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00 KB
- 2022-06-2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升初考前策略第一部分:心理调节 一、考前焦虑的应对 焦虑是几乎每位考生考前都出现过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由应考情景引起,主要表现为紧张、忧虑、不安、烦躁等心理情绪。 表现:可能会出现自信缺乏、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呆滞等现象,并伴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发白、皮肤冒汗、呼吸加深加快,大小便频率增加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坐立不安、食欲不振、睡眠失常等情况。 应对: 目标转移法 把注意力从不良心境中引开,对消除焦虑是有帮助的。目标转移法可以这样运作:其一是体力上分配,当你紧张焦虑的时候,不妨适当做些体育活动;其二是转移注意方向,从事一种自己最有兴趣的活动,如听听音乐、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等。 坦然面对法 其实,考前有些焦虑,是机体固有的、具有保护和适应功能的防卫反应。适度紧张有利于个体潜力的充分发挥。只要不过度,大可不必忧心忡忡。 系统学习法 把所学知识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系统,每晚像看电影一样在脑海里过一遍。这样,你就会对所学知识感到心中有数,即使上考场也不会心慌。 心理暗示法 如考前可在家中大声诵读“我这次一定能考好”、“我对自己充满信心”,以鼓舞斗志,发挥水平。 自然放松法 自然放松法即调整姿势、呼吸、意念,先用力深吸气,尽力屏气至能忍耐限度为止,再用力呼气,并放松全身肌肉,从而达到精神和躯体的放松状态 二、考试当天的心理调节 1、环境的变化:提前到达,宜早不宜迟。好处:A、逛校园,熟悉环境,楼层、教室、WC,整理考试用品,不用太早进考场,提前15——20分钟左右;B、和陌生人交流,闲聊,不要聊考试的东西,特别是孩子在的时候。 2、进入考场: 学生:(主动问好;找到座位,积极暗示;深呼吸,调节心态;调整到自己最适合的位置;回避干扰,不要讨论) 常见的自信心不足引起的三种情况\n (1)不相信自己是正确的。通过研究我们会发现,一些学生在考试中常常有这样的想法,“我这题做得大概不对?”做一题,这念头闪现一次,题目做得越多,这种念头越强烈,因而越发心中没底,便产生紧张的情绪,导致考试的失败。有些同学也因这个念头便在一或几道题目上左思右考,绞尽脑汁,依然得不出自信的结果,给自己造成紧张感,同时因为在这些题目上所花的时间太多,造成考试时间紧张,导致考试失败。(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高后低;力求一次成功:思维的第一想法往往是正确的。) (2)过分夸大考试中的失败因素。有些学生在考试中,当碰到一道题做不出或可能做错时,哪怕这道题只有二、三分,他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完了!这门课又考砸了!完了!后面的题可能更难!”自己给自己制造压力,自己给自己制造恐慌,结果考试真的失败了。(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3)带着失败的心理进考场。(特别是这次考试连续进行)在考试中,如第一节课考试试题难度较大,会对第二节考试中应试者心理带来干扰,表现为消极,没有信心,直至不能坚持下去。 这三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出于被迫参加,或是认为目的达不到,或是在应试过程中预感成绩不好,都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动机缺乏强度、缺乏韧性,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致弃考。这是由于动机过弱和注意力分散所致。 所以对于这三种情况只需要增强学生在考试中的动机和注意力就可以解决。 两科考试之间,上、下午之间的调整: 学会迅速遗忘(孩子:考过的就不去多想;家长:不要总问考得怎么样。如果孩子主动提可以聊聊) 做好思维转移(孩子:) 注意休息和饮食(良好的精神状态时成功的基础) 适当运动和放松(身体放松能调节心理状态) 三、考后 考得好:放平心态,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成绩没有出来,一切皆有可能。 考得不好:也不要失望,为后面的学校作准备。 特别提醒:拿到成绩后,第一时间通知我们(老师),特别是考得不理想的同学,一定要向老师通报成绩,以便于我们老师帮孩子分析原因、给出“亡羊补牢”的建议。 第二部分:语文备考建议 一、如何把握语文学科中基础知识和古诗词的运用? 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准备更多地依靠平时的积累,注意把握基础知识的体系结构。比如汉字的字音,字形,成语的积累,各种古文中经典的名句名言,句式的判断,修改病句等等。考试过程中注意考试的题目,避免题目的意思没有搞清楚而盲目地答题。这一部分知识的运用和分数的多少重要在于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的掌握。考前看一些经常容易考试的,容易出错的字,词,名言名句。 ⑴ 积累的类型主要包括:成语、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古诗、名家名篇等。 ⑵ 根据内容的不同让学生进行分类整理和复习。 例如:①表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成语: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目不转睛。 ②说明“谦虚”的名言: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漠》 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德]尼兹\n 谦让是身体的良心。——[法]巴尔扎克 你愈是少说你的伟大,我将愈想到你的伟大。——[英]培根 ③描写“积累”的谚语: 千条小河成大江; 急火不如慢太阳; 聚尘土而泰山; 燕子衔泥垒大窝。 ④描写“春光”的古诗: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贺之章的《咏柳》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描写“离别”的古诗: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的《赠汪伦》 高适的《别董大》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 二、如何更好地改善和加强阅读? 语文阅读是很多同学的弱项,也是语文考试过程中容易造成分数差距的环节,因此我们建议: 阅读中由于词语的多义性和使用上的灵活性(可以临时改变用法和词性),有些词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必须在复习中着重指导学生“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其方法大致有: 1、找出前后文中的有关语句——明确词义。 这是指有些词义已包含在或直接出现在文章里,只要联系前后文加以明确就行了。