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导学案 2页

  • 39.50 KB
  • 2022-06-21 发布

《风筝》导学案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双明中学353高效课堂七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李贤辉校审:陈坚使用时间:课题《风筝》课时一课时课型讲读【学习目标】1、借助有关资料,了解鲁迅生平及重要作品等信息。2、解读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说出你的感悟。3、学习文章对人物的描写方法,并积累、运用。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n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重点难点】1、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2、体会鲁迅对亲情的感悟;学习作者的自省精神。学习过程【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936)本名____,浙江___人,伟大的____、____、____。其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初》,文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二心集》、《三闲集》等。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选自____集____。该集共收作品23篇。1932年,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中说:“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风筝》就是作家对现实的感触——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摧残,在新发现的鲁迅的一首散文诗《我的兄弟》的基础上写成的一篇感想。《风筝》的寓意比《我的兄弟》更为深刻,体现了作家几年来的思想进程和严肃认真自我解剖的态度。【自主学习】1、小声读课文,拿起笔,用你喜欢的符号做好圈点勾画,把你的理解或者疑问记在某个句子旁边。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读了又哪些感受?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深深的自责与忏悔,文章的开头结尾有哪些词句相互照应,说明了这种心情?【合作探究】1、找出“我”和弟弟对风筝的不同态度,并思考:我为什么不喜欢?2、“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怎样理解?3、“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4、“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记了。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当堂测评】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风筝》选自散文集《野草》,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  ②本文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显得真切感人。()  ③“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这一句中之所以用“无可把握”是“我”没有机会补过,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所以说这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④文章一开始,对北京冬季放风筝的景色描写属闲来之笔,没必要。()【课外延伸】1、研究过课文,你一定有好多话想对哥哥或者弟弟说吧?请写在下面:2、以“亲情是……”的格式说一句话,表达你对亲情的理解。【学习反思】班级:学生姓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