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 MB
  • 2022-07-16 发布

2021年浙江中考试题汇编-初中化学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浙江中考试题汇编――初中化学杭州中考31.(6分)某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要测定某块盐碱地中的NaCl、Na2SO4;、Na2CO3的含量,为盐碱地的改造提供依据。下面是他们的测定步骤:(1)确定要测定地块的采样点。(2)将采集好的土样晾干、粉碎、称量,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3)对所取滤液进行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是足量的,得到的所有沉淀中的阴离子都来自原土壤滤出液中)(4)称量实验中得到的各种沉淀质量,计算得出盐碱地中上述三种盐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设计采样点时有下列四种方案,选用方案____较为合理。ABCD(2)上述实验中试剂A的化学式是,试剂B的化学式是,气体和试剂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3)若上述实验中试剂A为氯化钡溶液,则按上述实验步骤最终测得土壤中的含量偏高。32.小王要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做了下述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如下:①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浓硫酸⑤盐酸溶液⑥烧碱溶液⑦蒸馏水。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右图所示。小王设计的实验方案为:(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2)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广口瓶中分别放入长势、大小均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和等体积的水,瓶口滴管内装有NaOH浓溶液,再将不同体积的纯净二氧化碳气体充入三个瓶中,充入气体的成分分别是: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11页-----------------------\n甲瓶:2000毫升空气;乙瓶:1600毫升空气、400毫升CO2;丙瓶:1400毫升空气、600毫升CO2,三套装置都如右图所示。(3)将三套装置放在同一地点,太阳光照等量时间后,挤压滴管,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观察进入三个瓶中水的体积。(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变化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和药品是(仪器名称用仪器下的大写字母表示,内装的药品写序号),将所选仪器按要求连接,各接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用仪器接口上的小写字母表示)。(2)为小王的实验原理正确吗?理由是,(3)对小王设计的实验略加改变,理论上还可根据变化,来判定CO2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38.(7分)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向50克氧化铜粉末中通氢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固体质量减少8g,求:(1)已反应掉的氧化铜质量。(列式计算)(2)若实验时用的氢气,是用右图标签所示的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后和足量的锌粒反应制取的。取用浓硫酸50毫升,小心加入到300毫升水中稀释,稀释后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湖州中考34.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1)步骤2的目的是。(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36.科学家发现,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其储量是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两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可燃冰也称为“甲烷水合物”。“置换法”是开采可燃冰设想方案之一,即将CO2注入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储层,CO2较甲烷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11页-----------------------\n更易形成水合物,因而就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挤走”,从而将其“置换”出来(原理:CH4·nH2O十CO2=CO2·nH2O十CH4)。(1)通常情况下,CH4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CH4气体时,则应让气体从(选填“a”或“b”)管通入。(2)若上述方法能够实现,那么要制取8吨的CH4气体,理论上需CO2多少吨?嘉兴中考35.小明在购买氢气球时,看到摊主正在把废旧铝锅碎片投入盛有某种液体的铁制容器中,盖上容器盖子后,氢气就从导管口出来。小明根据初中学过的科学知识,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这种液体到底是什么?第二天小明请教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在实验室配制了一种液体后,对小明说:铁制容器中装的就是这种液体,它是一种常见化合物的溶液。还提供了相关信息,请小明自己动手探究。提供的信息: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钾——紫色;钠——黄色;钡——黄绿色;钙——砖红色。下表是小明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记录: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观察溶液无色液体②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③另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现黄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硫酸铜溶先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后④液,再滴加稀盐酸沉淀消失,无其它明显现象回顾与解释:(1)小明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理由是。(2)在步骤④中,小明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的干扰(填写离子符号)。(3)小明通过实验,可得出该溶液中的溶质是。(4)小明想进一步了解铝和这种溶液反应的原理,再次请教科学老师,老师启发小明说:-铝和这种溶质以及水发生反应,生成含有偏铝酸根离子(AlO2)的盐和氢气两种物质。请你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9.电动自行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中都有为其提供电能的铅蓄电池(又称“电瓶”),它的优点是可以充电循环使用。电瓶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材料是金属铅(Pb),电瓶内所加液体是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稀硫酸,放电(为外界供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PbO2(固)+2H2SO4+Pb=2PbSO4↓+2H2O当放电时,反应物反应掉一定量后,就会导致电压下降,不能正常使用,这时就必须及时充电。(1)电瓶在放电时,能转化为电能。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11页-----------------------\n(2)假如某个电瓶中铅的质量为1800克,内装36%的稀硫酸1200克,当有310.5克的铅参加反应时,需消耗稀硫酸中溶质多少克?