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德育教案 6页

  • 43.50 KB
  • 2022-06-22 发布

幼儿德育教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德育教案1(2w+1h)一、幼儿德育是什么(一)德育和幼儿德育的涵义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就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广义德育的观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等等;狭义的德育概念,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法制教育的基础,幼儿德育又是中小学德育的基础,因此幼儿德育主要指幼儿道德教育,即培养幼儿道德性的教育。幼儿德育的涵义即要反映外界对个体的影响过程,也要反映个体对道德的建构过程。因此幼儿德育定义为“幼儿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并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影响,以促进幼儿道德自主建构的教育。”(二)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课本P183---206)------[玩具大家一起玩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道德认识主要是指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评价。(少、浅、差)●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爱憎、褒贬的态度,是道德认识的一种外部表现形式。(体现在外部行动上,不稳定)●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能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能力,是为完成一定道德行为时,而做出的克服困难的努力。(自觉性低,坚持性差)●道德行为是指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道德行为反映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效果水平,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言行脱节、易反复)(三)幼儿德育的任务(课本p172)(四)幼儿德育的内容(课本p173---183)幼儿德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参考檀传宝黄人颂等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认为,幼儿德育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对幼儿进行文明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无论在幼儿园(或学前班)、家庭还是社会,都应遵守文明行为规范。幼儿文明行为教育的具体内容有:待人热情有礼貌,能主动有礼貌地称呼人和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请”、“您”、“早”、“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要注意听,并能有礼貌地回答别人的问题,别人说话时不随便打断,不乱插嘴;遵守本班和幼儿园(或学前班)以及公共场所的规则和纪律;爱清洁,讲卫生,保持环境整洁有序,不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不折花草,不到处乱涂乱抹,不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等。文明行为应该反映出人的内部心灵和性格特征,因此幼儿的文明行为教育应该同心灵教育和性格培养结合起来进行。此外,要让幼儿知道,规范是人为的准则,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必要时可以进行修改,不要做规范的奴隶。2.初步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制定决策,或是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点,是人据此而采取行动的一些原则、基本信念、理想、标准和生活态度。”其中,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整体价值观体系的核心,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制定决策,或是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基本参照点,是人据此行动的基本原则、理想、标准和生活态度。幼儿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和终身德育的奠基阶段。因此,诸如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自律、快乐等都应该成为幼儿德育的基本内容。当然,在进行这些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个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杜威有句名言:“虽然我们可以把马引到水边,却不能迫使它喝水。”其教育寓意是:教育中发挥儿童的主体性是何等的重要。同样,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自然也应该重视通过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来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6/6\n(五)幼儿德育的现状1、幼儿园方面,部分幼儿园对德育认识不足:认为对幼儿谈“爱国”为时尚早,爱国教育纯属多余,对爱国主义教育缺乏动力和信心。却把创建“特色园”,培养幼儿音乐、美术、活动的综合能力,误认为是幼儿园素质教育。  2、有些幼儿德育内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被淡化:见面要问好,分手说再见,走路要挺胸抬头,不要大声喧哗乱讲话,排好队上厕所,相互之间友好相处等。3、教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幼儿德育目标异同点:教师与家长选择的共同项目为:对老师、同伴有礼貌,爱祖国,诚实,尊敬、关心长辈,遵守纪律。不同项目教师选择了友爱同伴、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长选择了独立性、自信心。4、幼儿教师方面: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不够,或认识不深刻。虽然理论上教师都懂得,在教育中尊重幼儿主体性,但是,具体到实际当中,有不少教师仍然把自己高高地凌架于幼儿之上,动辄对孩子发号施令,长此以往,不但不可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唯唯诺诺,唯命是从,胆小怕事,无一点闯的精神。