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2-07-15 发布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如何应对中考的选择题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如何应对中考的选择题选择题在中考试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分值也很高。可同学们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正确率并不是很高,失分很多,究其原因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下面从'战略战术"方面的宏观角度谈一些供同学们可以借鉴的思路。一、静心思考 全面分析中考数学选择题它有着自己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四选一”的单选题型。除题干之外还存在着四个被选的答案,他的求解就是区别正确与错误即可,因而在去解选择题时,切记只看提干,而忽略了四个选项所提供的信息,所以要静心思考,全面分析。尤其是要善于从选项中发现信息,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解题。例如:如果一条直线经过原点和A(2,1)两点,则这条支线的函数关系式是()A  y=-X+2    B y=x+2  C  y=x      Dy=2/x解析:因被函数图像是直线且经过原点所以函数只能是正比例函数故选c  二、探寻捷径  用"图"用"特"中考选择题的另一大特点是:只要结果不看过程,所以做中考选择题时要充分利用不写解题过程的优势,利用形象直观的图形,“以形显数“的方法和“以特殊定一般“的方法快速准确的求解。绕开繁琐的直接求解方式,使问题简化。例如:若a>0,b<0,aa>-a>b    B a>b>-a>-b       C   -b>a>b>-a     D      b>a>-b>-a解析:如下图所是利用数轴可比较大小可知选c例如:若a>b,且c为实数,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ac>bc   B、acbc2   D、ac2≥bc2解析:由于C为实数,所以C可能大于0、小于0、也可能等于0。当C=0时,显然A、B、C均不成立,故应排除A、B、C。对于D来说,当C>0,C<0,C=0时,ac2≥bc2都成立,故应选D。三、多面出击确保万一\n有些选择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求解,以避免错误的产生,虽然这样会多用自己的时间但对提高分数是很值得。就一般同学来说,这比费时费力死扣大题要合算得多。例如:将二次三项式x2+6x+7进行配方,正确的结果应为(  )A.(x+3)2+2    B.(x-3)2+2C.(x+3)2-2     D.(x-3)2-2解析:就此题来说是考查二次三项式的配方的方法,作为选择题我们有两种解法既(1)根据所学知识直接推导(2)把四个选项逐一展开来和所给的式子对比选出正确的答案,此时就不妨两种方法同时使用以防马虎出错。答案选C. 四、合理估算准确判断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本质就是去伪存真,舍弃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错误答案,找到符合题意的正确结论。所以我们可通过先筛除一些较易判定的的、不合题意的结论,以缩小选择的范围,再通过观察,分析题干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正确结果,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例如:  已知⊙O的直径AB与弦AC的夹角为30°,过点C的切线PC与AB的延长线交于P。PC=5,则⊙O的半径为      (            )(A)             (B)             (C) 5                  (D) 10解析:此题直接可以估计出C、D是错误的,答案只能从A、B来选,此时我们在了具体干计算出正确答案,故应选B五、小心检验 避免错误在审题、析题的过程中,由于思考问题不全面,往往会导致这样那样的错误,因而,反复地检查,认真地进行核对, 也是解选择题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例如:下列各组值中,是方程组的解的是(  )。(A);(B);(C);(D)。 解析:对于此题来说并不难但是有的同学往往选错,如能够及时的还原检验的话会很快的查处错误。答案应选D.\n六、大胆猜想 决不放弃选择题虽然是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题型,但是在每次考试中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有1至2题不会还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同学们也绝不可以放弃不写,那怕随便写还有25%的机会。例如:将正偶数按下表排成5列,并根据右表的规律,2002应排在( )(A)第126行,第1列(B)第126行,第2列(C)第251行,第1列(D)第251行,第2列 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1行 2468第2行16141210 第3行 18202224┅┅ ┅┅2826  解析:此题是规律探索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此时你不妨大胆的猜想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数学选择题的种种技巧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解这些题目,由于题目千变万化,可能还有其它的方法,有时某些方法会交叉使用。因此在解选择题时,首先观察题目的特点,然后再去灵活考虑用什么去解较为简捷,探讨解题规律,这样才能达到解题的目的,同学们不妨在解题中一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