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13 KB
  • 2022-06-24 发布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设计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是指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已经走入了幼儿园中,它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目前不少幼儿教师已经学会幼儿园课件的制作,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并未取得人们预想的效果,其原因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如何设计和合理使用课件。要设计出令人满意的课件,课件的设计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达到完美的结合并非易事,许多教师在设计课件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许多教师对课件没有进行系统的设计,设计出来的课件过于简单。\n  尽管经过短期业余培训,许多幼儿教师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粗浅知识,会设计制作简单的课件。但由于受时间、精力及能力所限,她们设计的不少课件就只是承担了图书的角色,单一地通过"图文声"帮助幼儿认知,没有达到课件真正的实效。据笔者了解,现在许多幼儿教师才刚刚开始接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幼儿教师,根本没有使用过多媒体课件。在她们的意识里,多媒体课件并不适合幼儿园使用,在许多场合下,传统的方法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为华师大附属幼儿园开发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发觉那里的教师并没有重视"多媒体教学"这个意识,许多老师从来没有进行过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到现在也才刚刚起步。能制作课件的教师只学会PowperPoint的一些粗浅使用,她们对课件没有进行系统的设计,设计出来的一些课件也只是单纯的图文声,缺乏互动。例如在讲数的组成时,教师用电脑演示了将6只动物根据特征分成五组将6位小朋友根据性别和着装分成五组的过程,多媒体只起到了替代图片的作用。由于幼儿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如果课件的设计不合理,教师使用课件时只能单线操作,稍有差错画面只能重新开始,甚至出现只有画面不出声音,或有了声音看不到画面的尴尬局面。  课件设计没有完全考虑到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n  有些教师使用的图片并不是孩子喜爱和容易理解的图片,他们就只是在网上下载与题材相关的图片,部分图片缺乏一定的形象性和可塑性,不贴近幼儿的需求。还有,一些课件的配音速度过快,缺乏情感,音色不优美,孩子很难把握声音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就会影响到课件对孩子的吸引程度,难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一些教师一味强调"交互",设计的交互动画并没有符合幼儿的实际,超出了幼儿能掌握的范围。如小班的许多孩子很难掌握鼠标的拖曳操作,它们的课件就应该避免诸如拖曳拼图的游戏。此外,有些教师以为画面越漂亮、颜色越眩目,动画越多、越好玩,就会越吸引幼儿的观看和使用。他们把背景加上大量的三维动画,在屏幕画面设计了许多令人目不暇接的按钮,这样的课件表面上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实际上往往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有的老师把课件设计得非常精美,结果孩子只关注那些漂亮的形象、画面,对老师的问题视而不见,失去了教学活动的真正宗旨。  课件没有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重点、难点不突出。  有些教师是为了用课件而做课件,使课件设计流于形式。他们往往直接从市场上购买课件或请一些商业机构来帮助设计和制作课件,这些商业机构没有掌握课件的真正设计思想,没有理解班级孩子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制作出来的作品虽然画面漂亮,动画连贯,交互性强,但却往往没有突出重点和难点,没有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这样的课件若盲目运用,反而会给人一种牵强附会和画蛇添足之感,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此外,一些教学内容并不需要设计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教师却一味追求课件,没有考虑到实际的教学需要,而只是把课件当做传统教学的新工具,失去了课件真正的效用。\n  目前幼儿园的多媒体课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教学型。这类课件主要供教师开展教学或幼儿自主复习巩固知识时使用,以传递教学信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为主。二是娱乐型。这类课件主要满足幼儿的娱乐需求,一般以电脑游戏和动画故事为主。第三种是综合型,是前两类的结合。它将教学信息、学习内容融于娱乐活动中,通过故事或游戏来学习有关知识,如科学、语言、数学、艺术等方面,这类在目前幼儿园多媒体课件中占大部分。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课件设计中最重要的东西,并非在软件的应用上,而是在教学内容的表达上,在我们对课件设计的理解以及设计制作的水平上,在于我们自身的美感以及对教材的把握上。在设计课件过程中,我们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幼儿园课件设计以CAI课件理论为基础\n  CAI课件理论强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于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n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如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下,CAI课件主要是指以学为中心的课件,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以学生为中心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幼儿园课件设计以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  1、生理特点。幼儿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尚不成熟,幼儿时期身体发育速度较3岁前有所减慢,但与后期发展相比还是非常迅速的。幼儿的新陈代谢旺盛,但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还不够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差。如:幼儿骨骼的硬度小,弹性大,可塑性强,如果长期姿势不正或受外伤会引起骨骼变形或骨折;  幼儿肌肉力量差,容易疲劳和损伤,肌肉群的发育不平衡,大肌肉群先发育,小肌肉群还未发育完善,表现为手脚动作比较笨拙,特别是手,还难以完成精细的动作。  