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1 KB
- 2022-07-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第八专题拓展资源音乐教育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在座的都是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我们日常接触的是三岁到六岁的孩子,他们在幼儿园里度过的是自己一生中最快乐、最美好的时光。《纲要》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我们的教育任务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的成长,为其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而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用歌唱、音乐欣赏、音乐游戏、打击乐、舞蹈、律动等内容引导孩子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必须要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的始终,幼儿园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极重、自我控制能力又较弱,如果只是采取简单刻板的教学模式,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共鸣。所以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应该让幼儿多听、多讲、多动,以多种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本次交流活动,我会结合《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法》的相关内容,结合日常教学内容,跟大家交流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方法,以提高我们幼儿教师的音乐教学能力。一、幼儿音乐教育误区(一)注重结果,忽视教学过程中的引导\n·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音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对幼儿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借音乐动情的特征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喜闻且乐于接受。只是随着教学的开展,我们对幼儿音乐教育达标与否评价标准是看一个活动是否达到了制定的目标,而对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置之不理,如幼儿对音乐作品情感的领会,往往是停留在歌词表面的了解;在发音咬字上,很多孩子是扯着嗓子在吼歌,根本就不会正确的发声歌唱;在音乐欣赏中不能真正的去体会那种意境等,违背了新纲要的基本理念-----重过程轻结果,忽视了在音乐活动中的音乐享受、审美感受和表现力(二)活动形式单一,忽视对重点内容的突破我们所调查的音乐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传统三段式,开始部分有时复习上一节的内容,有时随便做一个律动或唱歌;中间教孩子新的内容;结尾回顾与复习或讲一讲下次活动的内容。很多教师导入部分甚至是和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不相关的,结尾也没有评价,所以整个活动看起来较分散,重点不突出;至于音乐活动的知识线索和人文线索没有连续,教师的随机性很强,活动环节只停留在感知体验,没有进一步深入的创造环节和评价与反思环节。(三)过于追求效果,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主体性音乐教育活动应该是偏重于直觉、想象、灵感顿悟等感性思维的激发,让幼儿有机会感受、表现、创造,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但是,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是,高标准化的模仿和高控制化的指导。如一个小班的音乐活动,在幼儿初步熟悉了歌曲时,教师并没有给孩子消化与磨合的时间,而是要求幼儿马上再现歌曲,而且在音高上要准确、强弱等表情要做到、甚至要动作也到位。其实是要求幼儿完全地模仿教师,当幼儿做不到时,教师就立即手把手地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孩子成了训练者与被训练者的关系,教师往往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强加到幼儿身上,“看哪个小朋友唱得最准确”成了评价标准另外,无论年龄大小,教师都一味要求表现音乐要准确,而不管幼儿能否胜任这种要求。小班孩子发声器官发育不完全(只适合唱5度以内的音高),音高上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嗓子,如果在音高方面占用很多时间,一则是徒劳,二则是引起幼儿声带疲劳甚至损坏;中班孩子合作能力较差,教师却要求他们马上相互配合地演唱或用打击乐演奏歌曲,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对表现音乐“准确”\n·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的追求,是教师在指导幼儿时,往往忽略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能力,同时还要不得不采取高控制化的方法。但是,教师的这种高控制化的指导与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之间形成了反比关系:教师干预得越多,控制程度越高,幼儿越被动,幼儿主体性发展就越受到抑制。教师为了追求高质量的效果去训练幼儿,也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我们了解到,教师让孩子表现音乐时,孩子的状态是紧张的,表情是严肃的,生怕出错误,一旦出了错误,教师就马上来纠正。这样,注意力全在具体的音准节奏上,而忽略了孩子对音乐的整体把握,忽略了孩子对音乐的感受,从而使幼儿对音乐的创造也受到限制(四)歌舞表演活动为主,忽视了其它活动形式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5个相对独立又相联系的领域: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游戏、打击乐器演奏和音乐欣赏。而调查中我们发现,歌舞表演活动成为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在角区的音乐活动通常是孩子随音乐表演舞蹈、唱歌;教师组织的音乐活动也都是以教一首歌、一个舞蹈或律动为主,至于打击乐活动、音乐游戏与音乐欣赏活动却很少见。就算有的老师偶尔会组织一次打击乐活动,一般也是教师在介绍各种打击乐器,教师成为讲解员。