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像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放一遍。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把它写清楚,写具体。 自己动笔进行修改。 2.四人小组修改片段,再次交流分享。 3.修改后的片段,集中再次讲评,或说说自己的感受。\n五、回顾过程,总结全课 教师采访通过修改后习作水平进步明显的学生: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小结: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断修改,反复推敲”,还要“多读、多思、多改”。六、作业 将这篇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可以投寄给班级的班刊或平时阅读的刊物,体验希望与成功的喜悦,让更多人分享你的感人故事。反 思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班科目语文执笔使用者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精读课文1学习目标1、通过自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2、体会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重难点及处理方法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就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导学过程\n一、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课文读一读,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查字典。2、指名读,老师正音:精神抖擞裆挠拽3、说说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小组合作1、老师想请大家再次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每句要读懂读明白,同桌的或前后两位同学,试着把小嘎子和胖墩儿的摔跤表演出来(学生读书、表演)。2、请大家评一评,两位同学的表演是否到位。三、交流展示1、小组汇报,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文中的两个人物在大脑中活现出他们的形象。2、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领会。 小嘎子和胖墩儿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我们心中,他两到底是怎样的人呢?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的小嘎子的小胖墩儿。(关于小嘎子,可以填上聪明、活泼、调皮、顽皮、灵活等等;关于小胖墩儿,可以填上沉稳、憨厚、诚实、老实等)3、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小胖墩儿?四、拓展提升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再次走进并亲近这两位朋友。2、齐读3、布置拓展作业a、完成天下通b、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小兵张嘎》五、反馈检查反思与评价我成功的地方 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我评价等级 小组评价等级 老师评价等级 \n教师反思学生体会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班科目语文执笔使用者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临死前的严监生精读课文1学习目标1、通过自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2、体会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重难点及处理方法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于官宦之家。亲父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变故。他对人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追求功名,这在当时是很难被社会所容的,使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下层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为熟悉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这篇课文的生字不多,相信大家经过认真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检查读书效果。纠正字音3、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二、小组合作1.学生自读思考。2、小组汇报学习情况3、说出对人物的初步感受三、交流展示出示语段:严监生喉咙里炭痰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夕……)\n2、听老师把这句话读一遍。大家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老师故意读漏“总”字)3、这句话中,有几处关于严监生动作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四、拓展提升1、搜集有关严监生类似的资料2、课后阅读《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片段。五、反馈检查反思与评价我成功的地方 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我评价等级 小组评价等级 老师评价等级 教师反思学生体会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班科目语文执笔使用者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精读课文2学习目标1、通过自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2、体会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重难点及处理方法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凤辣子”\n就是王熙凤,她是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的一个主要任务。作家曹雪芹呕尽心血,用了十年时间,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书中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彰显了封建大家族由盛到衰的历史,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王熙凤就是其中的一个。下面这个片段节选自第三回,写的是林黛玉初进贾府,与众人相见时的情景。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这篇课文的生字,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准字音2、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3、将感受深刻句子的地方画下来。二、小组合作1、再读课文,思考: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三、交流展示1、熟读课文,分别从语言、外貌、动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 (1)外貌描写——美丽为什么要写王熙凤的外貌?(因为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指导学生在苗雪人物外貌时要抓住特征写)(2)语言描写——放纵逢迎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有语言学家之称,举例领略一下她的说话艺术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3)动作描写——圆滑A找出有关王熙凤的动作描写B从携、送、拭泪、拉这些动作的描写中,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C把这些动作加进刚才的对话中再读一读D小组练习后再表演四、拓展提升1、完成天下通2、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红楼梦》的有关章节。