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4.50 KB
- 2022-07-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测密度实验测密度天平量筒测密度(08cyym)29.小阳同学为了测量牛奶的密度,用天平、玻璃杯、量筒等器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1;B.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玻璃杯中;C.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D.将杯中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E.计算牛奶的密度r。(1)写出该实验测出牛奶的密度的表达式r=______。(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通过调整该实验的步骤顺序来实现,写出调整后的实验步骤顺序(用步骤前的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2)B、C、D、A、E(08xcem)40.小红用天平、烧杯、水和缝衣针等实验器材完成了对一个塑料球密度的测量。请你根据已有的数据和图29所示的实验情景,把相应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图29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g塑料球在水中漂浮时的总质量m2/g把塑料球压入水中后的总质量m3/g塑料球的质量m4/g塑料球的体积V/cm3塑料球的密度ρ/(g·cm-3)100126.440.13326.4330.8(09xcym)37.蓓蓓用量筒、溢水杯、小烧杯、水和细铁丝等实验器材完成了对一个塑料球密度的测量.请你根据图21所示的实验情景,把相应的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图21(1)把小球轻(2)把小烧杯(3)用细铁丝(4)再把小烧轻地放入盛满中的水倒入量把漂浮的小球杯中的水倒入\n水的溢水杯中,筒中测得水的压入水中,小球情景(2)的量小球漂浮时,溢体积为V1.浸没时,溢出的筒中.测得水的出的水流到小水再次流到小体积为V2.烧杯中.烧杯中.小球漂浮时的排水体积V1/cm3小球浸没时的排水体积V2/cm3小球的质量m球/g小球的密度ρ/(kg·m-3)37.1824180.75×103图20(07sjsym)31.现有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雨花石,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及使用方法,测出雨花石的密度.(共4分)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作溢水杯用的烧杯、木块、小玻璃杯、水、待测雨花石.(1)实验步骤如下,请将缺少的一步写出.①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雨花石的质量m石;②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玻璃杯的质量m1;③把木块和烧杯按图20所示组装.向烧杯中注水直至有水溢出为止,待水不再流出;④将小玻璃杯放在烧杯的出水口下方,把雨花石轻轻放入水中,待水不流时拿开小玻璃杯;⑤;⑥收拾器材,整理数据.(2)用所测得的物理量,写出计算雨花石密度的表达式为:.31⑤用天平称出水和小玻璃杯的共同质量m2(2)22(09xwem)32.小丽和小明设计实验“测量食用油的密度”,请你回答后面的问题:(1)小丽的方案: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食用油取适量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即可测得食用油的密度.(3)按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以减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油的密度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4)按小明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已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34.1g.他将烧杯内的食用油取适量倒入量筒后,倒出油的体积如图19甲所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如图19乙所示,则小明测得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kg/m3.\n图1932.(1)(3)小明偏大(4)0.84×103根据漂浮条件求密度(08dcym)34.实验桌上有如图27所示的下列器材,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测出小金属块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用字母表示测出的物理量,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及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刻度尺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水槽小容器小金属块细线图27实验步骤:金属块密度(ρ金属)的表达式:34.方法一实验步骤:(3分)1、让小容器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沿的距离h1、2、量出将金属块放入小容器中与小容器一起漂浮时水面到槽上沿的距离h2。3、将金属块从小容器中取出用细线系住没入槽内水中,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沿的距离h3。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ρ金属=(1分)(08myem)34.水泥钉是比较坚硬的,小刚想用实验测定水泥钉的密度。因此他准备了水泥钉、刻度尺、圆筒形玻璃杯、口大底小的小玻璃杯和适量的水。他根据这些实验器材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请你将小刚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4分)实验步骤:ABC第34题图(1)在圆筒形玻璃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小玻璃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水中飘浮,如图A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的深度为h1。(2)将适量的水泥钉放在小玻璃杯中,使装有水泥钉的小玻璃杯漂浮,如图B所示。\n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的深度为h2。(3)将小玻璃中的水泥钉放入水中,如图C所示。。(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条件,写出水泥钉密度的表达式。ρ水泥钉=。34.