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30 KB
- 2022-07-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物理孟春风物态变化训练题物态变化的现象和吸热放热情况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08江苏无锡)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08云南昆明)下列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秋天的早晨,小草上霜的形成B.雨后山上雾的形成C.寒冷的冬天,室外潮湿的衣服结冰了D.养鱼缸里的水一段时间后变浅了(08北京密云)下列的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A、冰熔化成水。 B、湿衣服变干。 C、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从冰柜取出的冷饮冒“白气”。(08黄石)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有A、水烧开后水壶嘴喷出“白汽”的过程B.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C.冬天室内的水蒸汽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08湖北十堰)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吸热的是:A.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B.夏天向教室的地面上洒水很快变干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D.冬天的早晨,地面出现白白的一层霜(08四川自贡)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出现放热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C、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气D、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08云南昆明)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冰、玻璃、松香是晶体B.盐、玻璃、铁是金属C.玻璃、松香、橡胶是非晶体\nD.冰、铁、玻璃是绝缘体(08内蒙古包头)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人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08云南)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B.熔点是2000℃C.沸点是3000℃D.凝固点是3000℃(08湘西)2008年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冰冻天气。在冰冻期间,这些地区的天气气温大多时候是A、高于27℃B、高于10℃C、低于0℃D、低于零下60℃(08山东济宁)图12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该图像你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信息一:。信息二:。2、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08江苏常州)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于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08江苏连云港)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的是\nA.图(a)中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B.图(b)中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C.图(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D.图(d)中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08江苏南京)如图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总结一条有关液化的规律我们所观察到的空气中的白气、白烟、白雾现象都是空气中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华戴着眼镜喝热开水时,镜片会逐渐模糊起来.这是因为水蒸气发生了()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08贵阳)炎热的夏天,当我们打开冰箱门时,会看到从冰箱内涌出团团白雾。实际上这些白雾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小水珠,这一物态变化过程是A.液化B.汽化C.升华D.凝华(08四川成都)如图所示,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白气”的构成是A.水蒸气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小水珠和小冰晶的混合体(08湖北恩施)如图,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n(08辽宁沈阳市)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所示。⑴请说明这两种“白气”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⑵请仿照示例说明这两种“白气”的成因。示例:冬天房间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由室内玻璃窗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08北京)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地膜覆盖农田。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08山东济宁)图是今年年初我国南方雪灾中高压电线上结起的冰挂,它严重地破坏了电力设施。冰挂主要是? A.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B.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由水凝固而成的? D.由水汽化而成的(08湖南衡阳)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①,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②变成了液态氨,又沉人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为解决“千年冻土”的许多创新和发明之一。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A.①汽化②液化B.①液化②汽化C.①升华②液化D.①升华②凝华(08湖北孝感)冬天,有时在教室窗户玻璃的内表面上会附着一层水珠,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玻璃出汗”,关于“玻璃出汗”现象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汽化D.液化总结一条有关液化的规律\n水蒸气液化时,都是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液化时小水滴都是附着在温度高的那一面。因此北方冬天水滴附着在窗玻璃的内表面。而夏天开空调的房间水滴附着在窗玻璃的外表面。(08湖南怀化)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A、水从瓶中渗出来的结果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C、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凝华现象D、空气遇冷的液化现象(08湘西)烧开水时,我们通常会看到壶嘴周围有些“白气”,掀开壶盖,发现盖的内表面有积水,这两种现象都是A、熔化现象B、升华现象C、汽化现象D、液化现象(08厦门)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08青海)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08长春)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08山东泰安)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A.先凝华后升华B.先蒸发后凝固C.先升华后凝华D.先汽化后液化\n(08湘潭)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图所示),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08湖北襄樊)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的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关于蒸发和沸腾(08湖北十堰)如图是水沸腾时观察到的实验情景,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则此实验环境的大气压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