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96 KB
  • 2022-06-27 发布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必背古诗词赏析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大帝教育www.dd-xx.com2018重庆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诵读:  “独在”、“异乡”、“异客”、“倍思亲”、“少一人”要重读,突出作者的孤寂之感和思亲之情。  注释:  ①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来驱邪避瘟的风俗。  ②忆:思念。  ③山东:华山的东面。写这首诗时王维客居在长安,他的家乡在华山以东的山西永济。  ④异乡:他乡,外地。  ⑤异客:在他乡生活的人。  ⑥逢:遇到。  ⑦佳节:美好的节日。  ⑧倍:加倍。  ⑨遥知:远远地想像。  ⑩登高:登上高处。我国古代习俗,家人在九月九日团聚登高。  [11]茱萸:一种香气浓烈的木本植物。传说重阳节时头上佩戴茱萸可以避邪祛病。  [12]一人:指诗人自己。  译文:  我独自客居异地他乡,每逢佳节来临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遥想兄弟们重阳登高,在插茱萸时唯独少了我一个人。  赏析:  这首思乡怀亲的名诗是王维17岁时所作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异乡对兄弟们的怀念。开篇一个“独”字,就将诗人在异地客居的孤独寂寞之情突现了出来。第二句则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高度概括并准确表达了古往今来游子思亲的共同心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后两句诗人不写自己离开亲人,而是想像亲人相聚时发现少了自己,别出心裁地表达了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诵读:  “独在”、“异乡”、“异客”、“倍思亲”、“少一人”要重读,突出作者的孤寂之感和思亲之情。  注释:  ①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来驱邪避瘟的风俗。  ②忆:思念。\n大帝教育www.dd-xx.com  ③山东:华山的东面。写这首诗时王维客居在长安,他的家乡在华山以东的山西永济。  ④异乡:他乡,外地。  ⑤异客:在他乡生活的人。  ⑥逢:遇到。  ⑦佳节:美好的节日。  ⑧倍:加倍。  ⑨遥知:远远地想像。  ⑩登高:登上高处。我国古代习俗,家人在九月九日团聚登高。  [11]茱萸:一种香气浓烈的木本植物。传说重阳节时头上佩戴茱萸可以避邪祛病。  [12]一人:指诗人自己。  译文:  我独自客居异地他乡,每逢佳节来临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遥想兄弟们重阳登高,在插茱萸时唯独少了我一个人。  赏析:这首思乡怀亲的名诗是王维17岁时所作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异乡对兄弟们的怀念。开篇一个“独”字,就将诗人在异地客居的孤独寂寞之情突现了出来。第二句则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高度概括并准确表达了古往今来游子思亲的共同心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后两句诗人不写自己离开亲人,而是想像亲人相聚时发现少了自己,别出心裁地表达了对亲人的强烈思念。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诵读:  前两句中的“浥轻尘”、“新”重读,突出环境的清新。后两句中的“更尽”、“无故人”重读,突出对友人的关切和依依不舍之情。  注释:  ①元二:诗人的朋友元常,姓元,排行老二。  ②使:出使。  ③安西:是唐朝在西域地区设立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县)。  ④渭城:地名,即秦都咸阳,汉时改名渭城,在今陕西省咸阳东北。前往西域,要从这里起程。  ⑤浥:湿润。  ⑥客舍:旅店。  ⑦更:再。  ⑧阳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因在玉门关南边而得名,是汉代以来内地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  ⑨故人:老朋友。  译文:  渭城的清晨细雨润湿了沙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颜色更加清新。劝您再饮尽这一杯美酒,往西走出阳关,您就再也没有知心的朋友了。  赏析:这是古代传诵很广的一首送别诗。前两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选景虽平\n大帝教育www.dd-xx.com常,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带有一种隐约的离别的伤感。后两句想到友人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漂泊,前途渺茫,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就更为深厚、强烈了。汉唐盛世,开拓国土,跟西域来往逐渐频繁,不少将士、官员也西出阳关。但是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所以“人生自古重离别”。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人们远别时的那种真挚关切的感情。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诵读:  “独”、“复”、“不知”、“相照”要重读,突出环境的清幽,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境界。  注释:  ①竹里馆:是诗人在辋川别墅的二十景之一,诗人把每个景物都写了诗。  ②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林,泛指竹子。  ③复:又。  ④长啸:撮口而呼为啸。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相当于现在的吹口哨,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借此来抒发情怀。  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吹口哨。密林深深,人们都不知道我在这儿,只有明亮的月光照在我身上。  赏析:这首诗语言自然平淡,意境非常优美。写景物,只用了六个字:“幽篁”、“深林”、“明月”,十分随意,没花什么气力去刻画、涂饰;写自己的活动,也只用了六个字:“独坐”、“弹琴”、“长啸”,选材十分简洁,也没有生动、细致的描绘。表面上看来,用字造句平平无奇,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别有一番韵味和境界,给人一种清幽绝俗的感受:景是如此空明澄净,人是如此安闲自得。