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41页

  • 429.58 KB
  • 2022-06-21 发布

小学四年级下册导学案

  • 4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课时:144课时设计者:新密市米村中心校贾寨小学语文组背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既要完成第二学段阅读学习目标,又要为第三学段的阅读作准备。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有所增加,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也相应提高。教学中要继续强调自主学习,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读自悟的能力。目标(一)认识至少200个字、书写至少200个字,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和句子含义,并学会运用文中语句。(二)通过读文章想画面,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写景类文章的叙述顺序。(三)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四)留心周围事物,善于观察,习作时会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内容分享本册课程纲要1课时,教师范读,学生提问,小组交流。教学主题教学内容课时教学主题教学内容课时第1组江山如画1《古诗词三首》3第5组热爱生命17《触摸春天》22《桂林山水》218*《永生的眼睛》13《记金华的双龙洞》219《生命生命》24*《七月的天山》120*《花的勇气》1语文园地一6语文园地五6复习检测3复习检测3第2组为人真诚5《中彩那天》2第6组乡村生活21《乡下人家》26*《万年牢》122*《牧场之国》17《尊严》223《古诗词三首》38*《将心比心》124*《麦哨》1语文园地二6语文园地六6复习检测3复习检测3第3组自然之道9《自然之道》2第7组成功的故事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26*《全神贯注》111《蝙蝠和雷达》227《鱼游到了纸上》212*《大自然的启示》128*《父亲的园子》1语文园地三6语文园地七6复习检测3复习检测3第4组战争与和平13《夜莺的歌声》2第8组故事长廊29《寓言两则》214*《小英雄雨来》130*《文成公主进藏》1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231《普罗米修斯》2\n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132*《渔夫的故事》1语文园地四6语文园地八6复习检测3复习检测3期中复习与评估5期末复习评估14备注精读课文:第一课时学习学科知识,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略读课文:运用精读课文所学知识,引导自学;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讲写评3课时;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1课时。实施(一)课程资源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课内资源利用单元导语、连接语、泡泡语、课后习题、教材后附有的八篇选读课文。3.课外资源利用工具书(字典、词典)、教学挂图、同步阅读、教学录音带、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同步练习、课外读物:《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二)教/学活动1.识字与写字:自主学习200个随文要认的字,会正确书写200个生字。注意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生字。会写的字用识字规律认记。2.阅读理解:17篇精读课文学习时要根据课后练习第一题要求,通过朗读、默读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文中喜欢的部分。利用课后练习加强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学会“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来学习课文。十五篇略读课文学习时先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明确阅读的要求,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从内容和表达方法两方面讨论、交流学习课文。3.三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的人议论的情景”。以自主练习为主,可以随堂练习。4.习作:八次习作分别是:写校园景、物、事,写自己的心里话,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看图写想象,写热爱生命的人和事,写乡村生活的感受,写敬佩的一个人及自由表达。写自己观察和看到的人、景、事、物,还有看图想象、写童话故事等。要从生活的真实出发,写出自己的所想、所见、所感、所做;应该写具体、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5.口语交际: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走,我们去春游”“以诚待人的事情”“大自然的启示”“小小新闻发布会”“热爱生命的故事”“乡村生活”“我敬佩的一个人”“向你推荐一本书”。其中,“大自然的启示”“乡村生活”作为口语交际,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在互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评价(一)评价方式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1.过程评价过程评价(30%)=平时测验(10%)+课堂表现(10%)+语文实践活动(10%)(1)平时检测: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字词和课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n(2)课堂表现:课堂上随机提问8—10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3)实践活动评价:根据写字、朗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板块开展。2.结果评价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3.学期成绩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二)评价结果1.平时检测:百分制。2.课堂评价: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3.实践活动评价:张贴、公布,奖励优秀作品。小组互评等级制(很积极、较积极、积极、不积极等)(三)结果处理以上三项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合计后放入成长记录袋,教师给予针对性评价和建议。米村镇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度(下)四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进度表2014.2.16序号时间教学内容页码备注12.17---2.231课522.24—3.22、3、4课1333.3—3.9语文园地一5、6课2443.10—3.167、8课语文园地二9课3853.17—3.23第一次月考63.24—3.3010、11、12课4773.31—4.6课语文园地三13、14课6984.7—4.1315、16课语文园地四8094.14—4.20整理复习104.21—4.27期中考试114.28—5.417、18、19课90125.5—5.1120课语文园地五98\n135.12—5.1821、22、23课111145.19—5.2524课语文园地六118155.26—6.1第三次月考166.2—6.825、26、27课130176.9—6.1528课语文园地七137186.16—6.2229、30、31课151196.23--6.2932课语文园地八162206.30—-7.6期末复习考试第一单元导学案:第1课时\n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1.古诗三首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1、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环节教师复备预习导航1、自读诗词,读准字音,熟读诗文。2、借助注释,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的情景,理解词句,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3、查找资料了解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生平及作品的时代背景。4、划分好古诗的节奏,熟读古诗。5、我想提出问题精导激学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目标激志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设疑激学一、预习检查:1、选择正确的读音风景旧曾谙(yīnān)潭面无风镜未磨(mómò)众鸟高飞尽(jìnjìng)白银盘里一青螺(lóuluó)2、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累()()廷()()音()()覃()()3、恰当解释我会选厌:①憎恶②满足③因过多而不喜欢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⑵、这个游戏我们早玩厌了。