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0 KB
  • 2022-06-27 发布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结题报告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古诗词作文优秀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现行各类小学语文教材中均占相当的比例。古诗词教学对小学生的文化熏陶是无可替代的。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存在许多困惑和盲点;对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不明确;对古诗词教学在各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各学段的教学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分。这些因素导致古诗词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方法单一。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方法各学段的目标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各学段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另外,即使同一学段,古诗类别不同,所采用的教法也不应雷同。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力求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出若干各高效的教学方法。二、理论依据及意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的熏陶,还要促进他们的语言的发展,以及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教法研究上要本着实用、高效、发展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出发,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充满语文味,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学生从文化上得到浸润,能力上得到提高,达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词的程度。我们提倡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还要辅之于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学古诗词教法研究有其现实作用,课题的设置体现了教师成长的几个步骤:学习-反思-行动-总结。三、研究内容(一)探索古诗词的教学方法\n1、通过对古诗词教法的研究,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想象和创新能力,热爱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形成古诗文学习与积累的一些操作范式。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2、探索小学古诗课堂教学路子。3、编写出小学古诗积累校本教材。4、通过该课题的实践与探索,提高教师的诗词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科研能力,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二)探索通过古诗词积累,培养学生良好品性的有效途径1、选取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古诗词诵读内容,古诗词诵读的兴趣,古诗词诵读的方法。2、学生背诵古诗词增加了记忆力,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文化素养,学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接受了传统美德的教育。(三)教师摸索和总结出现代教育技术下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基本模式,并总结出一套小学各年级段古诗词诵读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细则(四)学校编写出一套古诗词诵读教材,建立一个古诗词专题学习网站,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四、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一)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课题研究从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2月—2014年6月1、选题、申报、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2、分类搜集、整理、筛选有关古诗文资源。第二阶段:逐步研究阶段,2014年9月—2015年12月1、确定实验对象,并对其进行调查了解,摸清教学需求。\n2、通过教学实践,反馈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积累经验与方法。3、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形成比较完善的适应学生需要的古诗文积累策略和途径。4、调查、反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对比,不断改进教学,调整研究计划。第三阶段:结题总结阶段:2016年2月—2016年10月1、对整个实验结果加以整理、总结、论证,形成结论。2、撰写实验报告,整理汇编有关资料(教学案例、论文、反思等)。3、接受课题专家的结题验收。(二)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1、学习文献。我们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取相关的资料组织系统学习.我们学习了《名师课堂实录诗词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刊载的有关古诗词教法的文章、名家古诗词教学课堂实录,还学习了《语文会刊》中相关文章。在学习的基础上,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心得。2、教学实践。为了将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我们组织了教研专题研讨课,执教研讨课的几名同志在教法上均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后,全组同志进行了评课、辩课,对某些教学环节作了补充。3、总结反思。通过学习实践,我们总结了十几套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探讨出两套高效的教学方法。(三)课题研究采用的研究原则及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学校古诗词教学研究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成果和现状等,进行学习。2、问卷调查法:就学生和教师对“古典诗词”的掌握情况,对“古典诗词”的兴趣状况,对“古典诗词”编成歌曲的了解情况和喜爱状况,你知晓的“古典诗词”\n课堂教学的方法等进行问卷调查,并科学分析和综合调查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向、策略、内容等。3、行动研究法: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教学的行动研究,通过定期组织的课题研究活动,增强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意识,提升古典文学素养,践行古诗词教学研究行为。4、观察分析法:观察教师、学生在古诗词教学研究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提高古诗词教学研究的有效性。