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12 KB
  • 2022-06-27 发布

浅谈小学古诗词的阅读教学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浅谈小学古诗词的阅读教学摘要:优秀的古诗词,不仅让学生积累了国粹语言,还能对学生的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教育。关键词:阅读教学;审美性;情感教育小学语文课文所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古诗词,都饱含着作者无限的深情,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凝聚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是我们进行情感教育的绝好素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古诗词进行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最佳选择。那么,小学古诗文中宄竟蕴含了怎样的情感教育素材?作为教师,又应该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素材来实施情感教育呢?一、小学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素材浅析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是古人抒发情感,表达理想的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明诗》中有云:“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诗的产生,乃是出于七情自然表达之需要。凡是优秀的诗篇,都是诗人用他们的真情实感,用他们的人生遭际,用他们的一腔热血乃至生命写成的。诗的生命,无不饱含着诗人的真情。\n1.热爱大自然,追求人性坦率豁达,自然纯真古代的智者、仁者从自然山水的形象中看到了和自己道德品质相通的特点,通过歌咏自然景物来体现自己人性的坦率豁达、自然纯真。“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春日》),朱熹独具慧眼地将自然景物当作生命意象来观赏,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洒脱的心情融为一体,既写出了大自然的郁勃生机,又表达了作者追求平淡自然、悠闲自娱的心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自然意象承载着的是陶渊明那颗刚正不阿、淡泊名利的心,而主宰着自然意象的无疑是诗人熠熠生辉的人格意境;“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此时,静的不止是这夜色,这景物,更是诗人王维闲适恬静的情致,陶然忘机的心境,摈弃世尘的隐愿。2.爱国爱家,思亲念友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是具有浓厚的爱国爱家情怀的,他们在其所处的时代,触景生情,感时伤怀,写出了很多饱含爱国爱家情怀,思念亲人的优秀作品。“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道出的是于谦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对山河破碎、国家将亡的现实的悲壮激昂;“王师北定中\n原曰,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对中原领土的念念不忘,对祖国重新统一的热切盼望。同样,对漂泊他乡的亲人的思念,对故土的眷恋也是诗人们吟咏不衰的主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无限慈爱;“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对兄弟、亲人的深深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友情及交友之道历来受重视,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饮酒一杯,恋恋不舍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优美的诗句无不使学生感到友情的珍贵,体悟友谊的真谛。1.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豪迈开阔的胸襟无数的文人墨客在经久不衰的历史长河中,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豪迈开阔的胸襟,谱写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动人歌谣。“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在贬谪期间用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唱出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李白是唐朝诗人中最富有想像力,不畏挫折的人格美的代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李白的乐观、自信书写得淋漓尽致!这些宝贵的情感教育素材本身就无声地在向学生\n进行着情感教育,只要教师善加引导,就会发挥其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升华其良好情感的作用,值得教师倍加珍惜、善加利用。二、阅读教学中利用古诗词的情感教育策略1.根据意境,情境表演,寓读于演例如,在学习纳兰性德《长相思》这首词时,原本我想借助多媒体手段出示文中插图,并引导他们反复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纳兰性德“身在何方”“心又在何方”,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纳兰性德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挚爱与炽热的爱国心。结果在朗读并理解作者心境的过程中,我发现班上一名男生有感而发,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朗读中加入动作,做了很好的情景表演示范,我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本节课接近尾声时,让这名男生作为“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进行配乐朗读情境表演,寓读于演中,全班同学都热情高涨,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熟练地背诵本首词。这样的情景表演,我又尝试了很多次,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爱上了这种寓读于演的学习方式。2.反复朗读,读出节奏,体会情感诗词是音乐文学,也就是古时的流行歌曲,可以\n反复的朗读和歌唱,所以朗读是古诗词学习的一个古老而又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朗读,可以由老师范读,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或者学生自读。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的要领;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把教师指导和学生朗读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词中的情感,形成自己独到的体会。例如,在对《泊船瓜洲》进行朗读指导时,我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次,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在读中抓准韵脚,读出节奏。《泊船瓜洲》一诗的韵脚有四个:“间、山、岸、还”,如果把这四个韵脚都重读了的话,就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对“间、岸”给予恰当重读,而“山、还”的朗读力度应稍弱一点儿。最后,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在读中感悟情怀。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如《泊船瓜洲》一诗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静下心来,去除杂念,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王安石,当他站在船头,回望自己的第二故乡\n钟山,看到这漫山遍野的绿时,心情会如何,此时再让学生入文朗读,就能读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喜悦之情,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读出内心的喜悦时音量应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再让学生回归课文,看着这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致,想着自己却要离开,而且不知何时是归期,心情会如何?让学生再次换位思考,感受作者内心的思乡之苦,并相机指导学生读出内心的忧伤时要注意语调和力度从强渐次减弱,语速平缓。这样上句与下句语调配置交错对应,便能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三、结语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慧。”的确,篇幅短小、构思灵巧的诗歌作品,往往是诗人灵感和艺术创造的结晶,而我们中华民族的古典诗词“充满洋溢着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好的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操守和修养”,具有积极向上精神和高雅趣味。它能充实青少年学生的情感世界,能提升他们的积极情感,培养起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愿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都能发挥语文古诗词教育的价值,通过古诗词教学使学生受到人性的陶冶,心灵的滋养,人生的启迪,使学生终生受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