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50 KB
- 2022-07-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1.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2、梅花绝句(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3、.雪中偶题(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4.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5.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9\n(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6.闺怨(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7.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8.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9.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10.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9\n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11、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12、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3、秋江(道潜)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14、早梅(张谓)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9\n(1)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15、雪梅卢梅坡①梅雪争春未肯降②,骚人阁③笔费评章④。 梅须( )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①卢梅坡:宋诗人。②降(xiáng):服输。③阁:同“搁”,放下。④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①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 。(2分) ②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分)16、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①深不见,浦树②远含滋③。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④。【注释】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 ②浦树:水边的树。③含滋:湿润,带着水气。 ④散丝:雨丝,这里比喻流泪。 (1)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2分) (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17、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1.这首诗勾画了一副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 ) ,( ),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2分2.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2分18、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9\n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①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②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③《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是“在”好,为什么?2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青玉案(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21、﹡8、莲◇苏轼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1)苏轼《莲》中从味觉上写出莲子充满自然清新的香味,表达诗人希望回归自然,对大自然的野趣充满向往之情的诗句是:()。(2)诗中用“露为风味月为香”来描绘莲子的味道,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巧妙之处?22、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9\n(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表现了早春的景色,早春的勃勃生机被诗人们所钟爱。杨巨源的《城东早春》中写早春美景的句子是:()(2)“()”,每用来形容赏花季节,一路上要去赏花的人多。(3)诗题《城东早春》,在诗中作者是如何扣题描写的?(4)“清景”一词很值得玩味,其“清”字的含义是什么?23.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1)乡思历来是文人写不尽的情景,王勃的《山中》抒发此情感的句子是:()(2)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写“山中”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说明。24.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一诗中,既赞美海棠又对儿辈寄语的句子是:()(2)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中表达“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的一句的是:()(3)请选择下面对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诗歌为了突出“数点红”,先从“重重新绿”写起,使海棠花蕾更加显得明丽动人。B、诗歌刻画桃李、春风的形象是为了与绿叶、红蕾营造早春的氛围,赞美勃发的生机。C、诗歌中“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这里语含双关,既指海棠的花心,也指儿辈之心。D、诗人元好问是金朝鲜卑族文学家,由诗歌标题可以知道,他是在“借花教子”。25.闻雁◇韦应物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1)韦应物的《闻雁》借秋雨雁鸣来抒发思乡怀切的句子是:(2)诗中表现漫漫长夜、绵绵秋雨,诗人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的诗句是:26、莲◇苏轼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9\n(1)苏轼《莲》中从味觉上写出莲子充满自然清新的香味,表达诗人希望回归自然,对大自然的野趣充满向往之情的诗句是:(2)诗中用“露为风味月为香”来描绘莲子的味道,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巧妙之处?27、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①氛垢:雾气和尘埃。(1)诗歌写出了雨后初晴原野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8、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5-6题。(20分)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特点。(8分)(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2分)答:2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4-5题。(20分)武昌阻风(宋)方泽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0分)答:。(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10分)30.德州市2009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25题。 (一) 新 柳9\n 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31.枣庄市2008(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6题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①),日暮客愁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释:①渚:水中小洲。今人刘永济曾说:“诗家有情在景中之说,此诗是也。”请结合本诗后两句,谈谈你的理解。(3分)32.滨州市2008年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33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3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9\n(2)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35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