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育复习 36页

  • 170.00 KB
  • 2022-06-23 发布

幼儿语言教育复习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习题1.认为儿童天生就有学习语言的能力且体现在一种语言获得装置(LAD)中的教育家是()A.斯金纳B.乔姆斯基C.皮亚杰D.伍顿2.语言内容不同于语言话题,主要表现在它是()A.个人化B.具体的C.非独立的D.一般的3.关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行为评述的论述,正确的是()A.等同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状况的评估B.主要评价儿童对某些语音、词汇或句子的掌握情况C.注意儿童在教师引导下的语言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和结果D.关注教师的语言活动设计和组织4.完整语言观视角下的语言教育,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提供给学前儿童学习完整语言的机会。A.从部分到整体B.从整体到部分C.从部分到部分D.从整体到整体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应以“()”为核心法则。A.语言的真正使用B.动作的真正使用C.语言与动作的结合D.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观的主要依据是()A.华生的认知发展理论B.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C.班杜拉认知发展理论D.斯金纳的认知发展理论7.完整语言教育观指的是语言教育目标的完整性、()A.内容的全面完整性、方法的有效性和形式的多样性B.内容的全面完整性、活动的真实性和形式多样性C.内容的全面完整性、形式的真实性和形式的多样性D.内容的全面完整性、形式的完整性和方法的有效性二.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2.完整语言教育观3.语言教育整合观4.语言教育活动观三.简答题1.简述什么是“完整语言”?2.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包含哪些方面的知识?3.简述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社会因素?4.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5.简述语言教育活动观的内容四.论述题举例论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的教育观念。五.案例分析案例描述:?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了不同的区域开始玩游戏,但是你发现语言区一个人也没有。于是,你说:“谁愿意去语言区玩啊?”可是没有人理睬。过了一会,你又说:“今天去语言区的孩子会得到一个神密的礼物哦”这时,浩浩举手说:“我去吧。”-.可修编.\n---后来有几个幼儿也陆续的响应了,要去语言区玩。?语言区活动开始了,浩浩等几名幼儿都在玩,可是一会儿游戏就结束了。见此情况我把阅读的方法和要求又讲给了她们听,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语言区里乱成一团,跑过去一看,正在玩开“小汽车”的游戏呢。看到你来又赶紧看书,嘴里却不停的说一点都不好玩。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单元二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一.选择题1.“选择性模仿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A.瓦斯特B.勒纳伯格C.皮亚杰D.乔姆斯基2.认知相互作用论认为,儿童语言获得的机制是(A)A.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B.主体先天能力C.环境影响D.遗传3.学前儿童语言的活动教育观强调(B)A.儿童对教师提供的语言材料的牢固掌握B.教师对幼儿语言操作活动的控制C.儿童在活动中主动操作语言D.教师对儿童语言学习的直接示X作用4.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D)在儿童语言正常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A.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B.儿童的遗传和成熟C.外界环境的语言刺激D.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语言交往环境5.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音的本质是(B)A.刺激-反应的联结B.表达意图或意义、受规则制约的符号系统C.一种特殊的认知能力D.儿童与语言交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6.(A)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获得是在关键期内通过语言获得装置逐步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A.先天论B.认知相互作用论C.行为主义D.社会相互作用论7.学前儿童语言活动教育观强调(A)A.儿童在活动中主动操作语言B.教师对幼儿语言操作活动的控制C.儿童对教师提供的语言材料的牢固掌握D.教师对儿童语言学习的直接示X作用二.名词解释1.后天环境论答:该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行为习惯,是学习的结果,它强调周围的语言环境和强化对学习的获得的决定性作用。语言的本质刺激-反应的连结,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语言不具有目的、意图和主动性,完全受刺激和强化的制约,是人对语言发音器官作出反应调整的结果。2.先天决定论答: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该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能力,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是由普通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周围的语言环境起一定作用,否认后天的环境要素。先天决定论中较具影响力的理论是“先天能力说”和“自然成熟说”。3.社会相互作用论答: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是:认知结构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儿童的语言能力随着他们认知能力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不是先天遗传的,也不是后天环境赋予的,而是主客观体相互作用、先天能力与后天经验相互影响的结果。三.简答题1.简述乔姆斯基“先天能力说”-.可修编.\n---的主要观点答:他的学说认为,决定儿童语言获得因素不是后天的环境,而是人类所普遍具有的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即普遍语法能力。具体来说,乔姆斯基认为,受人类遗传因素的影响,儿童大脑生来就有一套语言习得装置。这套装置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包含了一整套体现语言普遍特征的规则,即普遍语法;二是具有对外界语言进行分析,对普遍语法进行赋值的能力。2.简述皮亚杰认知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答:皮亚杰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皮亚杰认为,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基础,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其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能力的进步源于其认知能力的成熟;二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动因。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语言结构不是大脑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周围环境强加的,而是来源于儿童与周围的相互作用。3.简述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答:(1)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2)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个性化的过程;(3)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4)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4.简述“自然成熟说”理论的主要观点答: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勒纳伯格基本观点:第一,人类语言能力与生俱来,具有先天性;第二,语言机能是大脑机能成熟的自然产物;第三,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其关键期。四.论述题1.论述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答:社会性;连续性和阶段性;实践性不平衡性五.活动设计题根据小班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设计一个旨在帮助他们发准声母g、k、h的语言游戏单元三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儿童语言学习现象通常被称为(A)A.前语言现象B.自我中心语言现象C.社会性语言现象D.理解语言现象2.语言流畅度的组成要素有言语速度、语言节奏和(B)A.频率性B.流畅性C.灵活性D.音乐性3.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咿咿呀呀说话经历了3个发声阶段,即(A)A.单音发声--音节发声--前词语发声B.单音发声--前词语发声--音节发声C.音节发声--前词语发声--单音发声D.音节发声--单音发声--前词语发声4.一般来说,发音异常现象可以归纳为丢音、错音和(B)A.口吃B.换音C.构音D.弱音5.语言矫治指的是(c)A.纠正学前儿童语言错误的过程B.帮助学前儿童纠正方言干扰音的过程C.帮助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克服障碍的过程D.帮助学前儿童改变不良的语言习惯的过程6.一岁半到两岁儿童开始说出两三个词组合而成的句子被称为(C)A.单词句B.简单句C.电报句D.完整句7.前语言阶段感知(A)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A.语音B.语调C.语用D.语义8.儿童对于词、句子和语段三个语言结构层次在理解上的发展和获得是指(D)A.语言理解的发展B.语言运用的发展C.语言形式的发展D.语言内容的发展-.可修编.\n---9.关于口头语言的使用,开始的年龄一般是(A)-A.1岁-1.5岁B.1.5岁-2岁C.2岁-2.5岁D.2.5岁-3岁10.儿童常常用“球球”表示“这是一个球”、“我要球球”等,这说明他们的句法发展阶段处于(B)A.电报句阶段B.单词句阶段C.复合句阶段D.完整句阶段二.简答题1.简述0-3岁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征答:0—3岁是婴儿生理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阶段,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分析简述:(1)语音能力发展(2)词汇能力发展(3)语法能力发展(4)交际能力发展2.简述0-3岁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式答:(1)提高发音能力;(2)将具体的语音和具体的事物有意识地进行联系,有意识的扩大词汇量;(3)注意引导婴幼儿对标准音、标准词和标准语进行模仿;(4)多与婴幼儿共同参与语言活动,注意在日常活动中进行语言教学。(同学可展开论述)3.简述3-6岁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征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具体分析:(1)语音能力发展(2)词汇能力发展(3)语法能力发展(4)交际能力发展4.简述3-6岁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式答:(1)规X、稳固儿童的发音;(2)扩充学前儿童的词汇,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词义,掌握词汇的具体用法;(3)进一步提高儿童的语法思维能力和语法能力。三.活动设计请同学们设计一份3-4岁幼儿语言领域的教案,目的在于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和积极性。单元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一、选择题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具有可分解的结构,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角度来分,可分为哪四个方面(A)A.倾听、表述、欣赏、阅读B.