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片断作文 9页

  • 55.50 KB
  • 2022-06-23 发布

小学片断作文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写作专题(教师版)一、描写人物内容具体的“写人”片断,要着眼于所写人物的特点,把人物写“活”。我们每天都在与人打交道,对一些平庸无奇、毫无特点的人,即使是经常接触,也很难留下印象;而与众不同、特点鲜明的人,哪怕只是见过一次面,也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就告诉我们,写人必须抓住特点,而要想写出人的特点使其“活”起来,必须对人的“四要素”即外貌、语言、行动、心理进行全面细致地描写,否则你所写的人既像张三,又像李四,还像王五。谁都像,又谁都不像。1、人物外貌要有特点。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头发,即使细的逼真,也毫无意思。”这就告诉我们,没有特点的外貌描写是徒劳的,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形象逼真地刻画要处,刻画眼睛,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下面的这个外貌描写:“哈哈哈……”谁在大声地笑?我寻声望去,原来是陈露和几位同学在说笑话。她又发出了欢乐的笑声。你瞧,她笑得鼻翼微微抖动,本来很小的眼睛一下弯成了两条弧线,嘴角向两边翘起,形成两道一长一短的曲线,连夹在嘴角的那根头发也随着笑声一上一下地摆动,脑后扎成的马尾辫也上下跳着……这里,人物那呈弧线形的双眼,形成曲线的双唇,翘起的嘴角都与人物内在的气质相联系,突出其开朗欢乐的性格特征。再比如,《我的心事》开头对两个小孩的外貌做了这样的描写:“我们院里来了两个乡下小孩。一个是姐姐,梳着小辫,穿着小花褂。一个是弟弟,脑门上留着头发,就像扣了个茶壶盖儿。”这段描写,就十分符合农村小孩的特点。[练习](1)对知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父亲进行外貌描写。(100字左右)(2)对被交警扣住的司机的表情进行描写。(150字左右)2、人物语言要符合身份。每个人的性格、年龄、职业、地位、思想各不相同,如果我们笔下的人物说的都是“通用话”,就不能反映其性格特点。我们要因人而异,让小孩说小孩话,老人说老人话,工人说工人话,农民说农民话。请看《退钱》中的片断:……我急忙从口袋里掏出多找的钱,低声说:“老爷爷,刚才您多找了我钱。”“是吗?”老人掐着指头,嘴里念叨着:“二二得四,一二得二,你给我一块,我找你七角六,没错呀!”“不,我给您的是五角线。”“哦?你看我的眼睛!”这段语言描写,表现了老人年老眼花的特点,也反映出了“我”9\n的觉悟。一老一少的语言都符合各自的年龄和身份。读后有一种亲切、实在之感。可是有的小朋友不知道语言与身份的关系,往往让文章中的人说些不切实际的大话、空话。比如一个小朋友是这样写自己的奶奶勤俭朴素的:一天晚上,我把吃剩下的一小块馒头扔到了桌子上。奶奶看见了,严肃地对我说:“孩子,你扔掉的不是馒头,而是劳动人民后代应有的品德!你现在不知道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将来更会大手大脚的,要给国家造成多大的损失呀!还怎能谈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你对的起党和人民对你的培养吗?”这段语言描写显然是不实在的。孩子不爱惜粮食,奶奶批评几句是无疑的,可是,老奶奶好像在演讲、做报告似的,是不符合实际的,给读者的感觉是别别扭扭的。[练习](1)父母商议孩子的上学问题。(250字左右)(2)与网友的一次网上对话。(200字左右)3、恰当运用动词,写出人物动作。人们常说:“说得好听,不如干得漂亮。”这就是说在文章中,我们要表现一个人,不仅描写语言,更重要的是具体写出他怎样行动,才能反映出他的品质和精神。一位小朋友写了片断练习《打针》:康大夫拿起一支装着菌苗的小药水瓶,把略带黄色的药液吸进针管,又夹了一小团酒精棉球在要向我注射的左臂上擦了擦,就把针拿起来,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迅速把针头扎进我左上臂的肌肉里。