()⑶、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该厌弃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n二、学习生字1、朗读三首古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在写一遍。2、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谙——暗:区别音、形、意二、分组学习1.读熟三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三、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鸟:多、高飞无影云:少(孤)慢慢飘走(闲)——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延伸激能宋代诗人苏轼曾写过一首赞美杭州西湖风景的诗,请写出苏轼的这首诗。作业1.抄写生字。2.读、背三首诗。板书设计鸟飞云去→诗人寂寞独坐敬亭山寄托山水怀才不遇→惜惜相怜课堂反思第一单元:第2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n课题1.古诗三首课时安排课时第二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两首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2.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3、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重点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首诗,默写《忆江南》《望洞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环节教师复备精导激学复习导入目标激志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设疑激学一、吟诵、理解〈望洞庭〉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4.指导背诵《望洞庭》三、吟读、理解《忆江南》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n5.指导背诵《忆江南》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五、作业: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教后记:通过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增长学生的知识积累。延伸激能1、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前两首古诗。2、《忆江南》这首词描写了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丽景色。3、读拼音写词语。tíngtíng只有敬()山遥看洞()山水翠tánluó()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4、古今直通车。(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湖光秋月两相和()A、相安、谐调B、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②春来江水绿如蓝()\nA、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用靛青染成的颜色,像晴天天空那样的颜色。A、空闲B、闲谈C、悠闲自在的样子5、看字联想,写诗句。看到“水”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看到“山”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结合练习册、课堂作业进行检测。三、课堂小结。作业1、默写故事三首2、课外搜集类似的古诗板书设计 湖月辉映风平浪静望洞庭湖   景色迷人山水一体色调淡雅  赞美江南  江南风景如画忆江南江南美景 令人难以忘记再赞能不忆江南?课堂反思第一单元:第3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桂林山水》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难点\n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环节教师复备预习导航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并拼读。2、记记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熟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画出重点词句及不理解的地方。4、看拼音,写词语wúxiápāndēngtàishānluòtuo()()()()Píngzhàngbōlánzhuàngkuòfēngluánxióngwěi()()()5、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精导激学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目标激志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设疑激学一、整体感知,带人情境。1.范读课文。(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二、精读第二节,体会感情。1.自由朗读。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地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n延伸激能1、把词语补充完整。波()壮阔水平如()峰()雄伟()地而起危峰()立奇峰罗()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漓江的水有、、的特点;桂林的山有、、的特点,所以人们称桂林山水。3、请仿照例句为你熟悉的景色写一段话。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作业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第一单元:第4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桂林山水》课时安排课时第二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1.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2.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桂林山水的挂图或有关录象等。学生外出旅游拍的风景照。\n基本环节教师复备精导激学复习导入目标激志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设疑激学一感悟美1、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引导学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扛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板书:静清、绿)2.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4)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5)再次播放录象,音乐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3.激情点拨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4.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二、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节。1.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的,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2.出示要求。\n出示文字:读读:读第三节。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练练:读出美的感受。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扶放结合,注重学法的迁移。)3.朗读比赛。要求:①把感受到的美读出来②读给一个老师或同学听③记住他们对你朗读的评价。4.全班交流,并请进步特别大的同学为画面配音,其他同学欣赏。(让学生读给老师或同学老师听,恰似给疲劳的学生注入了兴奋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课堂气氛瞬间进入了高潮。与老师或同学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其效果不言而喻。另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待人接物、语言交际、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真可谓一举多得,设计绝妙。)5.谈谈值得学习的写法。(对比;抓住特点具体地写;用整齐的句式)(板书:奇、秀、险)(围绕教单目标,读写结合。让学生悟出写作方法。)三、以读代讲学习第四节。1.范读。播放录象,音乐伴奏。2.激情点拨。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画,这幅画有83公里,所以说是连绵不断的画卷。