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7 KB
- 2022-07-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园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编排内容,既要考虑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情况,又要保证音乐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从而突出幼儿音乐能力提高和发展的要求。我们都知道音乐不仅仅是音乐本身的能力,还包括思维能力。音乐是训练创造性思维的“体操”,音乐学习就是让幼儿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抽象思维,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此,幼儿园音乐课程要注重幼儿的音乐感知、音乐表现与表达、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好的音乐教育活动应该能够把音乐的概念、知识和音乐的感觉、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通过在教学中精选教材,让幼儿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发现、探索新的音乐现象,只有当所有的幼儿都意识到这些现象时,才有可能将这些知识内容介绍给他们。而概念、知识的真正掌握,体现为幼儿在不同的情况、环境中能够识别并创造性地运用它们。这就需要多次反复练习,逐渐掌握技能。但是技能的发展也仅仅是一个手段,是帮助教育目标达成的手段,最根本的教育目标还在于尽可能地使幼儿懂得、理解和热爱音乐,从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集体教育活动中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实际上是教师自身,教师作为幼儿身边重要的社会学习榜样,往往是幼儿最直接的情感激励和行为模仿对象。而集体音乐教育实际已经渗透在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和语言、数学、科学、美术、健康等领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音乐教育资源,将歌唱、律动、游戏、表演、即兴音乐创作等活动内容,运用在主题活动以及各个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善于寻找不同领域教育活动之间的关联,探索领域整合的突破口,将知识性、趣味性、情景性和活动性有机地结合,使各种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听了“好听的电话铃声”活动后让我更了解到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目的不在于让幼儿学会唱多少歌曲,能够把乐器演奏的多么好,而在于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艺术体验,大胆地进行表达表现。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音乐能使他们拥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快乐的心灵,创意表达、表现的头脑。当前,在主题活动背景下,音乐元素越来越多的作为一种手段和媒介整合在幼儿的集体活动中,然而,运用有效的教育机制,创设丰富有趣的音乐故事情境,激活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快乐地唱唱、跳跳,是在实践中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