倾听、表述、阅读、书写C.总目标、年龄目标、活动目标D.总目标、年龄目标、终期目标2.最古老的语言学习方法是(A)A.朗读法B.示X模仿法C.试听讲做结合法D.游戏法3.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者表演,为儿童提供语言学习的样板的方法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育活动实施的(B)A.朗读法B.示X模仿法C.试听讲做结合法D.游戏法4.(C)是依据“直观法”和“观察法”以及结合儿童语言发展的特殊性而提出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实施方法。A.朗读法B.示X模仿法C.试听讲做结合法D.游戏法5.在一次主题为《痒痒树》的语言活动中,教师带幼儿去室外直接观察树枝抖动的样子,模仿,讲述所观察到的特征;并让幼儿创编故事,利用学过的词语复述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位老师用的是(C)A.朗读法B.示X模仿法C.试听讲做结合法D.游戏法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创编的游戏规则要复杂明晰,是儿童所不熟悉的B.游戏开始前,教师最好不要做示X-.可修编.\n---C.对于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最好不要用游戏法,可以直接用示X模仿法D.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可逐渐减少直观材料,而适当开展纯语言训练的游戏。7.下列哪种方法所具有的画面感、生息感、动态感,给儿童带来了全新的感受(A)A.多媒体辅助法B.示X模仿法C.试听讲做结合法D.表演法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总目标是(A)A.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B.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C.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D.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9.下面哪一项不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着重培养的儿童倾听技能(D)A.有意识地倾听B.辨析性的倾听C.理解性的倾听D.主动性的倾听二、名词解释1.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答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经常采用的、最基本的内容,常在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出现,能很好的帮助学前儿童提炼深化零碎的语言经验,学习这类内容的活动在学前教育机构的语言活动中常称之为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2.朗读法答案:朗读法就是要求教师或者儿童通过大声朗读优美的文学作品内容来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有利于学前儿童通过诵读,体味语言声调的响亮,语句的起承转合,形成语感。3.示X模仿法答:示X模仿法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者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X例,帮助儿童理解语言、模仿语言、学习语言的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4.早期阅读行为答:早期阅读行为是指学前儿童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阅读准备、前识字准备和前书写准备。三、简答题1.简述教师实施游戏法时,应注意什么?答:(1)创编的游戏需要规则明晰简单,适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2)准备好游戏所需的教具或学具,最好是儿童比较熟悉的,没有危险性的物品。(3)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应先示X一到两次。(4)可逐渐减少直观材料,适当开展纯语言训练的游戏。(5)对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可采取游戏法的方式,减轻他们在学习中的心理压力。2.简述教师在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时,应注意什么?答:(1)活动目标的内容应着眼于儿童的发展。(2)活动目标的内容应涵盖情感态度、认知、能力与技能的发展三个方面。(3)活动目标的内容应放在整个语言教育目标体系中一起考量。(4)活动目标的内容应具体、明确、可观察。(5)活动目标内容的表述要规X。3.简述教师在选择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时,应注意什么?(1)根据活动目标选择活动内容。(2)根据学前儿童发展特点来选择活动内容。(3)在学前儿童新旧语言经验间建立联系,选择内容。4.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评价的原则答:(1)客观公正原则(2)连续全面性原则(3)诊断有针对性原则(4)参照性原则(5)时效性原则5.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答:(1)从儿童语言发展的状况评价教育效果。(2)从语言教育实体的各个部分及其分析和判断评价教育活动过程的实际运行状况。(3)对语言教育本身作出价值判断。(4)对教师的教、儿童的学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6.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施的原则答:(1)教育活动经验连续性原则(2)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原则(3)教育活动相互渗透原则(4)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相适应的原则7.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答:(1)倾听行为的培养(2)表述行为的培养(3)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4)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四、论述题1.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采用示X模仿法,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请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答:(结合具体实例,言之有理即可)(1)教师自己的示X语言必须标准。(2)选择恰当的示X内容与示X时机。(3)在示X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儿童的反应,适时调整力度和方法。2.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拟定一个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方案。答:(结合具体实例,言之有理即可)(1)活动名称。要写清教育活动的具体类型、适合的年龄班和具体的内容。(2-.可修编.\n---)活动目标。写清活动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目标涵盖情感态度、认知、能力三个方面。(3)活动准备。活动准备应从物质准备、知识准备和语言经验准备三个方面考虑。五、案例分析1.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论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实施的步骤。答:(结合具体实例,言之有理即可)(1)确定活动目标(2)选择活动内容(3)拟定活动方案(4)策划活动流程2.根据以下材料,为中班幼儿设计一个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要求:包含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流程等内容,且各项内容设计合理。《动物的雨伞》哗啦,哗啦,下雨了;小鸟飞到树枝上,大树伞!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蜜蜂飞到花瓣下,花瓣伞!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乌龟和松鼠找不到雨伞,真着急!嘿!小甲壳、大尾巴就是最好的伞!答:(言之有理即可)(1)活动名称。要写清教育活动的具体类型、适合的年龄班和具体的内容。(2)活动目标。写清活动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目标涵盖情感态度、认知、能力三个方面。(3)活动准备。活动准备应从物质准备、知识准备和语言经验准备三个方面考虑。(4)活动流程。包括如何导入,如何结束,如何延伸,活动流程的结构,活动分为几个环节?各环节完成什么活动目标?各环节之间如何衔接等。单元五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谈话活动一、选择题1.通常围绕一个有趣的话题,发展儿童轮换应答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是(A)A.谈话活动B.讲述活动C.听说游戏活动D.早期阅读活动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或者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对儿童做隐形示X,体现了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哪个基本特征(D)A.谈话内容的适宜性B.谈话主体的互动性C.谈话过程的自由性D.教师作用的间接性3.在学前儿童大、中、小三个年龄的班级都适用的谈话活动是(A)A.日常谈话B.有计划地谈话C.讨论活动D.辩论活动4.一般在中班以后才适合开展的活动是(C)A.日常谈话B.有计划地谈话C.讨论活动D.辩论活动5.一般而言,从小班下学期开始进行的是(B)A.日常谈话B.有计划地谈话C.讨论活动D.辩论活动6.下面有关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儿童日常谈话活动在学前儿童大、中、小三个班都是适用B.有计划地谈话对儿童有意注意、有意记忆及语言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而言,这种活动从中班下学期开始C.讨论活动对儿童言语能力、思维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在中班以后才适合开展D.与日常个别谈话相比,日常集体谈话话题更自由,形式更活泼,可以同时有多个话题7.谈话活动的重点和核心内容是(C)A.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B.围绕话题自由交谈C.教师引导儿童逐步拓展谈话X围D.教师隐形示X新的谈话经验二、名词解释1.谈话活动答:谈话活动是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语言学习活动。谈话活动常有一个有趣的话题,话题是集体交流的主题,主导集体谈话活动方向。2.-.可修编.\n---讨论活动答:讨论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谈话活动形式,它在话题形式、语言交往和教师指导上都有其开放性的特点。讨论活动对儿童言语能力、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在中班以后适合开展。3.讨论法答:谈论法是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三、简答题1.简述谈话活动的基本特征答:(1)谈话话题的有效性(2)谈话内容的适宜性(3)谈话主体的互动性(4)谈话过程的自由性(5)教师作用的间接性2.简述谈话活动的目标答:(1)情感态度目标(2)认知目标(3)能力目标3.简述谈话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答:(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2)儿童围绕话题自由交谈(3)教师引导儿童逐步拓展谈话X围(4)教师隐形示X新的谈话经验4.结合例子,简述谈话活动的教育作用答:(1)利于丰富巩固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2)利于发展儿童的思维和语言交际能力四、论述题1.请结合一个具体的实例,论述谈话活动和讲述活动的不同点。答:(言之有理即可)(1)活动目标???①谈话活动注重创设幼儿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交流的机会;②讲述活动侧重于提高幼儿清楚、完整、连贯表述的能力。(2)活动方式???①谈话活动往往是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交谈,包括围绕某一主题的谈话活动和开放性的讨论活动等;②讲述活动则是组织幼儿针对一个凭借物进行独立讲述。相比较而言,讲述活动的计划性会更强一些。????(3)幼儿语言表达要求???①谈话活动比较宽松自由,语言形式不拘,以说明想法为目的;②讲述活动则需要幼儿运用独白语言,要求语言规X严谨,有条理。(4)凭借物的运用???①讲述活动中,凭借物是幼儿讲述的依据;②谈话活动中,凭借物的出现往往是为了创设一种谈话情境,以引出有趣的话题。2.以“我最喜欢吃的水果”为话题,设计一个中班的谈话活动的目标。