这幅画是谁画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笔把桂林山水描绘得这般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板书:美如画)3.出示动画,文字,生齐读最后一节,音乐伴奏。让我们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对于《桂林山水》这样的精品,只有多读,方能领悟文中之意,体会文中之情,让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延伸激能读写结合,延伸课外。1.其实,同学们也游览过很多名胜。让学生交流所带来的风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胜古迹,。2.说一说,仿照第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六、读写结合,延伸课外。1.其实,同学们也游览过很多名胜。让学生交流所带来的风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胜古迹,。2.说一说,仿照第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n作业仿照第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写出来。板书设计总起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  漓江水静、清、绿山水分述  桂林山奇、秀、险总结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课堂反思第一单元:第5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3.《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4、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环节教师复备预习导航精导激学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板书:3.记金华的双龙洞)\n目标激志出示学习目标设疑激学一、检查预习。1.填写生字表。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二、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真看课文,进一步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1)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游览双龙洞的路线。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指导。(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记叙了他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板书:·金华·罗甸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边板书边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三、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1.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第七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2、3自然段;第三段是第4自然段;第四段是第5自然段;第五段是第6、7自然段;第六段是第8自然段)学生在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后,按游览顺序分段和概括段意献比较容易了。2.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写4月14日作者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第二段:写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第三段: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第四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第五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第六段:写乘船出洞。)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1.请6名学生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n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延伸激能作业1.抄写生字、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第一单元:第6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3.《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安排3课时第二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洞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2、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重点难点(一)了解金华双龙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二)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环节教师复备精导激学复习导入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n目标激志设疑激学(一)结合课文引入新课。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二)了解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沿途迷人的景色。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学生在书中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一段的第二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对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教师可设计提问:盆栽的杜鹃有人照顾,上肥浇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却没有山上的杜鹃有精神?引导学生理解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2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作者写出来的和没有直接写出来的颜色画出一幅明艳的画面。教师告诉学生映山红的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联系春天的草木,理解“新绿”的意思。“新绿”是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颜色。刚长出时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粉红色的山上,开满了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映山红,大朵大朵的油桐花一丛丛,一簇簇,在一片新绿的映衬下格外生机勃勃。)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讨论: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作者边欣赏着山中明艳的春色,边倾听着淙淙溪声,一路逆溪流而上,来到了双龙洞洞口。\n(三)了解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概括。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板书:山路美)(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板书:宽大)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高山之上,树木繁密,感到很有气势,也不禁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四)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板书:孔隙)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这是学生理解上的又一个难点。教师可以用“高楼上看物体,物体好像变小”的生活经验作比方,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默读第四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作者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不仅游法上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他当时的心情。(随着小船慢慢移动,光线越来越暗,作者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心情也紧张起来)讨论: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我们也为作者捏着一把汗,真希望小船早些靠岸。