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 MB
- 2022-06-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幼儿教师口语电子课件\n第一章普通话基础知识第一节普通话简介第二节普通话的语音\n一、普通话的概念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北京语音北方话词汇白话文语法普通话第一章第一节普通话简介\n方言体系2.吴方言1.北方方言3.湘方言4.赣方言5.客家方言6.闽方言7.粤方言二、普通话与方言1.方言第一章第一节普通话简介\n方言普通话使用上有地域性的限制,为某一地区服务。记录、保存、传播地域的优秀文化。使用范围大,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促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发展。2.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区别第一章第一节普通话简介\n方言普通话是普通话的基础,普通话的声韵调从北京话中而来,词汇从北方方言中而来,普通话是从方言中发展而来。普通话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互补。它们不对立的排斥。它们在不同的区域做着自己的贡献。2.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联系第一章第一节普通话简介\n1.使用普通话是社会发展、人际交流的需要。推广普通话可以有效地消除语言障碍,使全国人民无障碍交流。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使用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需要。(1)普通话是教师素质高低的体现。(2)普通话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需要。(3)普通话是促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的需要。两个需要三、使用普通话的必要性第一章第一节普通话简介\n一、普通话语音简介语音语言的声音,它是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的有一定意义的符号或声音。第一章第二节普通话的语音人们借助语言表情达意,而语言的交际功能通过语音来完成的。语言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事物的指称意义用什么声音表达,必须得到社会成员的共同确认,才会起到交际作用。\n二、普通话的语音单位音素《汉语拼音方案》中的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也有两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的:zh、ch、sh、nɡ、er。语音的最小单位。发音器官的一次变化活动,是最基本的、不可划分的语音单位。第一章第二节普通话的语音\n音素的分类元音辅音发辅音时,多数声带不颤动,气流在口鼻腔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发音部位局部紧张。有22个辅音音素:b、p、m、f、d、t、n、l、g、k、h、ng、j、q、x、zh、ch、sh、r、z、c、s。发音时声带颤动,气流在发音器官内不受明显阻碍而形成的音素。有10个元音音素:a、o、e、i、u、ü、ê、-i(前)、-i(后)、er。第一章第二节普通话的语音\n二、普通话的语音单位音节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构成。汉语音节和汉字是相对应的,所以在汉语中习惯上把音节叫字音。就是人们在说话和听话的时候,会感觉到一串连续的语流是由一个个片断组合而成。第一章第二节普通话的语音\n1.饱满圆润、清晰响亮2.界限分明,节律感强3.抑扬顿挫,音乐性强4.轻重分明,儿化突出四大特点三、普通话语音特点第一章第二节普通话的语音\n第二章普通话语音训练第一节声母的训练第二节韵母的训练第三节声调的训练\n一、声母简介声母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是音节的开头部分,传统的名词叫“字头”。以元音开头、不用辅音充当声母的音节称作“零声母音节”。例如:“鹅(é)”“爱(ài)”。零声母也是一种声母。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第二章第一节声母的训练\n1.声母的发音过程持阻(音干)发音过程的中间阶段,即阻碍作用的持续。(持阻有力发音才坚实)除阻(音尾)发音过程的最后阶段,即阻碍的解除。(除阻干脆利索发音才不拖沓)成阻(音首)发音当中阻碍作用的开始形成。 (成阻的位置正确直接关系到字音的准确、清晰度)第二章第一节声母的训练\n类型发音特点声母双唇音上唇和下唇闭合构成阻碍b、p、m唇齿音下唇和上齿靠拢构成阻碍f舌尖前音也称平舌音,舌尖与上齿背构成阻碍z、c、s舌尖中音舌尖和上齿龈(即上牙床)接角构成阻碍d、t、n、l舌尖后音舌尖向硬腭的最前端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zh、ch、sh、r舌面音舌面前部向硬腭前部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j、q、x舌根音舌根和软腭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ɡ、k、h第二章第一节声母的训练(1)按发音部位分类2.声母的分类\n第二章第一节声母的训练(1)按发音方法分类类型发音特点具体塞音也叫爆发音,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形成闭塞;持阻时气流积蓄在阻碍的部位之后;除阻时受阻部位突然解除阻塞,使积蓄的气流冲出,爆发破裂成声。b、p、dt、ɡ、k擦音也叫摩擦音,成阻时发音部位之间接近靠拢,形成适度的间隙;除阻时,气流从窄中间摩察成声。f、h、ssh、r、x1)按阻碍方式分类塞擦音是以“塞音”开始,以“擦音”结束。由于塞擦音的“塞”和“擦”是同部位的,“塞音”的除阻阶段和“擦音”的成阻阶段融为一体,两者结合很紧密z、c、zh、chj、q鼻音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封闭口腔通路;待阻时,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声带振动,气流到达口腔和鼻腔,气流在口腔受到阻碍,由鼻腔透出成声。m、n边音舌尖和上齿龈稍后的部位接触,使口腔中间的通道阻塞;持阻时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头两边与上腭两侧、两颊内侧形成的夹缝中通过,透出成声。