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的深度为h3(4分)图18(07ftym)39.桌上有烧杯、大水槽和量筒(如图18所示)及足够的水,要求用这些器材粗略测出碎石子的密度(碎石子未画出)。小刚同学根据要求,设计出了一种测量方法,写出了下列基本实验步骤,但是实验步骤没有书写完整,请你帮助小刚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碎石子密度的表达式。实验步骤:(1)将碎石子放入烧杯中,使烧杯直立在漂浮大水槽中,用笔在烧杯上标出水面的位置;(2)用量筒测出碎石子的体积为V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碎石子的密度为:ρ=__________。39(1)将烧杯直立漂浮在大水槽中,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使烧杯上所做的标记与水面齐平;(2)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水的体积V2;(3)每空1分,共3分。40(1)在小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沙子,用天平测出试管和沙子的总质量m1;(2)将小试管放入装有水的大水槽中,使其直立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浸入水中的深度h1;(3)再增加试管中的沙子,测出试管和沙子的总质量m2;(4)重复步骤2,测出浸入水中的深度h2;(5)重复实验步骤3、4,再测出4组数据m3、h3;m4、h4;m5、h5;m6、h6;(6)用p=,依次算出试管对水的压强p1、p2、p3、p4、p5、p6。(1)实验中没测量6次扣1分;(2)在实验步骤(6)中,若根据p=ρgh计算压强扣1分;(3)本题最多扣3分(08dxem)30.给你一根细线、一支滴管、一小块金属、一只盛有足够深水的水槽、一个底端固定一重物的塑料厚壁直筒(塑料直筒放入水中后能竖直漂浮、筒壁上标有筒内容积的刻度)。请利用上述器材测出小金属块的密度。\n(1)写出主要操作步骤。(3分)(2)根据测得的物理量,写出小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1分)30.(1)①将塑料直筒漂浮在水槽中,将小金属块放入塑料直筒中,并记水槽内水面在塑料直筒外的位置A②将小金属块拿出塑料直筒③用滴管向塑料直筒滴入适量的水,使塑料直筒浸入水中的位置达到步骤①的A处④将塑料直筒拿出水槽,并读出筒内水的刻度⑤将小金属块放入塑料直筒,读出筒内水的刻度V1(2)(09cyym)36.小东和小阳准备在家里测量一个小石块的密度,但没有天平和量筒.他们想到了化学实验课上使用的滴管.他们先自制了一个瓶口密封着细吸管的小塑料瓶当做滴管,自制的滴管中的水能一滴一滴地从滴管滴出,且每一滴水的质量和体积都是相等的.他们又找来矿泉水瓶子、小塑料瓶、细线、剪刀、铅笔和足量的水,开始测小石块的密度.(2分)(1)他们测石块体积的方法是:把石块用细线系住,放在被剪开的矿泉水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记下水面的位置;取出石块,用滴管将水滴入容器中,使水面到达原来的位置处,记录滴入的水滴数为a.(2)他们测石块质量的方法是:把石块放入小塑料瓶中,小塑料瓶浮在矿泉水瓶中的水面上,记下水面的位置;取出石块,用滴管将水滴入小塑料瓶中,使水面到达原来的位置处,记录滴入的水滴数为b.(3)他们测出石块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们巧妙地利用了物理课上所学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3)(4)等效替代(09sjsym)\n(08cyem)34.某教师上课时做了如图21所示的演示实验。爱动脑筋且善于动手的小阳同学,当即悟到对此实验装置稍作改进就可以测出其他液体的密度。图21(1)小阳对这套装置进行了简易改进,他在玻璃筒的外壁上沿轴线方向贴一张标有______的防水纸条。(2)用薄塑料片堵住玻璃筒的一个端口并将其浸在水中一定深度h1,然后往玻璃筒中倒入待测液体,当塑料片恰好脱落时,记下待测液体在玻璃筒中的深度h2。请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数学表达式r液=__________。34.长度刻度h1·r水/h2(08ysym)\n41.地质队员在高山深谷探矿,利用一种叫浮力秤的轻便仪器就可以精确测出矿石的密度。图23是浮力秤的示意图,它中部是一密封的空心圆筒,圆筒下挂着小篮,圆筒上端有一根刻有标志线的竖直杆,杆顶装有小盘,因为圆筒是空心的,下面挂的小篮又较重,所以浮力秤放在水中能保持直立漂浮状态。现需测一矿石的密度,地质队员进行如下操作:浮力秤(a)先将浮力秤放入水中,在小盘内加砝码,使浮力秤下沉到标志线与水面相齐,记下盘内加砝码的质量m1=125g;(b)拿掉盘内全部砝码,盘内改放待测矿石,这时标志线在水面上方,再在盘内添加砝码,使浮力秤重新下沉到标志线与水面齐平,记下盘内砝码质量m2=25g;(c)拿掉盘内全部砝码,将待测矿石放于小篮内,再往盘内重新放砝码,使浮力秤再次下沉到标志线与水面齐平,记下盘内砝码质量m3=45g。矿石的质量是g;矿石的密度kg/m3。41.100;5×10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利用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F=G制成浮力秤,能够完成一些特殊的测量。本文选取了两种浮力秤,通过试题的形式,来讨论它们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实验热情的激发,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测密度解析:要计算出被测矿石的质量和密度,不仅要读懂题目,理解所描述的浮力秤的测量过程,还要求知道浮力秤的制作原理,熟练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才能顺利解答。(1)通过浮力秤(a)、(b)的操作求出矿石的质量m。在(a)中砝码质量ml,(b)中砝码和矿石质量分别为m2、m,因为(a)与(b)中都是标志线与水面齐平,即浮力秤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所以两种情况所受浮力一样,Fa=Fb。根据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本身重力,得到(a)与(b)中浮力秤小盘中所放物体质量相等ma=mb,而ma=ml,mb=m+m2,则矿石的质量m=ml-m2=125g-25g=100g。(2)根据浮力秤(c)的操作求出矿石的体积V矿。依题意(c)情况相比(a)、(b),浮力秤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相等Fa=Fb=Fc。而矿石在小篮中,因此Fc=m3g+(mg—F矿)。所以矿石受的浮力F矿=m3g+mg-Fc=m3g+mg-(m+m2)g=m3g一m2g由阿基米德定律,,矿石的体积矿石的密度\n这是一综合问题,通过对浮力秤的操作过程的描述,分别计算出被测矿石的质量和体积,最后求出矿石的密度、把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放到了用浮力秤测量矿石密度的具体情景中,特别能体现出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浮力秤测质量例2:李良同学在科技制作中,受“曹冲称象”的启发,制作了如图2所示的浮力秤,他将一横截面积为200cm2的空心柱形容器作为秤盘,放入一底面积为300cm2的盛水容器中,在水面处刻下零刻度线,然后在距离零刻度线上方10cm刻下最大称量,那么:(1)该浮力秤的最大秤量是多少?