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50 KB
  • 2022-06-23 发布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 19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正文(1)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蜗牛的房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蜗牛身体的外形特征。2、学说象声词"轰隆隆"、"哗啦啦"。3、萌发关爱动植物的美好情感。4、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5、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活动准备:《蜗牛的房子》ppt197\n活动过程:一、出示小蜗牛课件,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1、教师一边说一边操作课件。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宝宝们,看,它是谁?(小蜗牛)2、教师以蜗牛的口气自我介绍,引导幼儿了解认识蜗牛的外形特征。"嗨,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小蜗牛,我有软软的身体,背上背着一个硬硬的贝壳,它就是我的家,可以保护我哦!我的头上还长着两只小犄角,它是来帮我辨别方向的。"二、播放PPT,引导宝宝听听、说说197\n1、教师分别播放打雷、下雨的录音,引导宝宝倾听,并学说象声词"轰隆隆"、"哗啦啦"。师:春天来了,小蜗牛从窝里慢慢爬出来,来到草地上,快乐的唱呀、跳呀。忽然,从天那边飞来好多好多乌黑的云彩,不一会铺满了天空。呀!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2、引导宝宝学学打雷和下雨的声音。三、播放课件,引导宝宝听听、看看、讲讲。1、教师逐一播放课件,边讲边问,引导宝宝看看、讲讲故事内容。"天空中飞来好多黑黑的云彩,轰隆隆、哗啦啦!发生什么事?""地上有些什么小动物?下蚂蚁正在做什么?""小鸟在做什么?""树上的小鸟在跟谁说话呀?说了些什么话呀?""小蜗牛的身体怎么不见了?藏到哪里去了呢?"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197\n四、带宝宝玩"小蜗牛避雨"游戏请宝宝用拇指做身体,其他做壳,听到教师说"轰隆隆"、"哗啦啦"时,将拇指藏进其他手指里,停止不动。"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小蜗牛们快再出来玩吧"。游戏再次进行。教学反思: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2)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拥抱象爷爷》含反思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简单完整的语句描述故事内容;2、能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挂图197\n活动过程㈠、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看第一幅图,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激发幼儿兴趣。1、师:谁来了?你觉得小兔子今天要去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看小兔子的装扮,自由猜测。2、师:小兔子走到哪里?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猜猜它们在叫喊什么?㈡、观察第二三幅图,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1、到底谁来了帮助小兔子的呢?2、集体交流理解图片内容①观察第二幅图师:是谁来帮助小兔子的?象爷爷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帮助小兔子的呢?你觉得象爷爷的什么像小桥?②观察第三幅图师:雄兔子过了河心情怎么样?它们会对象爷爷说什么?它们是怎样感谢象爷爷的呢?㈢、尝试用简单、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教学反思: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有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等待他们发现的“小秘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197\n(3)小班优秀语言课教案《蜗牛变变变》含反思活动背景:本活动依据省编《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中的小班主题活动《秋叶飘》为活动背景。秋天来了,小班开展了秋叶飘的主题活动,孩子们观察秋天的变化,带孩子去树林拾落叶……孩子们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了泥土中的小蜗牛,我们班围绕蜗牛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成活动,我们阅读了绘本《变色蜗牛》,孩子们对绘本中那只吃什么就会变成什么的蜗牛充满了好奇,孩子们都叫那只会变色的蜗牛是只神奇的蜗牛,结合我园的省级课题幼儿园全语言教育,我在班设计了本次以游戏为主导形式的语言活动〈蜗牛变变变〉。活动目标:1.能根据卡片上的物品,大胆想象,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2.学习用完整的短句说话蜗牛吃了什么颜色的东西变成了什么色的蜗牛。197\n3.愿意参与交流,体验语言游戏活动的乐趣。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红黄绿紫四色蜗牛各一只、各种蔬菜、水果卡片,一个口袋。活动过程:一、奇妙的口袋197\n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有很多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让我先来摸一摸(师摸出一样物品)这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什么颜色什么东西。例这是红色的苹果。2、你想摸吗?请1个幼儿来摸,师提示用这是什么颜色什么东西来说出物品。你们还想摸吗?请2个幼儿你们来告诉小朋友,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你说对了,这个礼物就是你的了。)3、小朋友都想摸的,那我们一起来摸一个,你摸的时候快一点,不然它就不出来了,你摸出来的时候告诉旁边的小朋友,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教师很快拿口袋从幼儿身边走一圈,让每个幼儿摸一个在手上。)4、每个小朋友都摸到了,请你告诉大家你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请幼儿开火车说一遍。)二、蜗牛变变变197\n1、你们都拿到了好吃的蔬菜、水果还有糖葫芦,这些好吃的东西是要喂给一个小动物吃的,这个小动物是谁呢?它是昨天王老师讲的故事里的一个小动物,请你来猜一猜,是谁呢?(神奇、变色的蜗牛)对这只蜗牛很神奇,它吃了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就会变成了什么色的蜗牛,看我来试试,师拿一物品喂一蜗牛师示范说例句蜗牛吃了红色的苹果变成了红色的蜗牛。(师边说边做动作说完把蜗牛翻过来。)2、蜗牛真神奇,吃了红苹果,真的变成了红色的蜗牛。谁来喂喂蜗牛,它还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一个幼儿)蜗牛还会怎能样变?请幼儿依次喂完三种蜗牛后贴在黑板上。3、师带幼儿集体说:蜗牛真神奇,吃了红色的苹果,变成了红色的蜗牛。4、你们都想喂蜗牛吃吗?那你自己先说一说蜗牛吃了什么变成了什么?(请一些幼儿在位置上说。)三、拓展词语练习197\n1、小朋友你们都想把自己的东西喂给蜗牛吃,可是蜗牛肚子太小了,一次吃不下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谁会用好听的话来说说你的东西,让蜗牛听了很想吃的东西。请几个幼儿来说一说。2、你们都想让蜗牛吃你的东西的,那你拿着东西去跟蜗牛说一说吧。活动反思:幼儿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游戏来串连起整个活动,通过〈奇妙的口袋〉让幼儿来摸,摸出来说,这一环节幼儿兴趣很高,都积极参与进来,通过第二个环节让幼儿来喂蜗牛吃东西,学说短句,这部分在游戏的环节中进行,幼儿也完成的很好,在最后的环节中让幼儿能拓展词语,这对刚入学二个多月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只能作为活动后的提高来完成。(4)小班语言教案《姥姥的礼物》含反思197\n活动目标:1.感受动画片的情节,乐于倾听同伴的讲述。学习用大大的、香香的、甜甜的等句式来说一说姥姥的礼物。2.尝试看动画与同伴合作模仿角色进行讲述。3.迁移经验进行创造性讲述。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活动准备:(1)制作后的《姥姥的礼物》动画碟片。197\n(2)多媒体教学设备。(3)卡片十张。活动过程:一、识动画片中的角色导入活动。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我们来看看是谁呢?引入活动主题。(看动画片一)(幼儿讲述.)二、段讲述动画片的内容。1.师:喜鹊叫,姥姥提着大包和小包,这是谁的姥姥呢?她要去谁家呢?你想知道吗?(看动画片二)现在你知道她是谁的姥姥了吧?197\n乐乐看到姥姥来了,心里怎么样啊?乐乐很想知道姥姥给她带来了什么,你想知道吗?我们先来猜猜姥姥会给乐乐带什么?(启发幼儿讲述)你的外婆来看你会给你带什么?(幼儿讲述)2.姥姥给乐乐带来了什么礼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看动画片三)师:谁会来说一说姥姥带来了什么。出示相应图片(请幼儿讲述)谁会用好听的话把姥姥带来的礼物说一说?(请幼儿来说一说)197\n3.姥带来水果,还带来什么呢?请接着看动画片.(看动画片四)谁会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这两个礼物?4.姥带来的礼物摆了一桌子,乐乐可高兴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幼儿看图片讲述)乐乐收到这么多的礼物,她会对姥姥说什么?(看动画片五)三、师:乐乐的姥姥带来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你的姥姥也会带来好多呢?现在老师来做姥姥去小朋友家作客,我会带来什么呢?(和幼儿进行模仿游戏)拿出图片,也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请幼儿和幼儿来做游戏。197\n四、今天的动画片好看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把这个好看的动画片讲一讲。(看完整动画片)教学反思: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5)小班语言优质教案《亲一亲》含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语言游戏的兴趣。2.引导幼儿尝试发现用两种不同的物品敲击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并尝试固定的句型进行描述。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活动准备:图片(两只小手),口杯,勺子,碗。活动过程:197\n—、导入活动,感知理解句型。1.出示图片两只手,引起幼儿的兴趣。师:“瞧!这是什么呀?对了,是两只小手,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两只小手在干什么”?(一只手在亲另一只手,小手亲一亲)。师:“手亲小手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然后再来告诉大家”。2.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小手亲小手。师问:“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啪啪,啪啪啪声…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来描述:小手亲小手;啪啪,啪啪啪)。二、游戏.哦!小朋友!你们的小手亲的可真开心呀!现在老师的脚也想来亲一亲了,小朋友看看老师的脚亲了什么地方?老师的脚亲到了地板。请小朋友说一说:“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嗒嗒,嗒嗒嗒)。请小朋友们自己也来做做看。(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小脚亲地板。在集体练习小脚亲地板。)引导幼儿说出完整的句型:小脚亲地板,嗒嗒.嗒嗒嗒。小朋友们的小脚亲累了,要休息一下。师:那!就请小朋友们在看看,我们的桌上有什么?(有杯子,小碗,勺子)今天,我们帮他们也来找一个好朋友亲一亲好吗?197\n游戏规则:每个小朋友手里拿两个一样的东西,让它们也来亲一亲,听听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活动,鼓励其他幼儿一起来学说他的话。)杯子亲杯子:当,当当当。勺子亲勺子:叮叮,叮叮叮。小碗亲小碗:咣咣,咣咣咣。集体练习: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说出完整的句型。活动结束:小朋友,今天的游戏好玩吗?请小朋友回家了也把这个好玩的游戏表演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再去试试家里还有那些东西可以亲一亲,它们也会发出那些好听的声音。教学反思:《亲一亲》是一首游戏化的儿歌,在活动中,幼儿对活动内容较感兴趣,在活动小脚亲地板时,孩子们情绪较激动,咚咚的亲个没完,活动秩序稍显混乱,于是我引导孩子继续观察图片,当时有些幼儿注意力马上集中过来,个别幼儿看到小朋友都认真听讲了,也自觉地专注下面的活动。活动效果不错!(6)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鸟,你好》含反思活动目标:197\n1、知道鸟的种类很多,尝试找出鸟的异同点。2、了解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活动准备:PPT课件、鸟叫声音。活动过程:1、导入过程听小鸟声音导入。播放小鸟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2、活动过程师:你们喜欢小鸟吗?你们知道有哪些小鸟吗?小朋友认识的小鸟真多!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一些小鸟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鸟你好》含PPT课件197\n3、活动延伸师:鸟是人类的朋友,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益处。(PPT图片)有的鸟能消灭害虫,保护庄稼;有的能够为树木治病;有着漂亮的羽毛和动听叫声的鸟儿还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它们以优美的形态、动听的歌声,活泼的生态点缀着大自然。保护鸟儿就是保护大自然,保护鸟儿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小朋友要保护它们,千万不要伤害它们。师:鸟在天空中飞翔的样子多自在呀!来,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鸟飞飞看。教学反思: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孩子们对此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再次的了解与巩固,我们利用辰间谈话、课余时间等一起谈谈有关的鸟的种类、名称、爱好等。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大胆自信的说出了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此主题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铺垫。(7)小班优秀语言教案《请你猜猜在哪头》含反思活动目标:1、能正确发出"公鸡头""母鸡头""黄豆"等词的音。2、能边念儿歌边按规则进行游戏。3、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体验语言游戏活动的快乐。197\n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活动准备:小黄豆、小纽扣、小粒玩具等若干。活动过程:1、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小客人有小黄豆、小纽扣、小粒玩具等。它现在想和小朋友做一个小游戏,请小朋友猜一猜它在什么地方,我看小朋友能不能把它猜出来。2、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及玩法。(1)游戏玩法:持物者在一只手里放黄豆等小物件,并向猜物者展示,然后边大声念儿歌边表演动作。用"XX,XX被猜物,在哪头"的句型,在儿歌念完后请同伴猜东西,猜的人必须也用这个句型回答"XX,XX,在这头",同时指出小物件在那只手中。持物者可以根据被猜物的更换而改编游戏儿歌的语句。(2)规则:能用完整的句型说话并猜对者即可与持物者交换角色,游戏反复进行。3、我们先和小黄豆做这个游戏好不好?(好)教师读儿歌并表演动作。鼓励幼儿跟读儿歌并表演,引起幼儿学儿歌游戏的兴趣。教师读完后,请幼儿猜黄豆在哪只手里。197\n儿歌:请你猜猜在哪头公鸡头,(手握拳拇指向上,伸出右手。)母鸡头,(手握拳拇指向上,伸出左手。)黄豆,黄豆,在哪头?