教师先问“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然后拿出乐器,讲它的特点、用法。孩子一直两手空空地坐着,直到最后,才有机会分到一个小乐器,跟着老师打几个固定的节奏型。另外,我们观察到,音乐欣赏是用在音乐活动的开头和结尾,其实只是起到辅助歌舞活动的作用,而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欣赏一些教师反映,歌舞表演活动好组织,又容易出成果,资料又多,所以歌舞活动多一些;而其他活动难易程度不好把握,组织起来较难,孩子容易兴奋而收不回来,资料又少,教师们都尽量不组织。幼儿园领导也有同感,目前并没有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做内容上的具体指导与规定,教师们可以自行安排,必然会出现这个教师擅长什么就上什么,怎样省力又有效就怎样做的局面。《纲要》也没有对幼儿音乐活动做具体规定,什么内容占多大比重,但是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里强调的是多种的艺术形式,这里强调的是幼儿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那么音乐活动就不应该只是按部就班地歌舞表演,而是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提供给幼儿更多自由表现的机会。(五)只进行单一学科的教学,忽视了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教学\n·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曾经一度是学科教学的模式占主导地位,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进行主题式的教学活动,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但是,在当前幼儿园教学活动,特别是音乐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重学科教学轻视课程整合和教学方法整合的现象,音乐教学被认为是直接传授相关的音乐表达技能技巧和知识的活动,音乐教学活动与其他教学活动被依照严格的学科界限分隔开来。音乐课程内容和音乐教学方式的选择和组织往往是按照音乐教育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进行的,并且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过度重视学科教学,有将儿童学习成人化的趋势。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教学手段单一,注重的是儿童对体现成人逻辑思维特点的音乐素材的机械化掌握,难以激发儿童对音乐教学活动的兴趣。二、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幼儿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学科本身的情感性、感染性和愉悦性的特点来引发儿童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因为它的内容、手段和形式更贴近儿童的天性,因而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形象性和感染性学前期的儿童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感性经验的增加及语言的逐步丰富,其思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思维主要是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如:《动物狂欢节》中变幻的旋律、音乐构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动物形象——快速跳跃的声音表现了小兔活泼伶俐的音乐形象;缓慢、滞重的旋律使孩子们感受联想到大象笨重迟缓的音乐形象….又比如:选择一些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模拟音乐声:风声、雨声、钟声、小鸟鸣叫声等等,通过节奏、力度、音色的变换透出其生动的音乐形象。这种声音形象作用于儿童的听觉,使他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和陶冶。\n·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幼儿在接触音乐作品、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能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作品及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初步鉴赏和判别能力。此外,学前儿童正处于个人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情感体验也逐步趋于丰富,富有情感性和感染性的音乐教育活动对儿童的情感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使儿童兴奋,又可以使他们镇静、轻松、消除紧张和不安,以获得情感上的平衡。(一)趣味性和游戏性幼儿音乐教育的趣味性和游戏性最直接的体现在“音乐游戏”上。音乐游戏是借用游戏的形式发展儿童音乐能力的一种音乐活动,它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无论是侧重于创造和表现的歌舞游戏,还是侧重于情节、角色扮演的表演游戏,或是侧重于音乐要素分辨能力的听辨反应游戏,都能在听听、唱唱、动动、玩玩的趣味活动中增强儿童的节奏感,促进儿童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儿童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同时,又使儿童获得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如:《颠倒歌》《拉拉勾》等。(二)技能性和综合性技能性的特点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区别于其它学科教育的明显特征之一,在音乐教育中体现技能性可以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作为教师,需要运用一定的的音乐技能技巧去启蒙幼儿,为他们示范、演示,带领并指导幼儿练习。教师的音乐素养、音乐技术,是保证音乐教育活动卓有成效达成的基本前提。二是儿童学习音乐、探索音乐、创作音乐,必须有一定的音乐技能技巧作为基础。有了这些基本的音乐表达“语汇”,儿童才能在听听、唱唱、跳跳、奏奏等各种音乐教育活动中大胆地表现,积极地进行创造。三、幼儿音乐教育的原则发展性原则:设计儿童音乐教育活动必须以儿童的原有基础和能力水平为依据,着眼于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互动性原则:在音乐活动设计中采用合理而恰当的师幼互动的方式