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701—761),唐代着名诗人,字摩诘,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人,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县)。因官至尚书右丞,人们又叫他“王右丞”。他有很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能诗善画,还擅长书法、音乐,精通佛理。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北宋大诗人苏轼曾赞誉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诵读:  语气要连贯,语调要平缓,营造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将听者带入幽深的山林之中。  注释:\n大帝教育www.dd-xx.com  ①鹿柴:辋川的地名。  ②但:只。  ③闻:听。  ④返景:返照的阳光。景,同“影”,日光。  ⑤复:又。  ⑥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译文:  空旷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影,只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返照的阳光射进幽深的树林,又映照在青苔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森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后两句以夕阳返照来反衬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了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静美画面。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和他偏于冷寂的审美趣味。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诵读:  整首诗要显得壮阔雄浑。前两句重音落在“依”、“尽”、“入”、“流”几个动词上,读出壮阔的意境、赞美的情感。后两句突出“欲穷”、“更上”,语调中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进取的精神。  注释:  ①鹳雀楼: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的黄河岸边。楼有三层,前望中条山,下临黄河,为古代登临胜地。因常有很多鹳雀(一种似鹤的飞鸟)栖息在上面,所以叫鹳雀楼。  ②白日:指夕阳。  ③依:靠近。  ④尽:消失。  ⑤欲:想要。  ⑥穷:穷尽。  ⑦更:再。  译文:  远处的太阳逐渐被群山遮隐,楼下的黄河水依然滔滔向前,流入东海。若想放眼看得更远,那么你就必须再登上一层楼。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同时也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前两句写登楼所见,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纳入笔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辽远,让人感到胸襟为之一开。后两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既表现了他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含意深远,耐人寻味,使前两句的意境和主旨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不愧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n大帝教育www.dd-xx.com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诵读:  前两句要读出诗人凄清孤寂的心境。后两句语气要亲切,是诗人对友人真诚的诉说,更是在表露自己的心迹。最后一句要重读,语速减慢。  注释:  ①芙蓉楼:旧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登楼可以眺望长江江景。  ②辛渐:人名,诗人的朋友。  ③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④吴:古国名,这里指江苏省镇江市一带。  ⑤平明:清晨,天亮时。  ⑥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⑦冰心:比喻像冰一样洁白明亮的心。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赏析:这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写的。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诵读:  全诗气势豪迈悲壮。前两句表现出边疆战场的恶劣条件,“暗”、“孤”两字要重读。后面两句要读出边疆战士誓死扞卫家国的英雄主义气概,突出“百战”、“不破”、“终不还”。  注释:  ①从军行:古代乐府诗题。原诗共七首,这是第四首。  ②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唐军和吐蕃军经常在此发生战争。  ③长云:连绵不断的浮云。  ④暗雪山:使雪山暗淡变色。雪山,即祁连山,在甘肃省,常年积雪。  ⑤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是唐代边疆重镇。  ⑥穿:磨破。  ⑦金甲:金属制成的战袍,又叫铠甲。  ⑧破:打败。  ⑨楼兰:汉代西域的一个小国,故址在今新疆鄯善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勾结匈奴,\n大帝教育www.dd-xx.com多次杀害汉臣。这里借指侵扰唐朝西北地区的敌人。  译文:  青海湖的上空浓云漫天,使雪山晦暗无光,站在青海孤城上遥望玉门关。将士们在沙场上身经百战,身上的铁衣都磨破了,但是仍然坚持不彻底打败楼兰侵略者决不回故乡。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守边将士的英勇顽强,表现了他们不畏艰险、誓死消灭敌人的坚强决心。前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而且渗透了戍边将士丰富、复杂的感情: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尽管戍边时间漫长、战事频繁、战斗艰苦、敌军强悍、边地荒凉,仅仅是战场的风沙都已经磨穿了将士们的铠甲,但是他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为了国家,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立下了不破顽敌决不回还的誓言。这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全诗格调悲壮,境界开阔,洋溢着豪迈的英雄主义气概,是盛唐边塞诗的名篇之一。