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00 KB
- 2022-07-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科学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贯穿与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卷中,以开放型的命题方式对探究能力的考察比重在逐年加大,尤其是实验探究题更呈现出多样、灵活和开放。现就该类考题归类解析如下:一、物质成份的探究例1、〔05黄岗〕室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响进展一些探究。(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展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展了大胆的猜测,小佳同学的猜测可能是① ;②;……。〔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测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3〕小华想用右上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测②中的气体,那么气体由〔填a或b〕端进入。〔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参加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响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展了大胆的猜测:猜测一:;猜测二:;猜测三:;……。例2、〔03〕“旺旺雪饼〞袋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枯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⑴生石灰(CaO)可作枯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我对它作了一系列探究,获得较多收益,其实验方案如下:.word.zl.\n-.问题与猜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问题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枯燥剂?取足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参加适量水,触摸杯壁。不能做枯燥剂问题2:我猜测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可图示〕我对它还有一个要再探究的新问题:。分析:首先是要清楚生石灰可作枯燥剂的化学原理,同时要分析生石灰在空气中久置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以及变化后的产物,针对产物的性质特点设计实验方案进展探究。例3、〔05眉山〕小和小王两位同学对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黑色固体产物的成分进展探究。〔1〕小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以下猜测:①可能是碳,②可能是氧化铜,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他做出以上猜测的依据是;〔2〕小王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测③可以排除,理由是;〔3〕为验证①、②猜测,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参加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响后静置观察现象。假设猜测①正确,现象应该是;假设猜测②正确,现象应该是。分析:〔1〕反响物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所以反响后物质也由铜、氧、氢、碳几种元素组成,据此可作出猜测;〔2〕猜测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受热会发生反响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此猜测不合理;.word.zl.\n-.〔3〕鉴别碳和氧化铜,根据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参加足量的稀硫酸,振荡,碳和稀硫酸不反响,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铜和水,溶液变蓝色,据此可鉴别碳和氧化铜.二、物质变化条件的探究例4、〔03〕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外表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小林对此进展了探究。[猜测]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测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设计与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以下图所示:(1)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填字母编号)。(2)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他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为(3)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种物质,为;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评价与改良]我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可图示)。[反思与小结]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启示是:分析:金属在空气中锈蚀都跟氧气有关,而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可以分析,铜在空气中锈蚀还可能跟含碳的气体,即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有关,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方式来分析答复、评价小林同学的实验方案。例5、〔05威海〕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展了探究。.word.zl.\n-.【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测与假设】猜测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响而“生锈〞。猜测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猜测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猜测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猜测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收集证据】〔一〕查阅有关资料: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响,生成咖啡色的物质。〔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测①至猜测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展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猜测可行的实验方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猜测①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果肉外表不变色。猜测②果肉外表变色。猜测③果肉外表不变色。猜测④果肉外表不变色。猜测⑤温度高的先变色。【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1〕在②—⑤四种猜测中,你认为猜测〔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2〕在验证猜测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word.zl.\n-.三、物质性质的探究例6、〔03〕实验室常用石蕊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酸性物质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碱性物质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某学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右图进展实验。请答复:(1)该学生通过上述实验能否得出满意的结论?⑵假设能,请说明理由;假设不能,请你设计还需进展的实验,以得出满意结论。〔用语言表达或图示均可〕枯燥试管不变色变红色枯燥蓝色石蕊试纸〔Ⅲ〕〔Ⅱ〕〔Ⅰ〕分析:首先要知道水不能是石蕊试纸变色,二氧化碳气体假设具有酸性,那么应该能使枯燥的石蕊试纸变色,而实验〔Ⅲ〕只能说明碳酸具有酸性,因而上述实验不能得出满意的结论。还需设计枯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实验〔Ⅰ〕装置来进展验证。例7、〔05潍坊〕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已被氧化,能与碘反响。