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07 KB
- 2022-07-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七年级上册2017年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陆集初中专用)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和排泄。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④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显微镜的使用: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便于用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画图。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镜筒上升时,眼睛注视目镜。转动细准焦螺旋,物像更清晰。③需要强光时可选择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需要弱光时可选择平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小光圈。④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旋转180度,左右和上下均颠倒,如p→d,pq→bd)。⑤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越暗。⑥玻片移动方向和物像所在方向一致。(如看到的物像在左下角,要使看到的物像位于中间,则需向左下角移动玻片。)3、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有: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4、探究实验注意事项:①常设对照组;②单一变量原则;③重复几次,取平均值;④实验对象的数量尽可能多。第2单元我们生活的生物圈1、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合作、竞争及共生等。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①环境影响生物:如春江水暖鸭先知;葵花朵朵向太阳;春风又绿江南岸等。②生物影响环境:如蚯蚓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③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利于生存等。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①在一定地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绿色植物---生产者;人和各种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蚯蚓、蜣螂)---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水、阳光、空气等)。③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④生态系统有:农田、城市生态系统(都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依赖于人)湿地、森林、海洋被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称为“地球的肾”。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称为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⑥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最大的生态系统。第3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1、光合作用:①定义: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在叶绿体中进行)光能(条件)②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叶绿体(场所)③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消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②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放于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目的:做对照实验,看见光部位和不见光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③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目的:脱色,溶解叶绿素,便于观察。④染色:用碘液染色,用于检验是否产生淀粉。⑤现象:叶片见光部分遇碘液变蓝,被黑纸遮盖的部分不变蓝。因为见光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不见光部分因为无光不进行光合作用,没产生淀粉,因此不变蓝。⑥结论:光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2、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植物主要靠根吸水。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由茎中的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筛管运输到各处。3、根尖的结构成熟区─→吸收水、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伸长区─→使根尖伸长尖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根冠──→保护4、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吸水、变硬:植物细胞内溶液的浓度 〉外界溶液的浓度失水、变软:植物细胞内溶液的浓度 <外界溶液的浓度5、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①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②人体内三大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③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鸡、鱼、肉(瘦肉)、蛋(鸡蛋)、豆制品等;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含淀粉较多的):米饭、馒头、土豆、玉米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油、肥肉、花生等。6、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种类缺乏症种类缺乏症维生素A夜盲症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维生素B脚气病铁贫血症维生素C坏血病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维生素D软骨病7、合理膳食:食物多样、荤素搭配、饥饱适当、粗细结合,三餐合理。①青少年饮食:足够量的糖类(维持生命活动)、适量的蛋白质(生长发育)、一定量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②早中晚三餐热能:30%、40%、30%。8、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构成。消化腺由唾液腺、胃腺、肝脏(最大)、胰腺、肠腺等器官组成。9、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和脂肪酸口腔糖类开始消化的地方唾液中的消化酶胃蛋白质开始消化的地方胃液中的消化酶小肠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消化胰液、肠液中的消化酶参与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肝脏分泌的胆汁进入小肠,参与脂肪的消化10、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胆汁里不含有消化酶,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促进作用。11、小肠_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12、食物链和食物网: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②食物链通常是由绿色植物开始的,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位于其他环节的大多是肉食性动物。③利用天敌防治农林害虫,如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④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不能循环,但物质是可以的。13、呼吸作用:①定义: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呼吸作用。②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③场所:在所有活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④实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⑤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⑥生物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一种叫做ATP的物质中,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4、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①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中的鼻、咽(气体与食物共同的通道)、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②肺与外界气体交换是通过吸气和呼气完成的。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七年级下册③呼吸运动示意图和气体交换的过程,分别见七上第119页和122页。第4单元环境中的生物的统一性一、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1、地球上的生物(除病毒等生物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利用叶绿素,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储藏在合成的有机物中(仅植物具有)线粒体: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所有生物)细胞核:遗传信息库。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有水、糖分等。如西瓜汁液就是液泡中的细胞液。3、制作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擦→滴(植物细胞滴清水、动物细胞滴生理盐水)→取→展→盖→染(碘洒,能使观察到的细胞核更清晰)→吸4、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5、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4\n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6、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有关的。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核最先分成两份,然后是细胞质,最后是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7、细胞分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组织是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二、生物体有相同的结构层次:8、植物组织:⑴分生组织:(⑵保护组织:⑶薄壁组织:⑷输导组织:(5)机械组织9、动物和人的主要组织:⑴上皮组织(皮肤的外表面等,但不能说成是皮肤);⑵结缔组织(血液、骨组织、脂肪等);⑶肌肉组织;⑷神经组织10、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器官:就是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连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①根、②茎、③叶(属于营养器官)④花、⑤果实、⑥种子(属于生殖器官)。1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六大)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八大)系统→人体12、单细胞的生物体:蓝细菌、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衣藻等。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叶绿体,靠分解有机物获取营养;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应激性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不是反射)。第5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孢子繁殖,合称为孢子植物。种子植物能形成种子,更适应陆地环境。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最高等的植物)常见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小麦、玫瑰、杏等等。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3、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常见蕨类植物:蕨、卷柏、贯众等。应用:煤就是由古代蕨类经过复杂的过程形成的。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根为假根。