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三 5页

  • 40.50 KB
  • 2022-06-24 发布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三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升初模拟试卷三一、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fǔmō()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yìnghè()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áo()亮的响着。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成语。(8‘)绝处逢生juéchùféngshēng玲珑剔透(línglóngtītòu)心旷神怡(xīnkuàngshényí)回味无穷(huíwèiwúqióng)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这是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对“理想”的感悟。请参考加下划线的文字,改写画线部分,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3分)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绘就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我去描画;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去开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永远的丰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个专题栏目,该栏目每期介绍一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①“永远的丰碑”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黄继光被评为感动中国的战争年代的十大历史人物。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为战斗英雄黄继光撰写几句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的颁奖词。(5分)  在抗美援朝上甘岭的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被敌人占领的一个高地。当冲锋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挺身而出,冲向敌人地堡。他用手榴弹炸掉敌人几个火力点,但还有一个火力点估在喷着火舌,严重阻碍了战友前进。这时,他已经受伤,手榴弹也用完了。为了部队的前进,他忍着伤痛,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上甘岭战役最后取得了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修改病句。(4’)①冒着细雨迷蒙的牛毛细雨出游,别有一番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先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选词填空(只写序号)。(3’)(1)____公共秩序、____公共安全、____公共财物___、环境_____等都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A注意  B保护  C遵守  D爱护  E保持(2)要读有益的书,书是犒的____,力量的___,智慧的___,生活的____。  A方向盘  B源泉  C海洋  D翅膀7、加标点。(3’)  1994年 六一 国际儿童节 江泽民总书记为 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 题词 勉励全国少年儿童 自学 自理 自护 自强 自律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8、将下列成语中的主人翁名写在括号内。四面楚歌(     )初出茅芦(     )入木三分(     )煮豆烧箕(     )破釜沉舟( 项羽 )指鹿为马(  赵高   )二\n、认真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莫扎特的力量  ①今年是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纪念他。而在过去十年中,人们一直在为莫扎特的乐曲对多种疾病的神奇疗效而惊叹。  ②为什么莫扎特的乐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不是巴赫、贝多芬或是肖邦呢?美国一位研究癫痫症的神经科医师约翰·休斯认为,莫扎特乐曲的治疗效果与众不同。研究表明,80%的癫痫症患者因为病房内播放莫扎特D大调交响曲,其痉挛的强度减弱,频率降低,而用其他作曲家的乐曲进行类似的实验,却总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③约翰·休斯认为,其奥妙在于莫扎特乐曲中旋律重复的独特方式。莫扎特乐曲中的旋律每20-30秒重复一次,这恰好与我们的脑电流及人体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有着几乎一致的频率。于是,莫扎特乐曲中的节拍能够对癫痫病人大脑中不规则的电流起到纠正的效果。他接着解释说,癫痫病人在病情发作时是完全昏迷的。可见,莫扎特的乐曲对大脑有直接影响。  ④莫扎特的乐曲可以提高智障儿童智力的现象,是目前人们关注最多的。研究发现,智障儿童在聆听莫扎特乐曲10分钟后,可以在智力测验中拿到更多的分数。同样,反复并持续听过莫扎特某三段交响曲的老鼠,在一个复杂的容器中找到出口的速度,要比生活在其他环境中的老鼠快得多。  ⑤此外,莫扎特的乐曲也能够对孤僻症患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麦乐佳顿的女儿是个孤僻症患者,医生对她采用了音乐疗法。