2、概括的讲,幼儿心理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点:  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n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如:两排相等数目的小棒,如果等距离摆开,幼儿都知道是"一样多",但如果将其中的一排聚拢,不少幼儿就会认为密集的这一排小棒的数目少些。因为"这一排比那一排队短"。可见,幼儿辨别数目的多少受小棒排列形式的影响。  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还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动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正确的教育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逐渐改变。  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3岁前,幼儿已有个性特征的某些表现,但是,这些特征是非常不稳定的。他们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个性表现的范围也有局限性,很不深刻,一般只在活动的积极性、情绪的稳定性、好奇心的强弱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来。幼儿个性表现的范围比较广阔,无论是在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方面,都会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这些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容易改变,但已成为一个人一生个性的基础。  幼儿园课件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n  1、目标性原则-课件设计要体现教学目标  课件必须要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使幼儿的教学更具有规范性。课件的具体呈现和实施是为其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幼儿园的多媒体课件虽然大都以动画故事和电脑游戏的形式出现,但课件中的所有环节都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设计和安排,要将各种知识点合理地编排进画面内容中去,并且教学内容要丰富、灵活,突出重点和难点。如笔者设计的课件"洗手"就是围绕着让幼儿理解洗手的正确步骤这一目标来实现的。  2、实用性原则-课件设计要考虑教学需要  课件作为一种为教学活动服务的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确能为教学活动注入生机,但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目前市场上的许多课件设计得比较漂亮,内容也比较丰富,然而大部分脱离了实际的课堂教学,教学实用性差。从设计的角度看,课件的实用性由选题决定,即确定哪些内容需要用课件表现,哪些不必用课件表现。许多一目了然的内容,或通过传统媒体和其它教育媒体也能达到相同效果的内容,就没必要费时、费力地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因此,设计课件时要充分考虑课件的实际教学需要,选题必须精心、准确、体现实用性。选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选择能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n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特别注意选题的"新"、"奇"、"趣",以激发幼儿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处于主动地位,形成直接的学习动机。  布鲁纳曾经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无意记忆、联想记忆成分增多,机械记忆成分减少,会使自主学习更有趣。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可适时引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脑、耳、口、手多种感官,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  如课件《美丽的海洋》,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情境,使孩子们一进入教室,映入眼帘的便是大屏幕上一幅配有声音的流动着海洋生物的美丽画面,其教学主题一下子被孩子们抓住了,激动了孩子们的兴趣,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选择传统教学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那些感到比较抽象的、用图片实物等传统教育媒体难以展示其活动过程、孩子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教学课件,就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收到生动有趣的效果。\n  如:在学习"青蛙捕捉害虫"的内容时,论教师怎样启发,都无法让幼儿想象出青蛙捕捉害虫、保护庄稼的情形。而我们通过课件将青蛙捕捉害虫、保护庄稼的瞬间清晰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幼儿会具体地发现:青蛙的舌头很特殊,它有灵敏的眼睛、宽大的口腔和敏捷的动作。这些知识,只有通过多媒体技术,才能使幼儿很快地理解和领会。  选题权交给一线的教师  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他们了解教学规律,教学的重点、难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他们对教学理论相当熟悉,在教学实践中曾千百次地探索过教法,能很好地将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他们选题的课件教学实用性强,能很好地体现教学要求,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因此,选题权应该交给一线的教师。  3、突出性原则-课件的设计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多媒体课件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而设计的,不是简单的"黑板搬家"、"课本拷贝",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课件的设计应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我们应该针对教学内容的一些重点和难点来着重设计,找到解决的方法和突破口,帮助幼儿理解较抽象的概念,化深为浅,化难为易。\n  例如"光合作用"是教学的难点,在很多百科全书或科学读物上,"光合作用"的表述都十分抽象难懂。大班幼儿无须准确地掌握这一概念和过程,只要明白这一简单的现象即可。怎样让幼儿理解光合作用呢?我们可以设计以下简单的、拟人化的三幅图片:  人类活动,汽车奔驰,释放出许多二氧化碳。我们在画面上人的嘴边和汽车的尾部画上一个个灰色的、大小不一的泡泡,让这些泡泡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当太阳照到树木上时,树木张开大嘴巴,把灰色的二氧化碳泡泡全部吸入到自己的身体里。树木可以形象地画出吸气的表情。灰色的二氧化碳泡泡朝树木的方向飞去。