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应用:检测空气污染,水土保持。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大气中70%的氧气来源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应用:饵料、食用、中药材。危害:赤潮。4、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体腔被膈分为胸腔和腹腔。家兔是哺乳动物,家兔消化管很长,盲肠粗大等特征都与它的植食性相适应。(鲸鱼、海豚是哺乳动物)5、鸟类的主要特征:身体覆盖羽毛,前肢变成翼,骨骼很薄,胸肌发达,可以驱动两翼;血液循环系统发达,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以气囊辅助呼吸;消化系统发达,为飞行提供足够的能量。6、爬行类动物:如蜥蜴、壁虎、蛇、龟、鳄鱼等,他们的体表没有毛或羽毛,保温能力很差,属于变温动物。7、两栖类的主要特征:①变态发育、幼体生活水中,用鳃呼吸;②成体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③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作用;④体温不恒定。常见的有:青蛙、蟾蜍等。8、鱼类主要特征:①终生生活在水中;②用鳃呼吸;③鳍是主要运动器官。“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9、节肢动物:昆虫是主要的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约占整个动物种数的3/4。昆虫(蝗虫等)的主要特征:身体外具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支撑身体和保护体内的各种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适应陆地生活。蝗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和1个口器。胸部有3对足和2对翅。蝗虫的呼吸器官为气管(位于腹部)。10、软体动物特征:都有柔软的身体,大多用鳃进行呼吸。如河蚌、蜗牛、乌贼等。11、环节动物: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来呼吸。有脑和神经,因此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比较灵敏、准确。蚯蚓、沙蚕、水蛭等主要特征:①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②有体腔。12、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特点:细菌:个体微小,单细胞个体,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拟核,含有DNA),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放线菌: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在显微镜下,放线菌呈分枝丝状,我们把这些细丝一样的结构叫做菌丝,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似,菌丝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真菌:既有单细胞(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个体,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酵母菌、霉菌和蘑菇都是一些常见的真菌。①匍枝根霉亦称黑面包霉,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由土壤或空气中都很容易分离得到.这种真菌的特征是具有细长菌丝,不分隔,孢子囊在直立菌丝顶端成球状,孢子成熟时呈黑色.营养方式为腐生;靠孢子来繁殖后代.②青霉的直立菌丝内有横隔,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其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13、生物的命名和分类①林奈确立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都用斜体的拉丁文字表示。是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方法。②分类的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的基本单位:种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④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1、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种类概念和功能管壁特点、血流速度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细胞只能一个个通过,管内血液流速最慢2、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⑴血浆: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含有大量水分,还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⑵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A.红细胞: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陷的圆饼状。(数目最多)(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功能):有运输氧的功能。B.白细胞:有细胞核(最大、最少)。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C.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最小)。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3、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结构名称特点或位置连接关系功能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收缩,推动血液循环流动心腔心房左心房连通肺静脉保证动脉血和静脉血不相混合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心室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瓣膜房室瓣心房和心室间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流向动脉动脉瓣心室和动脉间静脉瓣静脉血管中动脉血管中无瓣膜4、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17图)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5、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周岁以上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6、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7、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膀胱和尿管是排尿的通道,而膀胱还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8、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⑴尿液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血液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和血浆相比:原尿中无大分子蛋白质)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尿液和原尿相比,尿液中无葡萄糖)如果尿液中有蛋白质、血细胞,是肾小球出现问题,尿液中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小管出现病变。⑵尿的排出: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人就会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9、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大脑(调节多种神经中枢,如语言、运动、听觉……)4\n中枢神经系统脑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等)脑干(被称为“生命中枢”,调节呼吸、心血管中枢等)神经系统的组成脊髓(低级中枢)(神经元)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神经系统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1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结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简单反射,望梅止渴、谈梅止渴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1、反射的类型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基本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高级反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12、眼球的结构: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发出或反射过来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产生神经冲动)→视神经(传导)→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近视形成的原因: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13、耳的结构:外耳:耳郭、外耳道,内耳:前庭、半规管、耳蜗,中耳:听小骨、鼓室、鼓膜,听神经听觉的形成:声波→耳廓收集→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觉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14、生命活动不仅仅靠神经系统调节,也受到激素调节(通过血液循环)的影响。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再由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15、人体内几种激素的作用:激素名称产生部位主要功能异常症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幼年: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幼年:不足→呆小症(智力低下)成年: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缺碘导致合成过少: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胰岛素胰岛降低血糖浓度分泌过少——糖尿病16、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髓有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骨连结有3种形式:不活动连结,半活动连结和活动的连接(关节)。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个部分。17、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结构: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特性:肌肉无论受到哪种刺激(包括由神经传来的兴奋)都会发生收缩,停止刺激,肌肉舒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人和脊椎动物的肌肉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18、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觅食行为:如蜘蛛织网等;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十分重要;生殖行为: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社群行为: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其他行为:某些鸟类的迁徙行为,某些鱼类周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为等。19、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后天性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等。20、植物蒸腾失水及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叶片的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控制开闭。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地输送原料,同时也可降低叶片表面温度。对环境而言,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还能降低环境温度。2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虽然不断变化,但其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叫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1、一朵花中主要结构是花蕊(雄蕊和雌蕊),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当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里的胚。2、受精的过程:(1)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在柱头上分泌出的黏液的作用下,花粉萌发,生出花粉管;(2)花粉管沿着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3)花粉管顶端破裂,释放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这就是植物的双受精现象。