其实这段水路并不长,大约就十米,但让人觉得船儿走了好久好久。孔隙中乘船真是太“险”了!(板书:险)(五)背诵第四段。\n延伸激能1、词语搭配()()()的石洞()的心情()()2、选词语填空观赏玩赏欣赏①老人退休后,闲暇时就爱()年轻时收藏的各种玩意儿。②洞内的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值得()。③我们跑到广场上()雪景。迁移训练: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加点字造句)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第一单元:第7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3.《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洞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2、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重点难点(一)了解金华双龙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二)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环节教师复备精导激学复习导入目标激志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设疑激学(一)结合课文引入新课。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二)了解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沿途迷人的景色。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学生在书中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一段的第二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对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教师可设计提问:盆栽的杜鹃有人照顾,上肥浇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却没有山上的杜鹃有精神?引导学生理解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2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作者写出来的和没有直接写出来的颜色画出一幅明艳的画面。教师告诉学生映山红的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联系春天的草木,理解“新绿”的意思。“新绿”是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颜色。刚长出时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粉红色的山上,开满了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映山红,大朵大朵的油桐花一丛丛,一簇簇,在一片新绿的映衬下格外生机勃勃。)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讨论: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作者边欣赏着山中明艳的春色,边倾听着淙淙溪声,一路逆溪流而上,来到了双龙洞洞口。(三)了解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概括。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板书:山路美)(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板书:宽大)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高山之上,树木繁密,感到很有气势,也不禁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四)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板书:孔隙)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这是学生理解上的又一个难点。教师可以用“高楼上看物体,物体好像变小”的生活经验作比方,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默读第四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作者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不仅游法上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他当时的心情。(随着小船慢慢移动,光线越来越暗,作者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心情也紧张起来)讨论: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我们也为作者捏着一把汗,真希望小船早些靠岸。其实这段水路并不长,大约就十米,但让人觉得船儿走了好久好久。孔隙中乘船真是太“险”了!(板书:险)(五)背诵第四段。延伸激能1、词语搭配()()()的石洞()的心情()()2、选词语填空观赏玩赏欣赏①老人退休后,闲暇时就爱()年轻时收藏的各种玩意儿。②洞内的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值得()。③我们跑到广场上()雪景。迁移训练: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加点字造句)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板书设计课堂反思课时安排3课时第三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一)了解内洞的特点,感受内洞的“奇”。(二)练习给课文编提纲。重点难点练习课文编提纲。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环节教师复备精导激学(一)复习检查。1.同桌学生相互检查课文第5自然段的背诵。2.教师了解学生背诵的情况。(二)联系上文引入新课。\n作者饱览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气势,经历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惊险,终于到达了内洞。内洞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板书:内洞)目标激志了解内洞的特点,感受内洞的“奇”。设疑激学(三)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奇”。1.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学生边听边画出写洞中双龙的句子。2.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学习,互相启发,开阔思路。(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板书:奇)洞中有名称的石钟乳和石笋多达四十多个,而工人首先指点给作者看的是洞顶双龙,为什么?(因为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请一名学生朗读描写双龙的句子。(板书:深黑的石洞里)(四)小结: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五)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1.概括课文中心思想。(课文通过记叙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2.在写一篇文章之前,我们的大脑中要有一个思路—我要写一篇什么内容的文章(板书:题目),我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板书:中心),我要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写通顺(板书:材料安排)这个思路就是文章的提纲。3.练习给课文写提纲。我们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刚才老师讲的写作思路,我们试着给课文写个提纲。指导学生给课文写提纲。作者游历了双龙洞,有很多感受,他想把这次游历记叙下来,这就是文章的内容。(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情感或说明什么道理呢,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这篇课文的中心我们刚刚总结了。\n(板书:表达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确定了写作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中心,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呢?我们来看作者是怎么做的。(学生在本上写)(板书:1.交待时间地点2.路上见闻3.外洞4.由外洞进入内洞5.内洞6.出洞)4.小结:(指黑板)这样就是一个简单的提纲。我们在写作文前,应该编写作文提纲。首先想好要表达的中心,然后选择能表达中心的材料,最后把选好的要写的内容安排好。5.学生将编写的提纲补充完整。