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0 KB
- 2022-07-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中考化学复习资料与知识点大全化学是是初中的一门新课程,可以提高审题、分析、表达、判断等解题能力,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不仅在学习上学习它还要在生活中探究它,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方法和技巧,能够正确自如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才是真正学习化学的意义。推断题是化学考试中常考题,一般有结构推断型、现象推断型、计算辅助推断型和图示或列式转变推断型四类。我们需要去学习它掌握它,培养我们的逆向思维。初一化学推理题复习:【推断题四类题型+例题+讲解】一、结构推断型例1:有A、B、C、D四种元素。当A元素的原子失去3个电子时,B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它们形成的微粒,电子排布都跟氖原子相同。C元素原子在第三层上的电子数比第二层上的电子数少一个。D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的固体物质。(l)写出这四种元素的符号: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D是______。(2)氢气在C单质中燃烧,发出______色的火焰,生成物的名称是______。4\n【讲解】本题涉及原子结构、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现象。从氖的原子结构出发,按题意A失去3个电子与氖原子结构相同。则A的原子结构,所以A是铝,以此类推B是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L层是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M层是第三层。C原于第三层比第二层少1个电子,所以C的原子结构是,C是氯。根据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不难推断D是镁,2Mg+O22MgO。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H2+Cl22HCl(生成物不能说成是盐酸,因为氯化氢的水溶液才是盐酸)。上题属于结构推断型。有时题意给出各种实验现象,让我们根据现象和有关变化来推断结论。这类题目我们把它归纳为现象推断题。二、现象推断型例2:白色的粉末A,加入B后变成蓝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试剂C,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试剂D,得到蓝色沉淀E。再次过滤,滤液是氯化钠溶液。根据以上现象判断: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讲解】关键是颜色变化,根据白色粉末放入B中变为蓝色溶液,可推知A是无水硫酸铜,B是水。根据白色沉淀硫酸钡反推,加入的C试剂是可溶性钡盐。从蓝色沉淀E反推,加入试剂的D是可溶性碱。从最后的滤液氯化钠反推,C是氯化钡,D是氢氧化钠。例3:如图所示,某学生用装置甲(瓶的内壁附有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先在瓶内放入锌粒,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①甲瓶内各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4\n②装置乙和丙中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要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从A导出的气体通过B、C、D、E的次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气体通过乙瓶,是利用浓硫酸的______。④根据丙瓶中出现的现象,可证明甲瓶产生的气体中有______。【讲解】所以一般来说,要得到纯净干燥的气体,必须先净化后干燥。因此从导管A出来的混合气体,应当先通过丙装置除去二氧化碳,再通过乙装置干燥。讲解】在化学推断题中也离不开化学的有关计算,下面我们将利用化学计算解题。三、计算辅助推断型例4:某不纯的二氧化锰粉末,其中含氧38.5%,且只含一种杂质。这种杂质可能是[]①铜粉②铁粉③二氧化硅④氧化铜【讲解】题意中38.5%是指不纯物中的含氧量,且粉末中只含一种杂质。纯净的二氧化锰,含氧量是多少?36.78%〈38.5%四、图示或列式转变推断型例5:A、B、C、D、E都是无色气体,F是无色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①A+BF;②A+Cl2C;将C通入F,能使石蕊试液变红。③B+DE;将E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4\n试判断(用化学式表示)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D是______,E是______,F是______。【讲解】生甲:①生成物F是突破口。生乙:②生成物C是解题突破口。生丙:①生成物不是解题突破,不能一下子判断出A是什么,B是什么,而②生成物是C是本题的突破口。C溶于水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说明C是酸。由此推断A是氢气,C是氯化氢气体,H2+Cl22HCl。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生丁:A和B在点燃后反应,生成F。F是无色液体,可判断F是水,B是氧气,2H2+O22H2O。B和D在点燃后反应,生成E。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E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O2+2CO2CO2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