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的竞争呢?   5、父母方面: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在家庭中,由于孩子是独生子,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一切采取包办代替的办法,理由是,孩子年纪小,应避免出危险;上学的孩子功课重,不能再增加孩子的负担。这样做,似乎是爱孩子,其实是在剥夺孩子学习独立生存的能力,使孩子形成懒惰、不爱动脑子、事事依赖他人的习气。另外,还使幼儿形成一种观念,即一切都是现成的,完全可以不费力地得到。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不妨从这些方面多加注意,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正面地赋予幼儿德育新的观念,改革幼儿德育的内容及方法,从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动手、动脑、合作、公平竞争等能力入手,使儿童的身心发展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6、独生子女方面:已成为孩子们中的主流,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每个家庭的中心,全家的宠儿和期望,从而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导致孩子自尊心太强而内心太脆弱,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不爱惜劳动成果 ,任性自私,不礼貌等不良品格。二、为什么学习幼儿德育(一)幼儿德育的现实意义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幼儿教育是人生最初的教育,是人的毕生发展奠基教育阶段。3-6岁的孩子正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心理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1、重视幼儿德育教育,能促使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社会化是一种过程,是一个人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逐渐充实,从而形成个性,融合于社会,成为社会成员。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幼儿的社会化是学习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学习待人接物处事的规范等等,在这个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各种思想、行为习惯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对幼儿产生影响,加上幼儿知识经验贫乏,又好模仿,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他们的意识、情感和行为更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若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幼儿的德育教育。社会上日前增多的"问题儿童"、"青少年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足以说明早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2、重视幼儿德育教育,能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包括有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品德和性格以及审美方面的发展,其中品德和性格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良好的品德和优良的性格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我国墨子曾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许多国内外的研究也显示,智力发展好,聪明的人并不一定成功,而成功的人并不是都很聪明,但是他们却拥有许多优良的品质和性格。如:坚强的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坚忍不拔、诚实守信的品质,乐观开朗的性格等等。正是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促使他们走向成功。    3、重视幼儿的德育教育,能促进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6/6\n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日益增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有关部门对独生子女及其家庭进行的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在智力发展水平和身体状况方面,一般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而在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则不尽人意。如:生活上的优越环境和过分照顾,而形成了幼儿的娇生惯养。家长的溺爱和缺乏理智的教育又形成了幼儿的不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由于是独生子女,家里的一切玩具、图书、物品均为他一人所有,不需与别人分享,从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又由于一些家长过分娇宠幼儿,一切包办代替,挫伤了幼儿的独立性和积极性,以至于幼儿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自理能力越来越差。(二)幼儿德育的理论意义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1、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儿童取向。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道德教育与习俗教育的关系。二是道德、社会准则与个人选择的关系。三是纪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儿童取向的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2、道德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主体。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不是成人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道成长的。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幼儿道德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幼儿德育的发展意义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1、学会做人。一个是学做一个爱国家爱集体的人,要有一颗健康的爱心,用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二是要学做一个既自尊又尊敬人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尊、知耻,这是做人底线之一。