答:(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目标,要具体,言之有理即可)(1)情感态度目标(2)认知目标(3)能力技能目标五、案例分析下面是一幼儿园的谈话教案《我长大了》,请结合教案,谈谈老师在组织活动时用了哪些教学方法,然后推测这是哪个班的谈话教案,并说明理由。活动目标1、能围绕自己长大的话题用较清楚、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见解.2、欣赏自己的成长,树立自信心。活动准备请家长帮助收集小时候的照片、衣服、用品。活动过程一、发现自己的变化1、教师出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2、幼儿看看、猜猜主题墙上照片中的孩子是谁?(不能告诉别人哪一X是自己的照片)想一想,为什么你们会猜不着呢?3、每个人自己指出哪一X照片是自己的,一起议论为什么别人猜不着,从而发现自己的变化。二、小时候用品展览1、幼儿自由参观展览看一看,比一比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物品。2、自由交流看了这些物品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三、集体分享1、比较过去与现在,进行讨论。提问: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你现在学会了哪些新本领?(引导幼儿从多方面进行比较,必要时让幼儿表演一下。)2、教师小结引出讨论话题--你还会变吗?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答:示X法、提问法、讨论法;大班教案(讨论活动对儿童言语能力、思维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在中班以后才适合开展。)(说明哪些教学方法,推测这是哪个班时要结合案例进行原因说明)单元六学前儿童讲述活动一.选择题-.可修编.\n---1、儿童在阅读一本书后,能讲出图书的主要意思是(B)A.理解的技能B.概况能力C.预期的技能D.表达能力2、儿童观察小兔子后将其特点讲述出来是(A)A.实物讲述????B.看图讲述C.剪影讲述????D.情境讲述3、从语言编码的特点来分,讲述活动可以分为(A)A.叙事性讲述、描述性讲述、说明性讲述、议论性讲述B.看图讲述、绘图讲述、实物讲述、动作讲述C.叙事性讲述、描述性讲述、实物性讲述、说明性讲述D.看图讲述、拼图讲述、实物讲述、动作讲述4、根据凭借物的不同,幼儿园讲述活动可分为实物讲述、看图讲述和(C)A.叙事性讲述B.描述性讲述C.情景讲述D.议论性讲述5、讲述活动有一定的(C)A.表演B.场景C.凭借物D.童话6、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的讲述活动是(B)A.叙述性讲述B.叙事性讲述C.描述性讲述D.说明性讲述7、在讲述活动中使用图片来帮助幼儿讲述,是(A)A.看图讲述B.观图讲述C.绘图讲述D.排图讲述8、要求幼儿凭借对情景表演的理解来进行讲述的是(C)A.实物讲述B.看图讲述C.情景表演讲述D.情景讲述9、在讲述中幼儿运用最普遍的语言是(A)A.描述性语言B.说明性语言C.叙述性语言D.叙事性语言10、讲述活动中教师准备的,或者儿童参与准备的,用来培养儿童讲述能力目标的图片、实物、音响、场景等是(C)A.作品B.诗歌散文C.凭借物D.童话11、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景物的特质特性具体形象地讲出来的讲述活动是(C)A.叙述性讲述B.叙事性讲述C.描述性讲述D.说明性讲述12、用口头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用途等简单明了地说出来的讲述活动是(D)A.叙述性讲述B.叙事性讲述C.描述性讲述D.说明性讲述13、通过摆观点、摆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和主X的活动是(A)A.议论性讲述B.叙事性讲述C.描述性讲述D.说明性讲述14、用具体可感知的实物作为凭借物来帮助培养儿童讲述能力的讲述活动是(A)A.实物讲述B.看图讲述C.情景表演讲述D.情景讲述15、是指直接提供图片给儿童,要求儿童对图片内容或线索进行讲述的活动(B)A.看图讲述B.观图讲述C.绘图讲述D.排图讲述16、是指给儿童提供若干X无序号的图片,要求儿童依据自己对图片的理解与想象,排列图片,构成情节,然后按照图片排序完整连贯地讲述的活动(D)-.可修编.\n---A.看图讲述B.观图讲述C.绘图讲述D.排图讲述17、是向儿童提供各种构图材料,要求儿童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自由构思,按照自己的构思把这些材料摆放在背景图上,构成有情节的画面,然后用完整连贯地语言把这个画面讲述出来的活动(C)A.看图讲述B.观图讲述C.拼图讲述D.排图讲述18、是指把绘图、泥工、折纸等手工活动与讲述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活动(C)A.看图讲述B.观图讲述C.绘图讲述D.排图讲述19、儿童在阅读一本书后,能知道图书的后续发展的是(C)A.理解的技能B.概况能力C.预期的技能D.表达能力二.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讲述活动是指着重培养儿童在相对正式的语境中,独立运用较规X的语言来表达一定内容的语言教育活动。是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儿童独白语言能力的教育活动。2、凭借物是指讲述活动中教师准备的,或者儿童参与准备的,用来培养儿童讲述能力目标的图片、实物、音响、场景等。是儿童讲述的对象。3、语境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4、独白是指需要说话的人独立构思和表达对某一内容的完整认识。独白是一种较为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表达形式。强调独自表达;强调把自己对命题的感受和看法表达出来,而且这一表达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连贯完整的。5、叙事性讲述叙事,即叙述事情。叙事性讲述是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发展变化过程用叙述的方式说出来。这类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叙述。6、描述性讲述描述性讲述是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景物的特质特性具体形象地讲出来。这类活动最大的特点是描绘叙述。7、说明性讲述说明性讲述是用口头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用途等简单明了地说出来。这类活动最大的特点是介绍说明。8、议论性讲述议论就是讲道理论是非。议论性讲述是通过摆观点、摆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和主X的活动。这类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理议论。9、实物讲述实物讲述就是用具体可感知的实物作为凭借物来帮助培养儿童讲述能力的活动。常采用的实物有真实的物品。这类活动的特点是以实物为讲述对象。10、情景讲述情景讲述是要求儿童凭借对情景表演的理解和记忆进行讲述的活动。11-.可修编.\n---、看图讲述看图讲述就是以图片为讲述对象来帮助培养儿童讲述能力的活动。用来讲述的图片可以由教师准备,可以由儿童准备,也可以由师幼共同准备。12、观图讲述观图讲述。是指直接提供图片给儿童,要求儿童对图片内容或线索进行讲述的活动。这是幼儿园最常见、最基本的看图讲述类型。13、排图讲述排图讲述。是指给儿童提供若干X无序号的图片,要求儿童依据自己对图片的理解与想象,排列图片,构成情节,然后按照图片排序完整连贯地讲述的活动。14、拼图讲述是向儿童提供各种构图材料,如积木、拼板、贴绒、积塑玩具、磁铁玩具、立体图等,其中有人物、动植物、器物等,还有一X大的背景图,要求儿童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自由构思,按照自己的构思把这些材料摆放在背景图上,构成有情节的画面,然后用完整连贯地语言把这个画面讲述出来。这类活动的特点是自由选材,自主摆放。15、绘图讲述绘图讲述。是指把绘图、泥工、折纸等手工活动与讲述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活动。三.简答题:1、儿童讲述活动的分类答:从语言编码的特点分:1.叙事性讲述。叙事性讲述是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发展变化过程用叙述的方式说出来。2.描述性讲述。描述性讲述是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景物的特质特性具体形象地讲出来。3.说明性讲述。说明性讲述是用口头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用途等简单明了地说出来。4.议论性讲述。议论性讲述是通过摆观点、摆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和主X的活动。从凭借物的特点分:1.实物讲述。实物讲述就是用具体可感知的实物作为凭借物来帮助培养儿童讲述能力的活动。2.情景讲述。情景讲述是要求儿童凭借对情景表演的理解和记忆进行讲述的活动。3.看图讲述。看图讲述就是以图片为讲述对象来帮助培养儿童讲述能力的活动。2、儿童讲述活动的作用答:1、培养学前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是学前儿童独白语言出现的先决条件之一,唯有对讲述对象的熟悉理解儿童才能有话可说。2、培养学前儿童独立构思与清晰完整表达的意识、情感和能力。讲述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独白的语言能力。3、培养学前儿童对语言交流信息度的调节技能。3、儿童讲述活动的特点答:1、讲述活动常需一定的凭借物2、讲述活动要有相对正式的语境3、讲述活动要求学习独白语言4、儿童讲述活动的目标答:1、培养学前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是学前儿童独白语言出现的先决条件之一,唯有对讲述对象的熟悉理解儿童才能有话可说。2、培养学前儿童独立构思与清晰完整表达的意识、情感和能力。讲述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独白的语言能力。3、培养学前儿童对语言交流信息度的调节技能。5、如何设计与组织儿童讲述活动答:讲述活动的设计组织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讲述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是无论何种讲述活动,都要遵循教育的规律要求,都要着眼于培养学前儿童的独白语言能力,这些共同的特点,决定了讲述活动的设计组织具有相对固定的基本结构,具体来说,主要有四个步骤: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讲述活动设计组织首先要激发儿童学习的动机,引导儿童感知理解讲述的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在引导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儿童运用已有语言经验自由讲述。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在完成前面两个步骤的基础上,讲述活动进入了学习新的讲述经验的环节。4.-.可修编.\n---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现代教育强调对所学知识的练习和巩固,第四步骤的设计组织不仅能强化所学,更重要的是及时地学以致用,有利于儿童形成语言能力,在培养儿童独立性和创造性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6、设计组织讲述活动时应注意什么答:1.实物讲述(1)实物的选择应具有鲜明的特征,方便儿童感知,与他们的生活密切关联。(2)实物讲述的目的是学习独白语言,不是学习科学知识,教师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儿童独白语言的连贯、清晰、完整,不应关注对实物知识的介绍是否全面细致。2.情景讲述(1)讲述对象的选择表演情景应该主题突出,情节简单,对白适当,人物角色不宜太多,方便讲述。(2)讲述对象的呈现情景的表演的目的是呈现讲述对象,但重点在于引导儿童能独自讲述表演的情景与观看表演的感受。3.看图讲述第一,图片的内容要健康,要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低俗有害的画面应该摒弃。第二,图片具有艺术表现力。图片画面背景简单,色彩鲜艳,结构布局合理。图中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有趣,发展线索明显;主题鲜明,便于观察。图片大小合适,适宜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阅读。第三,图片分析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要素,要在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主题,把握情节,并能确立图片讲述的难点与重点。第四,图片教学中的提问应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切忌东拉西扯,随意提问。教师的提问要有顺序,方便儿童把握讲述的思路与顺序。第五,讲述活动要求较高,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选择不同难度的图片,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7、幼儿园讲述活动中有凭借物的出现应注意什么答:幼儿园讲述活动常用凭借物的出现,是基于三方面的需要:第一,儿童语言学习心理特点的要求。第二,讲述活动目的的需要。讲述活动是具有命题性质的语言实践活动。第三,幼儿园集体讲述活动的需要。8、如何从语言编码的特点来划分讲述活动的类型答:1.叙事性讲述叙事,即叙述事情。叙事性讲述是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发展变化过程用叙述的方式说出来。