l\n第二章第一节声母的训练(2)按发音方法分类1)按声带是否震动分类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辅音。b、p、f、d、t、ɡ、k、h、j、q、x、zh、ch、sh、z、c、s。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为浊音。m、n、l、r。\n第二章第一节声母的训练(2).按发音方法分类1)按气流强弱分类送气音发音时气流送出比较快和持久,在声门以及声门以上的某个狭窄部位造成磨擦,形成“送气音”。送气音共有6个声母:p、t、k、c、ch、q。不送气音发音时,没有送气音特征,又同送气音形成对立的音。不送气音有6个声母:b、d、ɡ、z、zh、j。\n(1)b的发音方法:突破双唇的阻碍,迸发而出,爆发成音。(2)p的发音方法:成阻同b,除阻发音打开时送出的气流较强外,其他的情况和b完全一样。(3)m的发音方法:发音时,双唇闭合,软腭下降,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同时颤动声带。1.双唇音二、声母的发音练习第二章第一节声母的训练\n(1)f的发音方法:发音时,下唇接近上齿,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气流从唇齿间摩擦出来,声带不颤动。2.唇齿音二、声母的发音练习第二章第一节声母的训练\n(1)d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冲破舌尖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2)t的发音方法:发音与d相近,除阻时冲破阻碍用较强的气流。(3)n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阻塞气流在口腔中的通路,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4)l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两边通过。3.舌尖中音二、声母的发音练习第二章第一节声母的训练\n(1)g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根抵住软腭,软腭后部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较弱的气流冲破舌根和软腭形成的阻碍,迸发而出,爆破成声。(2)k的发音方法:发音的状况与g相近,冲破阻碍时用较强的气流。(3)h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根接近软腭,留出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窄缝中摩擦出来,发出磨擦成声。4.舌根音二、声母的发音练习第二章第一节声母的训练\n(1)j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阻碍冲开,形成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2)q的发音方法:发音的方法和j相近,只是气流较强。(3)x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面前部接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5.舌面音二、声母的发音练习第二章第一节声母的训练\n(1)zh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阻碍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2)ch的发音方法:发音的状况与zh相近,只是气流较强。(3)sh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尖上翘接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气流从缝间挤出,摩擦成声,声带不颤动。(4)r的发音方法:发音方法与sh相近,只是声带颤动。6.舌尖后音二、声母的发音练习第二章第一节声母的训练\n(1)z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尖平伸,抵住上齿背,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阻碍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间,摩擦成声。(2)c的发音方法:c发音方法同z,除阻送较强的气流。(3)s的发音方法:s发音时,舌尖接近上齿背。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声带不颤动。7.舌尖前音二、声母的发音练习第二章第一节声母的训练\n1.平舌音z、c、s和翘舌音zh、ch、sh的辨正练习2.鼻音n和边音l的辨正练习3.唇齿音f和舌根音h辨正练习4.舌尖前音z、c、s和舌面音j、q、x的辨正练习5.翘舌音r和边音l辨正练习6.零声母音节的辨正练习三、声母的辨正练习第二章第一节声母的训练\n一、韵母简介韵母汉语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称为韵母。普通话的韵母由元音或元音加鼻辅音充当,共有39个。1.韵母的组成:通常可以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1)韵头:又称介音,是韵腹前面、起前导作用的部分,发音比较模糊,往往迅速带过,韵头通常是由i、u、ü担任。(2)韵腹:又称主要元音,是一个韵母发音的主干,是韵母发音过程时,口腔肌肉最紧张,发音最清晰响亮,口腔开度最大的元音;由a、o、e、ê、和i、u、ü、-i、er充当。(3)韵尾:可元音可鼻辅音。一种叫鼻韵尾,有-n,-ng两个担任。另一种叫口韵尾,一般有i、o、u担任。韵尾是韵腹后面、起收尾作用的部分,发音也比较模糊,但务求发到位。第二章第二节韵母的训练\n2.韵母的分类第二章第二节韵母的训练结构划分舌的部位、状态划分包含韵母单韵母舌面单韵母a、o、e、ê、i、u、ü舌尖单韵母-i前)、-i后)卷舌单韵母er复韵母前响复韵母ai、ei、ao、ou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后响复韵母ia、ie、ua、uo、üe鼻韵母前鼻韵母ɑn、en、in、un、iɑn、uɑn、üɑn、uen后鼻韵母ang、eng、ing、ong、iang、uang、ueng、iong\n(1)a的发音方法:发音时,口腔打开,舌位放平央低,双唇自然展开,振动声带,气息从喉间呼出。(2)o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头后缩,舌后部隆起与软腭相对,舌位半高,自然圆唇,口稍开,振动声带,气息从喉间呼出。(3)e的发音方法:发音时双唇自然展开成扁形,不圆唇,舌根部避免发生摩擦。