三要学做知礼、遵守规范的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礼貌待人,遵守法纪是文明的基础要求,要从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做起;四要学做一个反省、改过的人,“吾日三省吾身”、“闻过则改”、“见善思过”,在经受挫折、承受艰苦、战胜困难中锻炼意志和品质,做意志坚强的人。五要学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诚实守信是中国文化推崇的人格,是一个人立身之本,生存之基,学会有责任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从自己一言一行中学会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2、学会认知,对于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非常必要。历史知识汗牛充栋,现代知识急剧膨胀,人必须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学会求知,首先是“知求”,知道怎样探求知识,获得未知,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能力方法和技巧。怎样学会求知呢?一是培养自学能力,。二是制订好求知计划,养成自学自控习惯,三是注重创新,提高求知后实践的能力,3、学会做事,掌握建设社会主义大业的本领。学会做事,是强调人的整体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能应对各种情况,这种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崇尚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3、学会做事,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聪明的人先做人,后做事,以做人带做事,视为人生定律。一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勇于实践把劳动作为成长的必修课,在做事过程中积累能力,增长才干;二是学会自信,自己相信自己能把事做好,这种自信心能把潜能调动起来,把能力推进到最佳状态;三是做事勤奋专心,天道酬勤,勤奋能成就自信和成功;四是把学业、专业、职业、事业有机统一起来,成就人一生的事业心,坚忍不拔为之奋斗。其次要学会做事的原则和技巧,做事的原则有四条:第一按规则办事,可以少走弯路,减少失误;第二讲求效率,做事有计划有条理有节奏,养成高效办事习惯;第三善于合作,许多事都要团队合作进行;第四讲求效益,做事都会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要追求办事结果的成效。办事的技巧很多,比如学会立即行动,今日事今日毕,学会区分大事小事有重点分步骤去做,在办事中遇顺境或逆境中控制自己情绪等,这些都可以在办事的实践中去体会去收获。4、学会共处,原意是学会共同生活,与家人共处,与老师同学共处,与领导同事共处等等,这是青少年人格与心灵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人具有多样性、共同性和相互依赖性。尊重人就要发现他人的长处,以欣赏态度关注他人发展,尊重别人私人空间,学会理解别人,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不背后议论他人,要心胸开阔,严以律己,“善待”嫉妒,在共处中培养人的尊严感、责任心、同情心和对祖国同胞的爱心。其次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四海之内皆兄弟”是中国千年相传的社会理念,“6/6\n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时代风尚,学会多以成功者交往,从中吸取营养。再次要学会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在家庭里要通过交流对话清除父母与子女的“代沟“,在学校教师学生平等对话,教学相长。人与人交流要学会同情,学会倾听,学会说话,做到真诚、得体。不断提高表达交流技能。第四要学会用和平,协商,对话的方式处理矛盾,解决冲突,要学会宽容,求大同存小异,豁达大度,化干戈为玉帛。学会共处,可以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给合作者最佳的第一印象,可以获得自身发展机遇,可以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三、如何进行幼儿德育教育(一)幼儿德育的原则(课本P200--206;)1、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和严格要求幼儿的原则(裴斯泰洛齐)●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不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从基本的行为习惯培养开始。正如裴斯泰洛齐所说,“从爱的教育人手”。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逐步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感。裴斯泰洛齐指出:“儿童的道德感必须首先从他们富有生气和纯洁的情感而引起。”那么这种纯洁情感在儿早期,就来源于母亲对儿童的爱。只有母亲给予儿童一定的爱,儿童才会在母亲的爱抚、照顾下感到愉快、满足。于是,在母性的力量和忠诚的影响下,“爱的种子”才会在孩子的心里发展起来。而爱的情感也才有了逐渐形成的可能。的确,爱是维系亲子关系的唯一手段,爱是孩子成长宝贵的精神营养。从小得到成人关心和爱抚的孩子,有安全感,积极向上,活泼热情;而缺乏成人的爱抚,孩子则容易消沉、胆怯、孤僻自卑和粗暴残忍。爱对孩子成长和道德修养的形成至关重要。●马卡连柯的观点: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在他看来,尊重人、信任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只有从尊重人、信任人出发,才能产生合理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正是马卡连柯的尊重和信任,激起了一个又一个青少年违法者和流浪儿童的自尊感,把他们从自暴、自弃、自卑、失望和堕落的深渊中解救出来,使他们燃起对生活的热爱、对前途追求的火光。●严师出高徒2、耐心细致地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斯金纳---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自然削退;教学实例)3、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要做好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到一致性 。 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要相互一致,如果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家庭则相反,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德育教育要全面,正确实施,必须要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同时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如:幼儿和社区中的爷爷、奶奶共同联欢表演节目,可进行尊老、敬老教育。