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2.50 KB
- 2022-07-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5年初中思想政治《中考说明》解读吴兆虎周荣一、对04年中考命题与复习的反思
二、05年中考说明的主要特点三、对05年思想政治学科复习的几点建议
···\n····\n·
···\n·
···\n·
···\n····\n·一、对04年中考命题及复习的反思(一)命题指导思想:1、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实施素
质教育;2、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3、有利于中小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
主动学习;5、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促进我市高中事业的健
康发展。
···\n····\n·
···\n·
···\n·
···\n····\n·一、对04年中考命题及复习的反思落实命题思想的八条措施:1、提高及格率(65-70%),认真出好试卷中占70%
的容易题,让多数学生考出学习信心;2、控制高分段(730分以上,相当03年700分以上)
精心研究出好10%的难题,让优秀学生考出水平,让死
记硬背者、想靠题海取胜者不能得高分。3、注重考查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知识,注重
考查学科主干知识。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重视考查学生
的探究意识,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n····\n·
···\n·
···\n·
···\n····\n·一、对04年中考命题及复习的反思落实命题思想的八条措施:5、落实命题保密责任,确保命题公平公正。每道
题都要注明是新题,还是陈题,是教材例题、还是某
资料试题。如是陈题必须是多数考生做过的、有价值
试题。如是新题要注上原始命题者名字。6、认真组织命题人员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考试
说明、全国与省对03年试卷的评价、各地中考试题;
结合面上对03年盐城试卷的评价,研究落实命题指导
思想的措施。局领导亲自审定各科的命题计划。7、成立专家审题组,把好试题质量关,确保试题的
科学性,确保试题能体现命题思想。···\n·8、提出各科命题的具体指标,加强对命题人员与审题人员的考核.
···\n····\n·
···\n·
···\n·
···\n····\n·一、对04年中考命题及复习的反思(二)04年政治学科命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少部分试题设问不够灵活,过于直白,缺乏一定
的的深度与思辨性;2、主观性试题中,纯知识考查试题比例偏大,开放型试题不多;主要措施:1、试题的取材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力求短小、
通俗、鲜活;2、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的考查;3、增强试题的开放性,让学生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同时对答题又有一定的规定性。
···\n····\n·
···\n·
···\n·
···\n····\n·01-04年市学科均分统计表格年份总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史地(770)(150)(150)(150)(120)(100)(70+30)生
(30)2001年435.3199.0072.8175.4672.5561.4654.08(70)2002年461.7599.7377.2890.5458.362.4673.06(百)2003年482.29106.6275.0185.6976.5961.5976.64(百)04目标500(80095-10580-9085-9572-8260-7075-85(百)24)04实际506.02107.5789.8483.5973.4156.7076.5371.43
···\n····\n·
···\n·
···\n·
···\n····\n·01-04年市学科及格率统计表格年份全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史地
生2001年41.376.1936.5349.6855.2549.7287.692002年55.0076.3746.0453.1635.4658.5986.252003年56.8881.2243.5348.2161.1454.6389.0604目标实际分60-7075-8555-6555-6560-7060-7080-9080-90
···\n····\n·
···\n·
···\n·
···\n····\n·01-04年市学科优秀率统计表格年份全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史地生01年22.87.147.8622.322.2826.8149.9402年11.92.575.3517.765.1723.4816.9703年20.75.688.4819.5327.2830.4333.1104目标15.05-155-155-1510-2010-2025-3525-35
···\n·实际分15.117.7724.212.924.2115.3131.3123.34
···\n····\n·
···\n·
···\n·
···\n····\n·一、对04年中考命题及复习的反思---考试成绩统计及反映的主要问题1、市直、大丰、建湖、东台总分优秀率都超过了15%,射阳、
盐都、滨海、阜宁、响水都超过了10%,亭湖区也接近10%。
2、合格率比之往年有提高,但仍偏低。今年总分及格率为58.69,和去年相比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数学、物理及格率与往
年比虽有提高但还未达标,尤其是外语、化学两科,及格率仅为48.1、50.53。3、低分段总人数过多。低分段399分以下的人数为35652,占
总人数的28.03%,其中差生面较大的县、区有阜宁、亭湖、滨海
和射阳。说明我们教学在“面向全体学生”方面着力不够。4、地区、学校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严重。优秀率最高的县区达29.13,最低的县区为9.66,合格率最高的为71.18,最低的为50.8,均分差为95.46,399分以下的低分段人数所占百分比的差
额达19.46。各县区各学科之间差距也较大。其中政治学科均分差
为10.91;语文为13.53;数学为16.8;外语为22.34;物理为15.68;化学为10.94;史地生学科均分差为11.66。
···\n····\n·
···\n·
···\n·
···\n····\n·一、对04年中考命题及复习的反思---学生答题中的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薄弱“双基”不扎实,运用不灵活,是近年来
学生在中考中失分的一个主要原因。政治卷中,不少学生不能多角度地思考问
题,不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意思。回答问题时
虽然进行了长篇大论,但通篇找不到几个有用
的知识点。
···\n····\n·
···\n·
···\n·