这一画面对于幼儿理解树木吸收二氧化碳十分形象直观。  和上图一样,树木释放氧气,所不同的是树木吐出的氧气泡泡是清新的、淡蓝色的。这样,通过形象的拟人化图画,幼儿基本理解了光合作用的过程,能说出光合作用的大概含义。  4、适应性原则---课件设计要适应幼儿的年龄特征  学龄前儿童年龄小,表现为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因此课件的设计应该包含游戏的成分。把活动内容通过游戏有规律地渗透于课件之中,让孩子与课件充分交互和参与,在参与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成为课件当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的课件才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水平。  (1)文字\n  幼儿年龄小、阅历浅、语言文字理解力弱,课件中要少用文字,多用图像、动画和声音。文字的属性设置应符合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字号要大,字体以活泼的幼圆字为主,字的颜色以鲜艳的暖色调为主,如红、黄两色。文字最好以逐字、逐行的运动形式呈现,并配以悦耳的音响效果。  (2)图形、图像  图形、图像所表达的信息远远超过文字,是课件最重要的媒体形式,也是幼儿最易感知和接受的表达方式。图形、图像一定要清晰规正,若将图形、图像作为学习的内容时,图形、图像要尽可能大并放于屏幕中心位置。作为背景的图像要简洁明了,颜色淡雅,如此设计能够突出主体,有利于减轻眼睛的疲劳和避免孩子注意力的分散。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幼儿正处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各种感觉运动图式逐渐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使用表象和词语来表征外部事物,但他们的词语或其他的象征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只能在不脱离实物和实际情景的场合应用,即思维仍受具体的直观表象的限制。  根据以上心理特征,针对幼儿设计的课件图片可用具体的实物图片和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和动画人物等卡通图片,采用的图像要色彩丰富,栩栩如生。但孩子的思维直观,因此图形界面也不能太复杂,颜色不宜太杂,呈现的东西不宜过多,背景图片不能太花俏。  (3)视频动画\n  动画画面的设计应简洁生动,构图均衡统一,色彩配置和谐明快,动作自然流畅,文字清楚醒目,动画的色调与界面整体风格相符,动画的布局合理。  幼儿的注意力分散,因此在课件设计时,动态的画面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关键因素。把画面设计成动态的视觉效果,给幼儿提供了强烈的感官刺激,激起了幼儿的兴趣,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要注意,动画模拟必须要真实、准确,动画的节奏不能太快,成分也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影响到孩子注意的集中。每个动画都要有目的性,不能单纯为装饰画面而动。  (4)声音  课件单凭视觉元素传递信息,会给人单调和枯燥的感觉,合理地加入一些声音对画面可起辅助作用,能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n  声音包括解说、音乐和音响效果。解说起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应力求做到朴实生动、清晰流畅、通俗易懂、节奏合理、准确无误。音乐是用来深化主题,烘托气氛,转换时空的。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重点内容处选择舒缓、节奏慢的音乐,过渡性的内容选择轻快的音乐;音乐不能过熟,太熟的音乐容易使人产生联想,在感情上形成共鸣,引起学习者在音乐方面的过度注意,而单纯去欣赏音乐,影响学习信息的获取;背景音乐要随解说的有无,控制音量的强弱。音响是听觉艺术中不可缺少的声音之一,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电影理论家利文斯说:"音响效果能够表达相当多的含义,有时甚至能产生巨大的情绪感染力。"它与具体的画面配合传递信息,不仅能增强画面形象感与真实感,扩大与加深画面表现力,还可以烘托环境气氛创造好的教学情景。  幼儿课件中多采用声音来引导孩子的学习。解说一定要通俗易懂,语言亲切,音色优美,多设计提问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同时,解说  也要抑扬顿挫,节奏舒缓有度,不能太快,声音的特征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层次。音乐要选择孩子喜爱的儿童曲目。音响的模拟声要真实自然,使孩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自带的模拟声音。  5、交互性原则-课件的设计要体现孩子的主动性  所谓交互性,是指计算机和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计算机可以向学习者输出信息,也可以接收学习者的输入命令,并根据命令进行相应处理。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最基本的特点,它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计划,也利于学生的自学。在交互式的设计中,尽量注意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不能把课件变成电影,一放到底,要多设计一些提问、练习和适合幼儿操作的小游戏,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n  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是他们在活动中能够自主的选择、参与、探索、决定和表达。如在笔者设计的课件《春天到》中,让幼儿寻找几种花朵的颜色分别是什么,如果找对了,就提示"你好聪明!"等鼓励性的话语。这种人机交互的学习方式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学习、游戏的欲望。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只有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在  摘要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电子科技成了辅助教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学前教育实践当中。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把信息知识透彻的传递到幼儿教学活动中,使复杂的内容简明化,静止的图文视听化,抽象的思维可视化,让幼儿教学内容更具有趣味性,生动性,并且容易让幼儿接受教学信息,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更大的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学前教育;教师  引言\n  幼儿的特点使得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更具直观化,仅仅的运用图片展示、面对面沟通这些常用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更好的让幼儿产生持续的兴趣感,从某种程度上阻碍着幼儿的成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激发了幼儿在主题教学活动中的兴趣,开阔了幼儿的思维空间,但是有些教师对新媒体技术应用掌握的不够透彻,不能更好的让新媒体辅助教学,对于这一点,教师自身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和数字化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处理、存储和传播的技术。