家长、教师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社区做好调节工作。为幼儿良好道德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健全的人格出发,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因此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根据孩子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幼儿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一次,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扮演爸爸的刘琦小朋友竟然打了扮演宝宝的刘伟超,我问他为什么打人,他理直气壮地说:“他不听我的话,我就打他,在家里我不听爸爸的话,爸爸就打我。”听了他的话,我清楚了他打人的根源,到下午刘琦的父亲来接孩子时,我同他谈心,向他说明了情况,刘琦的父亲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表示以后不再打孩子,并希望老师及时同他联系,共同教育好孩子。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马卡连柯、教学实例)马卡连柯有一个著名的教育方法就是“平行教育影响”。它是教育和影响个人的一种形式,它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是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在这里,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要使学生总感觉自己是被教育的对象,而导致厌恶之感,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才是教育的主体,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幼儿德育的有效途径(P206---209)1、幼儿的日常生活-------随机教育幼早在二十世纪,陶行知先生根据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6/6\n理论。在日常活动中,根据这生活教育理论及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把道德教育融入幼儿的生活,随机随地进行教育,我们还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每一个细节,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公物的情感,培养幼儿团结友爱、诚实、勇敢、克服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随机教育就是针对随时出现的问题、根据情况的变化实施教育。它具体、生动、有很强的说服力。由于幼儿无意注意,无意记忆的能力较强,其注意力易被偶然事物所吸引,所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要善于捕捉时机,做到随人、随地、随物、随时利用各种机会。例如:某幼儿随家长参观了名胜古迹,晨间谈话时可让他和大家介绍,鼓励他把纪念品带给同伴看;进餐时教师可根据不同菜谱向幼儿介绍蔬菜名称及其生长特点;盥洗时向幼儿讲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在随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切忌空洞说教。如:班上的图书不知被谁撕破,老师没有马上批评指责幼儿,而是给小朋友讲这本书。正当幼儿听得津津有味时,老师突然中断故事,告诉他们因为图书撕掉一页无法讲下去,请小朋友讨论怎么办?在共同的讨论中,他们懂得了爱惜图书的道理,并主动修补了图书。随机教育与幼儿一日生活相伴随,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并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必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教师常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生活,孩子们拖鼻涕了,帮他们擦掉;尿在身上,忙给换上干而松软的裤子;纽扣掉了,忙给钉上;指甲长了,帮剪掉;谁生病了,喂药倒水给与更多的关心。在活动中,孩子们所扮好人的角色。就特别的真实生动。这说明老师的行为已影响和感染幼儿。2、专门性的德育活动——有关某一主题的故事、动画片等。如:故事《芳芳的草帽》中,芳芳不小心草帽被风刮跑了,很多小朋友帮芳芳捡草帽,反映了乐于助人的典型。利用节日、生日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开展专门性的德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节日、生日等日子往往能激发幼儿的情绪,增强他们的兴趣。在这个时间对幼儿进行教育,能使幼儿易于接受。例如:一年之中有特定含义的节日不少,如:“三八”、“五一”、“六一”“国庆节”、“教师节”等都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渠道。3、游戏、劳动与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教育形式。在游戏中,幼儿可随心所欲的想、做。幼儿的各种潜能得到了表现的机会。如:我班在玩“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幼儿轮流当“老师”,模仿老师的动作,回答小朋友的问候“老师早”、“老师好”、“老师再见”等,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玩得很开心。又如在表演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几种小动物角色,编故事,讲故事,一会当“小鹿”,一会当“小羊”,并把学的礼貌用语也编进了故事里。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既愉悦了幼儿的身心,又收到了品德教育的良好效果。●利用劳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幼儿由于受家庭的影响,样样事情由家长包办代替,造成幼儿事事依赖的思想,劳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除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外,我还开展了“争当爱劳动的好孩子”活动,把每周帮助老师擦桌子、排椅子、分餐具、扫地的幼儿评选出来,并该给于表扬鼓励,通知其父母,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劳动热情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重视劳动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在他看来,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智力和能力,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从而有助于从事较复杂的劳动。)