眨眼间,康大夫用拇指把针管熟练地一按,就把药水推进了我的体内。她把针头麻利地拔出来,然后用棉球轻轻揉一揉。咦?说来也怪,我还真没觉得疼,这针倒打完了。这段描写,作者选用了“拿、吸、夹、擦、扎、按、推、拔、揉”等动词,把打针时的情景真实地再现出来了,把康大夫的形象也烘托出来了。假如把“打针”这个片断描写只是空洞地写为“康大夫给我打针,动作很快,一会儿就打完了。”你读后是不是摇头表示遗憾呢?[练习](1)寒风呼啸,清洁工在大街上中扫雪。(150字左右)(2)晚上,三轮车夫在大街上等客。(150字左右)4、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假如,不管你多么难过、别扭或高兴,偏偏不许你把心里的话说出来,硬是让你把话压在肚子里,你有怎样的感觉呢?同样道理,我们在写文章时,不把人物的心里话写出来,读者也一定会“不舒服”。这就是说,我们要把人物写“活”——既会“说”,又会“做”,还要会“想”。除了外貌、语言、行动之外,还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描写。例如:“晨练时,我没有认真、用力,上篮动作轻率、应付,不接受王老师的指教,还顶了嘴。放学前,班长通知我去体育室时”的片断描写:9\n早晨,我和她顶了嘴。这一回她又会狠狠地批评我一顿。为了挽回难堪的局面,不让她再生我的气,我就装出极为恭敬的样子,低着头,哈着腰,小心翼翼地进了门。我克制住自己,叫了声:“王老师”,就呆呆地站在那里,等待着王老师电闪雷鸣般地发作。我仿佛听到了刺耳的责骂声,严厉地训斥声,紧张得连大气也不敢出,心“怦怦”地跳着。这段描写,就真实地反映出“我”精神紧张时的真实心理,把人物写“活”了。[练习](1)当得知你作文竞赛获得了一等奖时。(200字左右)(2)当你看到一个乞丐在路边乞讨,而破碗中还寥寥无几时。(150字左右)5、综合内容写出内容具体的“写人”片断,还要注意到人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心理决定行动,心理和行动又牵连着语言和神情的变化。因此,我们要想把人物写“活”,必须把“四要素”结合起来进行描写,要互相吻合,千万不要顾此失彼或互相矛盾,否则,你笔下的人物就会让人感到不正常了。例如下面这句:妹妹撅着大嘴说:“呀,苹果!您给我买这么多,又红又大……”这里,外貌与语言就是互相矛盾的。“呀,苹果!”表示惊喜;“这么多,又红又大”也表示高兴。惊喜、高兴为什么要“撅着大嘴”呢?显然,把“撅着大嘴”改为“高兴地叫起来”就贴切了。如何在句末再加上“说着向爸爸扑去。”就更好了。这“叫起来”和“扑过去”的外表描写与妹妹因爸爸“买苹果”这件事而“高兴”的心理活动就更加吻合了。二、记叙事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或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2、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3、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4、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可采用“分解法”,就是把一件事情的整体或从动作、或从场面、或从时间等不同方面按照一定的顺序分成若干个小部分,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去写。5、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6、9\n写事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例文](一)童年趣事童年有的是美好的,有的是糟糕的,在我的童年的时光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那一天,我在外婆叫闲得无聊,正在这事侯,我的好朋友芳芳来了,我趁今天没什么事,对她说:“芳芳,我们一起去捉鱼好不好。”因为现在是假期,芳芳欣然同意了。我们便叫上姐姐,提着小桶,来到小河旁。  小河的水真清啊,清的仿佛可以看见河底的鹅卵石,我们变脱掉鞋子,卷起衣袖,走进小河。刚走进小河,我们便感到一丝丝凉意,小河旁的麦穗随风波动,树枝上的小鸟唱着清脆的歌声,那情景犹如连绵不断的画卷。  