(两拳相对,两拇指点点头。)在这头,(快速缩回再伸出右手。)在那头,(快速缩回再伸出左手。)请你猜猜在哪头?(两手背在身后,交换或紧握物品后,双手仍握拳,拇指向上,同时伸出让同伴猜。)4、教师教幼儿边表演边读儿歌。幼儿学会后,两人一组选取小物品进行游戏。可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玩法。5、请想出新玩法的幼儿到前面表演。给创新出新玩法的幼儿发贴画进行鼓励。6、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新的玩法想不想去教给其他小朋友,让他们也能与你们体验玩新游戏的快乐,结束活动。教学反思: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8)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国王生病了》含反思197\n活动目标:1.能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对画面进行一定的描述。2.学会设计合理的运动计划表,知道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活动准备:课件、图画书、运动计划表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活动197\n1、你们生过病吗?生病时有什么感觉?2、你知道人为什么会生病?3、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保持健康,不生病呢?(运动)你喜欢做什么运动?教师小结:只有自己多做运动,才会身体好。但是,运动过少和运动过多都不好做运动要适当。二、利用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看课件,共同阅读,教师提问:1、床上躺着谁?坐在旁边的是谁?她有什么感受?她会怎么办呢?2、他们把谁喊来了?你怎么知道他是医生?他手上拿着什么?上面写了些什么?197\n3、这些人是谁?轿子是用来干什么的?4、星期一王子带国王去干什么?你看到国王与王子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爬到山顶看到了什么?国王怎么说?5、这是星期几?谁陪国王干什么去了?国王怎么说?6、你们觉得国王的病好了吗?为什么?其他的人都怎样了?国王因为不运动生病了,但其他人运动了怎么还生病呢?7、国王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是怎样运动的?医生听了国王说的话会怎么说?星期一到星期日其他人干了什么?他们怎样了?8、后来国王怎么样了?国王的轿子呢?国王在做什么?9、国王的病好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10、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完整感受故事的内容。197\n三、设计“我的运动计划表”1、小朋友也要天天做运动,才能保持健康啊。我们来自己设计一张“运动计划表”吧。要求:每天的运动都要不一样。2、幼儿自己设计“运动计划表”,教师巡回指导。3、展示与交流幼儿的作品。教学反思:197\n请幼儿先自己看书,观察画面上的内容然后在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故事内容的理解。细节的地方,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国王与大臣们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孩子在逐步引导下,能仔细观察画面,认真判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较好地理解读本所表达的内容。在引导幼儿阅读图书的前半部分后,让幼儿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图书的主要部分,最后师生再一起阅读后半部分,这样层层递进,充分的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9)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送大乌龟回家》含反思活动名称:送大乌龟回家(故事)活动目标:通过孩子自己亲身体验,感受为别人解决问题的乐趣。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发想象1、师带领幼儿以小动物的身份做游戏。(听音乐做小动物的动作)2、(录音机发出声音:谁来帮帮我啊!)3、师:哎呀,是谁需要我们的帮助呀?(和幼儿一起找找,并出示大乌龟)197\n4、师:哦!原来是乌龟摔跤了,它四脚朝天爬不起来,这可怎么办?(引导幼儿想办法)二、故事讲述,讨论理解1、师:看看是谁来帮助大乌龟了?(分别出示小蚱蜢、小老鼠、小刺猬、小白兔)2、引导幼儿说说小动物是怎样帮助大乌龟的?3、师生一起学说小动物的对话(激发幼儿帮助别人的情感,用语言、动作表示)三、延伸活动,内化迁移1、我们看看最后大乌龟是怎样爬起来的?(在小动物的帮助下自己翻过身来的。)2、小结:以后如果我们小朋友摔跤了,要像大乌龟一样自己爬起来。教学反思:在送大乌龟回家的故事中,小白兔,小老鼠,乌龟都是小朋友熟悉的小动物,但是对于小刺猬和小蚱蜢幼儿感觉比较陌生,不能马上认识蚱蜢这个动物,但是对于送大乌龟回家的故事都很感兴趣,特别是看课件的时候非常入迷。我预设的活动目标是:1、初步理解故事,体验模仿小动物的乐趣。2、通过故事使幼儿懂得集体的力量大。197\n在活动开头,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我首先引出了今天的主角:大乌龟,引出今天的故事与大乌龟有关。接着播放课件,以分段的形式播放故事,一共分为三段,每段播放完毕之后,对刚才的内容进行提问,巩固幼儿所听到的内容。在小蚱蜢求救后,让幼儿模仿小蚱蜢的求救声,想让幼儿通过语言体验小动物的对话。但是在提问阶段,由于课件准备不充分,幼儿没有完全理解故事的内容,回答略显生硬。为了使幼儿懂得故事中所要表达的道理:集体的力量大。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让幼儿体验一人搬积木力气小,但是几个小朋友一起搬就能够使力量加大。通过行动,让幼儿更直观的理解这个道理,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只有少数幼儿能够通过游戏来体验,无法让全体幼儿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进而理解其中的道理。在活动的创设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年龄特点,对已有经验把握不足。对于本活动的准备不够充分,希望在下次活动中有所改善。(10)小班语言教案《我要睡觉了》含反思活动目标:197\n1、能安静的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活得快乐。2、学说短句:“咱们一块玩吧”、“不玩了,我要睡觉了。”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活动准备:故事ppt、熊布娃娃。活动过程:1、播放ppt,图上还有小熊(带有难过表情),引起幼儿的兴趣。197\n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吗?这是小熊,天黑了,小熊不想睡觉,猜猜小熊接下来要去做什么事情呢?(让幼儿自由猜测)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1)师:天黑了,小熊不想睡觉,想去找大家玩,猜猜小熊会去找谁玩呢?(幼儿自由发言)(2)教师师出示兔子的图片,提问:你们看,小熊去找谁玩呀?那它是怎么跟小兔子说的?(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学说“小兔子,咱们一块玩吧。”)(3)播放小兔子睡觉的图片,提问:呀,小兔子在干什么呀?它是怎么回答小熊的?(请幼儿学说:“不玩了,我要睡觉了。”)(4)同上方法分别讲述小鸟和小猫。197\n3、理解故事内容,教师讲述故事一遍。师:小熊去找了这么多朋友,有没有人和它一起玩呢?我们一起来听下故事就知道了,故事的题目叫《一起玩》。提问:(1)小熊都去找了谁呢?(2)小熊是怎么对它们说的?怎么说?(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学说“咱们一块玩吧。”(3)它们是怎么回答小熊的?(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学说:不玩了,我要睡觉了。)(4)最后小熊做了什么呢?4、听老师完整讲述故事第二遍,请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5、延伸讨论:为什么没有人和小熊一起玩?天黑了,到睡觉时间了,能不能去做别的事情?197\n教学反思: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11)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数蛤蟆》含反思 设计思路:数蛤蟆是我国传统的民间童谣,它选取了生活中一种常见动物,表现了它们可爱的形象,衬词的运用也很有特色,不仅增添了民歌风味,而且使儿歌结构更加完整。通过学习《数蛤蟆》让幼儿体会民间童谣的特点。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童谣,理解童谣内容并学习创编童谣。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197\n3.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幼儿从小爱护青蛙。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活动准备:视频玩具蛤蟆蛤蟆的叫声歌曲《数蛤蟆教学过程:一、放录音,引起幼儿兴趣。提问幼儿:听一听是谁在叫?二、放视频,请幼儿欣赏。197\n1、提问幼儿:图上有什么?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本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2、教师小结:青蛙还有一个名字叫蛤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会捉害虫帮助我们保护庄稼,我们要爱护它,别伤害它。三、引导幼儿学习童谣。1、出示一只蛤蟆,请幼儿说说蛤蟆的特征。(1)提问幼儿: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一段童谣。2、出示第二只蛤蟆。197\n(1)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二段童谣。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诵读整首童谣。四、引导幼儿创编童谣。1、出示第三只蛤蟆,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2、引导幼儿把创编好的童谣连起来朗诵一遍。3、引导幼儿给童谣取名字。五、复习童谣。197\n1、引导幼儿复习童谣一遍,教幼儿用方言说一遍童谣。2、小结: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还学会了朗诵童谣,又有了新的本领,你们真棒。六、结束部分:放音乐《数蛤蟆》,师幼一起边朗诵童谣边表演。附童谣:数蛤蟆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教学反思:197\n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12)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什么都爱吃》含反思[教材简解]:活动取材于绘本图书“多多什么都爱吃”,图书以轻松愉快的色彩和自由奔放的蜡笔画,给小读者宽松自然的故事情境,图书所表达了与小班孩子,小班孩子密切相关的饮食问题,故事内容有利于孩子充分想象,并将故事推向高潮,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之后,相比日常说教,产生更好的效果。原教材内容较多,为了能在集体活动的尽短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我围绕目标和主题,筛减了部分内容,使活动能够更加紧凑。[目标预设]:1.愿意跟着老师一起看大图书,理解故事内容。2.知道样样东西都要吃。197\n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教学重点]:知道样样东西都要吃。[教学难点]: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设计理念]:197\n我班是新来园的小班孩子,在开学的一段观察之后,发现孩子们身上存在着很大的生活习惯问题,特别是挑食现象,吃饭的时候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就全部挑出来放到桌上的小碟子里。在之前的家访中,家长也有反映到这个问题,但是家长也毫无对策。因此通过对绘本的阅读理解,希望能感受到作品的内涵“营养要均衡,身体更健康”。[设计思路]:1.通过观察妈妈给丽丽吃,丽丽什么都不吃,引导幼儿联系自身,解决要喜欢吃青菜、胡萝卜、豆腐的问题。超大画面之后的想象,引导孩子进一步自由讲说表达理解故事。2.用“我们什么都爱吃”的游戏形式,进一步引伸到小朋友什么都爱吃,就能长高又长大。[教学过程]:一、多多和丽丽目的:观察封面,介绍故事名称,引起听说的兴趣。提问:197\n1.这幅画上看看有什么呢(小姑娘、小狗、好吃的东西)——介绍:丽丽、多多,丽丽拿着好吃的东西想干什么呀?2.你觉得多多喜欢吃吗?为什么?(多多很喜欢吃,它的舌头都伸出来了,它跳到丽丽的身上了)小结:多多什么都爱吃,今天我们就来看一本有趣的书,书的名字叫“多多什么都爱吃”,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和丽丽生活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二、阅读:多多什么都爱吃目的:倾听想象,理解故事提问:1.妈妈让丽丽吃了什么东西?(豆腐、青菜、胡萝卜)——画面停留,穿插食物演示,看看、尝尝说说绿油油的青菜,嫩嫩的豆腐,吃了眼睛会亮亮的胡萝卜,引起孩子的关爱。2.那么多有营养的东西丽丽吃了吗?你从哪里看出丽丽不喜欢吃,她是怎么做的?(多多什么都爱吃,给多多)197\n3.妈妈怎么说的?食物都让多多吃了,丽丽可能就会变呀变,看,丽丽变成什么样啦?(丽丽变成很小很小,多多变成很大很大的狗了)4.丽丽长不大了,她和心爱的小狗之间可能会有什么不方便呢?(幼儿观察讲说:和多多一起玩不方便,洗澡不方便,喂东西不方便)5.这么多不方便,这可不行呀,快快请小朋友来帮丽丽的忙,丽丽应该怎样做呢?(丽丽自己来尝尝有营养的青菜、萝卜、豆腐吧。)小结:丽丽什么都不爱吃,就会变得很小很小,这样会带来好多麻烦,所以丽丽要快快把所有的有营养的食物都自己吃,才能让自己又高又大。三、完整倾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样样东西都要吃的道理提问:1.为什么后来丽丽样样东西都要吃了呢?(让自己快快长大)197\n2.小朋友,你们想想,怎样才能让自己也快快长高长大?小结:什么都爱吃,我们长高又长大。四、游戏:我们什么都爱吃目的:通过游戏,进一步懂得样样东西都爱吃,我们才能长得快。提问:(老师扮演妈妈),今天妈妈准备了好多有营养的食物,看看有哪些好吃有营养的食物呢?一同游戏:好吃的东西多又多,青菜青菜营养好,啊呜一口吃掉它。------我们什么都爱吃,你长大了,我长大了,我们都长大了!教学反思: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13)小班优秀语言课教案《嘟嘟熊吹泡泡》含反思197\n活动目标:1、通过猜猜、看看、想想,初步理解儿歌的基本内容。2、通过学习儿歌和动作模仿,理解动词"吹"、"飘"、"爆"的意思,并能较准确地发准翘舌音"吹"、"串"。3、喜欢参与诗歌活动,从中体验吹泡泡的乐趣。4、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活动准备1、教师自制挂图。(情景图片)197\n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一桌一份,吸管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活动过程(一)谈话,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出示一张图片,一只小熊在吹泡泡,天空有很多的泡泡,把正在吹泡泡的小熊遮住)1、教师:咦!小朋友们看,图画里的天空中飘着好多的泡泡呀,这些泡泡是怎么来的呢?(理解动词"吹",并发准音)。2、教师:请小朋友猜猜这些泡泡是谁吹出来的?(幼儿自由发表意见)(二)熟悉诗歌的基本内容:197\n1、师: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谁在吹?(教师撕开遮住小熊的纸,出现正在吹泡泡的嘟嘟熊)2、师: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怎样的泡泡?(一张有一串小泡泡的画纸,注意让幼儿发准翘舌音"串")3、师: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怎样的泡泡?(又出示一张有一个大泡泡的画)4、(然后教师把手上的画大泡泡慢慢的飘到嘟嘟熊的鼻头上)师:咦!大泡泡怎么到嘟嘟熊的鼻头上的呢?(理解动词:飘)5、出示小白兔(1)教师动作夸张模仿小白兔说:不能动!不能动!(2)为什么小兔对嘟嘟熊说不能动?(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引导理解动词"爆")197\n(3)一起说出答案"不能动!不能动!一动泡泡就爆了"。(三)幼儿念儿歌1、师:刚才,我们看了嘟嘟熊吹泡泡,非常有意思,让我们一块儿把它编成一首儿歌吧!采用接龙式(老师念上句,然后帮助幼儿接下句)(同时操作情景图片。如师说:"嘟嘟熊吹泡泡--",幼儿接后半句,"吹出了一串小泡泡。"以此类推)(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这首儿歌念出来)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串小泡泡。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个大泡泡。大泡泡,飘呀飘,飘到嘟嘟熊的鼻子上。小兔说:不能动!