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KB
- 2022-06-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幼儿园美术丰收的秋天教案这是幼儿园美术丰收的秋天教案知识,活动目标是感受诗歌充满情趣、形象化的语言,理解诗歌内容并乐意学讲诗歌中优美的词句,乐意倾听并学习词语。发音较准确,能够安静入神地倾听,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设计背景 秋天是一个五彩缤纷、果实丰收的季节,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着许多的变化,叶子变黄了,果子熟了。而这些自然界的变化也正是教育引导孩子的良好时机。利用这个时机我组织孩子进行了一次野外活动mdash;mdash;秋游,我园是一所县幼儿园,地处县镇、农村交界处,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幼儿更进一步的走近大自然,亲身体验一次农民伯伯丰收时的忙碌,体会一下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感受农田里面真热闹。同时这次秋游幼儿还收集了秋天的各种种子,体验了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充满情趣、形象化的语言,理解诗歌内容并乐意学讲诗歌中优美的词句。 2、乐意倾听并学习词语。发音较准确。6\n 3、能够安静入神地倾听,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4、知道秋天是丰收季节,增进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读说词语小麦、玉米、棉花、石榴,并发音正确。 教学难点 朗诵诗歌并理解其内容。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已实地感受过秋天农民丰收的情景,并讨论过。 2、资料准备: (1)幼儿用书《语言》,儿歌挂图一张。 (2)儿歌录音带,录音机,VCD及相关碟片。 (3)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石榴等词语卡片以及实物。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回忆秋游活动的情景。 教师一边指着桌面上孩子们秋游时收集的种子,一边说: 1、你们看桌子上都有什么呀?幼儿mdash;mdash;6\n小麦、玉米、黄豆、水稻等。 2、这些都是哪里来的?幼儿mdash;mdash;是上次秋游时收集的。 3、原来,它们都是秋天的果实呀,那你们知道秋天除了我们采集到的果实,还有那些果实啊?幼儿mdash;mdash;各种水果(石榴)和种子。 二、欣赏挂图,初步识儿歌。 1、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儿歌中都有哪些果实? 教师朗诵一遍儿歌,幼儿倾听,回答老师的提问。 2、教师:刚才你们都听到儿歌中有哪些果实?(小麦、玉米、棉花、石榴) 3、教师出示儿歌挂图。 教师边指着挂图,边朗诵儿歌,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 教师: (1)请小朋友说说秋天到了哪些地方?(麦田、棉花地、玉米地,果园) (2)请小朋友一起来玩接字成句游戏(教师读出前四个字,幼儿接着读出剩下的字)。秋天到,秋天到,小麦弟弟笑弯了(腰),6\n玉米爷爷(点点头);石榴姐姐涨红了(脸),棉花奶奶(哈哈笑)。 三、师生共同小结 1、师幼一起朗诵儿歌,感受丰收的忙碌与喜悦。(农田里面真热闹) 2、表演丰收的秋天 教师:小朋友朗诵的这么好听,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把诗歌表演出来。(幼儿分角色表演) 四、扩展延伸 1、给家长一封信,让家长配合,提供各种渠道,让幼儿收集更多的果实,进一步理解主题丰收的秋天。 2、经常进行一些户外活动,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 3、仿编儿歌。 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丰收的秋天》,重点是学会朗诵儿歌,难点是尝试根据儿歌的句式结构,用绘画以及讲述的方式仿编儿歌,并乐意在集体面前有表情地朗诵儿歌。我设计了一套图文并茂的教具,并为这首儿歌配了优美的音乐。6\n 活动开始我提问导入,我问小朋友:上次秋游我们一起体验了丰收的喜悦,收集了许多果实。我又问,那秋天除了我们收集到的这些果实还有那些果实?这个问题是发散小朋友的思维。等小朋友说出了更多的果实,我再把小朋友的回答编成了一首儿歌《丰收的的秋天》。我请孩子们说说你听到儿歌里是怎么说的,当孩子们回答出儿歌中的话时,我出示相应的图片,孩子们边看挂图边朗诵儿歌,一会儿就学会了,掌握的很好,重点得到了突破。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是请小朋友根据儿歌的句式结构仿编儿歌了,我提问:玉米爷爷点点头,棉花奶奶哈哈笑,那位小朋友能同样仿编一句。可是小朋友的回答都是很简单的一句话,根本就不象儿歌,朗诵的时候也没有原来的儿歌优美。我想:可能这样空手仿编儿歌对大班的小朋友有一定的难度。 于是,我重新调整了设计的方案,在最后的仿编儿歌处改成先观察再仿编,我决定先给每个幼儿看一些秋天各种果实的图画,根据儿歌句式结构分成四段,要求幼儿在空的地方添上物体和称谓及形容词,然后再用四句好听的话说出来,这样就是一首完整的儿歌。我试用我修改的方式进行教学,结果效果很好,难点处也突破了。 通过此课的教学,我觉得有时候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自己想想真的挺简单的,但孩子做起来就比较难,我想在以后设计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更加慎重,不单要备教案,还要备幼儿,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6\n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