2.描述性讲述描述性讲述是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景物的特质特性具体形象地讲出来。3.说明性讲述说明性讲述是用口头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用途等简单明了地说出来。4.议论性讲述议论就是讲道理论是非。议论性讲述是通过摆观点、摆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和主X的活动。9、如何从凭借物的特点来划分讲述活动的类型答:1.实物讲述实物讲述就是用具体可感知的实物作为凭借物来帮助培养儿童讲述能力的活动。2.情景讲述情景讲述是要求儿童凭借对情景表演的理解和记忆进行讲述的活动。3.看图讲述看图讲述就是以图片为讲述对象来帮助培养儿童讲述能力的活动。10、看图讲述活动可以分为哪几种看图讲述就是以图片为讲述对象来帮助培养儿童讲述能力的活动。看图讲述可分为以下几种:(1)观图讲述。是指直接提供图片给儿童,要求儿童对图片内容或线索进行讲述的活动。这是幼儿园最常见、最基本的看图讲述类型。(2)排图讲述。是指给儿童提供若干X无序号的图片,要求儿童依据自己对图片的理解与想象,排列图片,构成情节,然后按照图片排序完整连贯地讲述的活动。(3)拼图讲述。是向儿童提供各种构图材料。(4)绘图讲述。是指把绘图、泥工、折纸等手工活动与讲述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活动。-.可修编.\n---11、如何结合儿童年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图片进行教学答:观图讲述。是指直接提供图片给儿童,要求儿童对图片内容或线索进行讲述的活动。这是幼儿园最常见、最基本的看图讲述类型。这类活动最大的特点是有较强的预设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可以依据儿童能力的发展状况提供适宜的图片,可以根据要完成的语言目标选择相适宜的图片。从年龄层面看,对于小班儿童,可以用单幅图片简单设问交谈,要求儿童看图说话,能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讲出图片上有什么,图片中人在做什么即可。对于中大班的儿童,教师可以增加图的数量,要求儿童不仅能说出图片上的对象和现象的特征,还能寻找出图与图之间的关联,发现图中细节之处。12、绘图讲述与观图讲述有何不同答:绘图讲述不同于观图讲述,观图讲述的图片是事先准备好的,活动要求儿童集体围绕这一图片进行自由地表达,而绘图讲述的图不是同一主题的图,是儿童依据个人的学习经验与兴趣爱好创作出来的画面。绘图讲述与拼图讲述也不同,它们的区别在于材料的不同,绘图讲述不像拼图讲述一样已有一定的参照物。绘图讲述对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要求更高,让儿童在想、说、做几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发展。13、讲述活动着眼于培养儿童那几方面的独白语言能力答:讲述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独白的语言能力,独白的语境要求讲述活动着眼于培养学前儿童具有这几方面的表现:①能独立构思讲述内容;②能判断语境的独特要求,自然大方在集体场合发言;③能使用清晰、完整、连贯的语言;④能有中心、有顺序、有重点地讲述。14、讲述活动中独白语言的使用给学前儿童带来哪些影响答:讲述活动要求儿童学习一种独白语言。独白,是指需要说话的人独立构思和表达对某一内容的完整认识。独白是一种较为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表达形式。强调独自表达;强调把自己对命题的感受和看法表达出来,而且这一表达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连贯完整的。独白语言通常在相对正式的语言交际场合使用,例如自我介绍、小组发言、当众演讲等场合。构思和组织独白语言,需要一个从独立编码到独立发码的过程,需要调动儿童的多种能力。独白语言相对于语言能力低下的儿童是有一定难度的,它需要儿童具有多种能力,在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15、学前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途径主要有哪些答:学前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感知理解。即通过直接接触,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直接获取大量感性的认知和直接经验来感知理解事物。二是间接感知理解。即通过直观教具的使用或生动语言的描绘,唤起儿童的回忆,使记忆表象重现等方法来感知理解事物。16、教师指导学前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时可以从哪几方面进行答:教师指导学前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依据活动的目标要求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其次,依据讲述活动的类型指导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最后,依据凭借物的特点来引导感知理解讲述对象。17、感知理解讲述对象阶段要注意什么答:感知理解讲述对象阶段要注意几点:(1)要根据讲述活动的目标要求创设有利于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活动环境。活动环境影响着儿童的讲述效果。教师在创设活动环境时,应努力营造相对正式的语境,要避免因信息量过大或过杂影响讲述目标的达成。(2)要根据凭借物的特点引导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讲述活动的凭借物多种多样,引导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要根据其特点来进行。-.可修编.\n---18、自由讲述的目的答:在引导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儿童运用已有语言经验自由讲述。这一步骤的目的有三:(1)尽快把儿童已感知理解的知识和儿童的语言经验联系起来,以便于认知与语言互为支撑,发生关联。(2)儿童的自由发言营造了自由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利于儿童积极主动地构建新的语言经验,为下一环节的开展做好了铺垫。(3)儿童的自由讲述,呈现了儿童现有的语言现状,有利于教师寻找新的学习生长点。这一步骤的缺失,将会影响讲述活动的效果。19、教师组织儿童自由讲述时应该注意什么答:教师组织儿童自由讲述时应注意几点:①在儿童自由讲述前应提出活动的要求,引导儿童围绕讲述活动对象进行交流。②在儿童自由讲述中注意语言交流环境的营造,放手让儿童自由发挥,不随意打断儿童的讲述,仅以适当插话或插问方式隐形引导。③注意儿童语言发展状况,寻找闪光点,以便在此基础上开展新的的学习。④注意全体儿童的学习状况,避免出现儿童在积极发言,其他儿童无所事事的状况出现。20、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主要有哪几种做法答: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主要有这几种做法:(1)讲述思路的迁移。这类迁移是要求儿童把在活动中学会的讲述思路运用到讲述同类事物或者不同事物的对象上。(2)语言表达方式的迁移。巩固迁移讲述经验后教师可以进行教育测评,检查、评价教育活动的效果。21、设计组织实物讲述活动时应注意什么答:(1)实物的选择应具有鲜明的特征,方便儿童感知,与他们的生活密切关联。(2)实物讲述的目的是学习独白语言,不是学习科学知识,教师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儿童独白语言的连贯、清晰、完整,不应关注对实物知识的介绍是否全面细致。22、设计组织情景表演讲述活动时应注意什么答:(1)讲述对象的选择表演情景应该主题突出,情节简单,对白适当,人物角色不宜太多,方便讲述。(2)讲述对象的呈现情景的表演的目的是呈现讲述对象,但重点在于引导儿童能独自讲述表演的情景与观看表演的感受。23、设计组织看图讲述活动时应注意什么答:第一,图片的内容要健康,要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低俗有害的画面应该摒弃。第二,图片具有艺术表现力。图片画面背景简单,色彩鲜艳,结构布局合理。图中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有趣,发展线索明显;主题鲜明,便于观察。图片大小合适,适宜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阅读。第三,图片分析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要素,要在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主题,把握情节,并能确立图片讲述的难点与重点。第四,图片教学中的提问应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切忌东拉西扯,随意提问。教师的提问要有顺序,方便儿童把握讲述的思路与顺序。四.论述题:1、举例论述儿童讲述活动的特点答:1、讲述活动常需一定的凭借物2、讲述活动要有相对正式的语境3、讲述活动要求学习独白语言2、根据小班(或者大班、中班班)儿童的身心特点设计一个讲述活动答: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讲述活动设计组织首先要激发儿童学习的动机,引导儿童感知理解讲述的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在引导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儿童运用已有语言经验自由讲述。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在完成前面两个步骤的基础上,讲述活动进入了学习新的讲述经验的环节。4.-.可修编.\n---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现代教育强调对所学知识的练习和巩固,第四步骤的设计组织不仅能强化所学,更重要的是及时地学以致用,有利于儿童形成语言能力,在培养儿童独立性和创造性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3、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凭借物组织讲述活动答:第一,儿童语言学习心理特点的要求。儿童缺乏生活的经验,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凭着记忆展开讲述,需要给他们提供讲述对象,既能满足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需求,也能帮助他们客服因记忆材料不足无法完成讲述任务。第二,讲述活动目的的需要。讲述活动是具有命题性质的语言实践活动。凭借物具有命题的性质,凭借物其实就是为儿童提供的讲述对象。讲述活动的凭借物本身兼顾两者,它是儿童学习的内容,也是帮助儿童培养讲述能力的教具。第三,幼儿园集体讲述活动的需要。教师用凭借物要求就同一讲述对象构思表达,这样既可以为集体活动指明方向,也利于儿童之间语言经验的相互模仿和借鉴。4、结合儿童年龄特点举例论述讲述活动的类型答:从语言编码的特点分1.叙事性讲述叙事,即叙述事情。叙事性讲述是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发展变化过程用叙述的方式说出来。2.描述性讲述描述性讲述是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景物的特质特性具体形象地讲出来。3.说明性讲述说明性讲述是用口头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用途等简单明了地说出来。4.议论性讲述议论就是讲道理论是非。议论性讲述是通过摆观点、摆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和主X的活动。从凭借物的特点分1.实物讲述实物讲述就是用具体可感知的实物作为凭借物来帮助培养儿童讲述能力的活动。2.情景讲述情景讲述是要求儿童凭借对情景表演的理解和记忆进行讲述的活动。3.看图讲述看图讲述就是以图片为讲述对象来帮助培养儿童讲述能力的活动。5、举例论述讲述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答:1、培养学前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是学前儿童独白语言出现的先决条件之一,唯有对讲述对象的熟悉理解儿童才能有话可说。2、培养学前儿童独立构思与清晰完整表达的意识、情感和能力。讲述活动培养学前儿童独白的语言能力。3、培养学前儿童对语言交流信息度的调节技能。6、举例说明教师如何更好地组织自由讲述活动答:①在儿童自由讲述前应提出活动的要求,引导儿童围绕讲述活动对象进行交流。②在儿童自由讲述中注意语言交流环境的营造,放手让儿童自由发挥,不随意打断儿童的讲述,仅以适当插话或插问方式隐形引导。③注意儿童语言发展状况,寻找闪光点,以便在此基础上开展新的的学习。④注意全体儿童的学习状况,避免出现儿童在积极发言,其他儿童无所事事的状况出现。7、举例说明教师如何更好地帮助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答:(1)讲述思路的迁移。这类迁移是要求儿童把在活动中学会的讲述思路运用到讲述同类事物或者不同事物的对象上。(2)语言表达方式的迁移。巩固迁移讲述经验后教师可以进行教育测评,检查、评价教育活动的效果。8、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引导孩子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答:①在儿童自由讲述前应提出活动的要求,引导儿童围绕讲述活动对象进行交流。②在儿童自由讲述中注意语言交流环境的营造,放手让儿童自由发挥,不随意打断儿童的讲述,仅以适当插话或插问方式隐形引导。③注意儿童语言发展状况,寻找闪光点,以便在此基础上开展新的的学习。④注意全体儿童的学习状况,避免出现儿童在积极发言,其他儿童无所事事的状况出现。