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76 KB
  • 2022-07-15 发布

基于中考语文试题看初中文言文教学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基于中考语文试题看初中文言文教学【摘要】根据近几年来初中升学的语文考题可以看出,初中对于文言文的教学重点仍只在翻译阶段,即让学生能够读懂文言文。但文言文教学课程开设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古文的学习更加地了解古代文化。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仅仅做到会翻译,这显然是不够的。本文将就现今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弊端及改良方法,做几点阐述。【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育弊端改良方法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而难就难在理解方面。那些“之乎者也”的生涩文字让学生读起来就觉得拗口,更遑论学习与理解,有些学生甚至是谈"文”色变,觉得学习文言文甚至比学习一门外语更难。但其实让学生产生这种恐慌心理的源头,并不是文言文本身,而是教育者的教学方式,所以对于初中文言文教学方式的革新,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一、让学生接受文言文学生在最开始接触文言文的时候,难免会觉得陌生。而依照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者会很直接地告诉学生什么是文言文,接下来就是阅读和对于一些特殊字词以及通假字的翻译、理解。但翻译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对于字词意义的背诵。学生在接触这些字词之初很难真正理解,即使可以背\n诵下来应付考试,但事后也很容易遗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厌学情绪。在考试中文言文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而且多数是以翻译为主,许多学生则会因此而放弃对文言文的学习,选择在考试之前突击,将考试应付过去。但以这种方式学习文言文显然是不正确的,引发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文言文或者学生本身,更多的是与教育者的教育手段有关。作为教育者,首先并不是要学生了解什么是文言文,而是要让学生接受文言文。让学生接受文言文的主要手段并不是灌输,而是引导,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好奇。学生越是对文言文好奇,就越是想要理解,想要更多地去接触文言文,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有所提高。就以现在初中教材文言文第一课中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例。其实这句话并不难理解,真正的难点只在于这个"说”字。而教育者不必急着去为学生翻译这句话或者解释这个字,可以先告诉学生,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第一》中的第一句。而《论语》从“学而第一”到“尧曰第二十”一共十卷。这样一来,学生首先会对论语产生好奇,会想去知道论语其余的章节都是什么,也会很想知道书中其他的''子曰”是出自论语的什么章卷。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会得到提升。二、将背诵变为朗读文言文以往的教学手段多以背为主,而无论是文章段落的背诵或者是字词含义的背诵所能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加深\n了学生对于文章的记忆,却无法加深理解。尽管可以将整篇的文言文背诵下来,可以将特殊词语一字不漏地解释出来,但这样做的最终结果,仅仅是能让学生应付考试,却很难在真正意义上读懂文言文,更不用说通过文言文去了解古代文化。朗读则不同,当学生一字一句地将书中的文字读出来的时候,在面对一些生涩拗口的字眼的时候,学生自己就会去思考,会去理解,即使一时间很难明白这个词语或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却也可以在之后的学习中找到学习重点。反之,如果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前只是应付式地草草读过一遍,根本很难了解文章中究竟讲的是什么,重点又在什么地方。对于文章根本还处在一个朦胧状态,自然谈不上什么理解,学习起来也不知道重点在什么地方,跟着教师的脚步走了一遍,回过头来对于文章仍是一知半解。相比之下,让学生朗读这种学习方法显然要比教师盲目的灌输有意义的多,所取得的收益也更多一些。三、将教学延伸到课本之外通常在教育者的观念中,书本中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就已经足够,不需要学生再掌握额外的知识,而且书本中的知识已经足够让学生应接不暇,如果灌输给学生更多额外甚至于无用的知识,只会更加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但实则不然,教育者越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封闭,学生则越会产生厌学情绪,因为来来回回学到的只有那么一点,毫无新鲜感可言。四、多让学生提问\n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的许多时间其实是在被教育者占用的。教育者不断地给学生灌输知识,以求尽量补全学生在知识上的漏洞。但其实这种教育方法有些适得其反,过多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就将知识消化掉,然后下一节课学生又要面临其他的科目,而将原本不懂的地方就此遗忘。但教育者如果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不但可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也能增加课堂的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就是让学生更加自信用心地去阅读文章,发现问题,然后再由教育者一一解答。假设一个班级有三十名同学,每位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则是三十个问题,教育者如果可以将这三十个问题一一解答,基本上这一篇文章对于学生来说也就没有什么难点存在了。当然,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教育者也不可能让全班的同学每人提问然后一一作答。但这种方法也可以变通,教育者可以让学生将问题写下来统一交给教育者,再由教育者整理,在下一节课的时候统一回答,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有义务去学好文言文。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古代历史。而如何让学生学好文言文,则需要更多的教育者们的共同努力。改写屈原的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仍需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