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9.50 KB
  • 2022-07-16 发布

包头2015年初中物理学科中考说明解读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包头市2015年初中物理学科中考说明解读暨复习备考建议一、中考说明解读1.2015年中考说明总的指导思想今年是我市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进行的第4次初中升学考试。试题更加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注重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重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考查;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试卷紧扣新课程标准要求,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高中招生考试的性质和选拔功能。试题有一定难度、但有利于优秀学生的真实水平的发挥。2.《说明》中有关样题及考查内容和结构做了那些调整样题的题型和赋分与去年略有不同,样题共三种题型,单项选择题、作图与实验题、计算题。1—7题为单选题,8—11题为作图与实验题,12—13题为计算题,试题总量为13个题,于2014年相比减少了两个多选题,总分为60分与去年一样。1-4题是体现最低要求的容易题,5-7题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几个题均设置多个知识点、并且多个知识点重新组合、重新加工。样题编制科学严谨,图文并茂、具有创新性,样题的赋分和评分标准科学合理。8至11题是作图题和实验题,注重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能力层次要求及解题难度有所提升。对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和运用物理思想方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更加注重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n12、13两计算题分别形成三个不同层次水平要求。第一层次是基础知识的最低要求,第二层次是对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重在基本计算能力的要求,第三层次突出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加大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力度,体现了对学生高层次物理思维能力的要求。三套样题考查的知识点基本上覆盖了初中物理的主要内容且突出重点知识的考察,各知识板块分配合理,力学约24分,电磁学约22分,热学约7分,光学约7分,与考试说明给出的试卷结构一致,物理试题难中易之比为3:5:2。二.目前初三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复习课)1.一节课(四十分钟)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教师刻意追求:讲得全、讲得细、讲得深、讲得透课堂不是为了展示、而是倾听、思考、交流、碰撞、是提升的舞台2.四十分钟一节课,教师全部“放开”(一套模拟题一节课)教师与学生不交流、不碰撞、不解释、不归纳、不答疑解难以为这样做就能很快地把教师的教全部转变为学生的学?熟不知物理知识中核心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逻辑思维的培养需要过程。教师不能全身而退,不见自我,学生进一步、教师退一步、学生进二步、教师退二步,应该以学生的发展而发展,以学生的进度为进度、以学生的状态为状态,要循序渐进。3.分析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思教师的教a、学生在解答试题过程中存在解题不规范、字迹不清、ABD分不清、作图题随意涂改、“汽”和“气”的含义分不清楚、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凸”“凹”书写不完整、错别字多等现象。b、不能正确应用物理公式表达思维过程。c、计算题不写单位和公式。d、物理情景的分析片面,思维定势。e、分析、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f.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教育理念是恪守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大部分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关注学生的学。板书不规范,解答计算题\n不示范、不演示,不做实验(说实验、讲实验)甚至不批改作业。三.今后努力的方向1.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将教学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的方向转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形成尊重主体、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初中物理提倡“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注重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处理好课标与教材的关系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类比,抽象等思维过程,形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提高应用物理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基本概念和物理规律出发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良好习惯。重视教材,挖掘教材并处理好课标与教材的关系。教材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载体。课标是纲、是目标,我们必须挖掘教材中丰富的物理内容,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教材中的"想想议议"、"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探究实验"等等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少一些包办、多一些自主、多一些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走出大量强化训练的误区,消除思维定势的影响。大量的做题,搞题海战术,不是学好物理的根本方法。不会正确审题,不按题意要求去分析问题、乱套公式、乱用结论(没有依据)是答题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原因之一是缺乏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二是思维定势的影响。知识没有学活,没有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在加强各类物理情景呈现式题目的训练时,切忌就题论题,只顾找标准答案,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情景中发现问题,灵活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习惯.对典型题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4.进一步加强物理实验、重视探究的各个环节\n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应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和总结得出来的。重视探究实验,应关注学生能否亲自参与实验,实验做与不做,学生的收获是不同的。规范的实验操作、细心的器材组装和调整,发现和纠正实验装置或操作中的错误是优良的实验技能的表现。重视探究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环节都可作为考查的一个方向。把实验探究作为学习物理重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5.注重方法教学,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重视学生的方法教学,通过日常的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思维方法和策略,如引导学生从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基本概念,学会概括和归纳,学会迁移与重组,学会比较法、等效法、控制变量法、图表法、排除法等多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形成学生独有的学习习惯和规律。学习物理的目的在于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将知识延伸到生活实例,把物理教学内容生活化,要在教学中逐渐渗透物理知识与社会科技方面的联系和应用,使学生知道物理是有用的,是能够为社会服务、为科技服务、为生活服务的,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6、密切联系实际,注重数学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强调物理教学密切联系实际常被一些人认为是空话,得不到重视,其实不然。回顾几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可以看到,许多题目的情境都能在生活生产中找到类似的原型。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简单的现象、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四、中考备考复习建议及新版物理课程标准解读\n\n三.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分项细目表解读课程内容知识点分项细目能力目标知道(了解)认识理解质量和密度质量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 2.