突然,一条小鱼从我身边游过,芳芳说:“鱼啊!”我回过神来,朝水里一看,呀!是条小鱼,我悄悄靠近它,趁它不注意,用手一抓,但还是被滑走啦。姐姐说:“别灰心。”我便鼓气勇气,用手一抓,便赶快放到桶里,这回它可没逃出我的手心。接着我们又看到一条鱼,我靠近它,一把抓住了它,用双手句起,表示这是我第二个战利品,可这小家伙可真不听话,又蹦又跳,我只好把它放进桶里,渐渐的,太阳落上了,我们有捕到许多鱼。  在夕阳西下的美景中,我们提着我们的战利品----鱼,唱着欢快的歌曲向回家的路走去。(二)一件后悔的事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因为我盲目做事,使我后悔的事。在这些后悔的事中,有一件事使我印象深刻。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心想:趁他们不在家,看一下电视也无防。我一看钟,呀!我最喜爱的节目开始了。我又想:唉,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看了再说吧。于是,我便高兴地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电视机的画面变得模糊起来了,我十分着急。为了能清楚地看节目。我并没有想到事情的后果。便学着爸爸的模样,动手来“调频道”。由于我不太懂,我把手放在按钮上,胡乱按了一会儿,呀!这个频道怎么不见了?我心里又着急又内疚自己动手来调频道。这下可糟了。最后,我决定碰碰运气,用手使劲地按着按钮,呀,这下子可完蛋了,全部频道都没了。我急的连汗都冒了出来,我的手掌心都出汗了,为什么还没调好?难道我按错了吗?好像没有啊!这时,爸爸敲门了,我急的手忙脚乱,立刻把电视关了。打看门,爸爸一进门,我就吞吞吐吐地说:“爸爸,你下班了。”怎么了,怎么说9\n话结结巴巴的?爸爸一脸的怀疑。我双手抓着衣角,颤抖地说:“没事,没事。”爸爸觉得我非常奇怪。中午12:00到了,爸爸正想打开电视看午间新闻。我猛地扑上去,抱着电视机,激动地说:“不行!”爸爸便更怀疑了,一手把我推开,快速打开电视机,吓了一大跳。大声说:“怎么全部频道都没有了?”这时,我只好内疚的向爸爸诉说了事情的经过。爸爸严肃地说:“你不是学习了关于古代的格言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能装懂。你明白了吗?”爸爸的这一番话让我得到了教训。我想:做事之前必须要先动脑,要想好了,确保正确了才去做。不能莽撞行事。爸爸的这番话,我并没有忘记。它可以让我以后不再犯这个“不思考,装懂的毛病。”让我学会了不能盲目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练习](1)那一次成功(失败)的经历(2)阳光总在风雨后三、描写景色写景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那么怎样写出内容具体的“写景”片断呢?首先,要选好观察点。写景的观察点,就是描写者面对描写对象所在的位置,也就是我们观察景物的立脚点。观察任何景物,都要有个立脚点。立脚点可以固定,也可以变换。观察点不同,观察到的景物就不同。一般来说,景物与观察点可以交互组成以下几种情形:(1)定点定景。选择一个最佳的观察点,观察某一处景物。比如:站在窗前,目不斜视,你将看到什么?那好,你就把这位置所见的写出来。再如:你躺在草地上,眼望蓝天,看蓝天白云。景物如何,感受如何?也可以写成一个小片断。(2)定点换景。就是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上,你可以平视,也可以“左顾右盼”,可仰视,也可以俯视。这样,很多变化着的景物就会尽收眼底。(3)换点换景。就是边走边看,随着观察点的不断移动,你眼前会不断出现新的风景。游园、参观时都可以换点换景进行观察。当然,“边走边看”与“走马观花”可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只是浏览一下,不细致观察,不动脑思索,即使看的再多,也不会写出好的写景作文。阅读下列表明变换的词语:从确定选用观察点的角度分析,你能说明它们是分别采用哪一种方式来写景的吗?①我好奇地观赏着姥姥家对面一片美丽的风景。(定点换景)楼房……草地……孩子们……②星期天,我们游览了颐和园。(换点换景)一进大门……转过大戏台……顺着长廊……登上山坡……到了峰顶……来到石舫……③昨天下午,老师带我们去火车站参观了“少女献花”塑像。