(2)当它达到最大秤量时,装水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多少?解析:这种浮力秤较之前一种,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只能用于称量物体的质量,不能用于测量密度。但两种浮力秤的制作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利用了飘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1)该浮力秤的最大秤量是下沉到最大称量线时,排开水的重力(受到的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所以最大称量(2)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有两种算法方法一:根据排开水的体积V排,算出水面增加的高度,利用液体的压强公式,求得增加的压强方法二:根据圆柱形盛水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等于所放物重G物,利用压强公式求得增加的压强g==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更加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在具体情况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试题形式,力求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外延深刻,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促使学生用新视角重新思考解题的过程,得到新的发现或收获。不仅体现在科学知识和具体情境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也反映试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化。\n根据弹簧测力计测密度(08xwym)35.小明同学准备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重锤、两根质量和体积均可忽略不计的细线、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测量一个不规则小木块的密度。请你帮他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1)用细线系住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2)用细线将重锤系在木块下方,将重锤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测得数据,计算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______;(5)计算出木块的密度r木=______。35.(3)将木块和重锤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F1-F2(5)(08fsem)35.利用如下器材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请写出测量的物理量及相应的表示符号,并用测量量和已知量写出ρ液的表达式。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一杯水、一杯未知密度的液体(1)测量物理量及相应的表示符号:金属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金属块在水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或G1);金属块浸没在未知。(全对得2分,不全得1分)(2)ρ液的表达式: 。(2分)35.(1)金属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或G1);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或G2)。(全对得2分,不全得1分)(2)(2分)(08hdem)36.小刚同学在测量一木块的密度时,由于木块的密度r木小于水的密度r水,因此他在测量时采取了如下的方法:①将木块悬挂在竖直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木块的重力G1;②取一个铁块悬挂在竖直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铁块的重力G2;③将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1)为了测出木块的密度,小刚接下来的操作与测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2)根据以上测量的物理量和水的密度r水,得出计算木块密度的表达式r木=______。36.(1)将铁块和木块系在一起,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07fsym)35.张磊同学在河边捡到一精美小石块,他想知道小石块的密度,于是从学校借来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再借助于水,就巧妙地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请你写出用这些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并得出和实验方案相一致的密度的表达式。(5分)\n35.答:(1)用细线将小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1分)(2)测出小石块的重力G;……(1分)(3)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分)由此可以求得小石块的密度为……(2分)(07ycym)39.小明最爱喝的饮料是可乐。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想在家里自己动手测可乐的密度。能用的上的器材只找到了:弹簧测力计、可乐瓶、茶杯、水、雨花石,还有一些线绳。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写出:(1)所选用的器材(2)实验步骤(并写出直接测得的物理量的符号)(3)计算可乐密度的表达式(用直接测得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39.(1)弹簧测力计、线绳、可乐瓶、水、可乐(弹簧测力计、雨花石、线绳、茶杯、水、可乐)(2)①用线绳将可乐瓶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重力G;②往可乐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测出此时的总重力G1;③倒出可乐瓶中的水,倒入同体积的可乐,再测总重力G2。 (或①用线绳将雨花石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重力G;②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雨花石浸没在茶杯里的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③用同样的方法测出雨花石在可乐中时测力计的示数F2。)(3)或\n(07hdym)36.