1.单韵母二、韵母的发音练习第二章第二节韵母的训练\n(4)ê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位半低,舌尖抵住下齿背,振动声带,微微展唇,展唇幅度小于e的唇形;这个音一般出现在ie、üe中。(5)i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面前部隆起接近硬腭,舌尖抵住下齿背,上下齿相对,双唇自然展开成扁平状,不圆唇,颤动声带。(6)u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头后缩,舌面后部高度隆起,和软腭相对,双唇拢圆成一小孔,颤动声带。1.单韵母二、韵母的发音练习第二章第二节韵母的训练\n(7)ü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位半低,舌尖抵住下齿背,振动声带,微微展唇,展唇幅度小于e的唇形;这个音一般出现在ie、üe中。(8)-i(前)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尖与上齿背相对并形成窄缝,气流经过时不发生摩擦,自然展唇,颤动声带。把“司(sī)”音拉长,取后半部分的音就是这个音。(9)-i(后)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舌尖翘起,与硬腭前部相对,形成窄缝,气流经过时不发生摩擦,自然展唇,颤动声带。把“知(zhī)”音拉长,取后半部分的音就是这个音。1.单韵母二、韵母的发音练习第二章第二节韵母的训练\n(10)er的发音方法:发音时,口腔半开,开口度比ê略小,舌位居中,稍后缩,唇形不圆。在发e的同时,舌尖向硬腭轻轻卷起,不是先发e,然后卷舌,而是发e的同时舌尖卷起。1.单韵母二、韵母的发音练习第二章第二节韵母的训练\n(1)前响复韵母ai、ei、ao、ou的发音方法:前一个元音是韵腹发音清晰响亮,后一个元音是韵尾发音轻短模糊,音值不太固定,只表示舌位滑动的方向。(2)后响复韵母ia、ie、ua、uo、üe的发音方法:前面的元音发得轻短,只表示舌位从那里开始移动,后面的元音发得清晰响亮。(3)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的发音方法:前一个元音轻短,后面的元音含混,音值不太固定,只表示舌位滑动的方向,中间的元音清晰响亮。2.复韵母二、韵母的发音练习第二章第二节韵母的训练\n(1)前鼻韵母an、en、in、ün、ian、uan、üan、uen的发音方法:发音时,先发元音,然后软腭自然下降,舌尖抵住上齿龈,让气流从鼻腔通过,发出n的本音后除阻。(2)后鼻韵母ang、eng、ing、ong、iang、uang、ueng、iong的发音方法:发音时,软腭下降,关闭口腔,打开鼻腔通道,舌面后部后缩,并抵住软腭,气流颤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出ng的本音后除阻。3.鼻韵母二、韵母的发音练习第二章第二节韵母的训练\n1.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的辨证练习2.不圆唇单韵母e和圆唇单韵母o的辨正训练三、韵母的辨正练习第二章第二节韵母的训练\n一、声调简介声调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又叫字调。声调是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始终,主要作用在韵腹上。在汉语里,一个音节一般就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第二章第三节声调的训练\n1.辨义作用:声调担负着重要的区别意义的作用。2.区分词性的作用:声调不同词性也会不同。3.增强语言的韵律:声调的抑扬顿挫使语音富于音乐感。二、声调的作用第二章第三节声调的训练\n1.调类:指声调的类别,就是把调值相同的音归纳在一起建立起来的声调的类别。普通话有四种声调,阴平、阳平、上(shǎng)声、去声,称为四声。也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2.调号:即声调的符号,是标记声调的符号。-(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三、声调的调类、调号第二章第三节声调的训练\n调值是声调的具体读法。四种声调的读法,就是四种不同的调值,通常概括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描写声调的高低通常采用赵元任先生制定的“五度标记法”来记录语言的调值。四、声调的调值第二章第三节声调的训练\n调值的五度标记法54321阴平高平调55调阳平中升调35调上声降升调214调去声全降调51调54321\n1.单音节练习2.双音节练习3.四字词声调练习4.四音节词组变换5.声调综合练习五、声调训练第二章第三节声调的训练\n1.阴平的高度不够2.阳平升高不够3.上声缺尾4.去声的起音低、下降不到位六、声调的辨正练习第二章第三节声调的训练\n第三章普通话音变训练第一节变调第二节轻声第四节“啊”的音变第三节儿化\n变调简介变调一种自然的音变现象。音变就是语音的变化。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音节的读音要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普通话的音变包括: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变化等。第三章第一节变调\n普通话上声音节在单念或处于句尾以及处于句子中语音停顿位置时,没有后续音节的影响,即可读原调。组成词语且上声音节在前都会产生变调。一、上声变调第三章第一节变调\n1.上声+非上声变为半上声+非上声(1)上声+阴平(调值214变211+55)首都火车礼花雨衣省心警花(2)上声+阳平(调值214变211+35)古人祖国补偿乞求可能厂房(3)上声+去声(调值214变211+35)本质法律北部百货小麦讲话(4)上声+轻声(调值变211+轻声)奶奶嫂嫂马虎打扮买卖喇叭一、上声变调第三章第一节变调\n2.上声+上声变为阳平+上声(1)上声+上声变为阳平+上声保险美满党委尽管老板本领鼓舞产品永远语法口语岛屿首长母语水果草稿旅馆海岛(2)上声+上声变轻声想想走走手里哪里一、上声变调第三章第一节变调\n3.上声+非上声变为半上声+非上声(1)上声+阴平(调值214变211+55)首都火车礼花雨衣省心警花(2)上声+阳平(调值214变211+35)古人祖国补偿乞求可能厂房(3)上声+去声(调值214变211+35)本质法律北部百货小麦讲话(4)上声+轻声(调值变211+轻声)奶奶嫂嫂马虎打扮买卖喇叭一、上声变调第三章第一节变调\n4.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1)双音节+单音节(阳平+阳平+上声)演讲稿跑马场展览馆管理组水彩笔蒙古语打靶场选取法古典舞虎骨酒2)单音节+双音节(半调+阳平+上声)史小姐党小组好小伙跑百米纸老虎李厂长老保姆冷处理很友好厂党委3)单音节+单音节+单音(阳平+阳平+上声)软懒散稳准很水火土早午晚甲乙丙一、上声变调第三章第一节变调\n5)多个上声音节相连1.