延伸激能作业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课,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板书设计课堂反思\n4、《七月的天山》教案教材: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内容: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人间真情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计者:张松瑞/米村镇矿区学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标中对于第二学段的识字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结合本课的识字教学内容,认识“缎、涧、俯、皑、蹄、溅、延鞍、”7个生字。对于阅读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本课的阅读教学内容,要求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课标的总目标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教材分析。《七月的天山》《是一篇文字优美,脉络清晰的抒情散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七月天山的地方特色,突出了天山之夏的独具丰韵,为我们展现了美丽、寂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天山。文章遣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与赞美。3.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习作方面刚刚有些起色,通过阅读也学习了一些抓住景物特点,还需要掌握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能通过认真阅读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尤其是华丽的词句、修辞手法的妙用;但是揣摩其表达效果上还需要老师的引导,进而体会作者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对祖国山川的热爱。 目标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n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评价任务目标一在环节二反馈自学情况时进行评价(课中反馈) 目标二在环节三的“理解课文”环节和反馈练习中进行评价 目标三在环节三的“感悟深情” 环节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精导激趣活动一同学们,江南山水、山中溶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长江、黄河,奔腾咆哮、一泻千里;三山五岳,千姿百态、雄伟壮丽,看一看,想一想,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怎样的景象呢?Ppt: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了解天山的特点。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带着对天山的向往,读一读课文,看看七月的天山会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然后检测生字掌握情况,用大屏幕出示易错的字词,指名领读。 2.默读课文,了解大意3、学生读后讨论回答。4、理解本课的生字新词5、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五彩斑斓:。白雪皑皑:绵延:(完成目标一、二)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评价目标一)环节三交流探究1.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划出相关句子。 2.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3.积累优美语句。  汇报,出示句子──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原来,作者上天山不是登上天山的顶峰,而是骑在马背上,从天山之外走到天山深处,记下一路上所看到的独特的风景,这就是什么“游记”。 课文是按照移步换景即地点变换来写的?(作者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了解顺序\n环节四汇报交流,升华情感。1汇报交流,升华情感。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抒情的笔调,写出了独具风韵的天山之夏!下面就让我们仔细地阅读课文,看文中都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 1.天山的雪峰、溪流是什么样的? 学生汇报雪峰和溪流的特点: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先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景物:雪峰、云影、雪水、溪流。 出示: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描绘方法:衬托──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比喻──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2.洁白高耸的雪峰,欢快跳跃的鱼儿,使得夏季的天山有如秋天般凉爽而又富有生机和活力。随着作者脚步的移动,我们又将见到另外一副天山美景图。 学生汇报森林特征:这段话抓住了森林的哪些特点? 先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塔松像撑开的巨伞”突出高大;以马蹄溅水;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 3.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作者用精致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天山的野花在作者笔下更是美不胜收,别有风韵! 汇报野花的特点: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五彩缤纷、像织绵绵延„„像霞光耀眼„„像彩虹绚烂,突出了色彩艳丽 此外,“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 4.天山深处山色柔嫩,山形柔美。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了春天的大花园。请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给最后一段换种说法吗? 作者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评价目标二)环节五拓展延伸1.总结课文。 《七月的天山》运用丰富的想象,确切精当的比喻描绘出了天山之夏的独特风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浓浓的赞美之情。 2.拓展阅读。 唐代大诗人李白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附:板书设计七月的天山 进入天山雪峰溪流 再往里走森林 走进深处野花 奇异风光天山景生机无限七月情教学反思:\n《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教案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2.教材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启发学生走向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3.学情分析口语交际活动已在上学期进行了8次,学生对此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次口语交际就是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引路,自选材料等一系列充满童心童趣的教学环节,积极创设生趣盎然的口语交际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围绕话题畅所欲言。教学目标:  1、积极主动参加口语交际活动,语言要流畅,声音要洪亮。  2、要善于倾听,发现同伴说话的优点,恰当的给予评价。评价任务:任务一: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制定春游的方案。任务二:针对同学交际时的语言是否规范、说得是否清楚加以点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制定小组春游活动方案活动一:小组合作,1、可以先分小组,可以是学生自由组合,也可以由老师统一划分。分组后对组内成员要做好明确分工,如谁来主持,谁来负责记录,谁负责汇报等。2、制作表格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准备工作分工其他3、小组条论方案(评价目标一、二)\n环节二交流、评价各小组活动方案各小组汇报后的评议。要求学生虚心听取各小组的汇报,并进行比较,推荐时要说出充分的理由,这又是一个交际的场合。应针对学生交际时的语言是否规范、说得是否清楚加以点评。(评价目标一、二)环节三制定全班活动方案统一意见起来形成班级的春游方案。附:板书设计走,我们去春游!教学反思:\n《语文园地一·作文》教案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教材分析本次习作的要求是观察一处景物再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要按一定顺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在上学期的作文训练中,曾安排过写一处景物的内容,这次应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特别是要求按一定顺序把景物写具体。