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00 KB
  • 2022-06-23 发布

提高幼儿语言能力途径分析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提高幼儿语言能力途径分析  摘要:幼儿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他们爱说话,爱提出疑问,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需求等。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幼儿教师与幼儿语言之间的关系,力图找到幼儿语言能力提升的途径,以期能够为幼儿教育作出指导。  关键词:幼儿语言能力途径  幼儿期是人掌握语言的关键期。从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看,发展语言能力不仅是获得知识的载体,而且是发展心理、思维的重要前提。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思维、行为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它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来看,现代社会对其成员的语言要求越来越高,一个缺乏语言能力的人是难以在未来社会中获得良好发展的。而幼儿作为未来社会的一员,语言能力的培养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其特别重要的地位。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幼儿语言能力呢?  一、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可见,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说”是语言能力的核心,也是幼儿生存、发展、学习的基本手段和工具。教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闻借助“说”6\n来与他人分享、与他人沟通、与他人交流,让其体验“说”的自由与欢乐,体验“说”的成功与喜悦,增强“说”的自信心,发挥“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成为“说”的主人。  1.平等交流。在教学中,自由宽松就是让孩子感到没压力、没恐惧,师生关系是平等而和谐、理解与接纳、支持与鼓励的。首先教师要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活动,成为幼儿群体中的一份子,跟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教育上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孩子的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幼儿在活动中就会无拘无束,没有压力,更愿意表达与交流。  2.允许孩子出错。孩子说错不可避免,有的是因为表达和思维发展的不均衡而表现出辞不达意,有的是思路意识不畅而显得结结巴巴。当孩子答错问题时,老师要以宽容的态度接纳他,“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此时老师要做的是用亲切的目光、温和的语言鼓励他“再想一想,再说一次”,适时地进行理解性引导。如:“别着急,慢慢说。”“我知道你明白它的意思,那怎样才能说清楚呢?”要用足够的耐心引导孩子说出来,而不能打断、制止孩子的话语。6\n  3.耐心倾听。作为老师,要有一定的耐心去认真倾听孩子说话。要做出听的姿势,强化听的感受,让不爱说的孩子也说起来。在听的时候,老师的一个体态动作、一个眼神、一种略带夸张的表情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鼓励。不爱说话的孩子原因有很多,如性格内向、胆小、紧张等。在这些孩子面前,老师首先要主动与他们多说话,引导其产生交流愿望。当他们说的时候,老师更要耐心地听,边听边猜,边听边帮助他们放松情绪,使他们逐步产生想说的愿望,说出心里想说的。老师要强化倾听意识,养成倾听的习惯,提高倾听的技能,在倾听中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二、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世界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第一步,观察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幼儿思维简单,只有通过看看、听听、嗅嗅、摸摸才能得到各种感官刺激,获得感性认识,才能产生语言表达的愿望。倘若加入成人有目的的指导,那么大量的词汇语言就会同幼儿观察到的五彩缤纷的事物一起融进他们的大脑,并成为语言内容表达出来。成人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知世界,让他们边观察边积累词汇,并指导他们用词、用句进行语言表达。如:春天,教师带着孩子们外出踏青,看到到处一片生机盎然。这时教师应该乘机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孩子们就会争先恐后地说:“粉红的桃花。”“绿油油的麦苗。”“长长的柳条,像小姑娘的长辫子。”通过观察,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千姿百态的变化及自然清新的美。更重要的是,幼儿在直接感知中,丰富了知识,发展了语言。  三、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思维,没有思维语言无法表达。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了语言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针对幼儿年龄特点,6\n发展扩散性思维,能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在以前,很多教师上语言课时总是一板一眼地给幼儿讲解、示范,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复述故事中的语言,让他们尽量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这样,虽然能使幼儿掌握一些规范的句子和词汇,但从幼儿的反映来看他们学得很呆板、机械,灵活性不够。现在,要求教师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扩展思维,展开联想,表达出不同的语句,在发展语言的同时,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如在讲述故事《下雨的时候》鼓励幼儿想象下雨时的情景,小兔、小鸡、小猫应怎样去躲雨,这时孩子们说的话就形象了许多。如:“小鸡,小鸡,快到绿色的叶子底下来躲雨吧!”“小兔,快到小伞一样的蘑菇下躲雨吧。”然后又及时把这样的句子介绍给大家,使幼儿体会到创造与表达的乐趣,同时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句子。  四、渗透到一日生活之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不只是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语言课)的任务,还应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  1.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幼儿一日生活中,如入园问好、晨间谈话、户外散步、种植等都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有益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语言。  2.在游戏中渗透。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会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表达水平。如在角色游戏中鼓励幼儿积极地用语言进行交流,从而获得语言的发展。6\n  3.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互相渗透的各领域教育是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如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然后用语言讲述出来;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  五、提高自身语言修养  教师的语言是成人与儿童进行语言交际的载体,它不仅承载着知识内容,还会对儿童的语言学习产生影响,并成为儿童模仿学习的对象。在这个时期,教师语言成为儿童学习规范语言经常性的语言环境和重要的模仿范本。  1.讲好普通话。教师在平时工作、学习、生活中要经常使用普通话,加强普通话训练,多听、多说,积极为幼儿起到表率作用,让幼儿通过耳濡目染,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语言。  2.语言儿童化。语言儿童化,是幼儿园教师语言能力的基本要求,其在语音、语汇、语法、语用上具有语汇浅显、形象化语词多、句子短小、句法结构简单、语气词多、语调舒缓、语气略带夸张等特点。儿童化的语言是既能适合于儿童接受又能积极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教学用语,具有幼稚化和成长化两大特征。它既有助于保证知识传授的顺利进行,同时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3.语言具有艺术性。艺术,是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艺术性使语言生动、形象,更富有表现力。教师和儿童之间的特殊关系使得教师语言只有充满着“创造性的艺术风采”,具有规范美、丰富美、音韵美等,才有可能吸引儿童积极地参与,唤起儿童学习语言的愉悦和创造力。6\n  总之,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语言习得的规律,努力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不断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凌红霞创设优良环境,发展幼儿语言能力[J].林区教学,2007年,第7期。  [2]梁丽玲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途径[J].甘肃教育,2007,03,(B)。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