请你|把美好|理想|给领导|讲讲。2.请你|给我|打点|洗脸水。3.请你|给我|买几把|小雨伞。4.我|很了解|你。5.展览馆里|有|好几百种|展览品。6.我来过,我走了。一、上声变调第三章第一节变调\n1.在去声音节前变阳平调(调值35)2.在非去声音节前变去声(调值51)3.夹在词语中读轻声二、“一”字变调第三章第一节变调\n1.在去声音节前变阳平调(调值35)2.夹在词语中读轻声三、“不”字变调第三章第一节变调\n1.AA+儿(的)式:第二个音节变阴平同时儿化。2.ABB式:后两个音节都读阴平。3.AABB式:第二个音节读轻声,后两个音节变为阴平。四、重叠词变调第三章第一节变调\n轻声简介轻声汉语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可是在词或句子里有些音节常常失去原来的调值,变成一种又短又轻的调子,这就叫轻声。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就不能独立存在。它是语流音变中的弱化现象。第三章第二节轻声\n1.区分意义:老子(人名)—老子(父亲)东西(方向)—东西(物品)2.区分词性:大意(名词)—大意(形容词)干事(名词)—干事(动词)3.改变语言色彩,使语气活泼:精神溜达笑话机灵家伙4.增强语言的韵律美: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轻声的作用第三章第二节轻声\n1.助词、语气词一般读轻声。2.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读轻声。3.名词、代词的后缀及复数“子”“头”“们”读轻声。4.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有时读轻声。5.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来、去、下去等词。6.量词“个”常读轻声。7.一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要读轻声。二、轻声词的一般规律第三章第二节轻声\n阴平加轻声读2度(半低)姑娘、跟头、哥哥、刀子、风头阳平加轻声读3度(中)棉花、石头、迷糊、夺来、聊聊上声加轻声读4度(半高)姐姐、里头、躺下、打扮、使唤去声加轻声读1度(低)地方、奔头、坐下、票子、罢了三、轻声的读法第三章第二节轻声\n儿化简介儿化普通话里,韵母er不能与声母相拼,它除了自成音节外,还可与其他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即er在词尾时,由于在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变,失去了独立性,“化”到前一个音节,只保留一个卷舌动作,使两个音节融合成为一个音节,前面音节里的韵母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这种现象就是“儿化”,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称“儿化韵”。第三章第三节儿化\n1.区别词义:头(脑袋)—头儿(带头的)2.区分词性:堆(动词)—一堆儿(量词)3.区分同音词:拉练(指行军、野营训练)—拉链儿(指拉锁)4.表达一定的感情色彩:花猫儿好玩儿女孩儿脸蛋儿臭味儿5.表示细小、轻微、少的东西:小手儿小瓶儿一丁点儿门缝儿小事儿一会儿一、儿化的主要作用第三章第三节儿化\n1.音节末尾是a、o、e、ê、u(包括ao、iao中的o[u])的,直接卷舌。2.韵尾是i、n的(除in、ün外),儿化时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卷舌。3.韵母是in、ün的,儿化时丢掉韵尾n,直接加上er。4.韵母是i、ü的,儿化时直接加er。5.韵母是-i(前)、-i(后)的,韵母变作er。6.韵尾是ng的(ing、iong除外),儿化时丢掉韵尾,韵腹鼻化并卷舌。7.韵母是ing、iong的,儿化时丢掉韵尾ng,并直接加上鼻化的er。二、儿化的音变规律第三章第三节儿化\n“啊”的音变“啊”语气助词“啊”,单独使用时语音没有变化。当“啊”处在语句末尾时,由于受到前面那个音节末尾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发生音变,这就是“啊”的音变。第三章第四节“啊”的音变\n1.当“啊”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a、o(ao、iao除外)e、i、ü、ê时,读ya,可以写作“呀”。如,你去哪啊?2.当“啊”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u(包括ao、iao)时,读wa,可以写作“哇”。如,你在哪住啊?3.当“啊”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前鼻音的韵尾)时,读na,可以写作“那”。如,学习要专业啊!4.当“啊”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g(后鼻音的韵尾)时,读nga,仍写作“啊”。如,这几天可真冷啊!5.当“啊”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i(后)、er和儿化音节时,读ra,仍写作“啊”。如,多美的花儿啊!6.当“啊”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i(前)时,读za,仍写作“啊”。如,你去过北京几次啊?一、“啊”的音变规律第三章第四节“啊”的音变\n1.“啊”变“ya”练习2.“啊”变“wa”练习3.“啊”变“na”练习4.“啊”变“nga”练习5.“啊”变“ra”练读6.“啊”变“za”练习7.“啊”音变综合练习二、“啊”的音变练习第三章第四节“啊”的音变\n第四章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第一节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测辅导第三节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n一、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测查应试人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并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国家级口语考试。它是由政府专门机构主持的国家级资格证书考试,是我国为加快推广普通话进程,提高全社会普通话水平而设置的一种语言测试。