不能动!一动泡泡就爆了。2、师生共同朗诵一遍,注意发准翘舌音。197\n3、请个别幼儿念儿歌。(在幼儿朗读的过程中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采用接龙式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避免幼儿注意力的分散)(四)游戏:吹泡泡1、那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学嘟嘟熊吹泡泡,看看你们会吹出什么样的泡泡呢?谁来试试。(请个别幼儿吹泡泡,其他小朋友看他吹了什么样的泡泡,并引导幼儿创编儿歌,比如:xxx,吹泡泡,吹出一串小泡泡……)。2、结束:还有小朋友要来试试吗?那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吹泡泡吧。附儿歌: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一串小泡泡。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一个大泡泡。197\n大泡泡,飘呀飘,飘到嘟嘟熊的鼻子上。小兔说:"不能动,不能动。一动泡泡就爆了。"教学反思: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14)小班语言教案《蚂蚁搬豆》含反思活动目标:1、能尝试学习用简单、完整地语句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讲述图片内容及想法。197\n2、在蚂蚁合作搬豆的游戏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懂得团结就是力量。3、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活动准备:背景图、小蚂蚁图片、豆豆图片活动过程: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2、这位小客人可害羞了,让我妈轻轻地把它请出来吧!(小客人,下客人,快出来吧!)197\n3、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蚂蚁啊?4、哇,一只可爱的、活泼的小蚂蚁爬呀爬呀,掀起布,它爬到了什么地方啊?(草地上)5、哦,这片绿油油的草地美不美啊?仔细看看你在草地上都看到了什么呢?6、一只可爱的蚂蚁爬呀爬呀,它爬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草地真没啊!有五颜六色的鲜花、漂亮的蘑菇、高高的大树、小蚂蚁在草地上快乐地玩耍,仔细听:“轱辘轱辘”什么声音啊?7、恩,“轱辘轱辘”的声音会是谁发出来的呢?8、听,“轱辘轱辘”像是什么圆圆的东西滚出来哦?会是什么东西呢?197\n9、它黄黄的、香喷喷的吃起来咯嘣脆,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轱辘轱辘”“轱辘轱辘”它滚出来了,它滚呀滚呀,滚到了小蚂蚁的面前了,小蚂蚁看到这颗香喷喷的豆豆会怎么样呢?10、听,蚂蚁是怎么说的,这么大的豆豆怎么吃得完呢?还是带回家慢慢享受吧!11、小蚂蚁要搬豆豆了,我们为它加油吧!12、哦,豆豆怎么样啊?是呀,小蚂蚁搬得怎么样啊?13、是啊小蚂蚁板得满头大汗,可是豆豆一动也没有动,小蚂蚁搬得动豆豆吗?14、这么好吃的豆豆小蚂蚁搬也搬不动,它心里会怎么样啊?15、是啊,这么好吃的豆豆小蚂蚁就吃不到啦,它的心里可真着急啊,快来帮它想想办法吧?197\n16、听一听,小蚂蚁怎么请好朋友帮忙的,这句话有点长哦!听好了:小蚂蚁,小蚂蚁,绿油油地草地上有一颗豆,你来搬,我来搬,我们一起搬回家!17、小蚂蚁请得是谁啊?18、它是怎么请得啊?我们一起来学一学!19、小蚂蚁听到我们的邀请,说:“哎,来了来了,我来帮忙搬豆豆!”20、两只蚂蚁一起搬豆豆,我们一起为它们加油吧!豆豆怎么样啊?两只蚂蚁有没有搬起豆豆啊?21、就是啊,两只蚂蚁还是没有搬起豆豆,这可怎么办啊?22、那谁来请一请呢?197\n23、瞧,蚂蚁们开始搬豆豆了,看,豆豆怎么样啊?是啊,那再请些蚂蚁来加把劲怎么样啊?24、这么多蚂蚁来搬豆豆了,我们再为它们加把劲吧!哦,豆豆怎么样啦?我们为它们鼓鼓掌吧!25、老师讲的“蚂蚁搬豆”的故事有趣吗?小蚂蚁在草地上看到一颗豆,想搬回家,搬不动,请来好朋友帮忙,一起把豆豆搬回了家,平时,我们小朋友遇到困难也可以请好朋友帮忙的。26、看,草地上还有一颗豆呢,谁愿意来做这颗豆,谁愿意做蚂蚁搬豆,你们都是它的好朋友,老师讲故事,我们一起来把它表演出来,要注意表情和动作哦!27、外面还有很多豆呢,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搬回家吧!教学反思:197\n将教学内容游戏化,这是适合小班幼儿教育的重要特点的。孩子本身对动物就有亲切感,再加上教师参与游戏并且当他们的妈妈,更能增加幼儿的兴趣与积极性。本活动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锻炼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行,又能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感。整个活动中幼儿能遵守游戏规则,幼儿兴趣高,主动积极。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幼儿沉浸在游戏中忽略了游戏规则。(15)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洗脸》含反思活动目标:1、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自己洗脸。2、愿意在点心后、进餐后、体育活动后将自己的脸洗干净。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活动重点: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脸。197\n活动难点:活动后能将自己的脸洗干净。活动准备:苍蝇手偶一个、兔子手偶一个、每人一面小镜子、一块湿毛巾、一个娃娃。"苍蝇叫"音乐、轻音乐各一段活动过程:一、故事《小花脸》引发幼儿洗脸的需求1、教师讲述《小花脸》的故事。2、提问:苍蝇为什么要在"小花脸"的周围飞来飞去?妞妞后来是怎么做的?197\n3、教师总结:小脸脏脏的很容易把苍蝇、蚊子吸引过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把小脸洗干净。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镜子照照,我们的小脸干不干净,不干净苍蝇要飞来找你的噢。二、照照小脸,找找小花脸1、幼儿拿出自己的小镜子找找,看看眼睛、鼻子、嘴巴、脖子、耳朵是否干净。2、讨论:我们的小花脸是怎么来的呢?(上课前吃了什么?)当小脸脏了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要请谁来帮忙呢?3、教师总结:幼儿吃了点心之后没把脸洗干净,所以成了小花脸。当脸脏了的时候,需要请毛巾来帮忙。三、学习按正确的方法洗脸1、提问:毛巾应该怎么擦?要擦脸上的哪些部位?(幼儿回答,出示图)197\n2、教师念儿歌,并排列洗脸步骤图。3、幼儿看着洗脸步骤图,跟着教师边朗诵边用毛巾学习洗脸。(2次)四、游戏(放轻音乐)师:我们都已经学会给自己洗脸了,现在请小朋友们边跟着老师念儿歌,边给自己的娃娃洗洗脸。娃娃们都洗干净了,我们抱着娃娃出去玩吧。附:故事《小花脸》:"嗡嗡嗡……嗡嗡嗡……"一直饥饿的苍蝇瞪着眼睛在飞来飞去找吃的。它飞到一只满脸沾有西瓜汁和雪糕浆的小白兔面前停住了。"你是谁呀?"苍蝇好奇的问道。"我叫妞妞"小白兔伸出脏手指着自己说道。197\n"先让我闻闻。不,你不是妞妞。你是西瓜。噢。或者是牛奶!恩。好浓的牛奶味儿啊。好甜呀。"苍蝇高兴的在妞妞的脸上舔起来。"哎呀。你真讨厌!快走开快走开!水龙头爷爷,大毛巾阿姨,你们快来呀!"妞妞喊道。水龙头爷爷来了,仰起脖子哗哗哗……大毛巾阿姨来了,甩起身子擦擦擦……不一会儿,大花脸不见了。一个漂亮可爱的妞妞出现了。苍蝇吓的"嗡嗡嗡"的叫着,飞到远远的地方去了。儿歌:《洗脸歌双手拿起小毛巾,平平整整放手心,洗洗眼睛擦擦鼻,洗洗嘴巴擦擦颈,最后洗洗小耳朵,小脸洗的真干净。教学反思:197\n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16)小班语言教案《六一到》含反思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进一步了解六一节是国际儿童节,使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节日。2、幼儿能发音清楚有表情的朗诵儿歌;3、初步学会和同伴一起愉快的庆祝自己的节日。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活动准备:小朋友庆祝六一节的画册;欢快的乐曲;活动过程:1、出示画册,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六一国际儿童节;“今天上午,小朋友一起制作了6本《我想怎样过六一节》的画册,那么小朋友知道为什么要过六一儿童节吗?”197\n2、欣赏儿歌:《“六一”到“今天老师个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六一到》听听儿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的?”告诉幼儿儿歌名称,和幼儿一起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欣赏儿歌《六一到》(配乐和图片进行诗朗诵)提问:“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情?”(请幼儿运用诗歌里的语言进行描述)3、幼儿学习儿歌《“六一”到①教师分句教授,注意引导幼儿吐字清楚和发音正确;②请个别幼儿朗诵,教师适当提示;③集体不同形式朗诵儿歌,注意有表情的朗诵。(分组、分段,加入表演的动作。)教学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17)小班优质语言教案《大苹果》含反思教学目标:197\n1、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理解并学习词语:又×又×、满头大汗、气喘吁吁。3、知道当看到朋友遇到困难要主动帮助别人。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5、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教学准备:ppt制作的故事《大苹果》。教学过程:197\n一、引起兴趣。二、分段播放ppt,理解故事内容。1、播放ppt1:(1)小朋友你们看,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谁来了?他看见了什么?(2)这是一只怎样的苹果?(学习词语:又×又×)(3)看到这只又红又红的大苹果,你是从那里发现的?(幼儿猜测)2、播放ppt2、3:(1)大家看,这么大的苹果,小老鼠用力的推,推得这么样了?(引导幼儿观察小老鼠的表情、动作)197\n(2)丰富词汇: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用动作学一学)3、播放ppt4:(1)大苹果被推到了一条宽宽的小河边,小老鼠会想什么?(2)小朋友想想,有什么办法帮小老鼠过河?4、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办法,我们来看看小老鼠到底是怎样过河的。(放ppt5、6)5、播放ppt7:乌龟伯伯背着小老鼠和大苹果游过了河。小老鼠会说什么?乌龟伯伯会怎么回答呢?三、完整的欣赏故事。197\n(1)你喜欢故事里的哪个动物?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表意见)(2)教师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看到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主动帮助别人。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要学会说'爱的甜甜话'。"附故事:大苹果在绿油油草地上,小老鼠看见了一只又红又香的大苹果,想把它推回家。小老鼠用力的推,"哎哟-哎哟",推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大苹果被推到了一条宽宽的小河边:"我怎么样过河呢?"乌龟伯伯伸出了脑袋,说:"小老鼠,别着急,我来帮助你!"乌龟伯伯背着小老鼠和大苹果游过了河。197\n小老鼠高兴的说:"谢谢乌龟伯伯!"乌龟伯伯说"不用谢!再见!"教学反思: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18)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夸家乡》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儿歌内容了解淮安的风味小吃和土特产2、摘树叶,摘花生的活动,加深热爱淮安老张集的情感;培养幼儿乐于分享、热情好客的情感197\n3、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活动准备:我们当地的风味小吃图片(包括食物)多种、湿巾若干片、制作炒花生的材料、包装纸若干、特色杂志活动过程:一、教师扮演成旅游团的导游,引导幼儿看到什么?(第一站)带幼儿回座位后和幼儿一起说出我们人二、说说是淮安土特产,并拍手听儿歌(第二站)197\n1、出示土特产、风味小吃,请幼儿说说自己认识的风味小吃和土特产2、幼儿和教师一起拍手,听教师念儿歌《夸家乡三、将幼儿事先分成四到五组,玩有奖问答游戏,并炒,煮,烤花生,开始包装花生(第三站)1、玩游戏,给获胜组幼儿发送奖品(花生)2、制作包装花生,引导获胜组给大家分享品尝花生。3、再次强调乐于分享,热情好客的情感活动延伸:幼儿活动后互相交换杂志阅读,家庭与家庭之间合作制作出好吃的风味小吃并记录下来活动反思:在开展《夸家乡》的主题的活动中,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在活动中幼儿参与性极高,但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还应对各个环节进行细化,多用发散式的提问启发幼儿。197\n教学反思:在我们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班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为增强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幼儿关爱身边的人。我们班里开展了《夸家乡》这一教学活动,得到了全班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由于小班的幼儿对于热爱家乡的概念和意识虽已有初步的萌芽,但很多孩子还不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家乡是淮安老张集。于是,在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就以老张集的小吃、特产、水果这些孩子们熟悉的身边的物品入手,介绍了老张集的风味小吃,独特的物产。在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泡馍,幼儿对自己的本土吃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大部分幼儿都说自己特别喜欢老张集的小吃和泡馍。在达到了预计目标,通过日常的延伸,幼儿对爱家乡的情感也更深,更重要的是发展幼儿的主人翁责任情感,对幼儿责任感意识的建立是应当在日常活动中无时无刻的渗透!197\n同时,老师、家长、小朋友们还在学习儿歌《夸家乡》活动中,小朋友个个带家乡特产图片,神气十足的朗诵儿歌,效果特别好。(19)小班语言优质教案《春天的电话》含反思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打电话内容,了解春天的特征。2、懂得把美好的事情与人分享的快乐。3、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4、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活动准备:1、事先带领幼儿外出找过春天。197\n2、故事图片。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春天来了,我们一起找过了春天。小朋友们看到的春天里有些什么?总结:我们看到的春天里有黄黄的油菜花、绿绿的麦苗、好看的蚕豆花、青青的小草、美丽的豌豆花……春天真美啊!二、完整欣赏第一遍故事。师:小朋友们找的春天真美啊,很多小动物也想去找春天,听一听有哪些小动物也找到了春天师幼互动,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人物师:好听的故事欣赏完了,你们听到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呀?根据幼儿回答,教师逐一出示动物图片。如有没有说到的,教师提醒:看,还有一个朋友被你们忘记了,我们来把它请出来。197\n三、分段讲述学说打电话内容第一段:(1)指着小熊,师:小胖熊知道春天来了,他是用什么办法告诉他朋友的?(打电话)出示电话图片,追问:电话里小胖熊说了什么?幼儿如果没有反应,没关系,那我们来仔细听一听吧!提问:电话中小胖熊是怎么说的?(请4名幼儿来说一说)小结:小胖熊打电话给小松,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游戏吧!出示图片(树上的积雪融化)☆第二段:集体学说(1)小松鼠听完电话后,他会做什么呢?(继续打电话)你们刚才听得真仔细,边讲述:小松鼠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边出示画:山坡上的草都绿了。197\n(我们一起来学着小松鼠打电话的样子,跟随教师学说(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集体再次整齐地说一遍☆第三段:个别学说(1)小白兔听完电话后心情怎么样?(很开心)他也想到了给好朋友打电话,小白兔的好朋友会是谁?(幼儿凭记忆猜测)他会对他的好朋友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白兔听了,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花蛇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3)听完后:小白兔给谁打电话了?