-.可修编.\n---9、举例说明绘图讲述与拼图讲述的不同之处答:绘图讲述与拼图讲述也不同,它们的区别在于材料的不同,绘图讲述不像拼图讲述一样已有一定的参照物。绘图讲述对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要求更高,让儿童在想、说、做几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发展。绘图讲述活动具有较高的难度,通常这类活动都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侧重于指导儿童的绘图,第二次侧重于指导儿童讲述。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可安排适宜的绘图讲述活动,小班儿童可以先绘图后讲述,中班儿童可以边绘图边讲述,大班儿童可以先讲述后绘图。五.探究题1、拟定一个适合小班(或者大班、中班班)幼儿的实物讲述活动2、以小班(或者大班、中班班)的生活经验讲述“我的玩具”为题,模拟示X教师的教学提问3、根据你自身讲述活动的教学经验,分析你所参与过的讲述活动的教育目标4、以小班(或者大班、中班班)的生活经验自定主题,开展一个自由讲述活动单元七学前儿童文学活动一.选择题1、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有(A)A.游戏性??????????B.趣味性C.直感性?????????D.幻想性2、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儿歌专集是(C)A.《古今风谣》????B.《诗经》C.《演小儿语》?D.《天籁集》3、下列作品中不是由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的是(C)A.《丑小鸭》?B.《白雪公主》C.《打火匣》D.《海的女儿》?4、叶圣陶的(B)是我国第一部作家童话集。?A.《小白船》?B.《稻草人》?C.《一粒种子》?D.《旅行家》5、图画书又称为(?A?)?A.图画读物???B.绘本C.图画故事???D.连环画?6、《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作者是(A)?A.叶圣陶???B.严文井???C.X天翼???D.周作人?7、学前儿童故事活动首先要面临的是什么问题(B)A.教育问题B.选材问题C.儿童兴趣问题D.幼儿身心特点的问题8、广义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B)??A.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B.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C.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9、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A.“听”来接受文学????B.“看”来接受文学??C.“读”来接受文学????D.“背诵”来接受文学-.可修编.\n---10、狭义儿童文学的对象是?(A)?A.3~6岁的儿童???????????????B.6、7岁~11、12岁的儿童??C.11、12岁~15岁的儿童???????D.15岁以下的孩子?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11、所有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品,无不依靠(A)?A.神奇的宝物和魔法???B.作家对幼儿独特精神状态的承认和发掘???C.曲折的情节描写?????D.英雄形象和华丽的语言12、成人诗与儿童诗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A)。?A.?儿童情趣???????????B.?诗歌的韵律?C.?教育意义???????????D.篇幅的长短13、?幼儿生活故事和童话相比,最大的特色是(?A?)。??A.?幼儿生活的真实写照??????B.?虚拟世界的描绘???C.?篇幅比较长??????????????D.?篇幅比较短?14、在幼儿文学的各种文体中,最贴近幼儿生活的是(A)A.幼儿生活故事?B.童话C.寓言????D.?儿歌15、儿童文学是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A)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A.?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B.?有利于他们智力发展?C.?有利于心理成长??????????????D.有利于适应社会16、图画书中最常见的形式是(?A?)???A.?图文并茂的故事?????B.?只有图画没有文字?C.?只有文字的故事D.以文字为主图画为辅17、童话的基本特征是(?A?)????A.幻想??B.?虚构?C.写实??D.白描18、童话起源于(?A?)??A.?神话传说????B.?民间故事?C.现实生活??????????D.外国文学?20、世界上第一本专为儿童编辑的图画书《世界图绘》的作者是大教育家(A)???A.?夸美纽斯?B.?贺拉斯?C.皮亚杰D.安徒生二.名词解释:1-.可修编.\n---、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答: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是以儿童文学(主要是幼儿文学)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地系列语言教育活动。2、诗歌和散文的仿编答:诗歌和散文的仿编,是儿童在欣赏和理解了诗歌与散文的基础上,仿照某一首诗歌或某一篇散文的框架,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扩展想象,构思编出新的内容,也就是自己的诗歌或散文段落。3、儿童诗歌散文活动答:儿童诗歌散文活动主要是指从一个具体的诗歌或者散文作品入手所展开的一系列的欣赏、创编的语言活动。三.简答题:1、儿童文学活动的基本特征答:1.围绕文学作品开展活动,是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最突出的特点之一。2.整合相关学科的学习内容。儿童的文学活动从文学作品的教学出发,常常整合其他相关领域的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使得儿童的各方面有更多机会认识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促进儿童对文学作品的感知理解。3.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儿童发展是他们自己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构建起来的,并且需要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儿童语言的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交互作品逐步实现的。2、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目标答:1.向学前儿童展示成熟的语言,扩充学前儿童的词汇量。2.培养学前儿童善于倾听的技能。3.鼓励学前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高儿童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4.培养学前儿童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发展儿童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能力。3、如何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答:1.第一层次:完整感知文学作品以文学作品作为学习内容的文学活动,首先应该让儿童感知作品,这是学习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完整感知文学作品是文学活动的第一步,儿童能否很好地感知、理解作品,也决定了他们能否更好地进入到后面的学习活动。2.第二层次:理解体验作品在学习和欣赏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有必要进一步组织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活动,帮助儿童进一步理解、体验作品内涵,尤其要让他们切身地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心理和精神世界。3.第三层次:迁移作品经验在帮助儿童深入理解、体验作品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儿童形成迁移作品的经验。4.第四层次: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归根到底是语言教育活动,最后都应该落实到学前儿童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上。4、学前儿童故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答:儿童故事的选择和熟悉。学前儿童故事活动首先要面临的是选材问题。除了要遵循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教育性、知识性等一般特点和兼顾多种体裁以外,还要考虑故事本身的一些条件。5、学前儿童诗歌、散文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答:学前儿童诗歌散文的作品一般来说应该选择内容单纯,主题明朗,音韵和谐,语言优美凝练,想象力丰富,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小班,选材应以儿歌为主,要篇幅短小,主题集中,语言形象生动活泼,构思巧妙;中班,选材应以儿歌、儿童诗为主,篇幅稍长,语言要丰富多彩,多用重复结构;大班,选材题材可以更加广泛,篇幅较长,画面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6-.可修编.\n---、儿童故事的选择答:首先,主题单一明确,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其次,情节应该具体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趣味盎然,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按一般顺序记叙便于儿童理解。最后,故事要有针对性。针对本班儿童实际情况和当前思想状态,及时选择相关主题的故事进行教育。7、学前儿童故事活动的组织方法及指导要点答:第一,教师讲述故事首先要熟悉故事,可对作品对白和细节做适当修改,讲述要声情并茂,语言要规X明确、简单完整、生动形象、便于儿童记忆。第二,儿童故事教育重在引导儿童理解、体验作品,所以教师还可以通过挂图、教具和描述性、思考性、假设性的三层次提问等方式,帮助儿童理解故事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特征等。第三,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围绕故事主题开展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故事的经验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加深儿童对故事的理解,充分调动儿童各种感官,发展儿童完整语言。第四,以发展儿童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为主。教师应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8、编构学前儿童故事答:编构故事对儿童来说,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创造性活动。编构故事的基本思路是,在帮助儿童感知、理解故事类文学作品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儿童对故事类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构成的敏感性,找出故事的内核和规律并进行模仿,从而逐步学会编构出完整的故事。9、儿童诗歌散文作品的选择答:小班,选材应以儿歌为主,要篇幅短小,主题集中,语言形象生动活泼,构思巧妙;中班,选材应以儿歌、儿童诗为主,篇幅稍长,语言要丰富多彩,多用重复结构;大班,选材题材可以更加广泛,篇幅较长,画面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10、儿童诗歌散文活动过程组织方法与指导要点答:第一,在诗歌、散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引导儿童理解诗歌、散文的意境、情感和主题,是活动成败的关键。第二,朗诵是理解掌握诗歌、散文的绝佳途径。第三,围绕诗歌、散文主题开展相关的活动。让儿童通过表演、游戏、朗诵、绘画等活动,迁移作品的经验,更好地体验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第四,留给儿童艺术性构建语言的尝试空间。可以在理解诗歌、散文基础上,让儿童通过想象性讲述、仿编、创编等活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11、儿童诗歌散文的仿编答:诗歌和散文的仿编,是儿童在欣赏和理解了诗歌与散文的基础上,仿照某一首诗歌或某一篇散文的框架,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扩展想象,构思编出新的内容,也就是自己的诗歌或散文段落。12、儿童文学作品四个层次的学习答:1.第一层次:完整感知文学作品以文学作品作为学习内容的文学活动,首先应该让儿童感知作品,这是学习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完整感知文学作品是文学活动的第一步,儿童能否很好地感知、理解作品,也决定了他们能否更好地进入到后面的学习活动。2.