整合性原则:在设计音乐活动中将不同领域的音乐内容、各种音乐学习方法等作为一个互为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来看待
差异性原则: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既要满足全体儿童的一般发展需要,又要满足个别儿童的特殊发展需要
审美性原则:把握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穿于音乐活动的形式之中。四、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n·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1、歌唱(1)歌唱的简单知识和技能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指无论站着或坐着唱歌,都应该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嘴唇的动作要求自然。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时有气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延长歌声。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自然的吸气,均匀的用气,并尽量在呼吸时一次吸入足够的气息并保持住,然后在演唱时根据乐句和表情的需要慢慢地、有节制的运气。呼吸的时候应注意不抬头、不耸肩、不发出很大的吸气声,不能在乐句中间随便换气,而要按照一定的乐句规律来换气。发声: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使歌声优美、动听的最基本要求。应引导孩子们用自然的声音歌唱——下巴放松、嘴巴自然打开、不大声喊叫、也不过分的克制音量。同时还应启发孩子们逐渐学会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不同性质的歌曲。如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可以用坚定有力、响亮而神气的声音来演唱;抒情的歌曲应用连贯、轻柔的声音演唱;而舞曲风格的歌曲,则可以用轻松、跳跃、稍带弹性的声音来演唱。音准:要培养孩子们的音准,必须让他们获得音调准确的音乐形象,教师的演唱和旋律的伴奏必须准确无误。同时让孩子们多听,有了最基本的印象和理解后,再进行学唱,会提高音准效果。(2)歌唱的基本形式独唱:一个人独立的歌唱或独自表演唱。齐唱: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整齐的演唱同一首。它是幼儿园集体歌唱活动的一种最主要形式。接唱:将一首歌曲分成几个乐句,由幼儿分组轮流一句句接唱。对唱: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之间以问答的方式各自唱歌曲中的问句和答句。如歌曲《小朋友想一想》就是这样一种演唱形式,问: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答: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领唱齐唱:有一个人(或几个人)唱歌曲中比较主要的部分,集体唱歌曲中配合的部分。\n·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轮唱:两个声部按一定间隔先后开始唱同一首歌曲。如《欢乐颂》就可以用轮唱的形式进行演唱。合唱:两个不同声部相配合的集体演唱形式。歌表演:边唱边表演动作(或两个人合作边对唱边表演动作)的演唱形式。如《拉拉勾》。(1)案例:接下来我用一个案例的形式跟大家交流一下歌唱音乐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形式。活动名称:热热闹闹的大街上(大班)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引导幼儿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2、引导幼儿会看歌词图谱学认歌词,能理解歌词。3、能自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活动准备:1、热闹的大街的照片、歌词图谱2、字卡: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3、磁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听《郊游》音乐进活动室。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大街上去看一看。二、利用课件进行教学1、出示大街上的照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上面都有什么?人们看起来怎样?街上的人很多,车也很多,看起来怎样?2、学习歌曲《热热闹闹的大街上》(1)欣赏歌曲一遍。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怎样?\n·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歌曲里唱了些什么?(2)再次欣赏,幼儿跟音乐拍节奏。提问:为什么说你们是小太阳?(3)出示歌词图谱。A、复习认读学过的字、词。重点复习: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B、按节奏朗诵歌词。(4)整体跟唱。A、提醒幼儿用较小的声音跟唱。B、要求幼儿会边看图谱边唱,提醒幼儿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3、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大胆地边唱边表演。活动延伸:在音乐活动区布置大街上的场景,为幼儿提供表演所需的场地及材料,吸引幼儿进行表演,已达到复习巩固和扩展延伸的目的。2、韵律活动(1)律动特点:没有情节,在音乐的伴随下做的韵律动作。一)基本动作:走、跑、跳、踢、拍手、叉腰、击掌、摆臂等。二)模仿动作:日常生活(洗脸、梳头、照镜子等)、动物动作(鸟飞、兔跳、鱼游等)、自然现象(花开、风吹、下雨等)、游戏中的动作(拍皮球、跷跷板等)、成人劳动或活动的动作(摘果子、锄地、骑马、打枪等)。三)舞蹈动作:主要是一些基本舞步,小班幼儿要掌握碎步、小跑步等;中班幼儿掌握蹦跳步、垫步、侧点步、踵趾小跑步、踏点步等;大班幼儿要掌握进退步、交替步、溜冰步、跑跳步、秧歌十字步等。另外还需掌握一些简单的手和臂的动作,如中班幼儿要掌握手腕转动;大班则要掌握提压腕。四)韵律动作组合:1.身体节奏动作组合(如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2.律动模仿动作组合(如小树苗睡着---醒来----生长---开花---结果等系列动作);3.舞蹈动作组合(可以有表现简单情节的表演舞组合,也可有结构较自由、松散的自娱自乐型的舞蹈动作组合,以及一对性变化、舞伴间交流为主的集体舞组合)。\n·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2)舞蹈集体舞:有许多幼儿一起参加的、有一定的队形和动作规定并可交换舞伴的一种舞蹈形式。如《找朋友》邀请舞:是集体舞的一种变形,是儿童比较喜欢的一种舞蹈形式。