五、反馈检查 反思与评价\n我成功的地方 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我评价等级 小组评价等级 老师评价等级 教师反思学生体会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班科目语文执笔使用者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刷子李略读课文2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2、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重难点及处理方法学习本文写人的方法,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目标链接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姓李的老师称李老师,看见姓李的厂长称李厂长,那看见姓李的粉刷师傅,我们称什么呢?2、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作者为什么称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为“刷子李”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猜猜原因。3、刷子李的技艺到底有多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n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多度几遍,要读的流利1、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自读情况,正音。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蘸和着琴音必得发怔天衣无缝调浆3、再读课文,画出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语句二、小组合作根据学生所画句子顺势导入以下两个话题的讨论:话题一:黑衣服的描写1、文中几次写到刷子李的黑衣服?。2、学生汇报听说黑衣服——看到黑衣服——检查黑衣服——发现“小白点”3、读句子: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白刷不要钱4、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5、你从写词体会到他的技艺高超6、请你读处对他高超技艺的赞叹话题二:刷墙的描写(第五小节)1、刷子李的粉刷本领到底有多强?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话题三:写法的妙处1、讨论课文是写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可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他的黑衣服呢?2、学生交流三、交流展示曹小兰学徒的头一天,学到了什么?四、拓展提升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套一套身边有一技之长的人,用一段话写下来。五、反馈检查反思与评价我成功的地方 \n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我评价等级 小组评价等级 老师评价等级 教师反思学生体会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班科目语文执笔使用者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金钱的魔力阅读课文2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2、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3、认识课文中的4个生字,积累有关语言,人物语言的揣摩。重难点及处理方法人物语言描写的揣摩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目标链接1、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是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2、了解《百万英镑》故事梗概: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英镑的钞票,借此验证这一百万英镑的价值,他们选择了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2、自由读课文后,思考: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3、课堂交流回答各不相同:比如\n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一下子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受人尊敬……二、小组合作1、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印象?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比如:讨厌、喜欢、厌恶……2、你的感受来自什么地方?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3、小组讨论,形成组内意见,推选发言人。三、交流展示1托德:从刻薄的嘴脸到一脸的窘况,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变化。 2.老板:从趾高气扬到过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说的哪一段话中。 3.讨论:我们问什么要厌恶或讨厌他们呢?托德和老板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四、拓展提升1、读读课文中有关段落,你觉得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哪一个描写的更加传神?2、交流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抓住人物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买哦写的传神之处。五、反馈检查1、完成天下通 2、背诵6自然段3、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预读《百万英镑》反思与评价我成功的地方 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我评价等级 小组评价等级 老师评价等级 教师反思学生体会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班科目语文执笔使用者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口语交际习作七口语交际1第3周星期3\n学习目标1.讲述人物故事,要求有条有理,故事情节完整生动,人物形象有特点2.学习运用动作、语言、外貌描写。3.我的发现:让学生发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并积累语言。重难点及处理方法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的方法写人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目标链接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展现本节内容1.如:()的小兵张嘎,()的严监生,()的王熙凤,()的刷子李,()的托德,()的老板。用适当的词语来形容人物说出人物特点。2.回忆自己看过的电视、电影、书中的人物,谁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说出人名来3、出示人名:毛泽东、周恩来、黄继光、毛岸英、小兵张嘎……。二、小组合作1、你最想把谁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2、怎样才能让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3、学生讲故事4、老师总结讲好故事的方法A、故事最好比较有趣、情节生动完整。B、讲之前要做好准备C、语速不能太快,声音要洪亮。三、交流展示1、小组代表发言2、全班评比3、获胜者讲故事4、颁发奖品四、拓展提升完成实践卷五、反馈检查反思与评价我成功的地方 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n自我评价等级 小组评价等级 老师评价等级 教师反思学生体会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班科目语文执笔使用者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金钱的魔力阅读课文2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2、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3、认识课文中的4个生字,积累有关语言,人物语言的揣摩。