此时电瓶中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最后结果保留两位小数)金华中考27、对实验进行改进是创新的表现方式之一。某校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用实验室三种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普通漏斗)装配了ABC三套装置,对固液不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进行探究。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B装置均可用作实验室制取H2、02、CO2气体的发生装置。请写出实验室用A、B装置制O2的化学方程式;(2)C装置不能用作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可在C装置中加装一个小试管,把C装置改装成D装置就能实现制取气体的目的。则D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30、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由碱A和盐B两种化合物的水溶液混合而成;还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未知稀酸溶液。通过实验发现其中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固体D为NaCl。请回答:(1)将稀酸逐滴滴入A、B混合液中,产生气体与加入稀酸有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则化合物B可能是(写化学式)。(2)若实验前在混合液中滴人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请描述稀酸逐滴滴人A、B混合液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33、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有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11页-----------------------\n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理由是;(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装置的作用是37、小李用右图气体发生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老师给他提供了石灰石、无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水溶液各一瓶。(1)小李要把稀盐酸选出,可选用下列的来检验。A.硝酸银溶液B.酚酞试液C.pH试纸(2)小李把石灰石和100克稀盐酸装迸发生器中,用天平称量发生器和里面物质的总质量,发现总质量的减小值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最后还有少量石灰石剩余。棍据图象可知,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克。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不计水蒸发和稀盐酸的挥发)。宁波中考24、(1)甲图是一种“化学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应急。它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产生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2CO2====2X+3O2,则X的化学式是。甲①②乙③④(第24题图)(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你准备选择乙图装置中的(填编号),其相应的化学方程式。26、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为测定该废水中所含的物质,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1)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4)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B为;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11页-----------------------\n37、为了测定某种黄铜(铜和锌的合金)的组成,取该黄铜样品碎屑100g,把4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加人稀硫酸质量(g)100100100100剩余固体质量(g)877467.567.5(1)第2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4g,其成分为。A.铜B.锌C.铜和锌(2)该黄铜样品中铜和锌的质量比m铜:m锌:。(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并画出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图。(第37题图)衢州、丽水、舟山中考29、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36.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图为某同学绘制的铁的化学性质网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中可用(填化学式)作还原剂;(2)反应②导致每年有大量的钢铁锈蚀,为阻止该反应的发生,人们常采用在钢铁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它金属等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原理是阻止钢铁与接触;(3)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即反应③,若用该方法制得铜16千克,理论上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多少千克?绍兴中考2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经实验得到下表,请完成相关内容。实验步骤及现象结论①将少许白色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A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②在A中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过滤得滤液C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③在白色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硝酸,__________________④在滤液C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6页,共11页-----------------------\n31.某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牙膏除主要活性成分外。还有约占牙膏成分50%的CaCO3[或Si02、Al(OH)3、CaHP04]等摩擦剂和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于是对自己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什么产生了兴趣。【建立假设】我牙膏中的摩擦剂有碳酸钙。【进行实验】①取2厘米长牙膏于小烧杯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分离上层清液和沉淀,待用;②用pH试纸测定所得溶液的pH大于7,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取少量沉淀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我牙膏中的摩擦剂一定有碳酸钙。【反思交流】有同学指出上述实验没有对___________是否存在进行检验,因此,实验结论不成立。2-【拓展延伸】资料表明可以利用钙离子与草酸根离子(C2O4)结合产生草酸钙沉淀来检验钙离子。请写出草酸铵[(NH4)2C2O4]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下图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氧化铜的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铜粉灼烧后可能有氧化铜和氧化亚铜两种物质。