第二层次:理解体验作品在学习和欣赏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有必要进一步组织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活动,帮助儿童进一步理解、体验作品内涵,尤其要让他们切身地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心理和精神世界。3.第三层次:迁移作品经验在帮助儿童深入理解、体验作品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儿童形成迁移作品的经验。4.第四层次: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归根到底是语言教育活动,最后都应该落实到学前儿童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上。四.论述题:-.可修编.\n---1、举例论述学前儿童文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地四个层次答:1.第一层次:完整感知文学作品以文学作品作为学习内容的文学活动,首先应该让儿童感知作品,这是学习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完整感知文学作品是文学活动的第一步,儿童能否很好地感知、理解作品,也决定了他们能否更好地进入到后面的学习活动。2.第二层次:理解体验作品在学习和欣赏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有必要进一步组织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活动,帮助儿童进一步理解、体验作品内涵,尤其要让他们切身地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心理和精神世界。3.第三层次:迁移作品经验在帮助儿童深入理解、体验作品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儿童形成迁移作品的经验。4.第四层次: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归根到底是语言教育活动,最后都应该落实到学前儿童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上。2、举例论述你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何体现文学活动目标的答:1.向学前儿童展示成熟的语言,扩充学前儿童的词汇量。2.培养学前儿童善于倾听的技能。3.鼓励学前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高儿童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4.培养学前儿童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发展儿童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能力。3、举例说明如何整合相关学科开展文学活动答:儿童的文学活动从文学作品的教学出发,常常整合其他相关领域的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使得儿童的各方面有更多机会认识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促进儿童对文学作品的感知理解。在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教学中,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包含丰富的语言信息,一个文学作品,对学前儿童而言,往往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第一层次的学习,学前儿童聆听和阅读作品,主动感知各种语言符号连接的作品,即学习和欣赏作品。第二层次的学习,透过语言和概念去认识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进而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三层次的学习,通过开展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活动,将作品经验迁移到儿童的实际生活中,以检验和加深儿童对作品的理解。4、举例说明如何提高多种途径开展文学活动答:儿童发展是他们自己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构建起来的,并且需要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儿童语言的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交互作品逐步实现的。因而,学前儿童文学活动,应当着重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多种操作途径让学前儿童获得亲身体验,即调动学前儿童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前儿童在动口、动手、动脑、动耳等多种途径的学习中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和感受。5、根据小班(或者大班、中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如何选择适合他们的儿童故事答:学前儿童故事活动首先要面临的是选材问题。除了要遵循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教育性、知识性等一般特点和兼顾多种体裁以外,还要考虑故事本身的一些条件。首先,主题单一明确,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其次,情节应该具体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趣味盎然,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按一般顺序记叙便于儿童理解。最后,故事要有针对性。针对本班儿童实际情况和当前思想状态,及时选择相关主题的故事进行教育。6-.可修编.\n---、举例论述开展儿童故事活动时的组织方法答:第一,教师讲述故事首先要熟悉故事,可对作品对白和细节做适当修改,讲述要声情并茂,语言要规X明确、简单完整、生动形象、便于儿童记忆。第二,儿童故事教育重在引导儿童理解、体验作品,所以教师还可以通过挂图、教具和描述性、思考性、假设性的三层次提问等方式,帮助儿童理解故事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特征等。第三,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围绕故事主题开展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故事的经验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加深儿童对故事的理解,充分调动儿童各种感官,发展儿童完整语言。第四,以发展儿童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为主。教师应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7、举例论述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帮助儿童编构故事答:编构故事活动,需要从结构。情节的角度进行统领,并对不同年龄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小班,重点是编构故事结局,即儿童依据个人对语言、情节、人物、主题的理解,在故事将结束时为故事编构一个结局。中班,重点应编构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即“有趣情节”。在故事情节推向顶峰时突然停止,让儿童积极想象,编构出可能出现的发展进程。大班,可以编构完整故事。由于大班已经比较普遍地掌握了故事编构的情节开展方式,所以大班儿童可以编构完整故事。8、根据小班(或者大班、中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如何选择适合他们的儿童诗歌散文作品答:学前儿童诗歌散文的作品一般来说应该选择内容单纯,主题明朗,音韵和谐,语言优美凝练,想象力丰富,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小班,选材应以儿歌为主,要篇幅短小,主题集中,语言形象生动活泼,构思巧妙;中班,选材应以儿歌、儿童诗为主,篇幅稍长,语言要丰富多彩,多用重复结构;大班,选材题材可以更加广泛,篇幅较长,画面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9、举例论述开展儿童诗歌散文活动时的组织方法答:第一,在诗歌、散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引导儿童理解诗歌、散文的意境、情感和主题,是活动成败的关键。第二,朗诵是理解掌握诗歌、散文的绝佳途径。第三,围绕诗歌、散文主题开展相关的活动。让儿童通过表演、游戏、朗诵、绘画等活动,迁移作品的经验,更好地体验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第四,留给儿童艺术性构建语言的尝试空间。可以在理解诗歌、散文基础上,让儿童通过想象性讲述、仿编、创编等活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10、举例论述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帮助儿童仿编诗歌散文答:诗歌和散文的仿编,是儿童在欣赏和理解了诗歌与散文的基础上,仿照某一首诗歌或某一篇散文的框架,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扩展想象,构思编出新的内容,也就是自己的诗歌或散文段落。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活动的准备。儿童必须对要所依照的诗歌或散文熟悉和理解,必须认识要仿编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要有相关方面的知识经验,还有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二,讨论与示X。教师可组织儿童对将要仿编的作品做简单的讨论,引导儿童注意仿编的关键问题。第三,想象与仿编。教师示X之后,可以让儿童说说,引导儿童说出自己奇特的想法,开始让儿童进行仿编。第四,串联与总结。在儿童分别编出自己的诗歌或散文文段后,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将原来的诗歌、散文复述一遍,然后将仿编的段落加上去。五.探究题:1、根据大、中、小班学前儿童的不同特点,自选一篇文学作品,设计一个文学活动2、根据观摩过的幼儿园文学活动,进行分析评价3、自选一篇儿童文学作品,设计一个儿童故事编构活动4、自选一篇儿童文学作品,设计一个儿童诗歌散文仿编活动-.可修编.\n---单元八学前儿童的早期阅读活动一、单选题1、(B)是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早期阅读教育。A、0-3岁B、3-6岁C、0-6岁D、3-12岁2、在我国,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的文件是(C)。A、《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B、《幼儿园工作规程》C、《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D、《幼儿园教育纲要》3、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按发生地点分类的项目(B)。A、家庭早期阅读B、学校早期阅读C、社区早期阅读D、幼儿园早期阅读4、以下哪项不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于3-4岁幼儿早期阅读目标的具体要求?(B)A、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B、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C、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D、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5、以下哪项是《指南》中对于4-5岁幼儿书写目标的具体要求?(B)A、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B、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C、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D、写画时姿势正确6、早期阅读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哪三个方面?(A)A、认读、理解、运用B、认读、记忆、运用C、记忆、理解、语用D、认读、理解、书写7、阅读活动离不开(D)这个载体,这个特性是阅读的前提。A、标记B、文字C、图画D、符号8、(C)是儿童阅读的本质。A、认读B、情感C、理解D、运用9、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形式不包括以下哪项?(B)A、集体早期阅读活动B、亲子阅读活动C、阅读区活动D、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阅读活动10、幼儿有兴趣捧书看,会给书中的图画命名,能改编书中熟悉的内容这属于前识字能力发展的(A)阶段。?A、萌发阶段B、初期阶段C、流畅阶段D、读写阶段11、教师为学前儿童创设丰富的阅读物质环境,这种物质环境包括为儿童提供(B)。?A、教师及时的鼓励B、充足的阅读材料C、时间和空间D、家长的陪同12、早期阅读需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具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它包括(A)两个含义。