利用如下器材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请写出测量的物理量及相应的表示符号,并用测量量和已知量写出的表达式。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一杯水、一杯未知液体(1)测量的物理量及相应的表示符号:(2)的表达式:36.(1)金属块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G1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分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分(2)2分根据杠杆平衡原理测密度(08hdym)36.小军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拓展训练时,在湖边捡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他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小军书包里有一个水杯、一把钢尺和一些细线,他利用钢尺、水杯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以下是他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1)用一根细线拴好小石块系在钢尺的一端A,用另一根细线系在钢尺的某一适当位置O,手提细线使钢尺悬挂,钢尺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2)把小石块浸没在盛有湖水的水杯中,将钢尺的悬挂点向远离A端移动到另一适当位置O′,使钢尺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3)已知湖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1)读出OA的长度l1和O点到钢尺中心距离l2(2)读出O′A的长度l1′和O′点到钢尺中心距离l2′(3)(说明:若采用其他方法得出正确结果,同样得分)BCOEDA图20(08fsym)34.小东想估测出某种金属块B的密度ρB,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首先找一根均匀直硬棒,用细线系住O点并悬挂起来,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A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20所示,下面是小东测出ρB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0;(2)把金属块B浸没在水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n(3);(1分)(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B的表达式为:。(2分)34.(3)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1;(1分)(4)(2分)AOB图26(08ftem)38.某同学要测一个金属块的密度,他手中的测量工具只有一只量程较小的弹簧测力计,当他用此弹簧测力计测量该金属块的重力时,发现已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于是他设计了如图26所示的装置去测量。图26中OA:OB=1:3,杠杆OAB质量不计。他实验的步骤如下:(1)用细绳把金属块悬挂于A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使杠杆OAB在水平位置静止,金属块静止在空中,读出弹簧测力计此时的读数F1;(2)向容器中加水,;(3)被测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ρ=。38.(2)待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到容器底)后,读出当OAB水平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1分)(3)ρ水F1/(F1-F2)F2水(08pgem)23.如图所示,杠杠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把物体浸没于盛水的容器中时(物体未与容器底部接触且水未溢出),此时作用在杠杆末端的力与浸入水之前之比为3:5,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了5×103pa,容器的地面积为2×103m2,则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F11图10ACODF1(08sjsem)23.如图10所示,将重力为G的实心物体A挂在杠杆C端,在杠杆D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1时,杠杆水平平衡;将物体A浸没到水中,为了使杠杆仍然保持水平平衡,施加在D端的拉力大小变为F2,方向保持竖直向下。由以上条件可知物体A的密度是\n232(08tzem)37.小明有一次在家里洗碗,突然想知道陶瓷碗的密度大约是多少。于是他找来了一个合适的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和刻度尺,设计了一个测量陶瓷碗密度的方案,以下是他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明的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实验步骤:(1)往容器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容器内水的深度h1;(2)将陶瓷碗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测出容器内水的深度h2;(3),测出容器内水的深度h3;(4)已知水的密度为,利用上述测量量和已知量计算出瓷碗的密度=。37.(3)让空陶瓷碗碗口朝上漂浮在水面上(1分)(4)(2分)(08yqem)22.一根轻质的杠杆,(重力可忽略),如图(5)甲所示,O为支点。当一端挂一个金属块A,另一端挂3个相同的钩码时,杠杆平衡。当把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另一端去掉1个钩码后,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如图(5)乙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则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甲乙图(5)223.0×103kg/m3图25图20(08hrem)37.小东想估测出金属块B的密度ρB,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25所示。下面是小东测出ρB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3分)(1)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1;(2)把金属块B浸没在水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3);(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B的表达式为:。