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密度1.密度的概念 √ 2.密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水的密度√  4.运用密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 力力的概念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单位√  4.力的三要素√  5.力的作用效果 √ 重力1.重力√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 摩擦力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 √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合力的概念√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 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的条件√  2.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 运动和力长度测量1.长度单位及单位换算 √ 2.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3.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机械运动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3.速度的概念√4.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5.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1.物体的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 √ \n压强压力与压强1.压力√ 2.压强的概念 √ 3.压强的单位√ 4.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 液体内部压强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 2.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 3.连通器的应用√ 大气压强1.大气压强现象√ 2.托里拆利实验√ 3.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力浮力1.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浮沉条件√ 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简单机械杠杆1.杠杆√ 2.力臂的概念√ 3.杠杆平衡条件√ 4.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滑轮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功和能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功的单位√ 3.运用功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功率1.功率的概念√ 2.功率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运用功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机械效率√ 3.运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机械能1.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2.机械效率√3.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声现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2.声音的传播√乐音与1.乐音的三要素√\n噪声2.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条件√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规律√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色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透镜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透镜成像及应用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2.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热现象温度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摄氏温度√ 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现象√ 2.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区别√ 3.晶体的熔点√ 4.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汽化和液化1.蒸发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4.沸腾现象√5.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6.沸腾过程中吸热√7.液化现象√8.液化过程中放热√升华和凝化1.升华和凝华现象√2.升华过程中吸热、凝华过程中放热√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内能和热量内能1.物体的内能√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热量1.热量、内能的概念√2.热量的单位√3.燃料的热值√比热容1.比热容的概念√2.比热容的单位√3.运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n4.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热机1.热机的能量转化√2.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3.热机的效率√能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守恒定律√2.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简单电现象物质的属性1.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超导体√2.摩擦起电现象√电路1.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基本作用√2.通路、断路、短路及短路的危害√3.常见电路元件符号√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定律电流1.电流的形成√2.电流的方向√3.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电压1.电压的作用√2.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电阻1.电阻的概念√2.电阻的单位及单位换算√3.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4.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2.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电功和电功率电功1.电功的概念  √2.电功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运用电功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  电功率1.电功率的概念 √ 2.电功率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 4.运用电功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焦耳定律1.焦耳定律 √2.运用焦耳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 家庭电路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 √2.家庭电路的电压值√3.家庭电路的总电流增大的原因 √4.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作用√ 安全用电1.安全电压√ 2.安全用电常识√ \n电磁现象磁体和磁极1.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磁场和磁感线1.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具有方向性√  2.磁感线√  3.地磁场√  电流的磁场1.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电磁铁1.电磁铁的构造√  2.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磁场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  2.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  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  2.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  电磁波1.电磁波的广泛应用√2.波长、频率和波速√包头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初中物理组2015-4-2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