第四章第一节普通话水平测试简介\n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第四章第一节普通话水平测试简介级别等次评价标准分数标准一级播音员语音老师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97分及以上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92分及以上但不足97分\n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第四章第一节普通话水平测试简介二级教师机关单位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语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87分及以上但不足92分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hu、z-zh-j不分、送气不送气、i-ü不分、保留浊塞音和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80分及以上但不足87分\n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第四章第一节普通话水平测试简介三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明显。词汇、语法有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70分及以上但不足80分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语调明显。语汇、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60分及以上但不足70分\n1.读单音节字词:第一项读单音节字词100个(不含轻声、儿化)。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员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共100个音节,共10分,限时3.5分钟。2.读多音节词语:第二项为读双音节词语50个。目的是除了考查应试人员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外,还要考查轻声、儿化和变调的读音。100个音节,共20分,限时2.5分钟。三、普通话水平测试内容第四章第一节普通话水平测试简介\n3.朗读短文:第三项为朗读作品。目的考查应试人员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水平,除测查声、韵、调读音外,重点考查语音、连续音变、语气、语调以及停顿、断句、语速和流畅程度。该测试项目共400个音节文中∥处,共30分,限时4分钟。4.命题说话:第四项为命题说话。目的是测查应试人员在无文字凭借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达到规范的程度,着重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言语流畅程度。该测试项目需在给出的话题中任选一个,共40分,限时3分钟。三、普通话水平测试内容第四章第一节普通话水平测试简介\n1.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靠人工评测应试人的语音标准程度来完成测试任务的,一般一组测试都有2~3名普通话测试员同时评测一名应试人员。2.为了提高普通话测试的公平、公正、科学的评测,现在一些地方采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是通过计算机语音识别系统,部分代替人工评测,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应试人朗读的1-3题的语音标准程度计算机进行辨识的评测工作,命题说话是人工评测。四、普通话水平测试方法第四章第一节普通话水平测试答介\n1.应试人报名;2.提供应试人信息;3.现场应试人拍照;4.核对应试人信息;5.上传应试人信息;6.设置报名与测试时间期限;7.网络上传应试人信息;8.打印准考证;9.领取准考证。一、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步骤第四章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测辅导\n1.应试人进入待测室等候点名;2.应试人抽机位号和备考样题;3.应试人进入备考室准备应试内容;4.应试人进入指定的测试室;5.应试人戴好耳机准备测试;6.应试人上机测试。二、应试人备考阶段第四章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测辅导\n(1)请您就座后佩带上耳机(麦克风戴在左耳),并将话筒置于口腔前方,不可用手捂着话筒。戴好耳机后请单击“下一步”按钮,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第四章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测辅导\n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第四章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测辅导2.考生登录(1)输入您的准考证编号。(2)单击“进入”按钮继续。(3)如果输入有误,单击“修改”按钮重新输入。\n3.核对信息(1)请仔细认真检查姓名是否正确。(2)如信息无误,单击“确认”按钮继续。(3)如准考证编号有误,请单击“返回”按钮重新登录。(4)如信息有误,请索要并填写“考生信息更正单”,交主考老师备案,然后单击“确认”按钮继续。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第四章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测辅导\n4.确认试卷该步骤考生不需操作,直接单击“确认”按钮继续。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第四章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测辅导\n5.自动试音(1)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的一声后,用正常说话的音量朗读主屏中的个人测试信息。不用刻意将音量增大,保持正常说话音量。(2)本系统会自动调节,以适应您的音量,您不用作任何操作。(3)试音结束,系统会弹出提示试音结束的对话框。(4)单击对话框中的“确认”按钮,进入正式测试程序。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第四章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测辅导\n6.