···\n····\n·一、对04年中考命题及复习的反思---学生答题中的主要问题2、审题答题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一是读题不够认真,信息获取能力不足,抓不住题目要求的中心和关键,答题时偏离主题。二是不善于运用题中已有的素材答题,多数试题
在题面都有关键词句的暗示,不少学生不会抓住这些
语句,不会使用题中已有的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分
析问题。三是弄不清答题的知识依据和设问指向,出现错答。答题实行大包抄,大量罗列原理。
···\n····\n·
···\n·
···\n·
···\n····\n·一、对04年中考命题及复习的反思---市局领导对修订2005年中考说明的基本要求1、各科考试内容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按新课标精神对有关
考试内容作相应的调整,着重考查对学生高中学习乃至终生学习影响较
大的知识和能力;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命题;适当增加开放性、探
究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控制试题难度。总体难度:为0.65左右。各科试卷中的试题易中难
比例为7:2:1。坚持低头翘尾,进一步提高及格率,控制高分总人数。
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化学、外语的均分、及格率;另一方面要在数学、物
理10%的难题上下功夫,提高试题的区分度。3、各学科考试说明试题修订量不少于原稿三分之一,努力达到二分之
一;新增试题要注意选用04年全国各地优秀中考试题;4、各科中考说明编写人员主要请曾参加过市中考命题的人员参加。5、各科客观题均由市用光电阅读机阅卷,最后由市统一合分。
···\n····\n·
···\n·
···\n·
···\n····\n·2005年中考改革的主要内容---命题原则:着重考查对学生高中学习乃至终生学习影响较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贴
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命题;适当增加开放性、探究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阅卷方式:试卷选择题均由市集中采用阅读器读卡,主观题试卷分别由县(市、区)集中交叉批阅,考生成绩由市教育局统一发布。----建立全市统一的初中升学资格考查确认制度。升学资格考核确认的项目为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理化实验、体育等。考查
结果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①对学生历史、地理、生物进行综合类考查,与学业成绩考试同期安排,考试时间60
分钟,卷面分为100分,分A、B、C、D、E五等折算成12、10、7、4、0分计入中考总分
(折算方法另定)。②信息技术、理化实验考查由学校统一组织,成绩分为A、B、C、D四等,教育部门抽查。③体育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分别以8、5、0分计入中考总分。体育由各
学校组织测试,合格与不合格等级由各学校认定,优秀等级的需经学生本人报名、学校推
荐,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测试和认定生效。···\n·以上三项获C等、合格以上具备报考三星级以上高中资格。
不具备录取资格的学生要求报考三星级以上高中,其录取分数线提高5分参加录取。
---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定制度。
···\n····\n·
···\n·
···\n·
···\n····\n·2005年中考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中考录取方法。1、实行招生计划、收费标准公开预示制。各地各学校要将统招生、择校生及民
办学校招生计划、收费标准及收费办法,在学生填报志愿前,通过媒体向社会公
示,为学生填报志愿提供依据,并接受社会、学生、家长的监督。
2、改革学生填报志愿办法。学生填报志愿时改变公办学校志愿“一校一序”
的办法,将同一学校统招生、择校生作为两个档次志愿严格按序填报,实行“一
校两序”分开填报。3、坚持统一招生,一次录取结束。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由教
育行政部门高中招生办公室统一按考生志愿和分数录取,统一办理入学籍手续,
由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所有学校招生必须在市教育局规定的时间内按时段要求
一次性录取结束,超过时间不再补录或调剂录取。4、坚持热点高中指标分配到初中录取的制度。今年将热点高中统招生计划
50%分解到一般学校录取。5···\n·、盐城中学对各县(市、区)招生的统招生计划指标继续实行“零志愿”录
取。在严格执行盐中对各县(市、区)招生计划的前提下,由盐中根据学生意愿
提供学生名单。盐中必须确保按学生的意愿提供名单,录取后学生不报到注册的
所空指标不再补充录取。
···\n····\n·
···\n·
···\n·
···\n····\n·二、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主要特点---“稳中有变,以稳为主”命题的指导思想不变----坚持“五个有利于”n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n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n有利于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为所有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n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n有利于高一级学校的招生与教学,促进我市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健康地发展。
···\n····\n·
···\n·
···\n·
···\n····\n·二、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主要特点---“稳中有变,以稳为主”命题的基本原则不变。n各科命题要坚持教育性原则,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科
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培养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
现代意识;n要强化能力立意,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
学用结合”原则,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
实际问题,克服初中教学中脱离实际、死记硬背、打“题海战’’
等不良倾向;n要增强探究性与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品质的发展;n要注重综合性,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内在联系和综合,全面考查学生的基本素养;n要体现时代性,注重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n·n各科试卷的命题继续坚持“低头翘尾”的原则,确立合理的区分度。
