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导学案 5页

  • 18.84 KB
  • 2022-06-21 发布

师说导学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上冈高中2014级高一语文导学案(上)课题师说课型新授时间第4周第2课时主备董利萍审核备课审核组姓名【导学目标】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并在以后的议论文写作中学会运用。3、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4、正确背诵、准确默写三四段。【课前准备】一、资料推荐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兀819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所谓“文死谏,武死战”。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并说,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真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也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我向来觉得韩愈文好,诗却一般,只有这首,胸中块垒,笔底波涛,确是不一样: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二、检查复习1、背默抽检,提问第1、2段的重点实词的意思。笔记栏i\n2、请指出卜列黑体字的活用特点。(1)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4)孔子师郑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彳氐于)(6)小学而大遗(形谷词作名词,小的方圆、大的方圆)(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学习)3、请指出卜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5)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6)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7)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课上交流】一、研习第三段圣人无常师。孔子师(1)郑子、慕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2),其贤(3)不及孔子。孔子日:“二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4)有专攻(5),如(6)是(7)而已(8)。1、.朗读展示:读出语气,读出思想2、疏通文意,解释卜列义言实词、虚词和特殊义言现象(1)师:以……为师,意动。(2)徒:类,辈。(3)贤:道德、学问、才能。(4)术业:学问和技艺。(5)攻:研究。(6)如:动词,象。(7)是:代词,这样子。(8)而已:句末语气词,罢了。3、翻译卜列句子(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必贤于弟子。(2)闻道后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合作探究5\n(1)作者用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本段分论点)圣人无常师。(2)本段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二、研习第四段李氏子蟠,年十七,好(1)古文,六艺经传(2)皆通(3)习之。不拘于(4)时,学于(4)余。余嘉其能行(5)古道,作《师说》以贻(6)之。1、.朗读展示:读出语气,读出思想2、疏通文意,解释下列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文言现象(1)好:喜爱。(2)六艺经传: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3)通:普遍。(4)于:前一个是介词,表被动,被;后一个也是介词,从。(5)行:做。(6)贻:赠送。3、合作探究分析第4段: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匠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三、背诵、默写四、巩固练习: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没有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固:♦♦本来C.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吾丛则师之C.小学而大遗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孔子师郑子、慕弘、师襄、老聃的一项是(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A,而耻学于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作《《师说》以贻之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下圣人也远矣5\nD.小学而大遗/人非生而知之者♦♦5.卜列说法不止确.的一项是()A.《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代著名散文家,明人将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B.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既是一场复兴儒学的运动,也是倡导占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运动。占文运动的理论,对于开创作家自由抒发的文风,拨正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和学问。传,解释经书的著作。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卜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小止.确..的一项是()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去八竟然B.或师焉,或小局不:通否C.巫医乐师白,之人,君子/、齿/、齿:/、屑一提♦♦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出人:超过其他的人♦♦7.卜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A.其皆出于此乎?B.吾未见其.明也C.其可怪也欤D.授之书而习具句读♦♦8.卜列各组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B.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其卜至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B.大王来何操?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不拘于时,学于余1、A.(无:无论)2、D.(学者:古义是求学的人,今义是有专门学问的人;从而:古义是两个词,跟从并且,今义是一个表示结果、目的的连词;小学:古义是两个词,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是一个名词,指学制的初级阶段)3、B.(B句和例句中的“师”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A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C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D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4、C.(B项中的“也”都是助词,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A,介词,跟/介词,对于;B,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D,转折连词,却/顺接连词,就)5\n5、C.(文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6、D.(出人:超出一般的人)7、B.(B和例句都是人称代词,他们;A,表示推测的语气副词,大概;C,表示加强语气的副词;D,指示代词,那些)8、C.(师道:从师的风尚;则:转折连词,却/顺接连词,就;所以:……的原因/用来……的,……的凭借;惑:形容词,糊涂/名词,疑难问题)9、B.(B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是介词结构后置句,C是定语后置句,D是被动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课后思考】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