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7 MB
- 2022-07-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绝密★启用前济南市2013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A卷1.右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000多年的历史风雨,至今仍造福人民。它是A.都江堰B.隋朝大运河C.赵州桥D.元朝的运河2.龙门石窟中的宾阳洞窟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明显具有汉族服饰的特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张骞出使西域B.北魏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3.“繁荣与开放”是唐朝的社会特征。以下史实能够说明唐朝“开放”的是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日本③玄奘西游天竺④郑和下西洋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4.右图为王明同学学习某一历史专题的课堂笔记。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专题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B.对外交往与冲突C.闭关锁国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5.下列有关《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有赔款、割地、开口通商的内容B.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C.都损害了中国的权益D.都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6.《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7.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史实不能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的是A.黄埔军校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8.1964年,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这里的“失误”是A.一五计划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A.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欧美扩展到亚洲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C.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D.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10.右图是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其较量最终形成的国际格局是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B.第一次世界大战11\n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两极格局11.“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A.农奴制的废除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12.“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为应对“恐惧”罗斯福总统采取的中心措施是A.调整工业B.整顿银行C.兴办公共工程D.缩减农业生产1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世界正义力量团结在一起”,建立起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其标志是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14.某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目前该“经济共同体”已发展为A.欧共体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D.世贸组织15.历史知识竞赛题目:判断与“‘冷战’的兴起、北约与华约的对抗、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到多极化趋势”相关的历史主题是A.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C.中东局势的动荡D.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16.Iphone是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时尚智能手机,该手机却是由中国工厂的流水线将来自美国的无线网络接入模块、韩国的微芯片、台湾的触摸屏模板和世界其他地方的100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这最能说明当今世界的A.贸易自由化B.经济全球化C.区域集团化D.政治多极化ABCD17.某校举办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的图片展。以下是历史兴趣小组收集的部分图片,其中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18.“济南刘家功夫针铺”是中国最早的商标(见右图)。它出现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9.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惨案”的目的是A.扶植新的代理人B.阻止南京国民政府北伐C.向奉系军阀施压D.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日斗争11\n20.解放济南的主力部队是A.东北野战军B.华北野战军C.华东野战军D.中原解放军一、(18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帝王,对秦始皇的功过是非,历来众说纷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时有人称赞秦始皇:“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得分评卷人——《史记·秦始皇本纪》41.依据材料一,请你谈谈秦朝人“称赞”秦始皇的理由。(6分)材料二汉代时有人这样评价秦始皇:“秦王贪婪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逃跑)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坏:大乱,人民起义)。得分评卷人——《汉书·贾山传》4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汉代人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6分)得分评卷人4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6分)二、(16分)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自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伟大梦想,进行了不懈地探索、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阶级代表人物探索时代中国梦地主阶级19世纪60~90年代“自强、求富”资产阶级孙中山辛亥革命期间无产阶级1919~1949年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无产阶级邓小平1978年以后得分评卷人44.上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中国梦”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表,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内容。(8分)得分评卷人45.依据上述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代表人物(阶级),简述他(们)为追寻“中国梦”,进行了哪些重大历史活动。(8分)11\n三、(16分)14至18世纪,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中国迎来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段盛世(康乾盛世)时,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存在。得分评卷人——摘编自《复兴之路<第一集:千年局变·序言>》46.材料一中“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8分)材料二18世纪后期,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的大革命以及英国的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张到东方,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人们,全然不知这盛世亦正面临着一场厄运,中国数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由此拉开了大幕。——摘编自《复兴之路<第一集:千年局变·序言>》得分评卷人47.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归纳“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的大革命以及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4分)得分评卷人48.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数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由此拉开了大幕”的标志性事件。(4分)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第Ⅰ卷(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A2.B3.D4.D5.A6.D7.D8.C9.A10.C11.C12.A13.B14.B15.A16.B17.D18.C19.B20.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三个大题8个小题,共50分)一、(18分)41.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6分)42.秦始皇实行暴政,导致人民起义、秦亡。(6分)43.历史地;全面、辩证、客观地;一分为二地等。(6分)二、(16分)44.地主阶级: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之一即可。(2分)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无产阶级:毛泽东。(2分)无产阶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分)45.李鸿章:创办近代军事;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建立近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8分)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纲领;领导辛亥革命(武装起义);建立中华民国。(8分)毛泽东:参与成立中国共产党;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八年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领导人民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打败蒋介石,建立起新中国。(8分)邓小平:领导11\n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分)三、(16分)46.事件: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4分)影响:人类从此改变彼此孤立、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出现雏形。(4分)47.政治:美法革命开启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使欧美社会步入近代;人类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2分)经济:英国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分)48.鸦片战争。(4分)绝密★启用前济南市2013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8页,满分为90分;第Ⅱ卷共8页,满分为110分。本试题共16页,满分20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1\n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2.