···\n····\n·
···\n·
···\n·
···\n····\n·二、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主要特点---“稳中有变,以稳为主”笔试形式与内容基本稳定。---考试仍然分为笔试和非笔试两种形式,其分数比例仍然是7:3。---笔试范围、比例不变,笔试范围:初中《思想政治》
第三册(2003年5月第3版)第四册(2003年11月第3版);初
中《思想政治》第五册(2004年版5月第3版);一年来国内
外重大时事政治(2004年4月~2005年3月)。第三、四册的
内容约占中考政治总分的30%;第五册的内容约占40%···\n·;以
一年来重大时事政治作命题素材的试题,其分值比例不少于
试卷总分的50%。---是笔试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及要求基本稳定。---“基本题型示例”、“题例”、“样卷”等内容中都保留了相当部分的原题,而且基本题型不变。
···\n····\n·
···\n·
···\n·
···\n····\n·二、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主要
特点---“稳中有变,以稳为主”关于2004-2005学年的时政考查
2002、2003、2004、2005年“说明”都规定:“以一年来重大
时事政治和初中生普遍关注的社会和生活热点问题作为背
景和载体立意命题的试题分值比例不少于试卷总分的50%”。
理由是:①我们近几年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2001年以来市就
没有编写时政复习资料,重在对重大时事的理解和分析,
即作为一个初中生必须理解的问题。···\n·②2002、2003、2004年中考试卷,这方面的试题已达
50%。各方反应良好。③它既能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记忆负担,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试题的教育价值。
···\n····\n·
···\n·
···\n·
···\n····\n·二、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主要特点---“稳中有变,以稳为主”能级要求不变nA、识记能力nB、理解能力nC、通过活动运用知识的能力n这与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提法是一致的
···\n····\n·
···\n·
···\n·
···\n····\n·二、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主要特
点---“稳中有变,与时俱进”非笔试部分将2004年对学生行为的考查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教育厅《关于初中
毕业生升学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将过去行为规范考核改为学
生综合素质评定。①评定内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内容分为六个方面:道德品德、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研究性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②评定的组织:市和各县(市、区)成立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组。各校成立
校级初中毕业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家长代表和其他社会人士组
成。学校评定工作委员会确定聘任综合素质评定者,每个初中毕业班成立一个评定小组,
由班主任、教师3人组成。各小组成员给该班学生授课的时间不能少于1年,对学生应有充
分的了解,同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意识。③评定方法:根据学生自评、学生测评、班主任评价、任课老师测评、综合素质成长记
录,将学生综合素质确定A、B、C、D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学生,分别加30、28、25、
20分计入中考总分参加录取(评分细则另定)。
···\n····\n·
···\n·
···\n·
···\n····\n·20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的主要特
点---“稳中有变,与时俱进”2005年“思想政治”中考试题题型比例进行了较大调整。单项选择题由原占中考政治总分的24%,上升为2005年
的30%。简答题由原占中考政治总分的25%下降到2005年的
18%。阅读分析题由原来占中考总分的21%微升到2005年的
22%,基本稳定。这样一种调整,既有利于降低试卷的难度,也有利于留
下更充分的时间,使学生能对主观题进行认真、全面、深入
的思考,充分展现其思维素质,而且也有利于节省阅卷时间,
提高中考政治成绩的客观性。
···\n····\n·
···\n·
···\n·
···\n····\n·20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的主要特
点---“稳中有变,与时俱进”样卷题量及分值调整:
样卷共有30道题,总题量比2004年样卷增
加4题,单选题共25小题,计30分比04年样卷增加5
小题,增加6分;简答题共3小题,计18分,比04年样卷减少1
题,减少7分;···\n·阅读分析题仍是2小题,但分值由21分调整
为22分,增加1分。减少简答题,可以减轻学生阅读量、书写量,增加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的有效答题时间。
···\n····\n·
···\n·
···\n·
···\n····\n·20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的主要特
点---“稳中有变,与时俱进”笔试考查的知识点及要求进行了一些调整。调整的目的:力图使表述更简洁、准确、科学;力图使学生的负担
有所减轻,以及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热点、重点问题的变化,凸现、
强化一些知识点及要素,弱化甚至取消一些陈旧的知识点及要素。一级考点即“知识要点”由2004年的16个增加到2005年的19个,其中主要是
2004年的第二个知识要点“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保障社会主义建设”,在2005
年的“思想政治”中考说明中调整为四个知识要点,即:第二个知识要点“依法维护
社会公共生活”,第三个知识要点“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第四个知识要点
“依法保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五个知识要点“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
家园”。修订说明:这是为了使考查的基础知识与教材的编排保持一致,便于学生复
习;使考查的内容更加具体,便于把握。二级考点即“知识要素”由2004年的80个降到2005年的70个。
···\n····\n·
···\n·
···\n·
···\n····\n·20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的主要特
