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50 KB
  • 2022-06-23 发布

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目录一、教师语言中存在的问题1(一)幼儿教师用语不规范1(二)幼儿教师用语的命令性和强制性2(三)幼儿教师“反语”使用3二、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行为的重要性4(一)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4(二)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情感态度形成的重要性4(三)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的重要性5(四)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5三、幼儿教师提高语言素养,正确引导幼儿行为的途径6(一)规范幼儿教师用语6(二)幼儿教师用语应该生动、形象,避免命令性和强制性7(三)教师应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7参考文献77\n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行为的影响学生:黎岸(湖南女子学院教育法学系,长沙410004)摘要:语言是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表达情感的媒介。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关键的时期。幼儿语言教育的过程不是一种从教师向幼儿单向的传递有关语言知识的过程,而是通过交流和对话让幼儿主动进行“社会的、认知的知识建构和与他人进行意义协商的动态过程”。幼儿教师的语言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需要发现幼儿教师语言中存在的问题,理解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行为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提高幼儿教师语言素养,正确引导幼儿行为的途径。关键词:教师用语;幼儿行为;影响;语言是人类传达信息、表达感情、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人的生活离不开语言。孩子一出生就要和外界环境进行交流沟通,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和最佳时期。  教学语言在广义上指人们通过无声的或有声的方式,借助于体态、文字和口语表情达意。来对幼儿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尝试对当前在幼儿教师的语言。一、教师语言中存在的问题(一)幼儿教师用语不规范孩子的心灵是一块镜子,教师的言语随时随地的照着他们的心灵,久而久之留下抹不去的印记。幼儿行为的发展离不开幼儿教师主体的直接影响,教师本身用语的作用是幼儿行为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幼儿教师规范用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教师用语不规范的问题。现阶段许多幼儿教师用语随意,表达不够准确。第一是有副词的错误使用。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或某种状态的连续不断。如有的教师表扬幼儿很聪明时会说成“几多聪明!”(很聪明);第二是量词的错误使用。幼儿教师用于指事时会说成,一只事(一件事),一只问题(一个问题),一只古怪事(一件古怪事)。用于指物时,如:一只手,一只脚,一只书包等等。第三是句法上的错误;幼儿教师在语法和句式上都会出现很多错误,如:我认不得(我不认识),把支笔我(给我一只笔),拿屋扫一下(把屋子打扫一下)。7\n教师的教学用语内容不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根据思维的逻辑准确运用概念,语言内容前后矛盾。例如,有的老师表扬幼儿时喜欢说:“今天表现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实,一个“最”字表达的是“唯一”的意思,但教师却随意地在“最好的”后面说出了好多个幼儿的名字。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误导致了幼儿对词意的错误理解,时间一长也会对幼儿的逻辑思维发展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应应谨慎,保障逻辑性,避免出现因随意而犯的低级错误。方言的影响,形成方言语音、语感的原型定式,很难矫正。(二)幼儿教师用语的命令性和强制性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幼儿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运用语言显得尤其重要。对幼儿教师来说语言表达仅仅做到准确、清晰、规范是不够的还必须实现语言的“儿童化”才能吸引幼儿。教学实践也表明用儿童化、温和、商量的语言上课,课堂气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易于幼儿接受。我们提倡尊师重教,从懂事起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听老师的话”。渐渐觉得老师的话就是命令条例,然而这也滋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用语朝着命令性和强制性方向发展。幼儿自我意识不强、自我管理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的话语所表达的意思反应慢、不能理解。然而在在师幼关系中,教师明显属于强势的一方,掌握着保教活动的主动权。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保教活动内容方式的选择、进程的控制以及对幼儿各种行为表现的评判权都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拥有主要话语权的优势方。师幼言语交往呈现出单一化的特征。经常可以看到在幼儿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直接将教学的内容灌输给幼儿,并没有对幼儿的回答进行适宜的反馈,教师的言语缺乏启发性,完全是一种灌输。幼儿逐渐成为教师权威语言的纯粹接受者。教师和幼儿之间缺乏双向的交流而是幼儿在执行教师的命令,没有自己的思想参与。面对年幼天真的儿童,教师的“话语权”优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很容易造成教师对话语权的滥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说这样的话,“请坐好”、“请你跟我这样做”等等。在这里教师是作为指挥者的身份出现的。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倡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即要求视幼儿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应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幼儿的活动,支持幼儿的探索。