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50 KB
  • 2022-06-21 发布

探讨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探讨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成为衡量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怎样取得更多的教学成果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多学。”导学案正是适应这种教育理念出现的一种教学方法。现在本文就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341-01  在教学改革的影响下,课堂教学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也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导学案作为课堂改革的载体,在营造教学氛围、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种教学模式是在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情况下,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小学生正处于感知世界、认识新鲜事物的阶段,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就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预习中的导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问题引领及活动单”5\n这一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尝试着完成一些比较基础的题目,然而用导学案的学习导学时,学生必须认认真真的去做,对有疑问的地方应在导学案上做一些记录,同时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这为“后教”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如学生在预习《圆锥的体积》时,如果没有预案的引导,对于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很难的,当我把设计的实验预案呈现给孩子时,孩子们的学习有一定的目的性。这样对于预习中没看懂的内容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上课时听课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通过预习了解这节课的大致内容,然后完成导学案上学习导学中的基础题。久而久之学生便能把预习当成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经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2、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线段”时可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总结成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三、检测问题设计胜在“导”5\n  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完成作业或进行自我检测成为可能,那如何精选练习也就成了学案中值得推敲的一项内容。教师在实践中也发现,由于使用了导学案,很多学生已将课堂所学提前消化,基本练习对他们已没有了挑战性。为此,教师应采用了分档练习的方式。在练习或自我检测中分A、B、C档,C档为基础训练题,B档为综合练习题,A档为拓展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基本能保证,优生能提高。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知识点之后,教师给学生设计的自我检测题是这样的:C档题:  (1)判断:a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b.一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20°、30°和40°()  (2)下面卡片中哪三个角是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请在数字上打√)  (3)∠1.∠2.∠3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1=38°,∠2=46°,∠3=()°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100°,它的一个底角是()°。  B档:把一个三角形从一个顶点用一条直线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  a.小于90°b.等于90°c.大于90°d.还是180°  A档:∠1=()度。  C档题,通过是非判断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概念的掌握情况;通过填空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B档题和A档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行分层训练,这样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提高,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合作的有效与有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以学定教,学案导学”5\n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都设有小组合作这一环节,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刚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个别学生还不明就里,导致看似“热热闹闹”,结果“蜻蜓点水”;有的合作学习过多过频,反而削弱了师生间信息交流与反馈,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完成;有的教师急于求成,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让合作学习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怎样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呢?本人认为,教师一定要奏好三步曲:前奏,让学生明白合作的要求,知道该干什么和怎么干,必要时可以把要求明示在黑板或屏幕上;序曲,引导合作交流前,教师必须留有“空白”,让学生有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这样小组合作才顺畅高效,能激发学生认知,提高合作实效;进行曲,交流评价,组内分工,全班汇报,奏好集体进行去。同时,作为任课教师要持之以恒、有条不紊地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合作技能。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合理的应用导学案教学,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特点制定教学方案,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只有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教师才能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蓝晓燕.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及其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3,(05)  [2]张理燕.“先学后教”之“学案教学”5\n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2(19)  [3]陆红侠.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导学案教学的一点认识[J].新课程(上),2013(02)  [4]刘晓梅.情境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3(01)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