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698—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今陕西省西安)人,一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人。他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因为曾任江宁丞,又号称“诗家夫子王江宁”。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意境悠远;宫怨诗的成就也很高。  诵读:  感情基调要悲壮豪迈。前两句语速稍慢,突出“人未还”,表达出沉痛的心情。后两句语速稍快,第三句读出假设的语气,突出“飞将在”,第四句语调上扬,语气坚决。  注释:  ①出塞: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原作两首,这是第一首。塞,指边境上险要的地方。  ②但使:只要。  ③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④不教:不让。  ⑤胡马:指匈奴的军队。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⑥度:越过。  ⑦阴山: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译文:  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还不见回来。只要有像李广那样的名将镇守边防,绝不会让匈奴的铁骑越过阴山。  赏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从写景入手,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写征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也深含着他对边关将士的怀念和敬佩。三、\n大帝教育www.dd-xx.com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跨越时空,气势磅礴,一气呵成,被赞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诵读:  读时要带着一种寂寞、忧愁的情绪,表现出诗人流浪异乡的孤寂。重音落在“泊”、“愁新”、“低”、“近”上。  注释:  ①宿建德江:在建德江住宿过夜。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浙江省建德市境内的一段。  ②泊:停船靠岸。  ③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④日暮:傍晚。  ⑤客愁新:诗人此时此刻刚产生的新的愁思。客,诗人自指。  ⑥天低树: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译文:  船缓缓移动,停靠在雾气笼罩的小洲边,日暮时分的荒凉气氛引起了离家在外的游子新的愁思。原野空旷,放眼望去好像天比树还要低;江水清澈,俯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离得很近。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佳作。诗人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将淡淡的愁思与幽清的江边晚景融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清丽悠远的图画。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烘托出一种特殊的意境和氛围。诗中虽不见“愁”字,然而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自然而然地使人感到一种淡淡的离愁。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构思。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他一生经历比较简单,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多写山水田园、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他擅长写五言诗,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风格自然流畅,意境清远淡雅。  诵读:  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用平易浅显的语言,勾画了一幅美丽的春晓图,读时语调不可大起大落,要令人觉得仿佛听到了此起彼伏的鸟鸣、淅淅沥沥的小雨,闻到了扑鼻的花香。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眠:睡觉。  ③闻:听。\n大帝教育www.dd-xx.com  ④啼鸟:小鸟啼叫。  ⑤来:传来。  译文:  春睡中不知不觉天已破晓,只听到处处都有鸟儿在啼叫。想起了昨夜的风声雨声,不知花儿被打落了多少?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诗歌一开头写春天人困酣睡,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一下子就写出了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趣。接着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后两句写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自然而然地想到经过一夜风雨的花儿不知道又落了多少。这里的“风雨”、“落花”决不是令人感伤的“逝去”,而是包蕴丰富的“更新”,隐约地流露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淡淡喜悦。虽不浓烈,却很耐人寻味。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他描写西北边地风光的诗大气磅礴,音韵优美,多被乐工歌女谱曲、传唱,在当时影响很大。绝句成就很高,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多,《全唐诗》仅录存其诗6首,但篇篇堪称精品。  诵读:  前两句要读出雄浑的气势,后两句要读出劝慰语气,劝慰之中又流露出几分幽怨,重音落在“何须”、“怨”、“不度”等词上。  注释:  ①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之事。  ②万仞:形容极高。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③羌笛: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羌是我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  ④何须:有什么必要。  ⑤怨:曲调哀怨。  ⑥杨柳:《折杨柳》曲。因“柳”与“留”谐音,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这里语意双关,兼指杨柳还没有发青。  ⑦度:越过。  ⑧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奔腾的黄河水来自遥远的白云间,一座孤零零的小城傍着万仞高山。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呢?因为春风本来就永远吹不到这荒凉的玉门关。  赏析:这首诗被誉为唐代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前两句写景,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但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因此能用“何须怨”的豁达语调自我宽解。全诗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n大帝教育www.dd-xx.com怨情,但没有丝毫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诵读:  前两句要表现出柳树的优美姿态。后两句要读出问答语气,“谁裁出”、“二月春风”、“剪刀”要重读,读出对柳树、春风和春天的赞美之情。  注释:  ①碧玉:绿色的玉石。这里比喻柳叶嫩绿的颜色。  ②妆成:妆饰,打扮。  ③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绦,丝带,这里比喻柔嫩的柳条。  译文:  高大的柳树像是用碧玉装饰而成的,无数的枝条仿佛是下垂的绿丝带。不知道这柳枝上细小的嫩叶是谁裁剪而成的?二月春风如同一把神奇的剪刀。  赏析:这首诗比喻新奇贴切,借柳树歌咏春风,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它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前两句写柳树的整体形态,以“碧玉”比喻柳树的青绿可爱,以“绿丝绦”比喻垂下的柳枝轻柔妩媚,有一种迷人的意态。后两句是全诗的重点所在。诗人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出人意料地将春风比喻成剪刀,化无形为有形,充分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大胆、独出心裁,又十分贴切,堪称神来之笔。全诗清新自然,想像丰富,比喻奇巧,历来被人们视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会稽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唐代着名诗人。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吴中四士”。因为喜欢饮酒,被杜甫称为“酒中八仙”之一。其诗数量虽少,但不事雕琢,通俗可口,很富有清新潇洒的意趣。  诵读:  落叶归根的欣喜与人事全非的慨叹要交织在一起,突出“少小”、“老大”与“无改”、“衰”的这种对比,“不”、“何处”也要重读。  注释:  ①偶书:偶然间写下来。  ②少小:少年时候。  ③老大:年老。  ④乡音:家乡的口音。  ⑤鬓毛:脸两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⑥衰:指鬓发稀疏、斑白。  ⑦客:作者自外返乡,以客自比。  译文:\n大帝教育www.dd-xx.com  我少年时离开了家乡,年老才回来,乡音没有改变,鬓发却已经稀疏、斑白了。家乡的孩子们见了我都不认识,笑着问我:“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赏析:诗人“少小离家”,直到晚年才得以返回故乡,几十年岁月流逝,人世变迁,心头有无限感慨。第一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对比,概括写出数十年客居他乡的事实。第二句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三、四句峰回路转,别有境界: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却道出了所有游子的共同感受,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灵震颤和情感共鸣,不愧是千古流传的佳作。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李峤(645—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省)人。他是唐朝武后、中宗时着名的宫廷诗人。少与苏味道齐名,号称“苏李”;又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有《李峤集》。  诵读:  情绪轻快活泼。“解落”、“能开”、“千尺浪”、“万竿斜”都要重读,语调要抑扬顿挫,使人觉得仿佛听到了飒飒的风声。  注释:  ①解:能够。  ②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  ③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  ④过:经过。  ⑤斜:倾斜。  译文:  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赏析:风,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诗人通过“叶”、“花”、“浪”、“竹”这些有形的事物,形象地表现了风的轻柔与急狂,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另外,诗人在每句诗中巧妙地嵌入一个数字,但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显示出超凡的艺术功力。全诗没有一个“风”字,可句句都在写风。如果把题目盖住,这四句话其实就是一个谜语。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约640—684),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人,唐代着名诗人。他小时候就能写一手好诗,被称为“神童”。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  诵读:\n大帝教育www.dd-xx.com  语调轻快活泼。三个“鹅”字,要读得响亮,读出惊喜之情。“浮”、“拨”要读出一种动态之美。  注释:  ①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②曲项:弯曲着脖子。  ③红掌:红色的脚掌。  ④拨:划动。  译文:  鹅,鹅,鹅,弯曲着脖子对天唱着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在绿水上,红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赏析:这首诗相传是骆宾王六七岁时所作。开头连用三个“鹅”字,点出题目,形象地模仿出了鹅的叫声,也表现了儿童看见鹅的惊喜。第二句生动地描绘出鹅叫唤时那种昂首向前的神态。后两句描写白鹅戏水,极为形象传神地写出了白鹅的鲜明色彩和轻快动作。整首小诗音韵和谐,风格活泼,使人体会到了童心的意趣。敕勒歌  公元4到6世纪,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大约是传入南朝后由乐府机关采集而存的,传世的约有六十多首。