比如,当幼儿不愿意帮老师收玩具时,我们可以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以此来得到幼儿的帮助,锻炼幼儿,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气说:“快点,帮老师收玩具!”;当幼儿在美工角活动时,为了防止幼儿乱扔纸屑,我们可以委婉的提醒幼儿:“7\n你们需要一个垃圾筐吗?”这样幼儿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要把纸屑扔到垃圾筐里,而不能扔在地上,但如果直接说:“不许把纸扔在地上。”我想则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应常说,“你好”、“请”、“没关系”、“能不能”、“我们一起来好吗?”、“你说应该怎样呢?”、“你先试试看,如果需要帮忙就叫我。”、“你可以帮我一下吗?”等等,而不能习惯于用强制性的“要这样做”、“那样可不行”、“不许”、“不能”等等语言,否则会阻碍孩子主动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三)幼儿教师“反语”使用教师的言行是幼儿学习的典范,这一点许多教师都懂得。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都违背了“幼儿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这一原则,习惯的说一些幼儿不能理解反语。我在一次实习中就发生了这样的事,班里的小朋友吃完饭后都在散步,这时有个小朋友走的特别快。老师看到了就说:“你还走的真快啊,吃多了吧,怎么不跑啊?”没想到这句在大人眼里十分简单的话这对幼儿而言,竟造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那些在散步的小朋友都跑起来了。他们理解能力差,很难想到大人的反话是另一种暗示,他们只能简单地按字面意思去做,而且是努力去做,因为教师说反语时的表情多半是夸张,幼儿显然受到感染,想得到教师的再次“表扬”,结果只会错上加错给幼儿的行为和带来不良的影响。二、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行为的重要性在幼儿园这个相对特殊的环境里,幼儿教师的语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它是架起与幼儿相互沟通的桥梁,也是幼儿进入知识海洋的一把钥匙。它能够在活动过程中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一)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与幼儿的交往中,还是在正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的语言客观上起到了示范的作用。按照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他人的语言输入和语言反馈是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重要环节,语言输入是幼儿分析、比较、内化语言规则的源泉,语言反馈在幼儿对语言规则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的过程中起到验证、调节的作用。因此,教师语言使用得当,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学会正确运用词汇、语调、语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内心感受。从老师的语言中幼儿可以直接获得新的词、句子、开始理解各种生活中的指示性语言,习得与人交流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教师的语言是怎么样的那么幼儿就会照学,不良的言语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7\n每一位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可能对幼儿产生重大的榜样作用,而避免和消除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二)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情感态度形成的重要性幼儿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其身心发展是极其有利的,幼儿教师真确的语言能够起到稳定幼儿积极情感的作用,为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一般情况下当老师不经意间对一个小朋友说“妞妞今天扎的头发真好看”这可能会让一个小朋友高兴一个上午并且也让这个小朋友觉得自己的妈妈真能干。当小朋友表现的比平时好时老师的一句“你今天表现的太棒了”,会让这个小朋友表现得更好。老师经常运用积极的语言恰当的表扬、鼓励、安慰小朋友能让幼儿体会到关心、被重视、安全感。如果在获得语言支持的同时还得到了教师的微笑、点头、注视以及抚摸、拍头等亲密的身体接触,幼儿更会感到极大的温暖、关爱和信任。(三)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的重要性教师的语言影响着幼儿对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幼儿是好奇、好动的,兴趣是学习动机产生的源泉,也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保证,所以,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是教师的职责之一。除了学习材料、学习环境等客观因素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外,教师的语言引导无疑是学习兴趣产生和保持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幼儿爱听、乐意听,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减轻幼儿的认知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够使幼儿对幼儿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动机,也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预期,激发自我成长的动机。(四)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刺激因素是:幼儿与环境中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言语交流在其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教师不仅仅通过语言向幼儿传递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能有目的地影响幼儿认知学习和思维过程,影响幼儿思考问题、表达思想、判断和想象等能力的发展,并能促进和提高幼儿与环境中的人和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质量。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观察对象有着很大的指引作用,使幼儿有选择的感知观察对象。在实习中我们经常听幼儿老师这样说:“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他会是谁呢?”“请小朋友认真的听一听等会是什么声音哦?”