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0 KB
  • 2022-06-21 发布

语文导学案 荷塘月色.学案 高一 语文 导学案 学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编号:0201使用时间:2011年11月班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郧西一中学案课题:《荷塘月色》学科组:高一语文设计者:乐建兵二0一一年十二月8\n编号:0201使用时间:2011年11月班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导学案编制人:乐建兵审核人: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3.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4.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本学案共分四个课时。第一课时,在学案提供资料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完成“自读检测”;第二课时,师生合作探究,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手法;第三课时,师生合作探究,评味文章的语言,重点分析通感的修辞手法;第四课时,完成“练案”,以进行知识迁移。【自学案】(第一课时)【知识链接】一、写作背景: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看不清前进的方向。面对着这样的大动乱作者明明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而他没有那样做。对妻子儿女的顾念,使他没有像有些人那样去战斗;但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使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朱自清先生的心境自然是不宁静的。他追求光明,他洁身自好,他像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并用这种“自清”精神启发人们。在这种心境下,他写了《荷塘月色》。”二、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他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其作品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抨击黑暗现实类散文;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和《春》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散文,《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作为散文家,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其笔墨中,流露无限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对建设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作出了贡献。作为学者,他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诸方面研究上也有一定的实绩。三、知识补充:通感。通感,是文学理论术语,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例如:(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2)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8\n编号:0201使用时间:2011年11月班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自主学习】1.反复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2.读准字音,读出抑扬顿挫,读出韵味和情感。【预习自测】1.字音字形幽僻()  弥望() 点缀()渺茫()霎时()羞涩()煤屑()踱步()敛裾()鹢首()酣眠()蓊蓊郁郁()  袅娜()()2.多音辨析纤细()脉搏()荷花()薄暮()薄片()纤绳()脉脉含情()荷重()薄荷()3、相似辨形点缀()潺湲()幽僻()惦记()裙裾()辍学()婵媛()避让()玷污()倨傲()拾掇()缓慢()癖好()踮脚()盘踞()啜泣()援助()譬如()掂量()拮据()4.词语集释渺茫:微茫:宁静:寂静:亭亭玉立:隐隐约约:蓊蓊郁郁:5.词语辨析风致•风骨风致•标致没精打采•萎靡不振8\n编号:0201使用时间:2011年11月班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探究案一】(第二课时)【合作探究】1.文章用什么线索贯穿全文的?2.作者描写了清华园里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3.文章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总领全文,是全文的文眼。作者为什么心里不宁静?这种不宁静包含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6.试析作者写蝉与蛙的叫声时,认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原因。8\n编号:0201使用时间:2011年11月班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探究案二】(第三课时)【合作探究】1.作者写月下荷塘的景色,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2.作者精心选择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两句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3.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评味它的作用。(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4.找出文中的运用比喻、对比、衬托、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评析它们的表达效果。8\n编号:0201使用时间:2011年11月班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练案】(第四课时)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明眸(móu) 倩影(qiàn)独处(chù)鹢首徐回(yì)B.宁静(nínɡ)悄悄(qiāo)曲折(qǔ)妖童媛女(yuán)C.脉脉(mò)霎时(chà)乍看(zhà)缕缕清香(lǚ)D.羞涩(sè)煤屑(xiè)踱步(duó)参差斑驳(cī)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久负盛名 没精打采 各行其是 察言观色B.虚无飘缈 叶嫩花初 迷迷糊糊 春华秋实C.荡舟心许 无福消受 哀声叹气 世外桃园D.蓊蓊郁郁 行迹可疑 隐隐约约 轻描淡写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4.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此刻,寺院周围庄承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遗世独立的佳人。A.钟爱洋洋洒洒浮动好像B.喜爱纷纷扬扬浮动犹如C.钟爱纷纷扬扬飘动好像D.喜爱洋洋洒洒飘动犹如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这是一句禅语啊!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C.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奢华也罢,绚丽也罢……生命终究归于平淡。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8\n编号:0201使用时间:2011年11月班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6.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B.汉绣注重构图,讲究纹饰,花鸟虫鱼、龙虎凤凰、飞禽走兽,皆可绣以为纹,写实与抽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C.三年来,地震灾区人民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奏响了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铸就了自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历史丰碑。D.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⑤①⑥②④③B.⑤⑥①④③②C.⑥④③②①⑤D.⑥②③①④⑤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8\n编号:0201使用时间:2011年11月班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论诚意朱自清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但是一般人用这几个词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分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些戏味。(有删节)10.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分,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4分)8\n编号:0201使用时间:2011年11月班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11.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6分)12.文章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6分)13.作者认为“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持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6分)【知识延伸】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写景抒情散文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独特情感以及生活体验的一种散文形式,融情入景、寓情于景是其基本特征。写景和抒情是这类散文的两个要素,或由情而景,或由景而情,都是构思行文时可以采用的方法。(1)识“文眼”。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如:《荷塘月色》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此句也正是文章的文眼。(2)抓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3)品语言。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一篇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自由灵活,接近口语,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景沁人心脾。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充满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风格: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一些散文大家的语言,又常常因内容而异。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