A、精神环境、物质环境B、丰富的图书和教师的及时指导?C、师幼互动阅读D、幼儿自主的阅读和家长的陪伴?13、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途径是(A)。?A、早期阅读活动?B、早期谈话活动?C、早期讲述活动?D、早期欣赏活动14、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帮助儿童获得(D)。?A、图书阅读经验、讲故事的经验?B、会做读书笔记的经验?-.可修编.\n---C、会握笔写字的经验?D、前图书阅读经验、前识字经验和前书写经验15、在幼儿园里,常见的阅读场所是(A)。?A、语言角、阅读区?B、操场、走廊?C、活动时、休息室?D、桌椅边、餐桌边?二、名词解释1、亲子阅读:又称“家庭早期阅读”,是指父母与孩子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采用多种形式共同分享的阅读活动。2、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是指教师以幼儿自身经验为基础,在适当的情景中,通过幼儿对图片、影像、标记、文字、符号等材料的认读、理解、运用,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获得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前识字和前书写经验的活动。3、前图书阅读活动:就是利用儿童感兴趣的、图文并茂的图书,培养儿童的前阅读能力,帮助儿童获得前图书阅读的行为经验,从而为正式阅读奠定基础的活动。4、前识字活动:指儿童在正式学习识字之前,在生活环境中自然萌发地对文字的习得和文字概念的获得。5、前书写活动:指儿童用笔或者其他书写替代物,通过感知、涂画、涂写、模拟运用文字或符号等形式,用图形和文字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及构建前书写经验的游戏和学习活动。6、集体早期阅读活动:是指教师专门设计并组织开展,有一定活动目标,以读本为载体,针对儿童集体的阅读教学活动。三、简答题1、早期阅读活动的内容答:早期阅读活动的内容包含三个方面的阅读经验,即前图书阅读经验、前识字经验以及前书写经验。2、适宜的早期阅读材料的特点答:儿童最主要的阅读材料是图画书,能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的图画书具有以下特点:1.情节精彩的故事;2.主题接近日常生活,与热点动画片相关联;3.语言口语化,句子主干有重复频率;4.图文并茂,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且图文高度对应;5.难度适中,具有适当的挑战。3、儿童前识字经验的核心内容的三个X畴答:1.有关符号和文字功能的意识;2.有关符号和文字形式的意识;3.有关符号和文字规则的意识。四、论述题1、论述早期阅读活动的特点要点:(一)认读:符号性和多维感知(二)理解:理解性与情感体验(三)运用:互动性与创造实践2、论述如何为幼儿园的儿童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答:阅读环境,即一种阅读条件和阅读氛围,它以显性(物质环境)或隐性(心理环境)的方式影响着儿童的阅读兴趣。良好阅读环境的创设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环境,主要包括阅读区环境、教室墙面环境及其他刺激所构成的物质环境。阅读区的布置应安静、自由、安全、温馨、舒适、美观、丰富,能引起儿童的兴趣。阅读墙、活动室等的布置应依据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发展水平,为儿童提供一些内容贴近其生活经验的阅读信息。2.心理环境,主要指教师态度、师幼关系和儿童同伴关系所构成的人际环境,良好的阅读心理环境能够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和愿望,是儿童乐于阅读的心理基础。五、活动设计1、为中班阅读活动《小猪变形记》设计教案。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中小猪通过改变自己形态,寻找快乐幸福的过程。?2.发挥想象,大胆讲述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3.有阅读图书的兴趣,从中体验:做自己,最幸福。?活动准备:?1.自制大书《小猪变形记》、相应图片。2.装扮动物的道具。?-.可修编.\n---3.字卡“变”?活动过程:?一、营造氛围,走近故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大书,让我们来看一看里面有趣的故事吧!”(出示绘本封面)?二、观察图片,自由讲述。?1.出示封面,根据故事题目猜测小猪变形。?“你看到了什么?”“小猪怎么了?”“这只小猪总喜欢模仿别人变来变去?”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小猪变形记》。?2.想象自己变形的快乐。?“如果你是小猪,你想让自己变成谁(什么)呢?为什么?”?3.根据自制大书画面,自由讲述并模仿动物。?(1)“这本大书里,小猪到底都变了些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逐页出示5副图)?(2)“谁来说说看,你觉得小猪他都变成了谁?是通过什么方法变的?它为什么要把自己装扮成别人的样子呢?”?(3)“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猪到底用什么方法变成长颈鹿的?”?(4)“小猪踩着高跷,在路上又会遇到谁?(斑马)小猪怎么跟斑马打招呼的?听了小猪的话,斑马又会怎么说呢?”?(5)播放配音“砰”的声音。“哎呀,不好,发生什么事了?”(翻页码小猪摔倒画面)小猪摔跤以后会怎么想??(6)然后,它又要有什么新想法呢?看!它在干嘛?(翻到在刷涂料画面)它为什么要这么做??(7)它变成斑马后,又遇到谁?它们之间又会说些什么?听一听,它们到底说了什么?大象说:你马上就——猜猜小猪又怎么了??(8)播放配音“哗啦”的声音。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小猪又会说什么呢??小猪到底说什么呢,来听一听??(9)还没等身上的水全干,小猪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会是什么呢?(翻到小猪长鼻子一页)它变成什么了?又是怎么变的??(10)小猪跺跺脚又出门去了,它会在路上碰到谁?看看到底是谁呢?(袋鼠)?小猪会对袋鼠说些什么?袋鼠会怎么回答呢??(11)小猪正想争辩,突然……播放“阿嚏”的声音,小猪怎么了?它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会怎样?这时,小猪心里会怎么想?听一听?(12)它马上又有一个好主意,这次它变出什么花样?(翻到装弹簧画面)装了弹簧的小猪会怎样出门呢?还可以说成一蹦一跳。?(13)小猪一蹦一跳,一蹦蹦到了树枝上,跟鹦鹉打起了招呼,它又会向鹦鹉炫耀什么?鹦鹉会怎么回答??(14)听了鹦鹉的话,小猪气坏了,跳得越来越高,蹦到了哪里?结果怎样??(15)小猪挂在树上晃啊晃,它想:哎,我要是会飞多好啊!接下来,它还想变成什么?(翻到小猪做翅膀画面)请幼儿看画面讲述。谁来看着画面来说一说??后来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你能看着讲一讲吗??(16)小猪变成鹦鹉后,试着想飞,可是又发生了什么倒霉的事情??(17)就在这时,泥潭里传来了另一只小猪的声音,听!(播放小猪的话:你说什么……)?(18-.可修编.\n---)于是,小猪跟着滚来滚去,它心里觉得怎样??小结:小猪还是觉得当自己是最开心的事情!?三、完整阅读,懂得道理。?1.孩子完整欣赏大书《小猪变形记》,教师生动讲述。?(1)“欣赏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小猪说的吗?”?(2)小结:“是呀,小猪他一心要改变自己的外形去模仿别人,想从中获得快乐,可是不管他再怎么模仿,别人都说不像,到最后他才发现还是要做回自己。”?3.经验迁移,明白道理。?(1)“在平常的生活中小朋友们,你有没有刻意去模仿别人这种行为呢?”?(2)“今天我们通过阅读绘本《小猪变形记》,让我们感受到去模仿别人的动作、语言是一件很累的事,做自己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事!”?四、延伸活动,再次激趣。?“这本大书真有趣呀!你们想来表演吗?”(出示故事中的角色指偶)?“看!我手上戴的是什么?”“我们戴着指偶和好朋友一起表演,一定会发现很多更有趣、更精彩的故事情节。”?2、为小班阅读活动《藏在哪里了》设计至少三种不同的导入方式。导入方式一(游戏导入):课前5分钟的时间内,教师组织幼儿玩儿“捉迷藏”的游戏,限定幼儿们在教室X围内进行躲藏和寻找的活动。导入方式二(谈话导入):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玩儿过“捉迷藏”的游戏吗?儿童:玩过!教师:那在这个游戏里你是“找”的那个人还是“藏”的那个人?当你在找其他小朋友的时候,你会问什么?儿童:“你们藏在哪里了?”教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藏在哪里了》里边到底讲了些什么。......导入方式三(图片导入):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们找找图中有哪些小动物藏起来了。2、请小朋友们谈谈是怎么看出来的,动物们都藏在哪里了。3、引入《藏在哪里了》的阅读材料。导入方式四(封面导入):教师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就出示《藏在哪里了》的阅读材料,针对材料请幼儿们认真观察并提出问题,或者教师提问儿童回答。2、论述如何为幼儿园的儿童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五、活动设计1、为中班阅读活动《小猪变形记》设计教案。2、为小班阅读活动《藏在哪里了》设计至少三种不同的导入方式。单元九学前儿童听说游戏活动一、单选题1、语言听说游戏属于(B)。-.可修编.\n---A、角色游戏B、规则游戏C、表演游戏D、结构游戏2、听说游戏“击鼓传花送礼物”从性质上分属于(C)。A、体力游戏B、智力游戏C、竞赛性游戏D、非竞赛性游戏3、听说游戏活动过程中实现了从活动向游戏的过渡,这种过渡经历了除了(D)之外的几种转换。A、由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转换B、由真实情景向假想情景转换C、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D、由假象情景向真实情景转换4、听说游戏活动是以培养学前儿童的(C)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语言教育活动。A、理解和表达B、理解和运用C、倾听和表达D、阅读和表达5、以口语表达练习为主的听说游戏活动主要包含以下(A)两个方面的练习。A、语音和词汇扩展B、语音和语法C、语音和语用D、句型和句式6、以下哪项不是组织游戏评议的良好作用(D)。A、借机锻炼儿童的语言能力B、为以后更好地进行自主游戏活动奠定基础C、圆满完成游戏任务并发挥好教育的作用D、给教师评价、指导儿童的机会二、名词解释1、听说游戏活动:是指教师用游戏的方式组织的含有较多规则成分的以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语言教育活动。三、简答题1、听说游戏活动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有何意义?答:听说游戏活动能够对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发展产生全面的影响,(1)帮助儿童按一定游戏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通过游戏过程中的练习提高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2)听说游戏活动在游戏的设计和组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倾听能力的教育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儿童进行倾听方面的有意锻炼,进而提高儿童的倾听能力;(3)听说游戏活动是发展儿童的重要智力手段,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儿童在语言交往的过程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2、创设语言听说游戏活动情境的典型途径有哪些?答:几种典型途径:(1)通过实物来创设游戏情境;(2)借助动作表情创设游戏情境;(3)运用语言创设游戏情境;(4)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游戏情境。3、在学前儿童自主游戏阶段,教师应做到哪些?答:教师需要做到:(1)观察游戏进程,给予一定的指导;(2)关注个体,及时帮助。4、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组织的主要步骤有?答:(1)教师设置游戏情境,调动学前儿童的积极性;(2)教师讲解游戏的规则和玩法;(3)师X参与游戏;(4)学前儿童自主游戏;(5)组织游戏评议。四、论述题1、举例说明听说游戏活动有什么特点?要点:听说游戏活动的特点:(1)听说游戏中蕴含着语言教育的目标;(2)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3)游戏成分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2、在组织以提高学前儿童的积极倾听水平为主的听说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并试简单举例。要点:(1)练习听懂规则和指令的游戏,如练习发翘舌音ch的游戏“小鸡吃米”;(2)练习准确把握和传递存在细微区别信息的游戏,如“你来说,我来做”。五、活动设计如:活动名称《聪明转转转》活动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量词;“-.可修编.\n---朵、棵、个、只、架、辆”。2、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及思维能力。