点---“稳中有变,与时俱进”新增加的知识要素13个,它们是:第六“几个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法律法规的名称”;第七“法律规定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规则”,第八“依法打击经济犯罪”;第九“法律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第十一“我国几个环境保护的法律名称”;第十二“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以上新增加的知识要素,实际上是对原来2004年知识要素6、7、8内容的具体化)第二十“刑罚的含义及种类”(主要考虑到学以致用,这是现代人必须终身掌握的常识)。第二十四“公民的含义”(由04年知识要素19“做个好公民”调整而成,降低了复习要求)第二十五“公民的人身权利和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对04年知识要素20“公民的人身权利和人身自由权利包括的具体内容”考点的修订)第二十七“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对04年知识要素22“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和第23个知识要素“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考点的修订)第三十二“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有效手段”(是对04年知识要素31“正当防卫”和第33个知识要素“青少年要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考点的修订)第四十一“一国两制”。(凸现社会热点问题)第四十三“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对04年知识要素50“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修改)···\n·第六十七“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涵盖了04年知识要素76“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
重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复习)说明:以上知识要素,严格意义上说,并非是绝对增加,大部分是对原二级考点(知识要素)的修订。
···\n····\n·
···\n·
···\n·
···\n····\n·20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的主要特
点---“稳中有变,与时俱进”减少的知识要素是:6“法律规范经济行为,依法打击经济犯罪”(05年分为两个知识要素,7“
法律规定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规则”和8“依法打击经济犯罪”)14“违法和犯罪的关系”;(包含在05年18“犯罪的特征”中)19“做个好公民”(05年24已经改为“公民的含义”)20“公民的人身权利和人身自由权利包括的具体内容”(包含在05年25“公
民的人身权利和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22“依法接受义务教育”;23“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包
含在05年27“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之中)25“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包含在05年28“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与
义务”中)26“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27“我国公民的选举权和被
选举权”(包含在05年30“公民要依法行使自由权利,履行应尽义务”中)···\n·31“正当防卫”;33“青少年要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包含在05年知
识要素32“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中)
···\n····\n·
···\n·
···\n·
···\n····\n·20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的主要特
点---“稳中有变,与时俱进”减少的知识要素是:34“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35“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压迫制度
”39“封建土地所有制”;40“中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文化”(历史课程内容,思品新课程中已经
删去)44“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理解05年40“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基础)45“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和曲折性”(高中生学习为宜)47“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48“十六大的主题”(包含在05年相关知识要素中,如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代主题等)5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52“我国正处于初级阶段”(包含在05年“我国正处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知识要素中)74“批判继承文化遗产”(包含在05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中)76“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含在05年67“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78“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包含在05年“时代主题”中)说明:以上知识要素,严格意义上说,并非是绝对减少,大部分内容已经包含在05年考点之
中,少部分是历史教学内容或新课标中去除内容。
···\n····\n·
···\n·
···\n·
···\n····\n·20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的主要特
点---“稳中有变,与时俱进”在能级要求上也有一些微调。“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由AB调整为ABC;“依法打击经济犯罪”由原来的AB调整为ABC;“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由原来的A调