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1〕猜测: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pH试纸。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word.zl.\n-.实验容实验现象方案Ⅰ:方案Ⅱ:〔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以下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响的是〔〕。A.金属镁B.食盐C.氢氧化钠D.硫酸铜〔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Ⅱ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汁液新鲜西红柿的汁液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滴数1220请答复以下问题:①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高的是。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分析:首先认识酸性物质具有的性质,根据性质设计验证的实验方案。例8、〔0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纯碱〔Na2CO3〕的性质后,联想到家中蒸制馒头时常用的物质小打〔NaHCO3〕,于是采用市售的小打样品进展了如下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word.zl.\n-.〔1〕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2〕向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3〕向小打的溶液中参加澄清石灰水,生成了白色沉淀。〔4〕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右图所示装置对小打和纯碱做了比照实验。实验中小试管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试答复:①在实验完毕时,操作上要注意的问题是:②由实验〔4〕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请归纳出小打的化学性质〔至少三点〕。分析:此题只要认真阅读实验探究的过程和实验现象,并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即可得出小打的化学性质。例一、分析:首先要知道在初中化学利用固体和液体接触来制取的气体主要有哪些,然后针对所猜测的气体设计实验方案进展探究,同样,对固体和液体反响不产生气体的情况进展分析后,提出猜测的可能。答案〔1〕①CO2;②H2[或O2……]〔2〕如①是CO2[或H2;或O2……]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将试管口堵一会儿,点燃此气体;或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那么证明是二氧化碳。[或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那么证明是氢气;或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3〕②中如果是氢气填a〔如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填b〕〔4〕猜测一: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响;猜测二:金属氧化物与酸溶液反响;猜测三:碱与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响;猜测四:氧化物〔如CaO〕与水发生化合反响猜测五:可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例2、解:〔1〕氧化钙和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word.zl.\n-.〔2〕氧化钙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氢氧化钙对人体有腐蚀作用.故填:腐蚀;〔3〕问题1:〔1〕不能继续做枯燥剂说明氧化钙已经全部变质,与水混合没有热量放出,故填:温度不变;问题2:〔2〕氧化钙与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响生成碳酸钙,故填:碳酸钙;〔3〕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可以使用盐酸检验是否生成碳酸钙,故填: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参加稀盐酸;〔4〕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填:有气泡生成;〔5〕碳酸钙.例3、解:〔1〕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猜测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2〕猜测③可以排除,理由是碳具有复原性,能将氧化铜复原为铜,二者在高温下不能共存;〔3〕鉴别碳和氧化铜,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参加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响后静置观察现象.假设猜测①正确,因为碳和稀硫酸不反响,所以固体沉淀在试管底部,无现象;假设猜测②正确,现象应该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铜和水,溶液变蓝色;故答案为:〔1〕质量守恒定律;〔2〕碳具有复原性,能将氧化铜复原为铜;〔3〕黑色固体沉淀于试管底部,无现象;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为蓝色例四、答案:O2、CO2〔或名称,下同〕⑴B⑵CO2〔或O2〕⑶CO2和O2水是铜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或缺少水这个条件,铜不能生锈。〕取一支试管,放入一块光亮铜片,参加少量蒸水浸没局部铜片,充入O2〔或CO2〕后,塞紧橡皮塞,放置比照观察。〔或用右图示表示〕。〔说明:此实验中充入的气体必须与⑵相反,否那么此空不得分〕例五、答案:【收集证据】猜测可行的实验方案猜测②将一小块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word.zl.\n-.猜测③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猜测④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猜测⑤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支集满氧气的试管中,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试管中苹果的变色速度。【得出结论】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反思与评价】〔1〕③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与其它物质反响。〔2〕水中溶解了氧气【应用】将水果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工,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例六、答案:不能得出满意的结论,因为该实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有没有酸性。枯燥试管枯燥蓝色石蕊试纸例七、答案:(2)①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②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比色卡比拟;pH试纸变红色或pH小于7。③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把维生素C的溶液逐滴滴入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红色消失。〔3〕A、C〔4〕①新鲜的西红柿②有坏血酸的病人要多吃含维生素C高的蔬菜和水果;要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例八、答案:〔2〕NaHCO3+HClNaCl+CO2↑+H2O.word.zl.\n-.〔4〕①应先将导管从烧杯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②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或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它可与酸发生反响;它可以与碱反响,它受热能分解。〔任选三个性质〕参考方案:〔1〕取一定量固体样品加热至完全分解,称量残留固体质量,得到质量差即为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得到碳酸氢钠质量和质量分数并与样品的标注比拟。〔2〕取一定质量固体样品参加一定量的盐酸〔足量〕充分反响,称量反响后溶液质量,得到差量即为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得到碳酸氢钠质量和质量分数并与样品的标注比拟。〔3〕取一定量固体样品,参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恰好不再有气泡产生,根据消耗的稀盐酸质量,可计算得到碳酸氢钠质量和质量分数并与样品的标注比拟。〔其它合理方案同样给分。取样品质量用数字或字母表达均可,重在表达思维过程、表述达意即可。〕.word.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