3、体验竟赛活动的快乐,增强幼儿集体荣誉感。活动准备:1、熊妈妈胸饰1个,小松鼠、小白免、小山羊、小猴、胸饰与幼儿人数相同。2、挂图一幅,图片若干。四组各1个蓝子。(内装实物若干)3、录音机,欢快音乐,录音一段,奖品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老师以熊大妈身份引出课题。  师:亲爱的观众朋友,你们好,我们又见面了,欢迎收看“聪明转转转”。我是熊大妈,今天参加节目的小选手分别是四队,小猴队、小白免队、小山羊队、小松鼠队。(二)以各种不同环节进入活动。  师:我们的比赛规则里答对题目方阵将获得一个皮球,最后以皮球最多的方阵为胜,小朋友有没有信心?  幼;有!1、第一环节:“聪明学学学。”请看大屏幕。  出示图片,问;“你看到了什么。”  幼:我看到花。  师:花是一朵一朵的。(说量词:“朵”)  依次学习“个、只、架、辆、棵”  幼儿齐读一遍“一朵花,一个小朋友,一棵树、一只小白免、一架飞机、一辆车。  师:你们看这些圈圈里的字,都是表示“人”“事物”或“动物”的单位词,它们都是“量”词,“量词”一般都跟数字用在一起。  本环节各队表现非常好,各获得一个皮球。2、第二环节“找一找、说一说”(在各队放有实物)①同伴相互交流,幼儿自由找秘密,用量词说出来。②组织纪律,请各位选的保持安静,注意比赛规则。③每队选几名幼儿上台说出自己的秘密。  如:我的秘密是一(瓶)水等。3、第三环节:“看录像找岔”  第一遍录像(量词用错)如:“我买一朵西瓜”  错在哪里?  幼:“西瓜是一个一个的”。  第二遍录像(正确使用量词)  师:好,现在我们看看各队得分情况,暂时××队领先,××加油!4、第四环节:“看图说量词”  本环节为抢答题,师出示图片。①幼儿用图片上的数字说出量词。  如:“七棵树”②熊大妈把以上图片编成量词歌:  幼儿跟说一遍:  量词歌  一只鸡,两只鸭,  三条鲤鱼,四对虾,  五本书,六支笔,  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三)评出“聪明宝宝”,并总结。1、宣布得分情况,颁发奖品(放音乐)。2、选一些小朋友谈谈这节课的学习和感受,教师总结、结束。-.可修编.\n---1.第1题开展文学教育活动,在儿童第一次接触作品时教师要(B)A.多次重读讲述B.避免过多重复讲述C.边多次讲述边多次提问D.先多次提问再开始多次讲述2.第2题在讲述活动中,(B)A.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地讲B.幼儿可以学习认识事物的顺序和方法C.幼儿无需给听者留下完整清晰的印象D.幼儿可以听老师讲故事 3.第3题幼儿园文学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它的第一层次是(C)。A.理解体验作品B.迁移作品经验C.学习文学作品D.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达4.第4题考虑教育内容、教师的指导活动和儿童的学习活动如何展开的过程属于(D)步骤A.确定活动目标B.选择活动内容C.策划活动流程D.拟定活动方案 5.第5题对幼儿园前识字教学说法错误的一项是(C)。A.识字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内容之一B.识字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方式之一C.识字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唯一的内容和方式D.大量系统的识字不是儿童早期阅读的主要内容 6.第6题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A.皮亚杰-.可修编.\n---B.乔姆斯基C.斯金纳D.贝茨 7.第7题在幼儿园各年龄班,(A)是语言教育的关键期。A.小班B.中班C.大班D.小学低年级 8.第8题幼儿在讲述活动中,(A)A.说话不能很随意,不能宽松自由地交谈B.说话可以很随意,可以宽松自由地交谈C.幼儿主要是听教师讲述表达。D.幼儿和教师之间随意交谈。 9.第9题幼儿园中班编构故事的重点应放在编构故事的(C)。A.开端B.发展C.高潮D.结局10.第10题学前儿童词汇教育要求为儿童提供的新词应以(A)为主A.实词B.虚词C.动词D.名词 11.第11题言语是一种(B)A.社会现象B.个体心理现象C.约定俗成的现象D.工具现象 12.第12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其独有的作用,选出不属于其作用的一项D-.可修编.\n---A.诊断作用B.增效作用C.反馈作用D.激励作用 13.第13题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C)的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A.0-3B.40243C.0-6D.0-18 14.第14题中大班幼儿语音教育重点在(C)A.听力训练B.发音训练C.矫正发音D.教师示X 15.第15题后天环境论者认为,(B )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 A.先天生理机制B.强化C.认知结构D.思维16.第16题具体教育活动目标制定受制于(A)A.终期目标B.游戏行为培养目标C.倾听行为培养目标D.表述行为培养目标17.第17题儿童开始说话的单词句阶段通常延续(B)A.3个月B.半年C.一年D.一年半 18.第18题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向儿童展示(A)A.成熟的语言-.可修编.\n---B.好听的语言C.浅显的语言D.简化的语言 19.第19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包括3个方面,它们是(B)。A.终期目标、倾听行为培养目标、表述行为培养目标B.终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教育活动目标C.倾听行为培养目标、表述行为培养目标、早期阅读行为培养目标D.倾听行为培养目标、表述行为培养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行为培养目标 20.第20题先天决定论者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特殊认知能力,人类的(D)因素决定着儿童语言获得的整个过程。A.环境强化B.后天训练C.社会交往D.先天遗传 21.第21题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语言教育活动属于A.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B.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C.谈话活动D.讲述活动 22.第22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整体结构包括语言教育目标、语言教育内容、语言教育过程和(D)四个要素。A.语言教育环境B.语言教育评价C.语言教育方案D.语言教育原则 23.第23题选出不符合学前儿童掌握词类顺序的一项AA.先实词后虚词B.先名词后动词C.先副词后动词-.可修编.\n---D.先名词后形容词 24.第24题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来源于人类()与()之间的相互作用。BA.逻辑思维运动行为B.遗传结构环境输入C.选择性模仿有意训练D.生理机构自我强化 25.第25题幼儿有兴趣捧书看,会给书中的图画命名,能改编书中熟悉的内容这属于前识字能力发展的(A)阶段A.萌发阶段B.初期阶段C.流畅阶段D.读写阶段26.第26题行为主义的语言模式来源于( )和华生的基本概念。A.坎特B.布龙菲尔德C.巴甫洛夫D.斯金纳C 27.第27题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性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A)A.不断减少B.不断增加C.没有增减D.快速增加28.第28题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我们称之为(A)A.言语B.编码C.译码D.语言能力 29.第29题-.可修编.\n---下列有关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层次结构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A.学前教育的终期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一般由专门的机构制定B.具体活动目标是为语言教育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服务的C.学前儿童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一般是由教师自己制定的D.教师制定具体活动目标要符合年龄阶段目标,终期目标往往不过多考虑。 30.第30题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中,大班编构故事的重点应放在(B)A.具体的人物形象B.编构完整的故事C.生动的故事语言D.曲折的故事情节 31.第31题幼儿的叙事性讲述的要求是(D)A.要求说清人物、事物、时间、地点和为什么B.要求说清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和为什么,并要求说明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C.以幼儿认为将明白为标准D.一般只要求幼儿能简洁、清楚地按顺序讲述事件 32.第32题文学作品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C)A.知识教育和智力的开发B.道德教育和情感的熏陶C.审美能力、文学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D.人际互动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33.第33题完整语言教育的观念认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当是(D)。A.整合统一的B.全面的、完整的C.全面的、多样的D.完整的、真实的 34.第34题、后天环境论代表人物是A-.可修编.\n---A.斯金纳B.乔姆斯基C.皮亚杰D.贝茨 35.第35题儿童早期识字能力的发展和他们的(A)发展密切相关。A.口头语言B.书面语言C.内部语言D.外部语言 36.第36题幼儿园的文学活动,应着重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C)途径让幼儿得到发展。A.童话表演B.角色互换C.多种操作D.师生交流37.第37题对幼儿谈话活动的作用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A.激发幼儿与他人交谈的兴趣B.帮助幼儿打破谈话规则的限制C.增强幼儿通过谈话获取信息的意识D.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并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38.第38题先天决定论主要是指(A)的转换生成理论流派对儿童语言学习和获得所做的解释。A.乔姆斯基B.斯金纳C.坎特D.皮亚杰 39.第39题在讲述活动中,(C)A.幼儿有机会逐渐体会在集体面前独立讲述自己的想法B.幼儿有机会在家长面前独立讲述自己的想法C.-.可修编.\n---幼儿有机会逐渐学习在集体面前独立讲述自己的想法D.幼儿没有机会在集体面前集体讲述自己的想法 40.第40题行为主义者贬低人类生理基础的作用从根本上抹杀了(C)之间的本质差异。A.不同人种B.男人和女人C.人与动物D.成人和儿童 41.第41题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途径是(A)。A.早期阅读活动B.早期谈话活动C.早期讲述活动D.早期欣赏活动 42.第42题选出不属于语言发生的生物基础的一项CA.发音器官的成熟B.语音听觉系统的成熟C.声带的松紧程度D.大脑神经中枢的成熟 43.第43题强化说的代表人物是(C)A.皮亚杰B.乔姆斯基C.斯金纳D.布鲁姆 44.第44题早期阅读活动教师鼓励儿童归纳图书内容有三种形式,选出不属于的一项DA.一句话归纳法B.一段话归纳法C.图书命名法D.三段式归纳法 45.第45题在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和地区,人们为了交际而使用的语言称为(B)-.可修编.\n---A.第一语言B.第二语言C.母语D.本族语 46.第46题社会交往说认为,语言交往()在儿童语言结构获得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A.内容B.形式C.规则D.环境 47.第47题整合的语言教育观念认为儿童语言发展有赖于3种知识的整合习得,这三种知识是(B)。A.社会知识、学校知识和语言知识B.社会知识、认识知识和语言知识C.社会知识、家庭知识和语言知识D.社会知识、情感知识和语言知识 48.第48题讲述活动培养幼儿懂得积极地感知理解要求说的内容,讲述要求幼儿(C)A.学会按主题的要求去构思和说话B.学会清楚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C.不仅需要学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也要学会按照主题的要求去构思和说话D.或者学会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学会按照主题的要求去构思和说话 49.第49题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B)的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A.0~3B.3~6C.0~6D.0~18 50.第50题小班儿童由于其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局限,主要是进行(A)-.可修编.\n---A.实物讲述B.情景讲述C.表演讲述D.议论讲述-.可修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