如《猜拳集体舞》。双人舞:是指两个人互相配合的一种舞蹈形式(也包括三个人或三个人以上的组合形式)。如《小世界》。表演舞:它是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舞蹈形式,可以在一般歌曲表演或舞蹈动作组合的基础上加工而成,通常在节日活动或文艺演出活动中被采用。在幼儿韵律活动中,教师切记不要一味追求幼儿动作的统一性、完整性而忽视了孩子们的感受和体验,将一次本该是很轻松、很开心,非常富有创作性的音乐活动组织成了一次正规的训练,而是应该在幼儿有了一定动作基础的时候,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创造积极性,在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和表演性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充分感受创造和自由表现的乐趣。(3)音乐游戏幼儿音乐游戏活动是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游戏活动。它是在音乐的伴随下,按照某种特定的音乐要求活动的游戏。从游戏的形式分,可以分为歌舞游戏、表演游戏和听辨反应游戏。歌舞游戏:一般是在歌曲的基础上产生的,即按照歌词、节奏、乐句和乐段的结构做动作并进行游戏。如《猫捉老鼠》,幼儿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根据歌词的词义自由做表演动作,并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表演游戏:是专门设计、组织的不同音乐来进行情节、角色表演的游戏,有一定的情节,并带有一定的表演性。如《熊和木头人》,整个音乐由三部分组成---主题曲、熊走的音乐和小朋友跳舞的音乐,它有简单的情节,非常适合学龄前幼儿的理解和表现。\n·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听辩反应游戏:比较侧重于对音乐和声音的分辨、判断能力的要求,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高低、强弱、快慢、音色、乐句等的分辨能力。是一种侧重于对声音或声音的听辩结果进行快速反映的游戏。如《奇怪的声音》就是要求分辨声音的强和弱,并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3、打击乐演奏首先我们来了解幼儿园几种常用打击乐器(1)碰铃:音色清脆、柔和、高而轻,在打击乐器中是高音乐器。它既可以表现音乐的强拍,也可以表现音乐的弱拍,是幼儿园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打击乐器。(2)铃鼓:它兼有鼓和铃的两种音色特点。铃鼓有多种演奏方法,可以用手掌击鼓心,其音色柔和;可以用手掌击鼓边,其音色明朗干脆。可以用鼓面及身体部位,则铃的音色较明显;可以用手腕连续的抖动,则会产生颤音的效果。(3)三角铁:其音色接近于碰铃,但音量比碰铃大,延续音比碰铃长。它有两种演奏方法,一种是左手提悬挂三角铁的绳子,右手持金属棒敲打三角铁的底边;另一种是在三角铁内,用金属棒快速的敲击左右两边或转圈敲击各边,会产生激烈而特殊的音响效果。(4)响板:其音色清脆而圆润,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右手的中指套上松紧带,靠中指和拇指的捏合使两板相击而发出声音;另一种是将响板放在左手手心中,用整个右手的手掌相击而发出声音,后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年龄幼儿。双响筒:其音色与响板相似,干脆而清凉,没有延续音,通常用来模拟马蹄声。(5)沙球:音色轻柔而干脆,演奏时双手各持一个,可双手同时进行,也可交替、轮换进行。打击乐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基本活动:导入、引起兴趣(语言提示法、探索发现法)欣赏打击乐曲(倾听法参与法)练习基本节奏型(变通总谱、动作总谱、图形总谱、语音总谱)随音乐练习合奏(徒手练习、拿乐器练习)发展练习(指挥法、累加法)情境活动:赋予情节,将各打击乐器巧妙融合其中。如《大象厨师与老鼠鞋匠》,孩子们在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中充分了解和感受到了不同的打击乐器的音色,同时也掌握了几种常见的节奏类型,这样的打击乐活动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4、音乐欣赏\n·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一、倾听倾听是儿童必须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它是对儿童实施音乐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开展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特别敏感,所以利用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对儿童进行倾听能力的培养是最自然和直接的一条捷径,(一)倾听人体的声音(二)倾听活动室的声音(三)倾听厨房中的声音(四)倾听马路上交通工具的声音(五)倾听建筑工地上各种机械的声音(六)倾听卧室中的声音(七)倾听公园、郊外游玩时的声音(八)倾听动物园里的各种声音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一)优秀的中外少年儿童歌曲(二)由歌曲改编的器乐曲(三)专门为儿童创作的简单的器乐曲(四)儿童音乐童话片段(五)中外著名音乐作品或片段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一、分析材料〔内容、情绪、情感的表现手段)二、制定目标三、活动准备〔环境创设及必要的教学具〕三、活动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一)初步欣赏1-2遍引导性谈话运用直观教具故事讲述教师演示利用动画片(二)反复欣赏1、提具体要求\n·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幼儿园教育·2、结合已有经验3、对比和归类4、整体体验5、多种感官参与(三)复习巩固1、欣赏听过的作品、观察幼儿反应2、欣赏熟悉的作品——说出名称、内容3、欣赏熟悉的片段——内容、情绪4、欣赏器乐曲——说出不同乐器的名称5、用身体动作表达熟悉的音乐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引导,但不要将一段音乐简单的赋予一个固定的故事情节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将一段音乐赋予更多的内容和理解,使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这段音乐创编出不同的既复合音乐特点、又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或为这段音乐创设出富有诗意的画面,这才是音乐欣赏活动的最高境界。以上是我对幼儿音乐活动的一点认识,希望能对各位同行有一点启发,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