比如:《马踏飞燕》中的“构思奇妙”这个词,只要让孩子读读后一句“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在快速奔跑”,他们就把握住词义了。有时,这种情况还有些变化,比如《将相和》中有“完归赵”这个词语,但课文中只有“把和氏璧送回赵国”,那就“完”没有解释,其实转个弯词语的意思也就有了。如果我们让孩子想一想送回的“和氏璧”怎样的?他们就能归纳出完整的词义:把和氏璧完整无缺地归还赵国。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 有些词在实际使用时,词义有了变化。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分析,推敲揣摩,才能把握变化。例如:“他借到一本杂志,贪婪地读起来。”“贪婪”的本义是贪得无厌。放到句子里怎么也说不通。引导学生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然后再思考“贪婪”的意思,就能领会这里的“贪婪”是不知满足,专心入迷的意思了。 3、借助前后文决定取舍——选准义项。\n 有些词有多种义项,在文章中究竟取何种解释,就地“借助”前后文,把词义与具体的语言挂上号,要注重让孩子有一个根据查字(词)典得到了多种义项,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对照文章,恰当选择的思维过程,并注重培养学生把选择的词义,放到句子中检查是否合适的学习习惯。 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指对句子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方法的理解,对句子作用的分析,对作者用意的解说。主要方法有: 1、通过注释疏导理解句意。 对造成阅读障碍的词语,加以必要的注释疏导,扫除障碍。如《草原》写小丘之绿,“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学生不理解“渲染”与“墨线勾勒”的意思,只要启发画过中国画的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学生就明晓句意了。对难在“物”上的句子,可用这种方法。 2、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意。 关键词语,显然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关键与否,并不取决于是否属于生字新词,而是看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地位。抓关键词语有“扣词法”、“推敲法”、“删减法”等,如《为人民服务》中有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要理解了“固”或“于”这句的含义也就掌握了。 3、借助句法知识理解句意。 有的句子比较复杂,可以指导先把构句间架勾勒出来,用缩句的方法去理解;有的句子用了修辞手法,要分析修饰成分,找出表达的重点;有的句子是复句,要理清逻辑联系准确体会。如《桂林山水》中有一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受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它的间架简单:“漓江水静,漓江水清,漓江水绿”,针对它的修饰成分加以分析,就能明白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赞叹不已的思想感情。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一定的语句有其固定的句法意义,但一旦依附于具体的语言活动后,就产生了生动的情境意义,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因此,理解句意应瞻前顾后,综观上下,这既是理解句意较普遍的方法,也应看作理解句意最基本的原则。具体的说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意图,联系人物的品格,事件的意义,景物的特点来理解。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他们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表面看来,这句话没有什么不好懂,但真正的含义需要联系上下文分析事件发生的环境,领悟文章中心的基础上方能理解把握。 三、怎样写出分数较高的考试作文? 小学生通过六年的阅读与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习作素材。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复习建议: 1、审题和选材准确,准确地调用习作素材。 2、借鉴优秀习作,从中汲取营养和借鉴。 3、学生浏览自己以前的习作,找出优点和缺点。 4、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习作。 作文开头法:\n ① 引用名言名句 ② 巧用修辞 ③ 抒情法 ④ 开门见山 ⑤ 揭示主旨 ⑥ 巧用诗文 作文内容注意事项: ① 须切题,中心突出,内容具体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② 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准确,表达好 ③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构思新颖 作文结尾: ① 照应式结尾 ② 引申式结尾 ③ 自然式结尾 ④ 点题式结尾 ⑤ 发问式结尾 ⑥ 抒情式结尾 ⑦ 评价式结尾 ⑧ 展望未来式结尾 友情提示: 考后注重和孩子交流,注重舒缓孩子的情绪,为下次考试做准备。关键是为孩子人生的成长做好铺垫,勉励孩子,尤其让考后觉得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孩子树立信心,让孩子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念。家长可以“相信孩子,不讲泄气话;鼓励孩子,不讲过头话;亲近孩子,不讲责备话。”要帮助孩子重塑信心,为以后的考试和学习做准备。 第三部分:数学备考建议 一、如何把握数学考试过程中的技巧性问题? 1.坚持先易后难。择校考试中数学科的时间一般是90分钟,要合理分配并充分利用好这90分钟。一般来说,前60分钟内,应该做最有把握的题(大概占试卷总分的70%~85%),紧接着仔细检查有把握的部分至少3遍,以确保这部分不丢分。最后剩下的时间来攻克“爬坡题”——能爬多高就爬多高,能写一步就写一步,为自己争取得分的机会。 2.保持冷静考试的心态。 3.注意考试过程中的细节。 4.注意草稿纸的使用。 5.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比如别人做的很快,交卷很早。 6.合理利用考试的时间,要用一定时间验证和检查。\n 7.答卷的总体要求:字迹工整(特别是数字、字母表要连笔写,算式要整齐),卷面整洁,布局合理,答题规范(解答题一定要写“解”,要有适当的文字说明,该带单位的一定要带单位并打括号,答语一定要写完整)。 二、如何把握数学学科知识的运用? 1.考前注重教师讲义的内容,回顾知识。 2.针对以往错题、误题再次运算,动手计算。 3.考前一段时间坚持基础优先,减少攻克高难度的试题。 4.注意把握考试中的大头,分数比较重的部分,比如计算,图形,应用题。 5.考试中善于挖掘题目的已知条件,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