开始考试(1)普通话水平测试共有4项题目,系统会依次显示各项内容,测试者只需根据屏幕显示的试题内容进行录音。(2)每项试题前都有一段语音提示,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一声后,再开始录音。(3)录音过程中,应做到吐字清晰,语速适中,音量同试音时保持一致。(4)录音过程中,请注意主屏下方的时间提示,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项考试。(5)规定时间结束,系统会自动进入下一项试题。(6)如某项试题时间有余,单击屏幕右下角的“下一题”按钮,可进入下一项试题。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第四章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测辅导\n7.试题演示(1)读单音节字词1)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一声后,再开始录音。2)如该项试题时间有余,应单击屏幕右下角的“下一题”按钮,进入下一项试题。3)请务必横向朗读,蓝黑字体是为了分行醒目,不要跳行读题。串行、漏读将扣除分数。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第四章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测辅导\n(2)读多音节词语1)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的一声后,再开始录音。2)如该项试题时间有余,应单击屏幕右下角的“下一题”按钮,进入下一项试题。不要串行、漏读。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第四章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测辅导\n(3)朗读短文1)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的一声后,再开始录音。2)朗读时保持音量稳定,大小与试音音量一致,音量过低会导致评测失败。3)朗读中不要出现漏读、错读、回读、读断、不连贯现象,会扣除分数。4)如该项试题时间有余,应单击屏幕右下角的“下一题”按钮,进入下一项试题。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第四章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机测辅导\n(4)命题说话1)请在提示语结束并听到“嘟”的一声后,再开始录音。2)录音开始时,请读出所选话题名称。如:我说的话题是“我尊敬的人”。3)说话内容需符合所选话题,离题或不具评判价值语料均会导致丢分。不要采用读稿、背稿、朗诵口气。4)本题必须说满3分钟(请按主屏下方的时间提示条把握时间)。5)说满3分钟后,系统会自动提交试卷,便可结束考试。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第四章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测辅导\n8.结束考试1)提交试卷后,系统会自动弹出如下提示框,表示您已成功结束本次考试。2)请单击屏幕中央的“确定”按钮,结束整个考试。3)请摘下耳机轻放在桌上,然后离开考场。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第四章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测辅导\n1.请考生正确戴上耳麦,并根据提示音进行试音;测试结束离开座位时,注意摘下耳麦。2.考试试音时,要以正常适中音量朗读试音文字,正式测试的时候朗读音量要与试音时保持一致。3.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手不要触摸麦克,同时避免麦克与面部接触。4.测试试题为横向排列,考生朗读时注意横读,不要漏行。5.测试过程中,考生不要说与测试无关的内容,以免影响测试成绩。6.考生读完每一题后,应及时点击下一题进入下一部分测试,以免录入太多的空白杂音影响测试成绩。7.第四题说话部分由人工评分,请考生注意不要离题、不要背稿;说话满三分钟后,方可停止答题,结束测试。四、计算机辅助测试注意事项第四章第二节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机测辅导\n1.读单音节要求:(1)读单音节字词时,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既要饱满、清晰,又要完整、到位。节奏不要太快。(2)声调要发全。调值低、不到位。(3)认真看清、认准字。形近字不要混淆。(4)多音字只需选读一音。(5)要从左至右横读,单音节字词100个测试题一般分为10排,每排10个字。一、普通话测试单音节字应试技巧第四章第三节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n2.读单音节字常见问题:(1)语音错误:把甲声母读成乙声母。把甲韵母读成乙韵母。把甲调值读成乙调值。误读、漏读。不允许读出轻声和儿化音,否则以错误对待。(2)语音缺陷:音节发音不够标准,也就是未把一个音位发为另一个音位,但尚未达到标准音位的现象。语音缺陷属于一个音位内部的语音错误,而语音错误属于两个音位之间的语音错误。一、普通话测试单音节字应试技巧第四章第三节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n2.读多音节词语的要求:限时2.5分钟。读错一个字扣0.2分,读音有缺陷扣0.1分。应试人发觉第一次读音有口误时可以改读,按第二次读音评判。满分20分。(1)在读多音节词语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朗读的连贯性。(2)注意多音节词语的轻重音格式。(3)注意轻声词判定、朗读要准确。(4)注意儿化词语的朗读。(5)注意多音节词语中上声调的读音变化。(6)注意词语中的“一”“不”的变调。(7)注意辨别多音字的读音。(8)注意多读、多练、多记、多学习,正确读音。二、普通话测试多音节字应试技巧第四章第三节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n2.读多音节字常见问题(1)双音节词语中单字(声、韵、调)读音错误:轻声词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为准,该读轻声的(如“月亮”)没读作轻声,或不该读轻声的(如“腐败”)读作轻声,计错误。儿化词语没有读作儿化或儿化韵母读成两个音节(“儿”读成音节),计错误。“一、不”或该变调的上声字不变调,或变调明显不对,计错误。有限定音的异读词读音不对,计错误。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一种词有几个不同的读音,如“机械”中的“械”,有些人念作xiè,有的人念作jiè,这种词我们称之为异读词。