37.(3)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2(1分)\n(4)ρB=ρ水(2分)(09syym)32.测定组成实心金属球金属的密度。如图14所示,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请你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将金属球挂在杠杆的A段,将钩码悬挂在B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将金属球没入水中,此时将钩码移动到C点,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3)用刻度尺测量AO的长度为L1;(4),;(5)金属密度的表达式为。(3分)32.(4)用刻度尺测出OB的长度为L2;(1分)OC的长度为L3。(5)。(09hsem)35.小明利用轻质硬棒(可视为杠杆)和透明塑料小桶等器材制作了如图23所示的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用细线做成提纽在O点将硬棒吊起,棒的一端悬挂塑料小桶(小桶中可装水或其他待测液体).另外找一个重物作为秤砣,通过调节秤砣在硬棒上悬挂的位置,可使硬棒(杠杆)处于水平平衡.以下是小明测量某种待测液体密度时的实验步骤的一部分,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小桶内不加液体,手提O点处的提纽,移动秤砣位置,当秤砣置于A位置时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测量并记录此时O点到A点的距离l0;(2)将适量的水注入小桶中,在桶壁上标记水面位置.移动秤砣到某一位置,使杠杆再次处于水平平衡,测量并记录______;(3)将小桶内的水全部倒出,______;(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计算待测液体密度ρ液的表达式:ρ液=______.图2335.(2)此时O点到秤砣悬挂点的距离l1(3)再注入待测液体到达标记处,移动秤砣到另一位置,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测量并记录此时O点到秤砣悬挂点的距离l2(4)说明:其他形式的答案正确的同样得分.(07cwym)33.小文用一根硬直尺设计出测果汁饮料密度的实验方案。首先用细线系在O点使硬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已知密度为\n的小铁块A挂在硬直尺左端C处,把一块橡皮B挂在硬直尺右端,调节橡皮B的位置,使硬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橡皮挂在硬直尺上的位置为E,如图25所示。下面是测量的部分实验思路,将其补充完整。(l)在直尺上读出OE的长度L0;(2)把铁块A浸没在果汁中,把橡皮B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直尺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写出计算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3)在直尺上读出OD的长度L(4)4分图20CODBA图18(10hdem)36.小李想测量食用油的密度ρ油,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李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找来一根均匀轻质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将一密度未知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D,如图18所示。下面是小李测出ρ油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o;(2)将适量水倒入烧杯(水的密度为ρ水为已知),金属块B没入水中且不碰烧杯,把重物A从D处移动到E处时(E点未标出),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将金属块B取出;(3)将适量油倒入另一烧杯,金属块B没入油中且不碰烧杯,将重物A从E处移动到F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将金属块B取出,用抹布擦干;(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n(10xcym)35.小刚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⑴主要步骤如下:①把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然后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整到零刻度线处;②在塑料杯中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后,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23甲所示;③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尽,再向塑料杯中注入体积相等的待测液体,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23乙所示。⑵由此可知,塑料杯中待测液体重________N;密度为________kg/m3。⑶如果小刚同学把这个弹簧测力计面板上的物理量的单位改为“kg/m3”,他改造的这个“液体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kg/m3。⑷他计算待测液体密度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10dcem)34.小东想利用身边的器材:直刻度尺(测量范围0—60cm)、3根细线、两个烧杯、水和某种油、两个小石块、铁架台来测出某种油的密度ρ油,下面是小东测出ρ油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步骤补充完整.(1)用细线拴住直刻度尺的中间,悬挂在铁架台上制成杠杆,调节细线悬挂位置,直到杠杆;(2)将两个小石块用细线系好,分别悬挂于杠杆两侧,并使左侧石块悬挂位置不动,调节右侧石块所挂位置,直到杠杆水平平衡,读出并记录支点到右侧石块所挂位置的距离L1;(3)将左侧石块浸没在水中,且不碰烧杯壁和底,调节右侧石块所挂位置,,读出并记录此时支点到右侧石块所挂位置的距离L2;(4)将左侧石块浸没在待测油中,且,调节右侧石块所挂位置,直到杠杆重新水平平衡,读出并记录此时支点到右侧石块所挂位置的距离L3;(5)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计算油的密度的表达式ρ油=;(6)整理实验器材.宁可累死在路上,也不能闲死在家里!宁可去碰壁,也不能面壁。是狼就要练好牙,是羊就要练好腿。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每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来越难。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早安!—————献给所有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