这样在老师特定语言的指引下就能将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小朋友投入到老师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也可以让小朋友对观察对象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征更加注意。例如:“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我们的小房子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时小朋友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颜色变化上”。7\n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语言提示可以帮助和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学习中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获得新的学习经验。例如:学习诗歌《春天在哪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回忆春天是什么样子之后,老师可以提问:“春天来了她在哪里呢?我们都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帮助幼儿有目的的回忆刚刚看到的画面以及以往的生活经验再次基础上仿编“听见鸽子叫呀,听见蝴蝶飞,还有那会采蜜的小蜜蜂,滴沥滴沥滴沥沥,春天在小朋友的耳朵里!”这一类的诗句。教师这样的语言启发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想要仿编好这首诗歌,需要经历“学习诗歌的语言结构”“理解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的意境”“观察春天,获得对春天的形象性的新认识”“将对春天的新的认识与诗歌的语言结构结合起来”几个阶段,使幼儿既学会了仿编诗歌的方法,又丰富了诗歌的语言经验和有关春天的形象性的认知经验。三、幼儿教师提高语言素养,正确引导幼儿行为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可见优秀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教学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但现实中,我们发现部分幼儿教师缺乏语言素养,如教学语言不够标准、规范,生动;平时交流时语言平淡,语病多,内容空洞,缺乏情感,在与家长和幼儿的交往中不能很好地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那么,幼儿教师应如何提高语言素养,才能把话说得“通顺、准确、有趣、生动”,能用优美动听的语言去拨动幼儿的心弦呢?下面结合我们的实践对幼儿教师如何提高语言素养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规范幼儿教师用语教师的教学用语必须规范化,用词要求准确、符合科学性。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正是积累词汇的最佳时期,此时的幼儿对词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关注新词,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使用新词。因此,幼儿教师使用词汇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幼儿对词汇的积累和使用。教师必须使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在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普通话的要求。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不念错字、不使用方言。这就要求教师用心学习普通话,有意识地矫正自己的发音,克服方言的干扰,加强语言的基本功训练,尽量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除了文本内容选择需形象生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外,教师语言是否清晰、流畅,语调是否抑扬顿挫,体态语言是否生动形象,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此,活动中教师需特别注重语气语调,但一些不恰当的语言处理,反而会适得其反。而教师因个别孩子的出格表现,不得不频繁走动维护纪律以及表现出的紧张、烦躁的情绪状态也直接影响了其他孩子耐心倾听。7\n做到顺畅、准确的使用普通话以便为幼儿的语音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二)幼儿教师用语应该生动、形象,避免命令性和强制性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教师文本内容选择需形象生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外,教师语言是否清晰、流畅,语调是否抑扬顿挫,体态语言是否生动形象,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此,活动中教师需特别注重语气语调。对幼儿教师来说,语言表达仅仅做到准确、清晰、规范是不够的,还必须实现语言的“儿童化”,才可能吸引幼儿。教学实践也表明,用儿童化语言上课,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易于幼儿接受。在教学中都要有慈母般温柔的表情、声调,有效地激发起幼儿的内心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三)教师应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掌握语言技能、运用语言策略的前提。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幼儿思维、理解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幼儿对语言的理解也只能按表面的意思去理解,很难,很难理解喻意或语言的深层含义,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表现得越明显。教师只有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特别是把握幼儿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在不同场合、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中,有效地运用语言对幼儿进教育和指导。参考文献[1]张加蓉、卢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2]《普通话训练与测试》,高等教育出版社[3]郑建成.《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4]汪缚天.教师的语言修养及训练.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4月.[5]赵寄石.学前教育论稿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6]王晋.新(纲要〉引领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变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