3.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生活出发,选取他们熟悉的题材,营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本次习作就是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引路,自选材料等一系列充满童心童趣的教学环节,积极创设生趣盎然的童话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完成“思维——文字”的转化,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教学目标:1、通过抓读写联系,初步掌握写景物的最基本方法。2、抓住景物特点,抓住顺序。3、在互动交流中让语言更通顺。评价任务:任务一:写景文章的特点。任务二: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时安排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事先布置学生去实地观察一处景物,提出观察的基本要求。抓住顺序和特点(评价目标一、二)\n2.观察后认真思考:准备写哪一处景物?这一处景物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来写?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要把观察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环节二学习心知。3.相互交流。分小组或在班上相互交流自己的构思,在交流中得到相互启发。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评价目标三)环节三交流探究4.拟写草稿。教师巡视,及时发现优点和问题,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作中指导。指导的重点一是写具体,二是按一定顺序写。具体生动。环节四拓展延伸5.部分学生完成后,可选一篇较为典型的文稿做点评,肯定优点,指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习作作一次修改。写出自己情感。附:板书设计抓住特点,抓住顺序教学反思:\n《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宽带网教案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2.教材分析这一次“我的发现”以对话的方式对本组课文表达方式作了回顾和总结。日积月累选编了5句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只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懂得大概的意思。在初步感知后,可让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本次宽带网是一项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3.学情分析我的发现以对话的方式对本组课文表达方式作了回顾和总结,学生有一定的总结能力,应适当做引导。日积月累选编了5句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学生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适当的加以引导。教学目标:1、对课文表达方式继续深入思考,并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表达特点。2、读懂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的大概意思,并背诵。3、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评价任务:任务一: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任务二:编写一个童话故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我的发现活动一我的发现1、思考例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再说说这组对话的大概意思,懂得了什么。2、回忆本组课文,从文中找一找,去发现写作上还有哪些特点,把这些特点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体会这种句式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评价目标一、\n环节二日积月累日积月累1.通过诵读懂得大概的意思。在初步感知后,可让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还可通过抄写,帮助记忆。2.相关链接(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出自《使至塞上》一诗。开元二十五年春,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前往边地,并任职节度判官。本篇即作于出塞途中。诗句的意思是: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可以说把广袤的塞上风光写绝了。(2)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祯)出自《将至桐城》。(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出自《登快阁》一诗。诗句写出了季节和周围的环境:群山上树叶飘落,天空则因秋高而显得远大。江水也更显清澈,在傍晚月光的辉映之下,江水犹如一道白练。这是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江暮景图。“快阁”──在江西省泰和县东赣江畔,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而得名。(4)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出自《鹧鸪天》。原词为:送人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出自《春江花月夜》。这两句的意思是:江上涨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上,明月随着潮水的上涨,也同时升起。(评价目标二)环节三宽带网宽带网1.明确收集信息的范围。2.提供收集的途径,如网上查找,报刊杂志图书中摘录。3.指导收集后的整理,可用自编手抄报、列表格等形式,然后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和评奖活动。4.要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或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评价目标三教学反思:\n第一单元:第1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环节教师复备预习导航1、精导激学目标激志设疑激学延伸激能作业板书设计课堂反思\n第一单元:第1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环节教师复备预习导航1、精导激学目标激志设疑激学延伸激能作业板书设计\n课堂反思第一单元:第1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环节教师复备预习导航1、精导激学目标激志设疑激学延伸激能作业\n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第一单元:第1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环节教师复备预习导航1、精导激学目标激志设疑激学延伸激能\n作业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第一单元:第1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环节教师复备预习导航1、精导激学目标激志设疑激学\n延伸激能作业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第一单元:第1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环节教师复备预习导航1、精导激学目标激志\n设疑激学延伸激能作业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第一单元:第1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环节教师复备预习导航1、精导激学\n目标激志设疑激学延伸激能作业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第一单元:第1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环节教师复备预习导航1、精导激学\n目标激志设疑激学延伸激能作业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第一单元:第1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基本环节教师复备预习导航1、\n精导激学目标激志设疑激学延伸激能作业板书设计课堂反思第一单元:第1课时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课题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张松瑞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基本环节教师复备预习导航1、\n精导激学目标激志设疑激学延伸激能作业板书设计课堂反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