遇到这种情况是,应按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里的标准进行发音。(2)双音节词语中单字(声、韵、调)读音缺陷:该读轻声的字,轻度不够,不该读轻声的有轻化倾向,计缺陷。儿化韵不够准确,“一、不”“上声变调”不完全到位,或不够自然,计缺陷。二、普通话测试多音节字应试技巧第四章第三节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n1.读朗读作品要求限时4分钟。漏字、添字、改字、回读、停顿不当等都要扣分。满分30分。考生在朗读时要注意朗读音量要适中、过低音量会导致测试失败。(1)朗读要准确清晰。(2)朗读要流畅自然。朗读时语流顺畅,不重复,不随意停顿,语速适中。(3)避免方言语调。(4)停顿的运用,直接影响到朗读作品思想内容的完整表达,同时也影响朗读技巧的表达效果。测试时如果没有把握好停顿的时间和位置,就会造成“停顿断句不当”,失去相应分数。(5)读到指定位置可以停止。三、普通话测试朗读作品应试技巧第四章第三节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n2.读朗读作品常见问题:(1)朗读作品中的轻声读的过重或没有读成轻声,例如语气助词:“的、地、得”“着、了”读成全职全调,听起来生硬、别扭。(2)练习准备不够充分,漏读、错读、回读情况严重,不认识的字过多。(3)读文章的速度规律性的过快或过慢。节奏过于有规律。(4)句子末尾音节调值不到位。三、普通话测试朗读作品应试技巧第四章第三节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n4.命题说话的要求:根据抽到的话题作3分钟单向说话。说话要流畅自然、语言准确、语法规范、用词恰当。命题说话考核口头表达的普通话水平,说话要言之有物,有丰富实在的内容。还要有条有理,语句之间符合逻辑。要脱离文字材料进行口头表达,不能照着稿子念。语音要标准,词汇语法要规范,完成的过程要自然流畅。说话时避免有方言词,少用书面词语,不用网络词汇,时髦用语。说话时减少口头禅,少重复。多用口头语、多用短句,少用长句。说话时间一定要说满3分钟。上一句与下一句连接相差不超过5秒。离题、内容雷同,视程度扣4分、5分、6分。四、普通话测试命题说话应试技巧第四章第三节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n2.命题说话常见问题:(1)说话时出现的方言词过多。句子之间的逻辑性差。(2)说话时间不足3分钟,中间间隔时间过长。(3)说话有读稿、背稿想象,口语化差,语调生硬。(4)说话有离题、跑题、内容雷同现象。(5)说话中间有无效话语。有故意拖延时间现象。四、普通话测试命题说话应试技巧第四章第三节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技巧\n第五章发声方法训练第一节气息训练第二节呼吸训练第三节共鸣与吐字归音训练\n气息简介气息人体呼出的气。气流的变化关系到声音的响亮度、清晰度、单色的优美圆润、嗓音的持久性。也就是说,只有气息得到控制,才能控制声音。第五章第一节气息训练\n1.声带富于弹性的的来源2.语句连贯的基础3.吐字清晰有力的动力4.感情色彩变化的依托一、气息的作用第五章第一节气息训练\n1.稳劲2.节省3.持久4.自如5.协调二、气息控制要求第五章第一节气息训练\n1.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2.深吸慢呼数字练习3.深吸慢呼长音练习4.托气断音练习5.协调三、气息控制训练第五章第一节气息训练\n一、呼吸器官呼吸器官人类的呼吸器官包括呼吸道、胸腔、肺和腹部控制肌肉。呼吸的路线是:口鼻—咽腔—喉腔—气管—支气管—肺部,腹部的控制肌肉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呼吸,但它的控制能力是我们呼吸时必须的力量。第五章第二节呼吸训练\n气流是发音的原动力,没有气息的,就发不出声音。呼吸器官主要是肺和气管。肺是送出气流的动力站。肺的外面是胸腔,下面是一层横膈膜。横膈膜下降,胸腔扩大,肺部膨胀,便吸入空气;反之,横膈膜上升,胸腔缩小,肺部收缩,就呼出气流。在有声语言表达时,肺部呼出的气息通过气管,振动喉头内的声带,发出微弱的声音。这种声波经过咽腔、口腔、鼻腔等腔体共鸣得到扩大和美化,再经过口腔、唇、齿、舌、牙、腭的协调动作,产生不同的声音。这就是发声的简单原理。二、发声原理第五章第二节呼吸训练\n1.胸式呼吸:又叫浅呼吸,锁骨式呼吸,它是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2.腹式呼吸:它是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这种呼吸通过横膈肌的收缩或放松,带动肺部的扩大或收缩进行呼吸。3.胸腹式联合呼吸:又称深呼吸,是胸腹两种呼吸方式的结合。三、呼吸方法第五章第二节呼吸训练\n1.全面调动发声器官的能动作用2.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3.有力度、有弹性,具有很大灵活性四、胸腹式呼吸的优点第五章第二节呼吸训练\n1.身体状态2.吸气3.呼气五、胸腹式呼吸的运用第五章第二节呼吸训练\n一、共鸣概述1.共鸣一种物体受另一种物体振波的影响而随之发生振动叫作共鸣。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喉腔、咽腔、口腔、胸腔、鼻腔、头腔。第五章第三节共鸣与吐字归音训练\n一、共鸣概述2.共鸣的作用:(1)喉腔的作用:提升声音明亮度、扩大音量。(2)咽腔和口腔的作用:使声音明朗清晰。(3)胸腔作用:声音的基座,给人以结实、浑厚的感觉,否则声音再高再响也会发飘,用它来表现庄重、严肃、大方、朴实、总给人一种权威感。(4)鼻腔作用:它会使声音变得美润。第五章第三节共鸣与吐字归音训练\n一、共鸣概述3.声腔共鸣构成方式按照共鸣腔的位置和共鸣的区域可以分为咽腔共鸣、口腔共鸣、鼻腔共鸣、头腔共鸣、胸腔共鸣。低音共鸣主要是胸腔共鸣,中音共鸣主要是口腔共鸣,高音共鸣主要指鼻腔共鸣。第五章第三节共鸣与吐字归音训练\n一、共鸣概述4.共鸣中的问题:(1)共鸣是个整体(2)共鸣服从内容(3)共鸣服从吐字(4)共鸣运用真声第五章第三节共鸣与吐字归音训练\n一、共鸣概述5.音色的改善(1)打开口腔:1)提颧肌2)打开牙关3)挺软腭4)放松下巴(2)增强舌的灵活性和弹动力1)弹舌2)刮舌3)卷舌4)立舌5)转舌第五章第三节共鸣与吐字归音训练\n二、共鸣控制训练1.口腔共鸣训练2.鼻腔共鸣训练3.胸腔共鸣训练4.头腔共鸣训练第五章第三节共鸣与吐字归音训练\n三、吐字归音1.出字:出字是指头(声母)和颈(介音,也叫韵头)的发音过程,即“咬字”阶段。咬字要求干净利落、弹发有力,并与韵头迅速结合。2.立字:立字是指韵腹(字腹)的发音过程。韵腹的发音应有“拉开立起”之势,要“立得住”,也称立度。3.归音:归音是指音节发音的收尾过程。要求字尾弱收,肌肉由紧渐松,口腔随之由开渐闭、渐松。归音干净利索,趋向鲜明,既不可拖泥带水留尾巴,也不可唇舌“不到家”。