小白兔对小花蛇说了什么?谁能来学一学,请1名能力强的幼儿来试一试。边讲述边出示图画(河里的冰融化了)教师帮助提醒,引导幼儿看着图画(学说对话)(喂,小花蛇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散步吧!)☆第三段:看图说(1)小花蛇听完电话后也好开心,他想到了给好朋友小狐狸打电话,小花蛇会对小狐狸说什么呢?出示图画请幼儿观察,你觉得小花蛇会对小狐狸说什么呢?师:我们来看看小花蛇对小狐狸说的话和你想的是不是一样的。边讲述故事边出示图画(放风筝)小花蛇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197\n原来小花蛇给小狐狸打电话说(喂,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天气更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再次完整欣赏故事:请你们看着图片和老师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好吗?故事讲完了,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因为这些小动物把自己找到春天开心的事情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所以自己也很开心了。原来分享不一定就是分享吃的东西,还可以一起分享开心点事,把开心传给大家)我们也去把这件快乐的事情分享给教室里的好朋友吧!迁移经验: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小朋友们也找到了春天,你会打电话告诉谁,会叫他一起做什么事情呢??附:《春天的电话“轰隆隆!”打雷了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胖熊被惊醒了。它揉揉眼睛,打开窗户,往外一看:“啊,原来是春天来了!”它连忙拿起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喂,小松鼠吗?春天来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游戏吧!”197\n小松鼠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小白兔听了,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花蛇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小花蛇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你看,小动物们都出来了,大伙儿在草地上快乐地玩游戏呢!故事分析:197\n故事是通过小动物们之间互相打电话,传递春天的信息,互相告知春天的各种特征:春天来了,树上的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游戏吧! 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 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天气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 通过小动物们打电话互相告诉春的信息,理解与朋友分享快乐的事情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教学反思: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20)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竹子谣》含反思 活动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理解儿歌,学会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竹子的生长过程。在看看、想想、说说中了解竹子的多种用途。乐意与同伴合作,体会表演的快乐。197\n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体验儿歌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知识经验:认识竹笋和竹子,知道竹制品的一些用途。物质材料:竹子做成的物品若干,四幅儿歌图。活动过程:(一)幼儿猜测,引出竹笋。师:宝宝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幼:春天师:你们怎么知道是春天的呢?197\n幼:花儿开了、小草绿了等。小结:是的,春天真美啊!(播放PPT1)师:看,现在怎么了?(播放PPT2)幼:下雨了师:对呀,春天下的雨叫做春雨。师:春天到,春雨飘。有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就会从泥土里钻出来,猜猜看,它可能会是谁呢?幼:自由猜想197\n师:那究竟是谁会从泥土里钻出来呢?让我们一起把它喊出来吧,"小精灵,快出来吧!"(播放PPT3)哇,是谁出来了?(播放PPT4)(二)观察图片,理解诗歌。出示竹笋图片。师:你们吃过竹笋吗?那竹笋长什么样子呢?幼:尖尖的,头上像长了一个角师:小竹笋真可爱,我们一起来变变小竹笋吧。(幼儿第一次扮演竹笋,师讲述:春天到,春雨飘喽,竹笋就慢慢地从泥土露出尖尖角,小竹笋们长出来了吗?第二次扮演:重点练习说竹笋尖尖露出角)小结:宝宝们表演的真像!请坐吧出示长了叶子的竹子。197\n师:竹笋长呀长,长出了什么(播放PPT5)?幼:竹枝、竹叶。师:那春风吹来,竹子会怎样?(摇)风儿轻轻吹,它会怎么摇?那风儿用力吹,又会怎样呢?幼:模仿慢慢摇,快快摇。师:现在老师来扮演春风,你们扮演风中小竹子,好吗?小结:宝宝们表演的真好!请坐吧出示高高的竹子图片。197\n师:小竹子越长越高,越长越高,长成一个高个子啦。(播放PPT6)它是怎么往上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竹子身上有一根根线,告知幼儿竹子是一节一节往上长的,越长越高,带领幼儿用手指表演1-2次)说儿歌前半部分。师:宝宝们,老师把这几幅图编成了一首好听的《竹子谣》儿歌呢,想听吗?(师完整讲述儿歌、师幼边看图边说儿歌、幼儿练习说儿歌师用动作提醒、师幼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三)了解竹子的用途。交流竹子的用处。师:宝宝们,那竹子长大后,有什么用呢呢?(幼儿自由说,根据幼儿回答出示骑竹马、踩竹筒(播放PPT7、踩竹筒播放PPT8))师:是的,竹子的用处可真多呀!197\n完整欣赏。师:老师把它的用处用处也编到儿歌里面呢!小耳朵,听仔细哦!宝宝们也一起来试试吧?(幼儿学说儿歌、坐在位置上边表演边说。)师:宝宝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边说儿歌边表演表演吧。听说游戏。师:小朋友,表现得真棒,今天,老师还想教你们玩个听说游戏呢。宝宝们看好了,先伸出一只手的大拇指,接着用另一只手抓住刚才伸出的大拇指,然后依次把下面的手指拿到上面来,看清了吗?玩法一:师示范玩一次,幼儿跟着教师放慢速度练习一次,师幼共同练习,玩法二:教师与配班教师玩一次,幼儿找同伴玩试玩,教师巡视指导)197\n小结:这个游戏好玩吗?这个游戏还可以和更多的朋友一起玩哦!(四)结束活动师:宝宝们,其实关于竹子的用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一会儿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找找,然后把找到的东西编成新的儿歌。(现在请宝宝们,排好队,伸出小手跟客人老师说再见,结束活动)附儿歌:竹子谣春天到,春雨飘,竹笋尖尖露出角。春风吹,竹子摇,197\n一节一节长得高。骑竹马,踩高跷,它的用处真不少。教学反思: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21)小班语言优质教案《春天来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1、喜爱春天,知道春天花草、树木的变化。2、能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诗歌内容。3、了解诗歌的句式特点,学习简单仿编诗歌。197\n4、认读重点字词:屋檐、水塘、草地、孩子。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师组织小朋友观察春天的景物;学会歌曲《春天》。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小字卡、头饰(小燕子、蝴蝶、蜜蜂、小白兔各10个)。3、环境准备。活动过程:197\n一、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韵律活动《春天》,小朋友随音乐一起有节奏的拍手舞蹈。二、感知理解活动1、幼师与小朋友一起讨论看到的春天的景物。“刚才我们一起去了找春天,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2、说春天。引导语:“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请小朋友一一说出来,并讨论小朋友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3、幼师出示挂图,朗诵诗歌,引导小朋友说出春天来到了小河、水塘、草地。197\n①春天来了,屋檐上为什么会流水?幼师随机出示大字卡“屋檐”,请小朋友模仿流水声。“屋檐上的流水发出了什么声音?”②春天的小河是怎样的?春天的小河发出怎样的声音?小朋友模仿小河流水的声音。③春天的水塘里谁来了?幼师出示大字卡“水塘”,请小朋友模仿小鸭的叫声。想象小鸭“嘎嘎”地叫什么呢?④春天的草地上谁来了?他们“嘻嘻,哈哈”,可能在做什么。引导小朋友想象出孩子在草地上做的事情,如放风筝、打滚、踢球、翻跟头等。幼师随机出示大字卡“草地”“孩子”。4、讨论:他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三、体验活动197\n1、幼师播放诗歌录音带,小朋友看书跟读诗歌。2、小朋友在诗歌的伴奏下,表演诗歌。讨论: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阅读完后小朋友有序收书。四、游戏活动游戏:找春天。活动场地上画若干圆圈,圈内放上“屋檐”、“水塘”、“草地”、“孩子”等大字卡。小朋友扮演小动物,根据幼师说的字词,快速站在放有相应大字卡的圆圈内,并说出春天在哪里。五、创造活动幼师引导小朋友结合屋檐、水塘、草地等场景创编诗歌。197\n如:屋檐下的燕子,唧唧喳喳;水塘里的小蝌蚪,游呀游呀;草地上的蜜蜂,嗡嗡嗡嗡……小朋友尝试表演创编的诗歌。六、结束活动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小朋友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教学反思:1、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幼儿园的周围和大自然中变化万千,柳条抽芽、桃花盛开、春雨绵绵、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幼儿们可以通过观察大自然的景象去寻找有关春天的秘密,在暖暖的春风里去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在这里我通过儿歌“春天来了”让幼儿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2、通过一系列以幼儿为主的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学会用观察的方法、敏锐的眼睛去感知和发现春天的变化、人们的活动、生物生长的变化等,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22)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鸡妈妈的翅膀》含反思 设计意图:197\n喜爱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还会经常把小动物当做是自己的朋友。小班的孩子最喜欢那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喜欢模仿他们的动作、声音。孩子们对小动物有极大的兴趣,可是对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一些细微的器官不了解。从孩子爱小动物的兴趣出发,我设计了本次的语言活动《鸡妈妈的翅膀》,加深幼儿对小动物的关爱,并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感受妈妈对宝宝的喜爱。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散文的主要内容,欣赏散文的语言美。2、初步理解和学说重叠词“乌黑乌黑、金灿金灿、雪白雪白”。3、乐于欣赏散文,感受散文中鸡妈妈对小鸡的爱。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197\n活动准备:1、鸡妈妈、小鸡的图片黑、黄、白色若干张。2、教学课件:《鸡妈妈的翅膀》。3、背景音乐。活动过程:一、出示鸡妈妈和小鸡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这是什么小动物?你喜欢他们吗?二、配乐朗诵,完整欣赏散文。197\n鸡妈妈和小鸡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问题:听一听?散文里面都有谁?幼儿回答(出示鸡妈妈图片贴在黑板上)三、出示完整课件,完整朗诵散文,幼儿熟悉作品问题:鸡妈妈的翅膀是什么样的?鸡妈妈的翅膀下藏着什么?这些小花花是什么?四、出示分句课件,朗诵散文指着鸡妈妈图片:鸡妈妈的翅膀是怎样的?鸡妈妈的翅膀下藏着什么?这些小花花是什么?197\n幼儿回答出示小黑花图片:为什么它叫小黑花呢?(学习重叠词“乌黑乌黑”)出示小黄花图片:为什么它叫小黄花呢?(学习重叠词“金灿金灿”)出示小白花图片:为什么它叫小白花呢?(学习重叠词“雪白雪白”)师幼接说散文五、师再次朗诵,出示完整课件问题:你喜欢散文中的那一句?请你记住它,请你说一说六、分句出示课件,师引领幼儿完整说散文问题:为什么小花花会唱歌会跳舞呢?七、幼儿自己看图完整说散文问题:鸡妈妈爱小鸡吗?你从哪看出来的?八、师幼分角色朗诵散文师扮演鸡妈妈,幼儿分组扮演小黑鸡、小黄鸡、小白鸡(图片粘在椅子上,幼儿站堆儿说)结束: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花花,跟随鸡妈妈一边走一边表演,去草地上玩了。教学反思: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23)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下雪了》含反思活动目标:197\n1.倾听故事,观察画面,喜欢爸爸做的手影,并初步理解故事内容。2.用小手学学小动物的手影动作,体验手影游戏的快乐。3.引导幼儿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经过,锻炼自己口语的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创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重点难点:初步理解故事,能用小手学学小动物的手影动作。活动准备:197\n1.图画书2.PPT课件3.灯光照明(能够做手影游戏)活动过程:一、兴趣导入,做做手指律动1.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幼儿玩《小手爬呀爬》的律动。2.认认、说说自己的手。(如手指名称、手的作用等。)小结: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手有各种各样的本领。二、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197\n1.爸爸的手有什么本领?2.看一看,爸爸的手指变出了什么?(小鸡、小狐狸等。)三、观看课件,教师完整讲述故事1.小鸡要种麦子,它请谁帮忙?小鸭愿意吗?小鸭怎么说的?2.小鸡找小猫干什么?小猫同意了吗?它怎么说的?3.小鸡找小狗做什么?小狗同意了吗?4.小鸡找兔子一起磨面,小兔要做什么?5.谁帮助小鸡一起做面包的?它们做的面包好吃吗?6.最后小动物有没有分享到好吃的面包呢?197\n7.我们听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爸爸的手影戏》。四、玩玩手指游戏,体会游戏的快乐1.手指游戏真有趣,我们也来和爸爸一起学一学吧!用小手怎么做出小鸡、小狗、小狐狸的模样呢?(学学故事中小动物的手影动作,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教学反思: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24)小班语言教案《我是小画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1.通过教学,使幼儿理解《我是小画家》这首儿歌的内容,发展幼儿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197\n2.丰富词汇:嗡嗡,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模仿创编儿歌的兴趣,鼓励幼儿不断尝试新事物,形成高灵活性的人格特征。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5.体验儿歌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1.了解动物的习性。2.邀请中班一位小朋友扮演小画家。(二)物质准备1.实物投影机、蜜蜂、青蛙、小鸭子等小动物图片各一个。197\n2.背景图一幅。3.汉字卡片:嗡嗡。(三)环境准备在动物乐园图中,相应地增加动物叫的象声词。(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和布置)活动过程:(一)游戏法,介绍儿歌角色,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请中班幼儿扮演小画家出现。让中班幼儿第一次示范儿歌。(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内容。