第Ⅰ卷共40小题,共90分。1~20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1~4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历史部分1.右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000多年的历史风雨,至今仍造福人民。它最早出现于A.战国时期B.秦朝C.隋朝D.元朝2、龙门石窟中的宾阳洞窟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明显具有汉族服饰的特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张骞出使西域B.北魏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3.“统一国家的建立”是秦汉时期的社会特征。以下史实反映这一特征的有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②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右表为王明同学学习某一历史专题的课堂笔记。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专题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C.对外交往与冲突D.闭关锁国5.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C.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6.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到:“一天,吴总监来电——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这段文字讲述的是11\n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7.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史实能够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的是A.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B.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C.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D.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8.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2%,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9.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A.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C.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欧美扩展到亚洲D.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10.右图所示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出现在A.一战前B.一战后C.二战后D.20世纪末11.“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农奴制改革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模式12.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懂得改变。”美国“懂得改变”在20世纪30年代表现为A.罗斯福新政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克林顿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世界正义力量团结在一起”,建立起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其标志是A.《慕尼黑协定》签订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14.某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目前该“经济共同体”已发展为A.欧共体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D.世贸组织11\n15.世界格局体现了各种力量的对比。右图反映当今国际格局呈现出A.两极格局B.美苏争霸C.多极格局D.“一超多强”局面16.Iphone是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时尚智能手机,该手机却是由中国工厂的流水线将来自美国的无线网络接入模块、韩国的微芯片、台湾的触摸屏模板和世界其他地方的100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这最能说明当今世界的A.贸易自由化B.经济全球化C.区域集团化D.政治多极化17.某校举办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的图片展。以下是历史兴趣小组收集的部分图片,其ABCD中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18.“济南刘家功夫针铺”是中国最早的商标(见右图)。它出现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9.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惨案”的目的是A.扶植新的代理人B.阻止南京国民政府北伐C.向奉系军阀施压D.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日斗争20.解放济南的主力部队是A.东北野战军B华北野战军.C.华东野战军D.中原解放军绝密★启用前济南市2013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历史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考生用蓝、黑色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2.答卷前,请考生先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历史部分11\n一、(18分)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对唐朝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攻入隋朝东都(洛阳),进城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叹曰:“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得分评卷人——《资治通鉴·唐纪五》41.依据材料一,概括李世民发出上述感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鉴于此,他即位后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8分)得分评卷人材料二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唐太宗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唐太宗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42.与材料一相比,概括材料二中唐太宗统治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得分评卷人4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唐太宗的评价。(6分)二、(16分)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自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伟大梦想,进行了不懈地探索、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阶级代表人物探索时代中国梦地主阶级魏源鸦片战争期间资产阶级甲午战后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毛泽东1919~1949年无产阶级1978年以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得分评卷人44.上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中国梦”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表,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内容。(8分)得分评卷人4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人物(阶级),简述一下他(们)的追梦历程。(8分)11\n三、(16分)14至18世纪,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当中国迎来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段盛世(康乾盛世)时,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存在。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的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人们,全然不知这盛世亦正面临着一场厄运。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张到东方,中国数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由此拉开了大幕。得分评卷人——摘编自《复兴之路<第一集:千年局变·序言>》46.材料中指出“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8分)得分评卷人47.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的大革命”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的?(4分)得分评卷人48.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拉开“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大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4分)绝密★启用前济南市2013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A2.B3.D4.C5.A6.D7.D8.A9.C10.A11.C12.A13.B14.B15.D16.B17.D18.C19.B20.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三个大题8个小题,共50分)一、(18分)41.原因:隋炀帝的暴政激起农民起义,隋朝灭亡。(2分)措施: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任用贤才,虚心纳谏。(6分)42.由励精图治到奢侈腐化、贪图享乐。(4分)43.评价唐太宗,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一方面,他统治时期,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另一方面,他晚年穷奢侈极欲,不利于经济发展。总之,唐太宗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6分)二、(16分)44.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资产阶级:康有为(或:梁启超)。(2分)11\n无产阶级: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2分)无产阶级:邓小平。(2分)45.魏源:参加过抗英斗争;主张向西方学习;批判闭关锁国政策;编成《海国图志》。(8分)康有为:“公车上书”反对与日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1898年,维新变法。(8分)毛泽东:参与成立中国共产党;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八年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领导人民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打败蒋介石,建立起新中国。(8分)邓小平:领导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分)三、(16分)46.事件;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4分)影响;人类从此改变彼此孤立、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出现雏形。(4分)47.英国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文明代替农耕文明;美法革命开启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时代。(4分)48.鸦片战争。(4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