5、个案研究法:及时发现、收集、整理古诗词教学研究活动中典型的个案,并加以分析和研究,从中探索古诗词教学研究活动中的优秀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6、经验总结法:及时收集整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并加以科学分析,总结出古诗词教学研究活动中的有益经验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课题研究中,我们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案研究与整体实施相结合,传承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等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方法,探索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教学规律,总结经验,普及推广研究成果。五、研究结果与成效回顾两年的研究历程,我们在共同探索学习中不断成长,我们在研究学习中收获满满:(一)摸索出的方法和经验1、读、背、议、悟、品、拓分步走教学法。通过研究学习我们发现,所有的古诗词教法均含有读、背、议、悟、品、拓展等这些环节,根据不同的诗,这些环节的先后顺序会做适当的调整。诗,首先要学生准确的朗读出来。古人对朗读非重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就说明读对写的影响巨大。学生对诗的读要由浅入深,要得音、得韵、得画、得味,要让他们爱读。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认为,“诗要三要:发窍于音,征色于象,运神于意。”\n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古诗教学也离不开议、悟这两个环节。通过议、悟,学生才能解诗情,识诗境。语文教学的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学生学会表达。从古诗中学表达,积淀文学素养,对学生是非常必要的。欣赏诗意表达的意境,学习诗人表达的方法,就需要学生去品味。教诗不能拘泥于一首诗,而要和相关的诗结合起来,与时代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以上这些环节根据不同的诗,可以有十几种组合,如:四步教学法:1、读——议——悟——背2、激趣-品读-探究-升华3、背—读—悟—议4、背—议—悟—品5、读—品—解—悟6、读—品---悟---拓三步教学法1、破题、介绍作者---品诗情---诵读2、自主朗读—自学质疑---自由诵读3、熟读---理解---背诵五步教学法1、读—议—唱—舞---拓展2、读—议—品—背—拓展这是我们通过学习总结的十一种古诗词教学方法。另外,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出其他一些小学古诗词教法:1、抓文眼,品诗意,展外延,促背诵这套方法主要是通过仔细研读诗词,抓住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品读诗意,进而拓展诗意外延,达到当堂背诵的程度。这套教法适合于中、高年级,效果很理想。如《早发白帝城》后两行作者先写猿声,继写轻舟,又用上一个“已”,把前行的“啼不住”和后行的“过万重山”紧紧联结起来,描绘出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当两岸猿声还在耳边回响,一叶轻舟却已经飞过了无数险滩,闯过了千山万岭。在这里诗人还十分巧妙地使用了衬托修辞手法,借猿声的回响深沉衬托轻舟的快捷,借万山迭让衬托长江的无限雄伟,又在“舟”\n字前面加上一个“轻”字,就从三个方面表现了长江水流之大之急。学生便不难想象出万里长江的雄伟气势,感受到诗人李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2、破诗题,解诗意,画诗境,演诗情,背诗句本套教法从诗题入手,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教师适时点拨。如章宏芳上《小儿垂钓》一课在破题时先在黑板上写好了“垂”字的象形字,然后让孩子们观察这个形状可能是课题中的哪个字,孩子们一下就猜到是“垂”。“垂”就是东西的一头向下的姿态。老师接着让孩子们看课文插图,图上哪些是垂着的呢?孩子们看到杨柳是垂着的,那就叫“垂柳”。老师将头向下低着,引导孩子们说这是“垂头”,图上的小孩钓鱼的线垂在水面,他在“垂钓”。然后让孩子们说说《小儿垂钓》是什么意思?学生一下就明白就是小孩子钓鱼。在这个解题的过程中,教师从识字引入,结合插图让学生弄明白了题目的意思。而在高年级,有些题目很简单,学生一看就明白,但有些诗题却需要在后面的学习中去进一步领会,所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字面意思猜猜看,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后放在那里,带理解诗意体会意境后再回到课题,进一步的理解。如陈文雅教《望湖楼醉书》时,学生顾名思义理解为望湖楼醉酒时写下的诗歌,但这个“醉”仅仅是醉酒吗?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逐渐明白了此醉更是醉景。因此,我们在解诗题时要灵活处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诗意图,也可在讲解的同时,教师辅之于简笔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然后,可以编排课本剧,让学生演诗情。最后,督促学生当堂背诵诗句。这套教法适合低年级教学。因为低年级所选文本均比较浅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动静结合,富有情趣,所以,教法应灵活多变,才会吸引学生。3、读为主,教为辅教学法。\n读为先,教次之。先要让学生读好,然后才可解决教的问题。诗读百遍,其义自见。不让学生读好就实施教学,往往会出现许多令老师尴尬的情况。要么学生咬音不清、读不成句;要么因读得少导致思得浅,对课文无任何感触。所以要先读后教,读是教的前提和基础,。“好诗不厌百遍读”,通过反复诵读,强化对文字的记忆,而且诗的形象也逐渐浸润于学生的脑海中。通过反复地诵读,层层深入,步步提升,在读中体悟,让学生渐入佳境,才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古诗平仄交错,跌宕起伏,具有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诵读起来琅琅上口,或低回婉转,或高亢激昂。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紧扣诗人的离情别绪和学生合作朗读。师:“故人西辞--”,生接:“黄鹤楼”。师:“烟花三月--”,生答:“下扬州”…师生交换再读。由于教师在范读的时候注重了感情朗读,做到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学生在接读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模仿教者的读法。在一唱一和之中,古诗语言的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和韵味就呈现出来了。古诗具有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乐美,它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以便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读准诗句的节奏,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读出语气和语势,则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渲染意境教学法。\n古人作诗,十分重视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的美,也即“诗情画意”的美。所以诵读古诗词首先要“入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只有“入境”,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诗以母亲为游子缝衣的平常小事,热情歌颂母爱的伟大,结尾以比喻作结,含蓄深刻。诗风清新自然,宛若民歌,意境优美。又如张玲老师讲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引导学生感悟诗中逼真地写出老翁在孤舟江雪中垂钓的生动形象后,又介绍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表示不屈而又孤独的心态,意境高远清丽,就让学生的理解有了更深的层次。诗的意境美再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落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诗的意境或空旷,凄凉,或散逸潇洒,或构思独特,空灵飞动,或幽静清愁,令读者如临其境,美不可言。让学生深切体验这些美方法有很多:(1)解读诗歌创作的背景。