提问:小画家画了什么东西?叶儿是怎样的?花儿又会怎样?小画家还画了什么?它们是怎样的?(学习儿歌内容)197\n(三)教师示范朗诵儿歌。(四)鼓励幼儿学编儿歌《我是小画家》。1.以老师当小画家示范创编儿歌,如:画的小兔蹦蹦跳,画的小鸭呷呷叫。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发展幼儿创造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五)请幼儿把自己编好的儿歌轻轻念给旁边的小朋友听。教学反思: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25)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动物的雨“伞”》含反思活动目标:197\n1、初步学会儿歌,会用"…是…的伞"的句式来创编儿歌。2、学会叠词"高高的"、"圆圆的"、"绿绿的"、"红红的"。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1.有一天,天气特别晴朗,在美丽的森林里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我们一起看看谁来了。197\n2.小动物们玩得可高兴了,突然间……(放下雨音乐)3.下雨了,小动物们该怎么办呢?4.出示图片大树、蘑菇、荷叶、花,请你们来猜猜看小动物们会把什么当做伞呢?二、学习儿歌1.教师朗读儿歌2.儿歌的名字叫什么3.谁躲在了大树下面?(原来大树是小鸟的伞)儿歌中的这一句老师是怎么说的呢?(重点学习叠词:高高的)学说:高高的大树是小鸟的伞197\n4.谁躲在了荷叶下面呢?(原来荷叶是青蛙的伞)学说:绿绿的荷叶是青蛙的伞,5.蘑菇是谁的伞呢?学说:圆圆的蘑菇是小兔的伞。6.花儿是谁的伞呢?学说: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伞小结:下雨的时候,小动物们都把自己身边、熟悉的东西变成了一把有趣的伞。7.教师与幼儿分组练习儿歌教师:高高的大树是幼儿:小鸟的伞8.交换练习儿歌9.集体念儿歌三、创编儿歌197\n1.高高的大树除了是小鸟的伞,还有可能会是谁的伞?2.引导幼儿用句式"…是…的伞"来创编四、延伸请你们回到教室再将自己编的儿歌念给大家听听,好吗?附儿歌《小动物的雨伞哗啦啦,下雨了,高高的大树是小鸟的伞,绿绿的荷叶是青蛙的伞,圆圆的蘑菇是小兔的伞,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伞,哗啦啦,下雨了,大家都有一把伞。教学反思: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26)小班幼儿语言教案《小猪胖胖去野餐》含反思活动目标:197\n1.乐意听赏故事,能用语言、动作表达故事中的主要内容。2.感受故事情景的趣味性,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2.经验准备:幼儿对于一些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和本领有一定的了解。活动过程:一、导入197\n1.出示绿草地,观察讲述——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看看绿绿的草地上有谁来了?(小猪)2.介绍小猪胖胖,提出问题。——小猪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胖胖,天气那么好,猜猜胖胖背着书包到草地上要干吗呢?——你们知道什么是野餐吗?你们有没有出去野餐过?小结:今天我们就跟着小猪胖胖一起去草地上野餐吧!——看看,他都带了些什么好吃的?二、展开1.模拟小鸟的叫声,引导幼儿进行猜测——喳喳喳,谁来啦?197\n——你们怎么知道是小鸟飞来了?讲述故事:小鸟闻到香味飞来了,小猪胖胖递给小鸟一个大面包!——小猪是怎么给小鸟的?——那你们平时会把东西递给好朋友吗?小结:平时我们带来了玩具和身边的朋友交换玩具,和别人离得很近的时候,可以轻轻地把东西递给好朋友。过渡:两个好朋友在草地上快乐的吃着,接着,谁会来呢?2.模拟小松鼠跳的声音,引导幼儿进行猜测讲述故事:扑通!扑通!松鼠闻到香味跳来了——谁来啦?松鼠是怎么出来的?跳出来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197\n小结:原来跳的时候会发出扑通扑通的声音。模仿松鼠跳的动作哦。——想知道,松鼠那么着急跳过来,想吃什么东西吗?(播放录音)小结:小猪胖胖扔给小松鼠一个大苹果。——小猪胖胖离得那么远所以他是怎么把苹果给小松鼠的?小松鼠离我们那么远,我们也来扔个苹果给小松鼠吧!小结:两个人离得很远的时候可以轻轻扔给他,不过小心不能扔地太重,碰到其他小朋友,如果你能走过去递给他那就更好了。过渡:小松鼠,小猪和小鸟在草地上快乐地野餐着,接下来会有谁呢?197\n3.模拟小猴子跑过来的声音,引导幼儿进行猜测讲述故事:呼哧!呼哧!小猴子闻到香味赶来拉!——为什么小猴子会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呢?(夸张一点)小结:是呀,小猴子真着急,它闻到香味想要快点吃到好吃的东西,所以跑的很快,赶来啦!——你们跑得很快会发出什么声音?小结:嗯,这就是呼哧呼哧的声音,小猪胖胖看到了赶过来的小猪,马上把饮料递给了小猴子。过渡:好朋友们都吃到了小猪的东西,看看香香的味道又把谁吸引过来了?4.4.观察画面,引导幼儿猜测、想办法——白云闻到香味也飘来了,可是白云住得这么高,帮小猪想想办法,怎么样才能把好吃的送给白云姐姐?(幼儿自由猜测)——看看,故事里的小猪想了什么好办法?197\n小结:哈哈有办法了,小猪请来了气球帮忙,把好吃的东西送给了白云姐姐。——好朋友们都吃了小猪的东西,可是小猪自己的好东西还多吗?为什么东西越来越少,小猪还是笑眯眯地,很开心呢?小结:小猪把好东西和朋友一起分享着吃,所以很快乐。三、完整欣赏故事故事里的小猪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所以很快乐,宝宝们刚去过春游,你在春游的时候都和谁分享了你的好东西呢?除了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好吃的,在幼儿园的时候你还会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什么?小结:好朋友一起分享好吃的,也可以一起分享好玩的,你们和胖胖一样都是愿意把好东西和朋友一起分享的好孩子,老师把这本好听的书放在了我们的语言角里,等一会儿,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分享这个好听的故事!197\n教学反思:活动的目标与设计应该说是合理的,但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我过分依赖与教案,而忽略了幼儿可能在活动中的表现,整个活动似乎就是在完成一个一个的任务,清楚小猪胖胖,清楚它的朋友们,接着在分享中结束活动,我把幼儿始终紧紧箍在自己身边,抹杀了他们隐藏的兴趣点,就像顾老师说的,孩子们还没有完全高兴起来呢,就把孩子带进了下一个环节,但是我又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一旦放手,怎样才能抓住孩子,不让活动走远呢?另外,我觉得每个环节自己的小结语不够简练,有些啰嗦,如果以儿歌的形式小结会更易于孩子的理解。最后,在操作过程中,过分个别化,怎样让每位幼儿都能操作到,调动每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需多多考虑,争取在今后做的更成熟些!(27)小班语言优质教案《认识酸甜》含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汉字“甜”“酸”,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2、通过品尝实物来加深幼儿对酸甜的理解。197\n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活动准备:1、课件-动画片:我喜欢苹果2、课件:认识“甜”“酸”活动过程:一、观看动画片,引起幼儿兴趣。197\n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个非常好看的动画片,你们高兴吗?看完以后给大家讲一讲,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好吗?2、幼儿观看动画片:我喜欢苹果。二、谈话导入甜-酸。1、谁来讲一讲动画片里演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小朋友喜欢吃水果。)2、你看到了哪些水果?(苹果,香蕉,柠檬,葡萄)3、你们吃过这些水果吗?你能说说它们是什么味道的吗?(引导幼儿说出:甜,酸。)197\n三、认识汉字:甜、酸课件:认识酸甜1、图片上是什么?(苹果)苹果是什么味道的?(甜)(出示甜字)幼儿跟读。2、柠檬是什么味道的?(酸)(出示酸字)幼儿跟读。3、梨又是什么味道的呢?(甜)(出示甜字)幼儿跟读。4、谁喜欢吃李子呀?李子是什么味道的?(酸)(出示酸字)幼儿跟读。5、幼儿看图片一起读读上面的字:酸、甜四、品尝食物,利用味觉理解酸甜两子的含义。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看看有什么?197\n(有香蕉、苹果、李子、话梅。)2、请幼儿品尝。3、教师:你想品尝哪一种水果?你要先告诉我,这种水果的味道,再尝一尝,看看和你说的是不是一样好吗?4、幼儿分别品尝水果,感知理解酸、甜的含义。五、生活经验讲述1、你还吃过什么水果是甜甜的?2、你还吃过什么水果是酸酸的?活动延伸:197\n回家和家人一起讨论:水果的味道。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28)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小熊的客人》含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同伴间相互谦让的美德。2、发展幼儿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记忆重点情节。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197\n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活动准备:课件《小熊的客人》、小老鼠、大象图片各一。活动分析:这篇故事通过描述小老鼠和大象到小熊家做客时发生的事情,刻画了一个凡事总爱抢“大的”的小老鼠形象和处处谦让的大象形象。通过两个形象的鲜明对比,使幼儿初步懂得同伴间要相互谦让、团结友爱的道理。这是活动的难点,采用对比法、引导法、提问法突破。重点是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记忆重点情节。采用提问法、引导法解决。活动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动物客人,它们是谁呢?”出示小老鼠和大象图片,引出活动内容.197\n二、展开1、老师通过提问:“如果有一大一小两个凳子请他们坐,谁坐大的、谁坐小的?”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节。“咱们小朋友真棒!知道小老鼠要坐小的,大象要坐大的。那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的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小老鼠和大象去小熊家做客的事。咱们来看一看,事情是不是像小朋友讲的那样呢?小熊为他们准备了好多东西呢,它们又是怎么分的呢?”2、放课件,讲述故事《小熊的客人》。3、“好,故事看完了,有谁记住了这个故事的名字?”4、“故事中是不是小老鼠坐了小板凳,大象坐了大板凳?”“小熊还为他们准备了什么?这些东西他俩是怎么分的?”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记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可以边提问边放课件中相关的情节)解决活动的重点。197\n5、提问幼儿“你喜欢哪个动物,不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通过引导使幼儿懂得同伴间要相互谦让,团结友爱的道理。解决活动的难点。6、“咱们小朋友是不是都愿意做一个谦让好宝宝呀?”“那咱们平时吃饭的时候,放在盘子里的包子、油饼能不能挨个摸呀?请小朋友拿勺子的时候能不能挨个挑呀?玩玩具的时候能不能抢呀?”让幼儿明白这些都是不谦让的行为。三、结束“小朋友以后能不能做到不挑、不捡、不争、不抢呢?”“咱们就来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到,看谁做得好。以后咱们每周评一个谦让小明星,给他贴一朵小红花,小朋友愿不愿意争取?”活动结束。活动反思:集体教学活动:故事《小熊的客人》因为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进行起来还比较顺利,活动目标基本实现。但也存在一些设计上的不足、经验上的欠缺和临场发挥不佳问题。主要体现在展开部分,试分析如下:197\n一、小班幼儿记忆力不是很强,表述能力较弱。看一遍故事一般只能记忆一两个内容,老师在这个环节应让孩子多听一遍故事或分情节分段来听。增强幼儿记忆,引导孩子把看到的表述出来。这个环节虽然我设计上了却因临场紧张没有操作,实际只让幼儿看了一遍,却提了好多问题,孩子回答起来比较吃力。二、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多角度、由浅入深层层引导,语言应儿童化,简练易懂。我只使用一种方式反复提问,缺乏变化和吸引力,孩子易丧失兴趣。三、重、难点突破时,由于我自己思路不够清晰,分析教材不够透彻,以至进行起来不是那么简洁明快,自己感觉有点吃力,缺乏条理性、顺序性。四、最后的小结不够规范,概括性不强,引导力不足。197\n五、课件的制作太简单、粗糙,没能为课发挥很好的作用。这也是我的一大缺陷。总之,通过参加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让我看到了差距,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找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时不我待,我只有加油!加油!再加油!(29)小班语言教案《亲密的拥抱》含反思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散文诗,了解妈妈和孩子爱的表达方式。2.尝试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对散文的理解。3.尝试创编散文,体验妈妈和孩子之间爱的情感。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197\n教学准备:PPT、音乐。教学过程:一、说一说抱一抱(经验再现,导入课题)师:小朋友真有礼貌,宋老师忍不住想要抱抱有礼貌的宝宝,谁愿意和我抱抱?师:恩,和小朋友拥抱的感觉真好!师:今天,我们这里还来了一群小动物(PPT1),谁来啦?二、听一听说一说(一)第一遍欣赏散文提问:小动物会拥抱吗?它们会怎么抱呢?(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197\n(二)第二遍欣赏散文:1.象妈妈和象宝宝是怎样拥抱的?鼻子勾住鼻子。它们说了什么?教师提炼总结:阳光照在森林里,象妈妈和象宝宝亲密的拥抱,它们把鼻子勾在一起,微笑的说:"我爱你"。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说说好吗?2.狗妈妈和狗宝宝是怎样拥抱的?师:哎呀,它们还把脸贴在了一起。还说了?幼:我爱你!师:散文里的话也很好听哦!我们一起来说说看!197\n老师扮演狗妈妈,请一位幼儿扮演狗宝宝表演,其他幼儿一起用好听的话说一说总结:阳光照在草地上,狗妈妈和狗抱抱亲密的拥抱,它们把脸贴在一起,微笑的说:"我爱你"。3、长颈鹿妈妈和长颈鹿宝宝的拥抱有点特别哦,它们是怎么拥抱的?屁股靠屁股:请幼儿两两合作表演。幼儿一起用好听的话说一说。。(三)它们拥抱在一起心情怎么样?(开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的?(第三边欣赏散文,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说)幼儿表演散文三、说一说学一学提问:它们拥抱的动作多有趣、多温暖呀,它们在抱抱的时候还说了什么?197\n小朋友,它们在抱抱的时候除了说:“我爱你”还会说什么呢?(发散,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四、说一说编一编小动物们和妈妈拥抱了,你们想和妈妈拥抱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照片,谁来啦?师:阳光照进窗户里,妈妈和开心亲密的拥抱,他们把手拉在一起,微笑地说:我爱你!(幼儿仿编)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听到的这篇散文名字就叫《亲密的拥抱》,听了散文以后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开心,温暖,可爱,等等。师:(听音乐,)原来拥抱时这么一件快乐的事情,妈妈和宝宝为什么要拥抱在一起呢?点题总结:因为彼此相爱,所以它们要拥抱在一起。师:刚才还有许多小朋友没来得及把好听的话说出来,今天回家后送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并且对她说一句好听的话,好吗散文:亲密的拥抱清晨,太阳公公出来了。197\n阳光照在森林里,象妈妈和象宝宝亲密的拥抱,它们把鼻子勾在一起,微笑的说:"我爱你"。阳光照在草地上,狗妈妈和狗抱抱亲密的拥抱,它们把头靠在一起,微笑的说:"我爱你"。阳光照在大树旁,长颈鹿妈妈和长颈鹿宝宝亲密的拥抱,它们把屁股靠在一起,微笑的说:"我爱你"。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30)小班优秀语言教案《挤呀挤》含反思设计意图:197\n《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绘本《挤呀挤》中小动物们形象逼真,动态鲜明,一个一个出场,挤到小床上的情景十分有趣。书中虽然没有很多文字的描述,但小动物们滑稽搞笑的动作和表情以及图书对故事连续性、动态性的表现,都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幼儿乐于描述和模仿书中动物的动作,完成游戏性的学习。所以我们把绘本《挤呀挤》放在小班年龄段,设计了两个活动课时。