她接受治疗时使用的耳机是经过改装过的,这种耳机的作用原理是通过震动头部骨骼的方式传导乐曲。莫扎特的乐曲会给患者的听觉以极大的冲击力,这样,借助音乐的力量,改善了患者与别人交流的能力。麦乐佳顿起初对此种疗法抱有怀疑,但是现在她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⑥巴黎艺术家卡迪艾力正在为一幅作品的创作而烦恼时,突然失去灵感,完全无法使用蓝绿两色。她也接受了音乐治疗,取得了很大疗效,蓝绿两色又一次地回到了她的画板上。后来她说,莫扎特乐曲的效果实在太惊人了,感觉自己要10年才能完成的心理治疗,仅仅在8个月内就完成了。她感叹:“莫扎特就像我的爷爷,在我被噩梦惊醒时,他会第一个过来安抚我。”  相关链接:  莫扎特命运坎坷,但乐天的心情一丝一毫都没有受到损害,只凭着坚定的信仰,像虔诚的教徒唱着温馨甘美的乐曲安慰自己,安慰别人。他从来不把艺术作为反抗的工具,作为受难的见证人,而只借来表现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温柔。他自己得不到抚慰,却永远在抚慰别人。(摘自傅雷《独一无二的莫扎特》)1、文章第①段说:“人们一直在为莫扎特的乐曲对多种疾病的神奇疗效而惊叹。”这里的“神奇的疗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其”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第⑤段中加点的“此中疗法”在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分别说明了什么。(4分)(1)而其他作曲家的乐曲进行类似的实验,却总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感觉自己要10年才能完成的心理治疗,仅仅在8个月内就完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复并持续听过莫扎特交响曲的老鼠,在一个复杂的容器中找到出口的速度,要比生活在其他环境中的老鼠快得多。”这一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2分)5、文章第⑥段中,巴黎艺术家卡迪艾力说:“莫扎特就像我的爷爷,在我被噩梦惊醒时,他会第一个过来安抚我。”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阅读正文和相关链接加以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二)孩子和书  (1)这小镇只有一家书店。这书店只有她一个卖书的。  (2)她卖了多少书?怎样忙过来的?没有人说得清。人们只知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丰富,进出书店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她的额头和眼角也已渐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那一双眸子却依然如__________般清明。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里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正因为这样,那些赶集的老婆婆们不买书也会进店来,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有时,她们也会大把大会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  (3)一天,小书店里来了一位年轻人。  (4)“您要买书?”“不,看看,先看看……”年轻人礼貌地说:“请您取一下那本书。”他指向那本装帧精美、雅致的诗集--《孩子和书》。  (5)“您看过这本书吗?”他抚摸着手中的诗集,问。  (6)她( )了:“没有……”真的,她卖过的书很多,但读过的书太少。实在是因为太忙了。她常常只能翻一翻新进的书:看看封面、内容提要、插图、定价。这是为了向客人介绍、推荐。让顾客买了不合适的书,她觉得对不起人家,尤其是那些农家孩子。她深知,那些孩子手中的一把把硬币是从妈妈的盐钱里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7)“您,认识我吗?”年轻人突然问道。  (8)她愣住了,仔细地观察他,希望能记起来。可是,回忆里只是一片空白。他笑了。“您真好,”说着,他放下手中的诗集,从包里取出一本书,递到她面前,“这是我送给您的。”她( ),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为什么送我书?  (9)见她不接,他就把那书放在柜面上,凝视着她,“您还记得十五年前的一个偷书的孩子吗?”她顿了一下,似乎为了唤起她的记忆,“他偷了您的书……您没有骂他……还给了她两块点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  (10)年轻人的话使她渐渐记起了一件往事。十五六年前,她店里许多捆书被贴上了封条,放在了角落里。有一天,她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走过去,啊!一个孩子,蓬头垢面,一脸汗珠,正从一捆书里掏出一本匆匆往怀里塞。她咳嗽了一声。于是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强的眼睛……她没有训他,送了那本书给他,好像是《牛虻》。孩子被感动了,哭着告诉说,父母都死了,他无依无靠,可是爱读书……她听了爱怜地为他擦去汗珠,又挑了几本书送给他,还给了他一点钱和食物……为了这件事,她后来也吃了点苦头……十几年过去了,她已渐渐淡忘。难道眼前的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孩子? (11)当她回过神来,那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走了,柜面上只有他留下的那本书。她惊讶地发现,那是同样的一本诗集:《孩子和书》。  (12)扉页上,有几行秀气的字:  阿姨:  这本书赠给您--我写的--一个关于您、我、书的故事。  我,是一个诗人了。但,没有您,就只是一个偷书的孩子。  也许您早已忘记我了,那正是您的崇高。  偷书、爱书、写书的人  ×年×月  (13)天哪,他是诗人!