\n每一首古诗的创作都有特殊的时代背景,鉴于此,在学习古诗前有必要弄清古诗的创作背景,这样学生在学习古诗时便可以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去想。此外在介绍作者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汇报自己了解到的资料,还可以背诵诗人的其他作品,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它们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出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同样是写景诗,不同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了敬亭山秀丽的风光,其中“尽”、“孤独"、“有”等词又体会出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从背景资料当中,我们知道李白才华横溢,青年时雄心壮志,无奈朝廷黑暗,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读时要读出压抑孤独的心境。(2)多媒体辅助,拉近距离。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跨越时空,身临其境,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3)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好的语文课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好的古诗教学同样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一切景语皆情语,将学生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意象中,就能体验诗歌所蕴含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精彩与魅力。诗歌文字有三种表现:形象、印象、意象。学生在朗读声中闭眼想象“眼前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和情景,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仿佛处在一个怎么样的世界里?”通过想象将凝练的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由文字到意境,然后再由意境回归到文字,生动具体的形象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走进诗歌的美好画面,也就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5、拓展阅读,积淀文化底蕴教学法“常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n为扩大学生记诵积累,每一周老师至少为学生推荐三首古诗,早读背诵,课前吟诵,这样经常反复学习,学生积累篇目多,而且记得牢是以课堂上所学古诗为起点,进行阅读拓展。此外,这种拓展,不能只停留在量的积累上,应该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比较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阅读与鉴赏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整合:(1)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2)整合同一题材的作品。带领学生对比体会,加深理解。如:送别诗、边塞诗、田园诗、描写儿童的诗等等;(3)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尝试读诗与写诗结合,启示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文、开绝句佳词赏析会、结诗社、写读书笔记、点评诗文,进行研究性学习,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从而更好的继承中华名族诗教的优良传统,完成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不应该被传统束缚,而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出最适合的教学方式。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有责任,通过开展古诗词教学,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让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世代相传,为走向振兴的中华民族积蓄源源不断的智慧和持久的发展动力。(二)学生发展方面通过两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摸索出的古诗词教学方法让学生爱学古诗词,点燃了学生学习古诗的激情,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目前,我校学生对学习古诗热情很高,早已没有对古诗学习的畏惧心理,在古诗教学的课堂孩子感觉是一种享受。(三)教师专业成长迅速,收获丰硕。\n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课题组教师在多次的学习研究中,对课程改革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课程标准》烂熟于心,理论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老师们反映,自从参与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后,不但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诵读及鉴赏的基本要则、主要内容和所达目标等相关资料,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思想,提高科研理论水平,转变教师原有的观念。结合学生诵读内容,编写“诵读积累诗文集”、“古诗诵读教学设计”。与此同时,张玲撰写的论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章宏芳撰写的论文《关于古诗鉴赏教学的研究》、陈明彩撰写的论文《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刘晓军撰写的教学设计《示儿》、陈文雅撰写的教学反思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感等教学成果正在参加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在这期间,张玲、刘娟、方瑜等教师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她们在古诗词课堂教学的示范课中,对我们的研究成果做了生动具体的诠释,对全镇古诗词教学方法的普及推广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六、研究反思经过两年的学习研究,课题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是小学古诗词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具有时代性的教学,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小学古诗词教学教学的有艺术化性问题;古诗词教学环节启、承、转、合的韵律结构的设计安排;此外,农村孩子较城市孩子相比,见识较少,语言较贫乏。教师如何积极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阅历,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并在丰富阅历、增长见识的同时,储存习作的材料,也是教师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还要进一步摸索探究,面对古诗文教学的现状,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其应身体力行,更新观念,优化教学,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上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在说话、写作、人际交往中恰当地表达出古诗文传递出的复杂含蓄的意思和情感!让古诗词文化真正深入人心,让古典文学的魅力发扬光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