(定点定景)少女的眼睛……第二,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运用适当的形容词和我们学过的修饰语言的方法,对景物进行精心形容,好像工笔画那样,细致入微地描绘,给读者留下生动鲜明的印象。例如《草原》开头的景物描写:9\n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里,作者用了细致描绘的手法,适当运用了修饰语言的方法,展开了合理的想象,写出草原的辽阔和恬静,抒发了作者愉快的心情。让人读起来,感到十分生动、具体。再如,老舍先生写酷热难耐的老北京的天气,也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细致描绘,为我们写景提供了典范,读起来简直让人拍案叫绝。请欣赏这个片断: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子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片好像也要晒化。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练习](1)秋天的清晨(150字左右)(2)雨的舞蹈(150字左右)(3)风雨兼程(200字左右)四、描摹物品“状物”指的是对物体的描摹。这里的“物体”范围很广,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植物、动物、静物(建筑物、日常用品)等等。状物的目的是使读者对所描摹的物体有一个准确鲜明的印象。这就需要我们把“状物”片断的内容写具体。首先,状物要有顺序。状物的顺序通常有以下几种:(1)从上到下,从前到后;或从下到上,从后到前。比如描写一棵树,你可以先写枝叶然后写干,最后写到它的根,这是从上到下的顺序,反过来就是从下到上。写一只猫,你可以先按头→脸→身子→尾巴的顺序写,这就是从前到后,反过来就是从后到前。上与下,前与后,先写哪个都可以,但绝不能忽上忽下,忽前忽后,否则就会把顺序搞乱了,使文章条理不清。9\n(2)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如有位同学写《我的照片》,既可以先总的介绍一个所有的照片,然后再重点写其中的几张,也可以反过来,先写某几张照片,再总述所有的照片。怎样写更好,完全取决于这位同学对照片的感觉和对文章的安排。(3)由外向里或由里向外。有些实物是可以有里有外的,比如建筑物,外形如何,内部结构陈设怎样;再比如水果,果皮是什么样子的,果肉又是什么状态的,对于这样的实物,在写作时就要把握好先写“里”还是先写“外”,然后按顺序写出来,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第二,状物要“活”。就是把所描摹的物体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先说状写动物。一般说来,写动物,总要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但这个情不是靠一两句话直接说出来的,主要还是通过描状、刻画,让别人看了以后也觉得它可爱,这才达到了写作目的。怎样才能让所写动物形象变得可爱呢?首先,应该把动物神态刻画出来。下面这个片断写得挺好,你不妨看一看:我家有一只鹅。它周身的羽毛洁白无瑕,那淡黄色的脚和扁圆的嘴像嵌在白玉上一样。头上那突起的疙瘩很有特点。它蹒跚的步子显得从容、沉着。它昂首挺胸、引吭高歌时,更表现出一副昂扬雄健的姿态。再说状写静物。目前很多写静物的作文主要集中在摹仿小动物制成的各类静物上,比如:小金鱼、小猪、小猫等等。这些静物本身是不动的,但我们描写时,应力求让它们动起来,这样才会形象生动,才会体现作者的喜爱之情。例如下面这个片断:爸爸出差回来,给我买了一件礼物。啊,是“小白兔”。这只“小白兔”浑身的毛像雪一样;两只又细又长的耳朵竖着,仿佛在侧耳倾听;一双又圆又大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好像在观察周围的动静;三片嘴唇抿得紧紧的,好像要笑,却又笑不出声来;那条又短又小的尾巴,稍稍翘起,显得有些调皮。“小白兔”是坐着的,两只雪白的前爪托着下巴,好像在思考问题似的。我用手一摸,原来它是蜡做的。