这诗人( )就是当年的孩子!  (14)“我要买书。”稚嫩的声音从柜面下传来,惊醒了她。她探出身子,看到一只胖胖的小手攥着硬币,另一只手指着一本小人书。“噢,又一个孩子。”她急忙招呼这位小客人,心想,兴许这个孩子将来也会成为诗人的,至少能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  (15)门外传来一阵孩子的喧闹--放学了,她又要忙起来了,可是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选文相应的( )里。(3分)A.俨然       B.依然C.竟然         \nD.茫然E.当然     F.赧然2、填进第(2)段中横线上最合适的喻体是:a.湖水 b.泉水 c.秋月潭水(1分)3、第(2)段中说,“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6分)  (1)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将第(9)段画线内容改为“他偷了您的书,您不仅没有骂他,还给了他点心和水”,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联系全文,第(15)段中“她心里高兴,也很欣慰”的原因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将“孩子被感动了,哭着告诉说,父母都死了,他无依无靠,可是爱读书……”改为直接陈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于是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强的眼睛”,“慌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倔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三、古文阅读截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1、解释下列加点词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_____________计无所出:____________俄有老父至曰:____________遂依而截之: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非圣人,但见事多,何不以锯中截而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请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35分)  文题一:在海边,有一个拣贝壳的小男孩儿,每拣一枚贝壳,他都认为不是最好看的,就把它扔掉。黄昏来临,其他孩子都拣了满满一筐子美丽的贝壳,而他却愁眉不展,篮子里空空的。  屠格涅夫说:“人生的最美,就是一边走,一边捡拾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么,一生将美丽而芬芬。”  每一枚贝壳,每一朵小花,都值得我们珍惜,都能给我们以启示。请根据自己的经历、体验,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震撼心灵的________________  要求:①文题一,要先拟题,后作文;文题二,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感情真挚。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n参考答案:  一、  答案: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我去播种。(加字、减字,不给分)  二、答案:  1、例:革命英烈的业绩、精神及其英名永存。  2、例:你用血肉之躯,铺平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你虽然倒下去了,却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  三、  (一)  1、答案:可以治疗癫痫病,可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智力,可以对孤僻症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使艺术家找回失去的灵感。(4分,每点1分)  2、答案:莫扎特乐曲的治疗效果与众不同。音乐疗法。  3、答案:  (1)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其他作曲家的乐曲对治疗癫痫病症效果不佳。  (2)准确地说明了音乐疗法见效快,效果好。  4、答案:莫扎特的乐曲可以提高老鼠的智力。  答案:在艺术家失去灵感时,莫扎特温馨甘美的乐曲抚慰了她,让她很快找回了灵感。(4分,“在艺术家失去灵感时”1分,“莫扎特温馨甘美的乐曲抚慰了她”2分,“让她很快找回了灵感”1分,每点意思符合即可)  (二) 1、答案:赧然、茫然、竟然; 2、答案:秋月潭水; 3、答案:向客人推荐合适的书:帮助陷入困境的孩子;淡忘自己的善举。 4、答案:与改的句子相比,原文更能表现“我”对此事印象深刻,更真切表现“她”的善良。 5、答案:要点:(1)自己当年的善举成全了一个孩子;(2)感觉到自己卖书能使孩子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 6、答案:孩子被感动了,哭着告诉说:“我的父母都死了,无依无靠,可是我爱读书……”。 7、答案:“慌张”的原因是被人发现偷书,“倔强”的原因是“我”不想退还书。(三)、 1、答案:一位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比赛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故事。  2、答案:心理,生动细腻地表现运动员此时沮丧、愧疚的心情。  3、答案:“女王”的宝座指平衡木和高低杠冠军,“希望的灯”指有机会获得平衡木和高低杠冠军。  4、答案:精神、肉体、痛苦,肉体、精神、压力。  5、答案:4,1、3,2  6、答案:女服务员给予她的安慰和鼓舞  7、答案:例:花团锦簇、芬芳扑鼻、光彩夺目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