这些歌谣风格豪放刚健,抒情爽直坦率,语言质朴无华,表现了北方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诵读:  情绪要明朗豪放。“穹庐”、“笼盖四野”、“苍苍”、“茫茫”要重读,读出苍远辽阔的意境。“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要注意音调的高低起伏,重音落在“见”、“牛羊”上。语调中要洋溢着对美丽草原的无比热爱之情。  注释:  ①敕勒歌:我国南北朝时敕勒族的一首民歌。  ②敕勒川:就是敕勒族居住的平原地区,在今天山西北部及甘肃、内蒙古南部一带。  ③阴山:山脉名,大部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④穹庐:毡做的圆顶帐篷,俗称“蒙古包”。  ⑤四野:四面的原野。  ⑥苍苍:深蓝色。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同“现”,显露。  译文: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赏析:\n大帝教育www.dd-xx.com这首敕勒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着名文学家,曹操的第三个儿子,在文学史上与曹操并称“二曹”。由于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他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诗文辞采华茂,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诵读:  前两句要读出伤心的感觉,突出“燃”、“泣”,后两句带点责问的语气,突出“同根”、“相煎”、“急”,表达出诗人面对亲兄弟的嫉恨与迫害时的那种悲愤之情。  注释:  ①燃:烧。  ②豆萁:豆秸。  ③釜: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④泣:小声哭。  ⑤煎:煮,煎熬。  ⑥何:为什么。  译文:  豆秸在锅下熊熊燃烧,豆子在锅里不停哭泣。咱们本来是同一条根上所生,为什么手足相残就这么急切呢?  赏析: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想借这个机会杀掉曹植。曹植却出口成章,念出上面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来。诗人以豆子来比自己,以豆萁来比曹丕,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两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诫兄弟之间不要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而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据记载,诗人七步之内写成了这首诗,使曹丕失去了迫害他的借口。尽管曹丕看了诗也心有所动,感到惭愧,但是始终害怕诗人与他争夺王位,一直把他软禁终生。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n大帝教育www.dd-xx.com鱼戏莲叶北。  诵读:  情绪要愉悦欢快。“何”、“田田”突出了莲叶的劲秀、茂盛,要重读。“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有力地表现了鱼儿在莲花、莲叶间自由自在嬉戏的情景,读时要加以突出,语调要富于变化。  注释:  ①可采莲:意思是说,到采摘莲子的时候了。  ②何:多么。  ③田田:形容莲叶厚实茂盛的样子。  ④戏:嬉戏。这里指戏水。  译文:  到了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厚实茂盛。鱼儿们在莲叶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  赏析:这首诗分“唱”、“和”两个部分。前三句是一人领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是众人和唱,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变化描绘出鱼儿们在荷叶间嬉戏游弋的动人情景,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具有很强的音乐感。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写,却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乐府是秦汉时期官方设立的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曾经大规模地扩建乐府,并从全国各地收集民间诗歌,配乐演唱。后来,把这些为配乐采集来的诗歌也称为“乐府”。这样,乐府就由机构名称转变成为一种诗歌体裁名称了。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诵读:  前四句要读出万物在春天竞相生长的勃勃生机,语调较为轻快愉悦。后四句要与前面形成对比,读出忧心、疑虑的感觉。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中心,激励人们应该趁年轻发愤努力,做出成绩,因此要重读,表达出劝诫的意味。  注释:  ①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②葵:菜名,即冬葵。又名冬寒菜。  ③朝露:早晨的露水。  ④曦:晒干。  ⑤阳春:温暖的春天。  ⑥布:散布。  ⑦德泽:恩惠。  ⑧生:焕发。  ⑨恐:担忧。\n大帝教育www.dd-xx.com  ⑩秋节:秋季。  [11]焜:明亮。形容落叶枯黄的颜色。  [12]华:同“花”。  [13]衰:衰败,凋零。  [14]百川:众多的河流。百,形容多。  [15]徒:白白地。  译文:  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朝阳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布满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常常担心秋天一到,美丽的花叶就会枯黄、衰败。无数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返回西方?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  赏析: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种写法被称为“托物起兴”。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清晨的露珠等太阳出来就会被晒干,春天的美景到了秋天就会衰败、凋零,千万条江河东流到海一去不返。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努力奋斗,到年老力衰的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全诗借物喻理,出言警策,催人奋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大帝学校www.dd-xx.com整理编辑,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