第五章第三节共鸣与吐字归音训练\n第六章朗诵与朗读训练第一节朗诵训练第二节演讲训练\n一、朗诵的概念朗诵朗诵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加上感染力的声音,完善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第六章第一节朗诵训练\n二、朗诵前的准备1.具备良好的普通话语音面貌2.精心选择朗诵文字材料3.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4.扫除生字僻字文字障碍5.具有细致的内心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第六章第一节朗诵训练\n三、朗诵的技巧1.语气:(1)常见语气(2)特殊技巧2.语调:(1)句末语调(2)整句语调3.停顿和连接:4.重音:5.语速和节奏第六章第一节朗诵训练\n四、朗诵注意事项朗诵不同于朗读。朗读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朗诵的要求比朗读要高,它要求不看作品,面对观众,除运用声音外,还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引起听众共鸣。朗诵也不同于演戏。朗诵虽然也常常伴随手势、姿态等体态语言,但朗诵时的姿态或手势是不能过多、过火的。第六章第一节朗诵训练\n一、演讲的概念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和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或一个中心,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第六章第二节演讲训练\n二、演讲的特点1.社会性2.现实性3.艺术性4.逻辑性5.针对性6.感染性7.鼓动性第六章第二节演讲训练\n三、演讲的基本要求1.事例真实典型2.感情充沛真挚3.道理正确深刻4.语言精练优美第六章第二节演讲训练\n四、演讲的技巧1.开场白设计2.高潮的设计3.结尾的设计4.体态语表达技巧5.临场控制技巧第六章第二节演讲训练\n第七章儿童故事与儿歌讲读训练第一节儿童故事讲述训练第二节儿歌诵读训练\n一、儿童故事的概念儿童故事专为儿童编写,适合儿童的认知、年龄特点的故事。它是一种口头艺术形式。讲故事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教育活动,掌握好讲故事、创编故事的能力应当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第七章第一节儿童故事讲述训练\n1.学习语言、认识世界2.培养良好的性格与品德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5.培养幼儿专心倾听的能力二、儿童故事的作用第七章第一节儿童故事讲述训练\n1.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内容向上、有意义且富有童趣。2.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完整,入情入理,构思巧妙。3.语言要生动,形象,口语化,有动感和画面感。4.贴合听众年龄和接受能力。三、儿童故事的选材要求第七章第一节儿童故事讲述训练\n1.把握故事的主题、根据内容、情节确立感情基调、确立故事高潮。2.分析人物角色的特点确立语言特色。3.语言标准规范,语调抑扬顿挫,语速与节奏相内容适应。4.结合故事内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促进幼儿思维和语言发展。5.肢体语言运用恰当,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内容。6.处理好开头和结尾。一、儿童故事的讲述方法第七章第一节儿童故事讲述训练\n一、儿歌的概念第七章第二节儿歌诵读训练儿歌也称童谣,是适合儿童吟唱、欣赏的歌谣,是儿童文学中最重要、最成熟的一种文体。它语句精炼短小,风格清新,句式多样,富有变化,押韵优美,节奏分明,易懂易记,读起来朗朗上口。儿歌的历史悠久,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幼儿喜欢。\n二、儿歌的作用第七章第二节儿歌诵读训练1.增添乐趣,陶冶性情听赏诵读音韵和谐的儿歌是儿童天性的需求,婴儿在襁褓中听妈妈念摇篮曲会得到听感上的愉悦,也能使得情绪上产生愉快的感觉。2.开启心知,培养语言儿歌知识丰富,能够帮助儿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n三、儿歌的诵读方式第七章第二节儿歌诵读训练儿歌诵读应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诵读时,既不能拖调,也不能抢赶。要自然而然,可以拍着手,或手拿着击乐哭,来找对节奏,还要抓住重音。语言要轻松活泼,注意押韵,显出韵律美,表现音乐性。不觉要大胆地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童谣诙谐、幽默的特点。\n三、儿歌的特点第七章第二节儿歌诵读训练1.节奏鲜明,音律和谐儿歌朗朗上口,因为它具有和谐的音韵、明朗的节奏。2.短小易懂,便于记忆儿歌的接受对象是儿童,儿童的思维、语言尚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深奥复杂的内容不利于儿童接受。3.趣味性强,如乐性强运用大量的夸张、比喻、拟人写作手法,使儿歌富于趣味性和形象感。\n第八章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第一节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第二节幼儿教师教育口语训练\n1.饱含知识信息2.具有启发性3.以讲析为主4.可以即兴发挥一、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特点第八章第一节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n1.导入语2.讲授语3.提问语4.结束语5.应变语二、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表达第八章第一节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n1.说理性2.针对性3.诱导性4.情感性一、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的特点第八章第二节幼儿教师教育口语训练\n1.沟通语2.激励语3.表扬语4.批评语二、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的表达第八章第二节幼儿教师教育口语训练\n谢谢各位!\n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