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体验与同伴一起拥挤玩乐的快乐情绪。2.学习自己看书,乐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对图画的理解。3.能辨别并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愿意参与表演。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197\n5.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活动准备:人手一本小书,小床一只,绘本PPT,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活动过程:一、经验反馈,游戏体验1.出示小床,让幼儿反馈已有经验。这是什么?有什么用?你家里有几个人睡在一张床上?2.请幼儿由一个到一组再到全班逐一上床,体验越来越拥挤的感觉,并让幼儿自由讲述这种感觉。3.出示图书,请幼儿观察封面:上面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呀?怎么啦?197\n二、自主阅读图书幼儿自由自在地看书3分钟左右,鼓励幼儿找喜欢的一页仔细看看、自言自语地说说,并注意不影响同伴。三、集中交流1.提问:你喜欢哪一页,这页上有谁?在干什么?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播放相应的PPT,组织幼儿集体观察和讲述画面的情景,并及时组织幼儿用语言描述、用动作模仿各种小动物。(1)如果幼儿反馈小床的信息,教师提问:这是怎么样的小床?床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数数有几只小动物?197\n(2)如果幼儿反馈小动物的信息,如“小狗来了”,教师提问:小狗是怎么样的?鼓励幼儿用各种词句描述小狗:汪汪汪、黄黄的、可爱的、吐着舌头等;并让幼儿模仿小狗的动作。3.根据幼儿反馈信息的程度,可安排幼儿第二次自主阅读,补充信息。四、表演游戏:挤呀挤幼儿自选一个喜欢的动物头饰戴上,教师播放PPT,根据画面提示,请幼儿扮演该角色表演给大家看。第二课时活动目标:1.感受小动物逐渐增多的画面变化,练习数数。2.能根据同伴提供的信息寻找相关的书页,愿意讲述该页内容。3.学说简单的对话,初步形成故事。活动准备:197\n人手一本小书,贴绒教具若干,小床一只,绘本PPT,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活动过程:一、回忆前次阅读的经验1.出示图书,提问:这本书里讲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贴绒,在黑板上展示。2.提出阅读要求:从封面开始仔细看书,谁先来?谁第二个来?二、幼儿自主阅读教师提醒幼儿逐页翻看。三、集中交流197\n1.提问:谁第一个来到床上?它是怎么来的?让个别幼儿反馈信息,集体寻找相关的书页,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有序排列角色顺序。2.继续提问:小动物来到床上说了些什么?又有谁来了?它们是怎么说的?教师和幼儿共同模仿角色间的对话,自然形成故事片段,如:小老鼠钻进被窝,说:“真舒服啊!真暖和呀!”小鸭子“嘎嘎嘎”地走来了,它说:“我也要上来!”小老鼠说:“欢迎你!”两个好朋友一起钻进被窝。3.同法讲述2~3个情节片段,根据幼儿的情况可组织第二次阅读,过程中组织幼儿及时数数,自然渗透点数练习。四、表演游戏197\n出示小床,请幼儿自选喜欢的角色头饰,师幼一起,一边讲述自编故事(教师讲述串联部分,幼儿讲述对话)一边表演。教学反思:幼儿听故事时注意力要集中,能模仿小动物的不同声音,重点讲重复句。(31)小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大西瓜》含反思目标:1.观察小老鼠在看望奶奶途中所发生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2.知道夏天天气炎热,吃西瓜可以防暑降温。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197\n准备:大图书一本,多媒体课件,西瓜。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出示课件):你们瞧!谁来了?猜猜小老鼠出门要去干什么?幼:小老鼠要去旅游。幼:小老鼠要去超市买东西。幼:小老鼠要到草地上去玩。师:让我们一起问问小老鼠好吗?(出现小老鼠回答画面)师:原来小老鼠听说奶奶生病了,心里很着急,他急急忙忙要去看望奶奶。那么,一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197\n二、观察体验(一)观察多媒体画面第1~5幅师:你们看到些什么?师:夏天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小老鼠怎么样了?师:还有半个西瓜,小老鼠怎么不吃了?师:太阳火辣辣的,吃完了半个西瓜,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幼儿看到小老鼠戴着西瓜帽都笑了起来。)师:小老鼠戴上西瓜帽,这下可凉快多了。它继续往前走。咦,它怎么停下脚步了?师:小老鼠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幼儿为小老鼠想办法。)197\n(二)观察多媒体画面第6幅师: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三)观察多媒体画面第7~9幅师:发生什么事了?师:狐狸要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师:小老鼠怎么办?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老鼠?幼:我去请猎人来,把狐狸打死。幼:小老鼠可以去找一根棍子,狠狠地打狐狸。幼:让小老鼠抓一把沙子,朝狐狸的眼睛扔过去,狐狸就会叫起来“哎唷,哎唷,我的眼睛看不见了”,这时小老鼠赶紧逃跑。师:我们来看看小老鼠是怎么做的。197\n师:最后狐狸怎么样了?三、完整欣赏师:小老鼠来到奶奶家,把西瓜切成一片片给奶奶吃,奶奶夸小老鼠真是个好宝宝。目标:1.想办法帮助小老鼠解决在看望奶奶途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并大胆地表述。2.知道夏天天气炎热,积累一些防暑降温、自我保护的办法。准备:1.大图书一本,多媒体课件,小老鼠头饰,西瓜。197\n2.请一位大班幼儿在最后环节扮演小老鼠。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你们瞧!谁来了?猜猜小老鼠出门要去干什么?(用多媒体出示“小老鼠”,同时出现“鼠奶奶躺在病床上,额头上敷着毛巾”的画面。)幼:小老鼠要去看奶奶,奶奶生病了。幼:奶奶发烧了。师:你怎么知道的?幼:我看到奶奶躺在床上。幼:我看到奶奶额头上敷着毛巾,她发烧了。师:是呀,真是一只孝顺的小老鼠。它得知奶奶病了,急急忙忙要去看奶奶。一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二、观察体验197\n(一)观察多媒体画面第1~5幅师:你们看到些什么?师:夏天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小老鼠怎么样了?师:还有半个西瓜,小老鼠怎么不吃了?师:太阳火辣辣的,吃完了半个西瓜,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幼儿看到小老鼠戴着西瓜帽的样子都笑了起来。)师:小老鼠戴上西瓜帽很有趣是吗?那它为什么要戴上西瓜帽呢?幼: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小老鼠太热了。幼:妈妈说阳光中有紫外线,会把皮肤晒伤的。师:是呀,小老鼠真会动脑筋,会自己想办法保护自己。夏天,你们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197\n幼:我出门的时候,妈妈给我涂防晒霜。幼:我会戴上太阳镜。幼:戴上太阳帽。师:是呀,小老鼠跟你们一样会自我保护,它戴上西瓜帽,这下可凉快多了。它继续往前走,咦,小老鼠怎么停下脚步了?师:小老鼠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幼儿为小老鼠想办法。)(二)观察多媒体画面第6幅师: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三)观察多媒体画面第7~9幅师:发生什么事了?师:狐狸要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97\n师:小老鼠又是怎么样的?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老鼠?幼:让小老鼠去请大象伯伯来,大象伯伯用长鼻子把狐狸卷起来扔到河里去。师:大象伯伯会怎么卷呢?你来表演一下。幼:让小老鼠请猎人来。猎人拿起猎枪“啪、啪”对准狐狸打。师:你是猎人,试试看!(幼儿举枪瞄准,教师表演狐狸被打中的样子。)幼:小老鼠可以从地上抓一把沙子,扔到狐狸的眼睛里。狐狸说:“哎唷,我的眼睛怎么看不见了!”这时小老鼠就赶紧逃跑。师:这个办法真不错。幼:小老鼠可以骗骗狐狸。197\n师:怎么骗?请你来做小老鼠,请一个小朋友做狐狸,你们表演一下好吗?(幼甲:“狐狸,我前两天吃过一条笨笨虫。如果你吃了我,你就会变成笨狐狸了!”幼乙:“啊?我才不要做笨狐狸呢!算了,算了,那我就不吃你了!真倒霉!”)师:小老鼠究竟有没有被狐狸吃掉呢?最后狐狸怎么样了?三、完整欣赏师:小老鼠来到奶奶家,把西瓜切成一片片给奶奶吃。为了谢谢你们的帮助,它还留了一些给小朋友吃呢。瞧,它来了!(大班幼儿扮演小老鼠分西瓜给小朋友吃:“谢谢你们刚才帮助了我,我请你们吃西瓜!”)幼儿边品尝西瓜边说:“谢谢小老鼠。”活动结束。教学反思:197\n根据实际,随机调整教学方案。现在幼儿园的孩子从小就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教育,思维非常的活跃和开阔。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完全照搬方案中教师的主观设想而进行,而要根据孩子们的爱好来确定。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内容灵活地运用。就如,我请幼儿为像老鼠想办法时,一心想完成教案所设计的几个环节,幼儿都不是很积极,但当我随机改变一下教育方案,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2)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生日快乐》含反思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颜色的盒子,对盒子中的秘密有探究的愿望。2、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乐意与教师一起讲述故事中的部分语句。3、体验过生日得到礼盒的神秘感和快乐的情趣。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197\n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故事中的对话!活动准备:小熊玩具、各种颜色的盒子、音乐、图片等。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过过生日吗?幼:过过。197\n师:那你们生日会收到什么呢?幼:礼物!师:小朋友们,今天呀有一个小朋友他也要过生日了,你们看是谁呀?幼:小熊。二、出示大礼盒,引导幼儿学说部分语句。1、幼儿学说语句,初步理解故事内容。(1)师:小熊收到一个神秘的礼物,你们瞧,这是什么?幼:大盒子。礼物盒。师:你们看看这是一个什么颜色的礼物盒呢?197\n幼:绿色的。师:老师偷偷的告诉你们哦,这个神秘的绿盒子就在我们班里呢!在哪呀?(2)出示绿盒子教师摇礼物盒师:你们听听这个里面有没有礼物?好像有声音哦!周老师听到里面有声音:快打开,快打开!教师打开绿盒子,以问的形式慢慢引导幼儿学习对话。师:咦!里面有个什么?(引导幼儿说:咦!里面有个红盒子)咦!里面有个红盒子。197\n小熊很惊讶的说了一句什么话?我们一起说说!小熊看到里面有个红盒子很惊讶哦,所以要说:咦!(3)出示红盒子。教师摇红盒子。师:你们听这个红盒子里好像也有声音。在说:快打开,快打开!那我们来看看里面小熊的礼物是不是在红盒子里,好不好?师:咦!里面有个什么?咦!里面有个黄盒子!197\n(引导幼儿全体说说,再请个别幼儿说说)(4)出示黄盒子。师:你们听,黄盒子里传来一个声音,在说什么?(引导幼儿说快打开)快打开,快打开。打开黄盒子师:咦!里有什么?咦!里面有个蓝盒子。(引导个别幼儿站起来说说。)(5)出示蓝盒子,请个别幼儿打开并引导幼儿说说对话师:怎么还没有礼物呀!说不定礼物藏在蓝盒子里哦!你们听,蓝盒子里有和小小的声音在说:快打开快打开。197\n(引导幼儿来说:快打开,快打开)请个别幼儿来打开,并引导幼儿学说对话师:那谁愿意来打开的?打开的时候要说一句话哦,千万别忘记。师:那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咦!里面有个白盒子。(6)出示白盒子师:这样神秘的礼物呀,不肯出来了。肯定是我们小朋友说的声音不够响亮哦!等等要大声点哦!蓝盒子里好像有个小小的声音在响哦!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快打开快打开!"谁能来开一下!师:咦!里面有什么?咦!里面有个蛋宝宝。2、提问师:小熊打开,咦!里面有个蛋宝宝!蛋宝宝对小熊说,抱抱我抱抱我,祝你生日快乐!师:小熊最后有收到礼物吗?蛋宝宝是怎么对小熊说的?197\n三、完整欣赏故事,巩固对故事的理解。师:那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这个故事《生日快乐》吧?小朋友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讲哦!(教师利用图片完整讲述故事)四、为小熊过生日。师:小熊不仅收到了小恐龙作为生日礼物,还听到了小恐龙的生日祝福,可真开心啊!我们小朋友也一起来唱首生日歌送给小熊好吗?(唱生日歌结束)教学反思:我感觉本节课目标明确,过程较紧密相扣,我抓住幼儿好奇,爱探索,易感染、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点,将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让幼儿现象直观的了解了生日的意义并知道了妈妈生育自己的痛苦与艰辛。同时也达到了让幼儿懂得感恩于父母,了解更多庆生的方式方法。最后一个环节手工材料准备不够充分,使得个别幼儿没有为父母制作出让自己更为满意的礼物,在以后的活动中会及时予以改进的。197\n(33)小班优秀语言教案《神奇的玻璃》含反思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活动准备:197\n放大镜一个、凸透镜一个、《神奇的玻璃》挂图,故事磁带。活动流程:1、师生谈话:(1)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幼儿自由讨论)(2)小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从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2、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1)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2)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197\n(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3、出示放大镜。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从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处,知道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然后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利用这块“神奇的玻璃”战胜大灰狼。4、看图书听故事。老师播放故事磁带请幼儿边看图画边听故事《神奇的玻璃》,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提出问题:(1)小兔子是利用什么办法吓跑大灰狼的?(2)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打败大灰狼?5、引导幼儿发现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197\n(1)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玻璃”的神奇之处:看近的物体时,物体变大,离得远就会变小,而且物体是倒立的。这种“玻璃”就是凸透镜。(2)组织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讲述:小朋友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镜子,请幼儿讨论;然后交流凸透镜在生活中的用途。6、师生进行讨论: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镜的模样和用处,想一想你们还见过其他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讨论回答)然后老师总结:平面镜、凹透镜、哈哈镜等。活动延伸: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镜的用处吗?那我们去三楼的哈哈镜那里认识一下它吧,巩固对哈哈镜知识的掌握。教学反思:197\n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34)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吹泡泡》含反思设计意图:日常生活中,幼儿在洗手时常常洗很长时间都不出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原来孩子们对肥皂泡爱不释手,有时还喜欢用小嘴巴吹吹手上的小泡泡。一天,一个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吹泡泡的玩具,为大家吹出了一串串的泡泡,这下孩子们更是乐开了花,他们还兴奋地喊:“泡泡多像大太阳啊圆圆的,像你的眼睛,像大气球……”我结合孩子们对泡泡的兴趣和对泡泡的想象创编了生动有趣的儿歌,生成了这次欣赏活动。