整为AB;“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由原来的ABC调整为AB;“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由原来的ABC调整为AB;“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由原来的A调整为AB。
···\n····\n·
···\n·
···\n·
···\n····\n·20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的主要特
点---“稳中有变,与时俱进”凸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政治”中考说明。如,在知识点中增加了“我国几个环境保护的法律名称”、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公民的人身权利和人身自由
权利受法律保护”等知识要素。在题型示例、题例及样卷中也明显突出了这一点:“500
民工节前拿到血汗钱”、“举办红色经典、绿色盐城活动”、“
沙尘暴、母亲河、地球的三声叹息”等环境问题、由劣质奶
粉引发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等等,无
一不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
想。
···\n····\n·
···\n·
···\n·
···\n····\n·20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的主要特
点---“稳中有变,与时俱进”力图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理念。2005年“思想政治”中考说明更强调试题的开放性、实践性,紧密结合现实的社会问题、热点新闻、生活实例、社区环境、学生自身的思想实际等开展命题。新课程条件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突出位置。要改变原有
的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
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
式和教学方式。2005年“思想政治”中考说明继续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努力。如“500民工节前拿到血汗钱”这道题,图文并茂,有丰富的文字材料,学生必须对图文
进行认真的审读、分析、研究,才能发现问题,提取有效信息,单纯靠死记硬背书本知识
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样卷二中“三轮‘猴票’”的材料分析题,不但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而且要求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思想政治”中考说明中经常可见的“要求学生设计活动方案”、“要求学生谈自己的认
识、见解”等等,创设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有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n····\n·
···\n·
···\n·
···\n····\n·2005年市“思想政治”中考说明的主要特
点---“稳中有变,与时俱进”力图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条件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重视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功能要从单
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思想政
治课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005年“思想政治”中考说明,
重视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题例、样卷中注意选取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团结协
作、艰苦奋斗、弘扬崇高道德风尚、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生动事例作如,题例一第二十六题,不但要求学生观察漫画“售前服务”中父亲的行为
违背了经济活动中的哪些原则,而且要谈自己的认识,表明自己的立场、价值
取向;题例二中材料分析题的第二十九题“走访母亲河,还青山绿水活动”,要求
学生为本次活动拟写四条宣传标语,针对河流污染,提三条整治建议,作一次
讲座,阐明自己的主要观点,不但有助于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而且有助于
培养学生科学的生态价值观。···\n·题例四中看漫画《回报》回答问题:“你是怎样孝敬父母的”?有助于培养
学生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的道德风尚。等等,从而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关注科学、关注人生、热爱生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n····\n·
···\n·
···\n·
···\n····\n·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要用好2004年《中考说明》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中考说明”的精神。
“说明”中的题例特别是样卷要让学生做,要引
导学生举一反三,教者要在方法、思路上进行
指导、点拔。同时也欢迎老师们对“说明”中不
足的地方提出再修改的意见和建议。
···\n····\n·
···\n·
···\n·
···\n····\n·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要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1)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对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
识的理解和运用。忽视基础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也是有害的。
(2)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以知识点的复习来带动热点的
复习,要将鲜活的现实问题引入课堂,供学生分析、讨论,这样
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要改革教法,将启发式、讨论式进入课堂,克服平时讲答
案、课后背答案的做法,要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
功夫,力诫泛泛而谈。(4)要重视训练,加强学法指导。教师要精心设计训练题,不
命繁、难、偏、旧的习题,答案要科学,训练要规范。鼓励学生
提出问题,重视对审题、答题指导。
···\n····\n·
···\n·
···\n·
···\n····\n·谢谢各位老师!电子信:ywzh@yce.cn
···\n····\n·
···\n·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