氧化亚铜(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2)已知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可生成硫酸铜和铜。假如固体1中只含有铜的氧化物,下列推理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固体1中加入稀硫酸,若溶液呈蓝色,说明该固体中一定有氧化铜②固体1中加入稀硫酸,若有红色沉淀物,说明该固体中一定有氧化亚铜(3)将得到的1.6吨氧化铜全部转化为硫酸铜,可得硫酸铜多少吨?(CuO+H2SO4=CuS04+H2O)硫酸(500mL)品名:硫酸化学式:H2SO43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1.84g/cm溶质质量分数:98%(4)若用贴有如图标签的浓硫酸100毫升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硫酸溶液_____克温州中考27.有些汽车安装了安全气囊,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NaN3)等固体粉末。一旦汽车发生强烈的意外碰撞,传感器将激活特定的电路放电,叠氮化钠迅速分解生成钠并放出氮气(N2),使安全气囊打开,起到保护作用。此后气体通过气囊上的小孔迅速消散,气囊收缩。(1)写出叠氮化钠在放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安全气囊中选用叠氮化钠的理由:。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7页,共11页-----------------------\n33.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选用其它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3)小白为了继续探究“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图中能合理表示该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图像是。义乌中考33.2010年5月12日,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其中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已知: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实验用到的主要装置为:装置连接顺序为:__。(填写编号)(2)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第一步检查气密性;第二步装入药品,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质装置装置①装置③第三步试验后再次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记录量数据如表;时间根据以上数据可得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____。(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实验前220.0克195.0克(3)结果分析;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产生该实验结实验后222.1克199.4克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____A.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B.水没有被完全吸收C.碱式碳酸铜药品中含有水分D.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8页,共11页-----------------------\n2010年浙江中考试题汇编-初中化学参考答案杭州中考31.(6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C,(2)Ba(NO3)2HNO3或HCl;CO2+Ba(OH)2==BaCO3↓+H2O;(3)NaCl(或氯化钠)32.(10分)(l)A:①⑤;B:⑦;D:④(或A:①⑤;B:④;D:⑦)(3分);abcfg(或afgbe)(2分)(2)正确(1分);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根据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可以推测出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的体积(2分)(3)植物质量的变化或栽培植物的容器中水的质量或体积变化(2分)38.(7分,其它解法正确同样给分)(1)解:设参加反应的CuO的质量为X(1分)H2+CuOCu十H2O减少的固体质量(1分)806416X8克(1分)80:16=X:8克(1分)X=40克(1分)答:参加反应的CuO的质量为40克(2)23%(2分)湖州中考34.(1)除去广口瓶内空气中的氧气(2分)(2)小于(2分)点燃点燃(3)2Mg+O22MgO3Mg+N2Mg3N2(3分,写一个方程式得2分)36.(1)b(2分)(2)设理论上需要CO2的质量为x,则:CH4·nH2O十CO2=CO2·nH2O十CH44416x8吨44∶x=16∶8吨,x=22吨(2分)答:理论上需要CO222吨。嘉兴中考2-35.(1)铁要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2)CO3(3)氢氧化钠(NaOH)(4)2Al+2NaOH+2H2O===2NaAlO2+3H2↑(化学式正确1分、配平正确1分)39.(1)化学⋯⋯⋯⋯⋯⋯⋯⋯⋯⋯⋯⋯⋯⋯⋯⋯⋯⋯⋯⋯⋯⋯⋯⋯⋯⋯⋯⋯⋯⋯(1分)(2)解:设需消耗纯稀硫酸x克,同时生成水y克。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9页,共11页-----------------------\nPbO2(固)+2H2SO4+Pb=2PbSO4↓+2H2O19620736x310.5克y196207=x=294克⋯⋯⋯⋯⋯⋯⋯⋯⋯⋯⋯⋯⋯(2分)x3105.克20736=y=54克⋯⋯⋯⋯⋯⋯⋯⋯⋯⋯⋯⋯⋯(1分)3105.克y原来m溶质=1200克×36%=432克剩余m溶质=432克-294克=138克⋯⋯⋯⋯(1分)剩余m溶液=1200克-294克+54克=960克⋯⋯⋯⋯⋯⋯⋯⋯⋯⋯⋯⋯⋯⋯⋯(1分)剩余H2SO4%=138克/960克=14.38%⋯⋯⋯⋯⋯⋯⋯⋯⋯⋯⋯⋯⋯⋯⋯⋯⋯(1分)答:需消耗稀硫酸中溶质为294克,此时电瓶中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38%。金华中考27.(1)(2)保证装置的气密性(或“防止生成气体从漏斗逸出”)30.(l)Na2CO3或NaHCO,(2)由蓝变紫、最后变红。33.(1)浓硫酸(2)对调装置E、F的位置水蒸气的吸收应在通溶液之前(或“著按原装置,前者会把水蒸气带给后者”)(3)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吸收装置(或“保护装置”)。37.(1)C(2)4.4设参加反应的HC1的质量为X克CaC03+2HCl=CaCl2+CO2↑+H2O7344X4.4g73:44=X:4.4gX=7.3gHCl%=7.3g/lOOg=7.3%宁波中考24、(1)K2CO3(2)2、3或1、3(3)高锰酸钾加热分解26、酸氢氧化铁氯化铁37、(1)C(2)27:13(3)19.6%衢州、丽水、舟山中考29、2NaOH+CO2=Na2CO2+H2O有气泡产生NaCl(或氯化钠)36.(1)CO(或H2或C)(2分)(2)氧气和水(2分)(3)设需要10%的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为xFe+CuSO4===FeSO4+Cu(1分)1606410%x16千克160﹕64=10%x﹕16千克(2分)x=400千克(1分)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0页,共11页-----------------------\n绍兴中考26.硫酸铜白色沉淀部分溶解31.②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2+③Ca(OH)2+CO2=CaCO3↓+H2O钙离子(Ca)(NH4)2C2O4+CaCl2=CaC2O4↓+2NH4C135.(1)+1(2)②(3)设可生成硫酸铜质量为X,则CuO+H2SO4=CuSO4+H2O801601.6吨X80∶160=1.6吨∶XX=3.2吨答:可生成硫酸铜3.2吨。(4)368温州中考27.(1)2NaN3放电2Na+3N2↑(2)氮气稳定33.(1)无色酚酞遇到酸也是不变色。(2)Na2CO3,如果出现气泡那么盐酸有多出溶液显酸性,如果没有出现气泡则溶液显中性。(3)C义乌中考33.(1)②→①→③(或②①③)(2)21:44(3)AC(漏选得1分,不选、错选均不得分)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1页,共11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