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喜欢听儿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2.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197\n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小猴子手偶、每人一份吹泡泡的玩具材料、过渡音乐、轻音乐。2.精神准备:为幼儿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进行互动,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用不同的表情、声音、动作等激发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活动过程:一、玩游戏教师握手偶,以小猴子的身份引导幼儿先来进行吹泡泡的游戏。并提出问题:泡泡像什么?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二、欣赏儿歌1.幼儿听过渡音乐放好玩具后坐下,结合刚才的游戏体验欣赏教师朗诵儿歌。教师朗诵时屋子四周飘散着泡泡,播放轻音乐,生动、形象地配合肢体语言吸引幼儿认真倾听。2.引导幼儿回忆:儿歌中都提到泡泡像什么?(西瓜、太阳、眼睛、气球…)并惊喜地说出:其实儿歌内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来的,老师只是帮大家整理成儿歌。表扬小朋友仔细观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197\n3.再次欣赏儿歌。当教师朗诵完儿歌的最后一句“小朋友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时,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并对幼儿的想象充分肯定。三、活动总结教师同样以小猴子的口吻对注意倾听及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请他们和小猴子拥抱;对有些胆小的幼儿提出希望,请他们握握小猴子手。四、活动延伸: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诵,表达出自己对所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2.进行绘画活动,幼儿边说边画,练习画圆。3.根据幼儿的兴趣续编儿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附儿歌:吹泡泡呼……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串大泡泡。像西瓜,像气球,像太阳,像脸蛋,还像乌黑的大眼睛。小朋友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教学反思: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35)小班语言教案《小小鸟》含反思197\n活动目标:1.学习朗诵儿歌,丰富相应的词语如"见面"、"碰一碰"、"飞"。2.通过玩手指游戏和结伴表演,感知、理解和表达儿歌的内容。3.愿意与同伴相互合作、共同表演。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活动准备:197\n1.教师用指偶:小鸟、小蝴蝶、小蜗牛、小蚂蚁等(改为:小狗、小兔、小鱼和小乌龟图片)。2.幼儿用指偶:小鸟指偶人手2只。(改为:即教师用的2个小鸟指偶)活动过程:(一)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儿歌中的角色。1.认识小鸟指偶。教师:这是谁呀?它会干什么?(二)教师借助指偶,示范朗诵儿歌。1.教师边演示指偶边朗诵、表演《小小鸟》。197\n2.讲到"一只小小鸟"时,教师出示套在左手食指上的小鸟纸偶。3.讲到"两只小小鸟"时,教师出示套在右手食指上的小鸟纸偶。4.讲到"见面点点头"时,教师左右手指上的纸偶上下摆动做点头状。教师:小鸟什么时候点点头的?(强化并重复"见面点点头")5.讲到"你亲亲我,我亲亲你"时,教师左右手指上的指偶靠在一起,做亲昵状。6.讲到"碰一碰,碰一碰,飞走了"时,教师左右手指上的指偶先轻轻地相互碰,然后左右分开做飞动的动作。(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儿歌。1.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朗诵儿歌。197\n2.师幼用接念的方式朗诵儿歌。3.幼儿在左右手的食指上套上小鸟指偶,边念儿歌边表演。4.每个幼儿找一个同伴分别扮演小鸟,边念儿歌边表演。(四)教师启发幼儿仿编儿歌。1.教师:除了小小鸟会高兴地见面,还有哪个小动物会高兴地见面?2.如果幼儿说出的动物是教师已准备好的手指指偶,教师就表演指偶并带领幼儿一起朗诵仿编的儿歌(改为:按照幼儿说出的动物,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并带领幼儿一起朗诵仿编的儿歌)。在这一过程中,提示幼儿说准动词。如:"碰一碰、碰一碰,爬走了。""碰一碰、碰一碰,跑走了。"……197\n3.幼儿与同伴再次扮演角色,边念仿编的儿歌边表演。(改为: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活动延伸:1.区角活动:将材料投放到语言区,区角游戏时继续讲述儿歌。2.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和幼儿一起合作,边念儿歌边玩手指游戏。活动评析:我们的活动中,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回答,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一种亲密、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幼儿想到什么说什么,乐意把自己的疑问或见解传达给教师,而教师就要及时正确地给予解答,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本次活动语言教学活动《小小鸟》中我就很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197\n《小小鸟》是一首儿歌,它韵律简单,动态形象,读起来朗朗上口。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是直观形象思维,结合他们的发展水平,我把这节课的重难点放在学习儿歌之后的仿编。为了让孩子对儿歌感兴趣,很快的学会儿歌,在活动的一开始,就出示了纸偶。要让孩子们学会儿歌,就要让孩子们愿意张口说。给手指带上小小的纸偶,手指的活动带动了图片的灵动,孩子们看到很是喜欢,在我第一次朗读儿歌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开始在跟着我一起说了,甚至有的孩子还自发的用自己的两个食指来做小鸟,来学习儿歌。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很积极,一个小小的纸偶,让孩子们主动的去探究和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孩子们愿意说。在孩子们学会了儿歌之后,我问孩子们:"你们想想,除了小鸟会见面,还会有谁见面呢?"听到整个问题,孩子们很热烈的讨论。有的说:大象会见面,有的说:老虎也会见面等。孩子们说的都是大型动物。虽然他们说的和预设目标中的不一样,但是我并没有对他们说"不可以!"我就问:"哪会不会有一些小小的动物也会见面呢?"孩子们就说有小乌龟、有小兔、有小鱼。我继续问到:"那天上飞的还会有谁见面呢?"这个时候孩子们就说有蝴蝶、蜻蜓等。在这样大家一起说、敢说的情况下,就有了这样的儿歌:197\n"一只小白兔,两只小白兔,见面点点头。你亲亲我,我亲亲你。碰一碰,碰一碰,跳走了。""一只小乌龟,两只小乌龟,见面点点头。你亲亲我,我亲亲你。碰一碰,碰一碰,爬走了。"放手给孩子,相信孩子,给他们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孩子们尽情的说、大胆的说,我们也会收获更多!教学反思:《小小鸟》是小班的一节语言课。由于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于是,我想出了用手指游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为此,我特别自制了2个指偶——小鸟,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因此活动一开始,我便出示指偶“小鸟”,让小朋友与小鸟打招呼、问好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再此基础上我又出示了一只小小鸟,提问:“两只小小鸟碰到了一起会干什么呢?”在我的精心提问下幼儿的“话闸“一下被打开了,都争先恐后的回答。在这样活跃的气氛中我强调幼儿要养成说话先举手的好习惯,在我的提醒下幼儿都能举起小手,等待着老师的提问。在最后环节中我坚持鼓励幼儿创编儿歌,在进行这一环节中我有所顾虑,生怕幼儿不会创编,可是结果往往是在我想象之外的,通过本次的活动使我深深感受到小班的孩子已经具有简单的创编能力。(36)小班语言优质教案《大公鸡与漏嘴巴》含反思197\n设计思路:在开展小班幼儿进餐常规培养时,为了让幼儿能养成自觉吃饭和良好的进餐习惯,特别开展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讲述活动。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导入环节,让幼儿能从自己最熟悉的情境进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倾听故事的乐趣。2、愿意与教师交流,鼓励幼儿大胆回答问题。3、理解词组:东瞧瞧西看看,学习复述简单句。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197\n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活动准备:故事图片,故事视频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提问:地上怎么这么脏呀?这是哪来的饭粒呢?引导语:"这么好吃的饭掉在地上真可惜!"请幼儿把饭粒捡起来扔到垃圾桶,然后回到座位上来。2、看图讲述故事。197\n教师:小朋友,你们平时吃饭掉不掉饭粒呀?你是怎么吃饭的?出示小弟弟玩具,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这个小弟弟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猜猜他在做什么呢?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小弟弟吃饭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大公鸡和漏嘴巴》。(1)看背景图讲述,请幼儿回答。教师:这是哪里呀?(院子)教师:院子里都有什么?(小房子、小篱笆、牵牛花、蝴蝶、大公鸡)(2)讲述故事一、二段后提问。教师:大公鸡看见什么了这么高兴?你们猜猜大公鸡高兴的时候会说什么?197\n(3)引导幼儿复述故事中的简单句:好运气!好运气!今天碰到一个漏嘴巴的小弟弟!教师:大公鸡抬头一看,看见什么了?(4)引导幼儿观察小弟弟的玩具,说出小弟弟的裤子上有饭粒,衣服上有饭粒,嘴巴上有饭粒。教师:谁是漏嘴巴呀?教师:小弟弟是怎么吃饭的?谁能帮助小弟弟想出一个不掉饭粒的好办法?教师:奶奶是怎么说的?(复述词组:东瞧瞧西看看)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一次小弟弟有没有撒饭粒?那他是怎么吃饭的?教师:大公鸡找到饭粒了吗?为什么?197\n3、操作台完整讲述故事。提问:小弟弟真的是漏嘴巴吗?大公鸡为什么说小弟弟是个漏嘴巴?4、结束部分。请幼儿说说,平常在吃饭的时候怎样才能不做漏嘴巴。5、活动延伸。在进餐过程中组织"不做漏嘴巴"的游戏,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教学反思:197\n故事教学是幼儿园在社会教育中常用的方法,这与单纯的说教相比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大公鸡和漏嘴巴》是一个形象生动、又极具社会教育价值的故事。《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能力和习惯形成是靠日积月累的,并富有重复性的特点,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教育。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知道“漏嘴巴”是个坏习惯,同时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37)小班幼儿语言教案《不挑食》含反思活动目标:1.创设情境,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儿歌。2.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尝试更换原来的一些词。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97\n教学挂图《不挑食》、吃饭的场景(桌子、椅子、米饭、鱼、青菜、鸡蛋等)、小熊嘟嘟布偶。活动难点: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尝试更换原来的一些词。活动过程:1.观察图片,讲述内容:——“真香呀,小熊嘟嘟在吃什么?”教师朗诵儿歌,然后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2.创设情境,表演儿歌:——“谁来当小熊嘟嘟?”(一幼儿表演,其他幼儿朗诵儿歌)(集体边表演小熊嘟嘟,边朗诵儿歌)。3.幼儿仿编:——“还可以请小熊嘟嘟吃什么呢?”请幼儿尝试仿编其中的一两句,教师将幼儿的仿编内容总结。幼儿将自己的仿编内容进行表演。197\n附:儿歌(不挑食)给米饭,吃。给青菜,吃。给鸡蛋,给鱼,都吃,都吃。为了长好身体,小熊一点儿不挑食。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38)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小猴子做包子》含反思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理解儿歌内容。197\n2.感受"子"字儿歌的特殊韵味。3.尝试用简单的食品名称替换,仿编儿歌。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活动准备:1.儿歌《小猴子做包子》。2.挂图《小猴子做包子》。3.猴子玩偶、猴子卡通头饰、实物栗子若干。活动过程:197\n一、"小猴子"出场,引起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小三班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幼:想。师:(出示猴子玩偶)小三班的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小猴子,很高兴见到小三班的小朋友们。二、欣赏并学习儿歌,在朗诵儿歌的过程中体验"子"字儿歌的韵味。1、观察图片,了解内容。师:(出示图片)快看,小猴子头上戴着高高的厨师帽,手上拿着铲子。咦,他在炒什么呢?197\n幼:蛋糕….豆豆…师:小朋友们,你看它在锅里炒着,下面是个炉子,它是圆圆的,再用你聪明的脑袋想想哦。幼:核桃..(有个幼儿回答栗子)师:来小朋友看看这个是什么(拿出实物栗子),你们真棒,猜对了!师:噢,小朋友想的真好,原来小猴子在炒栗子,它准备做包子给小兔子。2、初步学习儿歌师:来小朋友看看这首儿歌的名字叫做《小猴子做包子》,跟老师读两遍。现在呢老师把它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认真听看说了什么?(1)出示图片,老师指图片有节奏、完整朗诵儿歌,幼儿欣赏儿歌。(2)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念儿歌。(教师指图幼儿尝试跟读儿歌)197\n(3)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和我们平时念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朗诵时有意识强调"子"字)师:(小结)这首儿歌的每一句话后面都有一个"子"字,让儿歌特别好读也特别有趣,我们再念一遍。(教师带幼儿打节奏,有节奏的拍手让幼儿读)三、游戏:小猴子送包子师:小兔子说它好饿啊,想吃包子了,我们一起变成小猴子送包子给小兔子吃好吗?幼:好!(幼儿念儿歌1-2次)四、结合生活经验,仿编儿歌。师:如果你是小猴子,你还会炒什么呢?幼:蛋糕……师:如果请你做包子,你会送给谁吃呢?师:为什么想要送给他呢?197\n幼:(幼儿自由回答)(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幼儿在念儿歌的基础上,培养幼儿关心家人关心同伴以及老师的良好情感)五、结束部分师:现在老师已经等不及了,宝贝们,请你们一起跟随老师,我们坐上小火车,一起去做包子吧!附儿歌:《小猴子做包子小猴子,戴帽子。拿铲子,炒栗子。炒了栗子做包子,送给邻居小兔子。教学反思:197\n《小猴子做包子》这是一首比较有趣、比较好读的儿歌,它让幼儿听起来都比较感兴趣。因为是小班语言课,所以我注重内容的衔接,把本节课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先用"小猴子"来导入,引起幼儿的注意。由礼物来引出贴图,从而展开儿歌的学习;第二部分我让幼儿去模仿小猴子拿铲子、炒栗子、做包子、送给小兔子。让幼儿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去学习,通过询问问题让幼儿主动去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者我让幼儿仔细去聆听这首儿歌和其他儿歌有什么不同之处,着重强调末尾的"子"字,让幼儿自己去发现。第三部分通过让幼儿做游戏去体验;第四部分结合生活经验,让幼儿自己去拓展;最后部分用开小火车来结束本课。