你看,小白兔本来是蜡做的,是一个静物,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白兔,这就把静物写活了。要把静物写活,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细致地描绘其形。因为这是基础,外形写不准,写不细,写不像,活灵活现就无从谈起。所以,要观察仔细,写好细节。二是要抓住主要部分细致刻画。上文写“小白兔”时主要抓住了它的耳朵、眼睛、嘴、前爪,从这几部分中体现出了生气。三是要展开联想,运用一些修饰语言的方法。静物本身没有动作行为,如果照实写出来,写得再细、再像,它仍是静的,也不能招人喜爱。所以要展开联想,由静止的状态联想到与人或动物活动有相似点或有关联的那些行为动作,再加以描绘。上文对小白兔的耳朵、眼睛、嘴、前爪都是这么写的。最后说状写植物。写植物要从形状、色彩、质地等方面入手,写出它的细微之处,避免笼统地勾勒。这里说的让植物“活”起来,是说让植物富有生气。如果只是一般地描写它的“模样”9\n,那还不算成功。所以,要仔细观察,富于联想和想象。具体写作时,可用打比方或把物写成人的修饰语言的方法,这样写出的植物形象才能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才富有感染力。下面这段写桔子树的短文很成功,可作参考。春天,树枝上冒出一个个绿色的小芽,好像一个个刚出生的娃娃,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夏季,一个个花蕾含苞欲放,好像是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细看,是一朵朵白色的小花,齐密地挤成一团,好像是一些小伙伴。不久,花谢了,就像一颗颗宝石在轻轻摇晃。秋天来了,桔树上果实累累,一个个黄澄澄的桔子,好像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练习](1)疲惫的树(150字左右)(2)校园里的小草(150字左右)五、描写场面事件发生的场合,人物表现的“舞台”,就是场面。例如春节联欢,那联欢的场合、情景,又如劳动场面、战斗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面描写,是人物同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它截取的是事件进行中的横断面。一个场面由许多人和事组成,叙述的时候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先对整个场面作概括的描述,然后再写几个有代表性的人或事。这样,既能给人完整的印象,又有具体的感受。场面描写的原则:应注意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处处都是蜻蜓点水,那就容易形成笼统的现象罗列,难以把人物的精神状态写深刻。(1)场面描写中的人物不是孤立,人物离不开环境的对他的作用,离不开环境的烘托。(2)场面描写要防止”扎”在一个点上,拔不出笔来,结果面上的事物写不出来,那就撑不起一个场面。例文:一会儿,英语早读开始了。英语课代表胡珂在前面领读。我偷偷瞥了张老师一眼,只见张老师慢慢踱到教室后面的板报前。他一走过去,全班同学一下都回过头去,口里虽然仍旧在读英语,那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心可像绷紧了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断的!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张老师的一举一动上。过了好一会,他转过身来,我们的头“呼啦”一下子,又都转了回来。读书声音也一下子“洪亮”起来了。我不禁为我们的动作如此整齐而感到好笑。张老师走到前面来,使劲盯着我们,像要从我们每个人的脸上找到什么答案。我急忙用书挡住了脸。过了一会儿,只见他慢慢走到门外,然后站定了。透过玻璃窗,看见他正皱着眉头,像在苦苦思索着什么。再看看同学们,他们和我一样,心绪惊疑不定,互相望着,不知是怎样是好。[练习]9\n(1)“唉,又丢了机会”——遗憾的观众席(150字左右)(2)试卷发下来的时候(150字左右)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