重难点及处理方法人物语言描写的揣摩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目标链接1、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是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2、了解《百万英镑》故事梗概: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英镑的钞票,借此验证这一百万英镑的价值,他们选择了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2、自由读课文后,思考: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3、课堂交流回答各不相同:比如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一下子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受人尊敬……二、小组合作\n1、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印象?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比如:讨厌、喜欢、厌恶……2、你的感受来自什么地方?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3、小组讨论,形成组内意见,推选发言人。三、交流展示1托德:从刻薄的嘴脸到一脸的窘况,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变化。 2.老板:从趾高气扬到过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说的哪一段话中。 3.讨论:我们问什么要厌恶或讨厌他们呢?托德和老板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四、拓展提升1、读读课文中有关段落,你觉得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哪一个描写的更加传神?2、交流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抓住人物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买哦写的传神之处。五、反馈检查1、完成天下通 2、背诵6自然段3、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预读《百万英镑》反思与评价我成功的地方 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我评价等级 小组评价等级 老师评价等级 教师反思学生体会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班科目语文执笔使用者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口语交际习作七口语交际1第3周星期3学习目标1.讲述人物故事,要求有条有理,故事情节完整生动,人物形象有特点2.学习运用动作、语言、外貌描写。3.我的发现:让学生发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并积累语言。\n重难点及处理方法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的方法写人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目标链接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展现本节内容1.如:()的小兵张嘎,()的严监生,()的王熙凤,()的刷子李,()的托德,()的老板。用适当的词语来形容人物说出人物特点。2.回忆自己看过的电视、电影、书中的人物,谁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说出人名来3、出示人名:毛泽东、周恩来、黄继光、毛岸英、小兵张嘎……。二、小组合作1、你最想把谁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2、怎样才能让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3、学生讲故事4、老师总结讲好故事的方法A、故事最好比较有趣、情节生动完整。B、讲之前要做好准备C、语速不能太快,声音要洪亮。三、交流展示1、小组代表发言2、全班评比3、获胜者讲故事4、颁发奖品四、拓展提升完成实践卷五、反馈检查反思与评价我成功的地方 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我评价等级 小组评价等级 老师评价等级 \n教师反思学生体会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班科目语文执笔使用者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口语交际习作七习作2学习目标1.运用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方法写人2.有条有理的表达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重难点及处理方法学会评改习作、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目标链接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几个很有特点的人,圆滑善变的王熙凤,技艺高超的刷子李,临死不忘两茎灯草的严监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自己看过的童话或动画片中,有没有那个人给你留下难忘的印象呢?这些人物都有哪些特点呢?(可能是:灰姑娘——美丽善良;白雪公主——纯真善良;孙悟空——神通广大等)二、小组合作推荐最有特点的人1、我们的生活以及身边的人有哪些与众不同,有什么独特之处?2、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3、提示:如自己家里的人,邻居、商店老板、警察叔叔……三、交流展示1、片段练习写一片段练习,通通过描写人物突出某一方面的特征,字数在100——150,要求文字通顺2、学生评价3、老师出示低下水平作文四、拓展提升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注意:写出人物特点,文字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规范书写。\n五、反馈检查反思与评价我成功的地方 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我评价等级 小组评价等级 老师评价等级 教师反思学生体会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五年级班科目语文执笔使用者审核学生姓名 课题课型课时数上课时间回顾与拓展综合练习1学习目标1.回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2.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3.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4、引导学生背诵成语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描写人物的方法2、、收集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目标链接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自主思考:想一想,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2、小组合作把自己的收获在小组内进行交流3、小组评选一人,作全班交流二、小组合作1、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通过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2、按任务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描写进行分类交流\n各小组推选一人说说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德的?三、交流展示引导学生背诵描写人物方面的成语四、拓展提升1、学习成语故事“入木三分”1、自读,要求读正确流利3、用自己的语言,通过人物神态、动作、外貌等刻画描写,将这个故事讲的生动具体4、王羲之写字为什么能“入木三分”?(勤学苦练)5、这个成语故事说明什么?“入木三分”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也比喻见解,讨论十分深刻。五、反馈检查反思与评价我成功的地方 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我评价等级 小组评价等级 老师评价等级 教师反思学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