小班的课堂时间应该在25分钟左右,可是我却只用了20分钟,没有把握好时间。在上课给幼儿做动作时表现应该夸张点,把内容讲的很好而忽略了儿歌名的讲解,这是在上课时一个大的误区。为了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变换方法让幼儿学习。在上课途中要尽量坐下来,为了和幼儿同一视线,尊重每名幼儿。197\n这是第一次上小班的课,通过上课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经验不够丰富,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要多看优质课,学习教学方法。我觉得上课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我要慢慢学习,做好充足准备,为成为一名优秀幼师作准备。(39)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比一比》含反思教学意图:在开展主题活动“大与小”的过程中,幼儿对于量的比较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图画书《阿比比一比》通过角色游戏将大小、多少、长短等量的比较蕴涵其中。在小班后期为使幼儿进一步复习、巩同相关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活动充分挖掘图画书在科学领域的教育价值,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师设计了讲述与实物操作交替进行的活动形式,帮助幼儿理解书中内容,感受阅读快乐。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实物的探索性活动,理解书中蕴涵的比较关系,感受从不同角度比较结果的不同。197\n2、能自主翻看图书,理解画面和故事内容,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理解和感受。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实物梨和李子、帽子和围巾;图画书人手一本;故事课件、电脑、投影仪。2、经验准备:幼儿对比较大小、多少、长短有一定的经验。图画书《阿比比一比》投放在阅读区供幼儿自由翻阅。重难点:重点:幼儿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197\n难点:自主翻看图书,了解故事内容,理解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比较,其结果不同。教学过程:1、边讲故事边演示幻灯片,并出示实物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1)阅读故事《阿比比一比》,着重观察人物的表情和语言。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想法并进行演示。(2)幼儿操作实物梨和李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教师:这是谁的梨和李子?他们要比一比谁多谁少?他们会怎么比?请幼儿将实物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好。教师:小朋友是按一个梨一个李子这样摆的,那谁多谁少?197\n幼儿:李子多。因为李子还有呢。(3)出示实物帽子和围巾,引发幼儿讨论,大胆演示自己的想法。教师:围巾和帽子怎么比?你们觉得是帽子大?还是围巾大?幼儿:围巾大,帽子小,围巾能把帽子盖住。教师:那帽子还能把围巾扣住呢?到底谁大呢?幼儿:就是围巾大。2、幼儿阅读图书,了解书中人物的比较方法和结果。教师:请小朋友自己看看,之后他们又比了什么?幼儿自主翻阅图书。教师指导幼儿有序翻阅,通过看图寻找答案。引导幼儿说说在书中发现了哪些不同的比较方法,鼓励幼儿进行尝试。197\n幼儿:小猫的尾巴长,小兔子是拿线比的,小兔的尾巴短。教师:小猫和小兔子用他们的身体比长短,小朋友可以用什么地方比长短?我们来比比谁的长谁的短。幼儿:用手,用脚,用头(与同伴用身体部位进行比较)。延伸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并生成相关的活动。幼儿1:我讨厌这只猫。幼儿2:我讨厌兔子。197\n教师:现在咱们有争论了,有的喜欢猫,有的喜欢兔子,因为用毛线做尾巴不公平,下次活动我们再讨论你为什么不喜欢猫。主要内容:1、教师运用多种阅读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比较关系。教师运用观看幻灯的集体阅读、人手一本图书的个体阅读、提供实物的操作和游戏,帮助幼儿很好地理解书中所蕴涵的比较关系。教师了解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对于各领域小班目标的把握充分,在阅读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巩固相关的数学概念,为幼儿学习新经验奠定了基础。2、教师顺应幼儿兴趣,满足表达需要。当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发生争论时,教师敏感地意识到是幼儿对活动产生了新的兴趣点,顺应幼儿的兴趣及时组织了讨论,满足幼儿表达情感的需要。针对幼儿出现预想不到的现象,教师用提问方式支持幼儿讨论,体现出教师对幼儿的理解和尊重。197\n3、教师对于“幼儿重视的公平性”没有充分关注。(1)幼儿为什么不喜欢故事里的人物?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生活经验和情感需要?幼儿对故事的反应,体现出他们对游戏的公平性有自己的想法,这需要教师理解。他们在与同伴相处和交往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故事中的人物不是他们喜欢的朋友关系,角色发生的矛盾不是幼儿想得到的结果。教师在这里缺乏引导,使幼儿产生不喜欢的情感,从而引发了争论。(2)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对人物的好恶是否对幼儿产生了影响或暗示?教师在讲故事时用什么语气、声调不会对幼儿的情感倾向产生影响?书里没有正面和反面人物,只有结果输和赢,但是幼儿听故事时却产生两种情绪和情感,值得教师进一步思考。(3)对小班幼儿来说,在比较关系中,同类物品的比较好理解,不同类别的物品没有可比性,比较难理解,在后续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相关活动帮助幼儿理解。197\n教学评析:1、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尝试用一本图画书(一个故事)作为切人点开展主题活动,比较符合小班幼儿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点。先在图书区投放要讲的书,引起幼儿对新书的兴趣,然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满足幼儿对故事书的好奇心,故事的选择能够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较充分,运用幻灯的形式讲故事,更加生动直观,有利于抓住幼儿的注意,在幼儿提出问题和发生争论时,教师能够注意倾听幼儿的发言,通过玩游戏进一步加以引导,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的比较方法,较好地完成本次活动目标。2、教师的小组反思中,较充分地分析和挖掘了幼儿出现不同观点的原因,同时关注到活动使用的图画书在其他领域的教育价值。但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重点在于帮助幼儿理解图书的比较关系,小组反思交流中没有展开充分的研讨。对于儿童图画书与语言领域目标结合方面有一定欠缺,是教师群体反思中需要注意的。197\n附:故事《阿比比一比阿比到西山采了一大袋梨,阿吉到东山采了一小袋李。阿比说:谁采得多?咱们比一比!阿吉说:要比多,没问题。一个梨子一个李,两个梨子两个李,一对一来排整齐,五个梨对五个李。阿比的袋子已空了,阿吉还有一堆李。阿比说:比多算你赢,比大不一定。我的梨子比你的李子大。阿吉说:已经比过梨和李,应该比比别的东西。阿比摸摸头:好,那么就比头上的东西吧!我的帽子盖在地上可以画出这么大的圆。可是呢,阿吉解开头巾,摊在地上画了一个方。阿吉说:方的围住圆的,我的比较大。197\n阿比说:把你的头巾叠一叠,塞到我的帽子里,头巾就不见了,还是我的大。可是呢,阿吉用头巾把阿比的帽子包起来。阿吉说:还是我的大。阿比说:我有帽子没头巾,你有头巾没帽子。帽子头巾不能比,我们来比长短吧!阿吉问阿比:比长短?用什么比?阿比笑眯眯地说:当然是用尾巴比啊!阿吉说:可是我忘了带尾巴出来呀!阿比拉着阿吉身上露出来的毛线头说:你看,这不是一条新的小尾巴吗?197\n阿比伸直尾巴量一量,哦!好长,有三块木板那么长。可是呢,阿比帮阿吉拉直了毛线小尾巴,一块木板、两块木板、三块木板……越拉越长、越拉越长.嘿!没完没了啦!阿吉的毛线尾巴,好长,好长,好长!教学反思:能够根据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设计教育活动,并在活动前进行充分的知识准备,在图书角提前投放图书,引起幼儿阅读兴趣,激发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的愿望。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设计幼儿探索环节,进一步激发幼儿了解书中角色的对话、动作等具体情节的兴趣,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保持较好的注意力,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理解故事内容,并且在游戏环节中帮助幼儿将问接经验顺利过渡到直接经验,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目标。当幼儿产生新的兴趣点时能够顺应幼儿的兴趣组织讨论,满足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不足之处:197\n在幼儿对“帽子大还是围巾大?喜欢阿比还是喜欢阿吉?”发生争论时,教师虽然给予了支持,但是没有给幼儿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问进行讨论。由此可见,教师和幼儿对于图书的关注点存在差异。教师应对幼儿的兴趣点有比较细致深入地了解,从而抓住争论的问题,引导幼儿充分讨论就更好了。选孩子喜欢的活动,给孩子质疑的空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学习的动力。(40)小班优秀语言教案《我的小鼓响咚咚》含反思教学意图:197\n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幼儿园的一切事物都是生疏的,新鲜的,他们对于如何在集体中学习,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毫无经验。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孩子社会性情感更显得尤为重要。叮叮咚咚的拨浪鼓,晃啷晃啷的铃鼓,圆圆肚子的小红鼓,此类乐器更因其外形可爱、声音悦耳、节律感强等特点而深受幼儿的喜爱。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作品原型是歌曲《我的小鼓响咚咚》。由于歌曲曲调优美,歌词诙谐有趣,又具有关心他人的含义。小班语言文学活动《我的小鼓响咚咚》仿编童谣。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学习、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仿编”。使幼儿在体验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通过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发展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欣赏、理解童谣内容,萌发对小鼓的喜爱之情。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对童谣的理解、表现能力。3、技能目标:理解童谣内容,能清晰、有表情的朗诵童谣。197\n4、创造力培养目标:培养初步的知识经验迁移和仿编能力。教学准备:1、知识准备:自由玩小鼓并听小鼓的咚咚声。2、物质准备:小鼓,多媒体设备,课件: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图片及声音。3、物质准备:197\n收集各种各样的鼓,装饰布置环境。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的小鼓响咚咚》的音乐背景下带幼儿拍手唱歌坐好。提问:小朋友们,刚才你听到歌词里面有什么?二、展开教育(一)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朗诵童谣。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童谣。2、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一遍童谣。3、幼儿跟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197\n4、请个别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4人一组,分2-3组)(二)引导幼儿仿编童谣的后两句。1、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根据6种图片如: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说出6种相应的象声词)提问:小鼓还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它做什么事情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呢?(当幼儿说出小鼓做的一种事情,教师出示相应课件图片及声音,请6个幼儿分别说出与6种声音相应的象声词及做什么事情)2、引导幼儿仿编童谣。(三)根据以上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自由仿编童谣。 三、活动结束教师小结活动过程,带幼儿把自己编的童谣带回去给别的小朋友听。197\n四、活动延伸幼儿在午睡时,同伴可以引导幼儿用关心他人,不影响他人的正确行为来表现。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附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我的小鼓响咚咚,我说话儿它都懂,我说小鼓响三声,我的小鼓,咚,咚,咚!。哎呦呦,这不行,妹妹睡在小床中,我说小鼓别响了,小鼓说声:“懂,懂,懂”!。相关信息:童谣有近三千年的历史。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童谣的教育价值:197\n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童谣这种文学形式,孩子们最容易掌握,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非常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并且对儿重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我园的童谣教学,让童谣进驻我们的心田,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充实儿童的涵养,可以收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度过一个智慧快乐的童年教学反思:本节活动分三个环节。在学习童谣环节中,教师创设幼儿喜爱的“和小鼓做游戏”的情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学习童谣。幼儿能够较深入地理解内容,体验童谣的语言结构和韵律特点。在引导仿编过程中,教师通过出示图片引导迁移生活经验,幼儿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快乐地完成了仿编学习。活动环节清晰,层层递进,较好地实现了活动目标。197\n教师本身的示范引导作用不可忽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师要学会大胆放开自己,让自己充分为自己的教学活动服务。亲切的态度,夸张的语态,优美的歌声等等。这些都是一节好的音乐活动所必备的。教学点评:197\n活动重点立足于“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清晰、有表情地朗诵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仿编”。因此,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充分感受、理解童谣,体验作品语言的结构形式、韵律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扩展想象,仿编童谣。小班仿编活动的特点是:只要求幼儿在原有诗文的基础上换词,通过改变某个词来体现诗歌的变化。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仿编,更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创设“和小鼓做游戏”的情境,运用直接示范朗诵和边做动作边朗诵的方式调动幼儿眼睛、耳朵等多种感官去欣赏和思考,从而更好地感受、理解童谣内容,体验童谣的语言结构和韵律特点。在引导仿编过程中,教师运用“出示动作图片,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说出象声词”——“根据动作和象声词仿编童谣的后两句”——逐步过渡到“脱离图片自由想象仿编”的模式,师幼互动积极有效,幼儿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较好地完成了仿编目标。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19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