鉴于新媒体自身的优势,应用于现代教育中,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让教师通过新媒体给幼儿更好的完成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学习的动力。能合理的创设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正确思维方法和创造思维能力,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活动的不足,增加教育活动的信息容量,开阔幼儿的视野。  、生动形象说语言\n  幼儿园传统的语言教学如在黑板上画一些图画来进行对幼儿的教学,类似的这些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于现在的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它能将静止的、生疏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的、可感的、具体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将老师难以用语言解释的现象、词汇生动的展现出来。激发幼儿的语言交流意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通过多媒体设计讲述的《奇妙的海洋》,若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幼师往往只是画一幅海洋世界的图片呈现于黑板,幼儿只是看到静止的画面。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完全可以制作动态的"海洋世界",千奇百态的鱼儿在海底游来游去,相互嬉戏、畅游,再配上欢快的音乐,汪洋大海似乎就在幼儿们的身边,使幼儿们对海洋,对鱼类的鱼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激发了他们的交流欲望,从而能形象生动的用语言描绘出一幅幅有趣的画面,开发了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  、变幻多端学科普  多媒体科学教学主要是以通过展现话题,让幼儿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主动质疑,引发思考,说出自己想法的过程。比如开展科学活动《有生命的植物》,幼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一颗完整的植物的所有过程都呈现出来,从种子发芽、生长、壮大到枯萎的过程编制成课件,每一幅图片都要配上音频,每一个视频都要解释具体。让幼儿直观形象的感知植物从无到有,从生到死的过程,引发他们科学的探索与思考。从而能理解"生命"的概念,同时最大程度上激发起了幼儿探索与思考的兴趣。  、五颜六色画美术\n  在传统美术课堂中,幼师往往是出示图片,讲解,然后让幼儿依葫芦画瓢,最后幼师点评。这样对幼儿对画画的兴趣不浓。但是,能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采用动态与音效结合,幼儿就会盯着生动形象的动画,有利于幼儿对美术的感知和创作。例如,开创美术绘画活动《万千脸谱》时,先播放相关视频,让脸谱的画面先映入幼儿眼中。如果没有现场视频直接观察,当幼儿绘画时,无论幼师怎么开导,都无法让幼儿想象出千奇百态的脸谱的。通过多媒体将各式各样的脸谱形象呈现在幼儿的眼前,各种有趣、奇怪的脸谱,使幼儿完全认识,幼师再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欣赏脸谱的艺术形象,让不同脸谱的形象刻画在幼儿脑海中,幼儿有了新奇认识的欢乐体会,就会对绘画产生兴趣,同时还增添了艺术形象,幼儿创作时就能认知顺利地完成作品。  、打开心扉听音乐。  听音乐一门学问,也是在听一种情感。在听音乐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懂音乐,否则听的就不是音乐而是噪音了。运用多媒体技术,直观的表现音乐的情境、意境,使幼儿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例如教歌曲《秋天不回来》时,首先让幼儿观看有关秋天的风景片,幼儿对《秋天不回来》便有个大致了解,秋叶到处飞的情景深入幼儿的脑海里,为表达与创造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若听音乐没有歌词,幼儿将难以体会音乐形象,如用多媒体就可以把抽  象的音乐形象的展示出来。幼儿有了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再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幼儿表达与创造音乐就显得容易多了。  、幼儿方面\n  多媒体的应用让教学更富生动性,直观性,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在这些课件的刺激下,幼儿的专注力更长,让教学更好的进行。多媒体课件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新鲜刺激的事物,是一个未感知的世界,可使其集中注意力,培养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有利于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参与在其中的幼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幼师方面  在多媒体应用的过程中,幼师应能得心应手的把教学内容通过一些应用软件制作成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久而久之,幼师的设计能力研究能力都会得到提升。幼师必须掌握好多媒体技术,与其他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多媒体技术更好的发挥其效应。幼师更要做好及时更新的工作,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同时也要抓住机遇,积极提高自身的现代信息素养,精心设计出更好的教学课件,将多媒体完美的展示于教学中。  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让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发生了质的进步,它有效的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大大的活跃了课堂,开发幼儿思维创新。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加强知识、勇于实践、开拓进取,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就会使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融入幼儿教学活动中,成为幼儿园主题教学的一道绚丽的风景。\n  1.顾丽明,《信息技术,师幼共同成长的助推器》,《山东教育》,第Z3期  2.郭健珠,《区本课程开发和多媒体软件制作与应用的有效性研究》,《教育导刊》,第12期  3.董京峰,《发达国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中小学电教》,第9期  4.苏鹤,《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教学研究》,第3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