●德育教育渗透于各领域教学中      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教学领域,教学和游戏进行德育教育。如社会活动鼓励幼儿与自然界中的弱小生灵交往,心灵上引起共鸣,产生了要呵护他们的想法,在照顾小花小草,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付出爱的快乐情绪。因此,在生活中开展大带小活动,请大班小朋友和小班新入园的小弟弟小妹妹一起游戏,讲故事,教他们学会交朋友、学会自己上厕所等,在帮助的同伴交往时,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当幼儿学会了关心他的行动以后,要及时地进行顺势强化巩固,如点名或发小礼物、奖品等及时表扬,使幼儿逐步形成主动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三、幼儿德育的方法(范例、解释、说服、练习、表扬于批评P209--212)对3~6岁的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一般可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榜样和示范。6/6\n我们教育者不应只是言者。而且还应是行者,要求孩子有责任心,自己首先要走在头里,那种动嘴不动手的责任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不令也不行。模仿是幼儿向社会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处于模仿阶段的幼儿,家长可针对孩子的实际,讲一些英雄模范的故事,把英雄模范的形象和良好行为作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同时,父母的行为要自慎,处处做孩子的榜样。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具有乐观、愉快、活泼的性格,劳动积极,办事认真,对人热情,善于关心和帮助别人。教师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表率。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教师,对教师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深,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教师的言行。在幼儿园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为了给孩子们树立良好榜样,我们注意从自身坐起,严于律己,凡事要孩子做道的,自己首先做到,并且经常自我检点,在孩子门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一次我组织幼儿洗手准备吃午饭,突然看到有几名小朋友湿着手还笑嘻嘻地从盥洗室走出来。我当时一气之下把赵凯迪他们三个叫住了,并问他们:“谁让你们这样的?”这时有一个小朋友小声地说:“我看着老师这样我也这样。我一听顿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原来是自己的不良习惯影响了孩子们,于是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做了检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进一步要求幼儿要讲卫生,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从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应特别重视教师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人的一举一动,为人处世的态度,都是一面极好的“镜子”,在这面“大镜子”里,孩子看到了许多。因此,教师应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给幼儿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二)解释和说理。结合实际,讲清道理,这是提高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对孩子讲解每一项行为准则,不但要使他知道这样做,而且要使他懂得这样做的道理。但给孩子讲道理,要结合孩子的理解水平,就“事”说“事”,要让他听懂。同时,家长要有耐心。孩子在太兴奋激动时,往往是听不进去道理的,家长应待他冷静下来后,再用亲切的口吻,向他说明道理。       (三)练习和实践。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形成,需要长时间地加以练习和巩固,因为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反复的实践。所以,家长在要求孩子做到某一项行为准则时,一定要坚持不懈地让他反复练习、巩固,并经常采取批评、表扬等方法,推动孩子自觉地去加以巩固。  (四)表扬鼓励和批评责备。(斯金纳---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自然削退)对幼儿要多用鼓励表扬,这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表现的方法。鼓励表扬时最好能伴随提出一些进一步的要求,使孩子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幼儿受到表扬和鼓励,积极性会高涨起来,会继续努力;批评指责是一种否定的“强化”。家长可以用摇头、不高兴的态度、否定的口吻、斥责的眼光等方法表示对幼儿某种行为的反对,使幼儿知道自己错了,并迅速改正。批评时态度要严肃,严肃的目的是使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并使他因此感受到家长的不悦而羞愧、不安。合理惩罚——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是非常必要的。马卡连柯认为,奖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激励他们进一步努力。但他也同时指出,应用奖励时必须谨慎,不能乱用,“要看环境、时间、个人和集体的特点,要看执行者的才能和修养,看最近时间要达到的目的,看全部的形势如何而定。”在对待惩罚问题上,马卡连柯认为“不采用惩罚手段”的说法纯粹是一种“知识分子”的见解,是“教育家”们的见解。这样的逻辑会使得教师无所适从。在他看来,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战胜引诱的能力。”附:       儿歌《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世界有我也有你。你拍二,我拍二,大家生活在一起。你拍三,我拍三,互相谦让很简单。你让我来我让你,和谐社会更美丽。 通过教育实践,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德育原则,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适时地向幼儿进行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及时给予强化。还要沟通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共同负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把幼儿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一代。6/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