3、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1)有性生殖: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3)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甘薯、葡萄、菊、月季的哉培,常用扦插的方法: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4)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繁殖原理,将植物的叶片等组织器官,快速培育成完整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4、种子的主要结构(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相同点不同点蚕豆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两片。玉米种子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子叶一片。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构成。植物的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可以发育成植物体,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所以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5、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6、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先要吸收水分,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植物的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7、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卵壳:保护作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卵壳膜:保护作用卵白:提供养料和水分气室:贮存空气卵黄: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胚盘:内有细胞核,最终发育成雏鸟。(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8、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青蛙发育的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变态发育)9、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在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昆虫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具有一定的差异。(2)完全变态: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等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3)不完全变态:蝗虫、蟋蟀、螳螂、蜻蜓等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10、人的生殖和发育⑴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①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②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③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作用的场所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⑵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①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②输精管⑶青春期的身体变化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第一性征发育)青春期性发育第二性征的发育发育形态功能发育: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等八年级下册1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2)遗传学中把生物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和行为方式(如各种先天性的行为)统称为性状。(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作相对性状,如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毛的黑色或白色、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等。(4)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断,它们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于细胞核中,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物的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5)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如通过转基因的方法,能够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12、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1)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活动传给子代的。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1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纯种的高茎和纯种的矮茎杂交的子一代只有高茎。(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用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DD和Dd两种。(3)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14、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问的传递示意图如下:父亲体细胞→精子(23对)(23条) 受精卵→子女4\n母亲体细胞→卵细胞(23对)(23对)(23对)(23条)15、人的性别遗传(1)人类的性别,一般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2)女性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因此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女性男性体细胞22对+XX或44条+XX22对+XY或44条+XY生殖细胞22条+X22条+X或22条+Y16、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先天性聋哑等。17、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1)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如:正常绵羊变异为短腿安康羊,正常夫妇生下先天愚型病子女等)(2)不遗传的变异是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如:小麦在不同的土壤里,颗粒饱满的情况不同,同卵双生的兄弟分别在农村和城市生活皮肤不同)18、生命的诞生(1)原始大气的成分:水蒸气、甲烷、氨、氢气等。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始大气没有氧气。(2)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闪电;向装置内输入气体的主要作用:模拟原始大气;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可以形成构成蛋白质的简单有机物(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3)生命起源过程原始地球火山爆发→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4)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19、生物进化的证据(1)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2)始祖鸟化石证明:原始鸟类由原始爬行动物进化而来。(3)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20、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和总趋势(1)、动物进化的历程(脊椎动物)古代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2)、植物进化的历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21、生物进化的原因(1)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适者生存),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且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不适者被淘汰)。(2)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20、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第8单元健康地生活1、病原体:环境中致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2、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主要是血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一种白细胞)等组成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第一、二两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通常一种抗体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3、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骨髓、胸腺、脾、扁桃体和淋巴结等;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主要是抗体。抗体:病原体进人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4、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它能维持人体内部生理活动的稳定。免疫对人体具有的功能:8下P495、疫苗:由被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将疫苗接种进人体后.人在不发病的状况下,可产生抵御这种病原体的抗体,从而使人不再患由这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6、计划免疫:即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特定的人群接种疫苗,提高人体对这些疾病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疾病的目的。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癌症是由于癌细胞繁殖失控,也叫作恶性肿瘤。与化学致癌物、辐射和病毒等有关。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7、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病毒寄主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核酸组成。8、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患者、病原体携带者以及受病原体感染的动物等。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9、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10、血吸虫的传播途径:成虫(在人或动物体内)→虫卵(排出体外)↑↓尾蚴(钉螺)←毛蚴(在水中)10、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病原体为艾滋病病毒(HIV)。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11、关注健康世卫组织提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等。12、关注食品安全①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②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③一般来说,食品腐败变质与食品所含的水分、侵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根本原因是: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和繁殖。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13、安全用药常识(1)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简称为OTC,消费者可以根据病情自行购买,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服用。(2)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必须注意科学用药。14、现场急救①120电话②人工胸外心脏按压③人工呼吸④出血:动脉(鲜红,一股一股涌出),在伤口的近心端用绷带、止血带止血。静脉(暗红,连续不断流出),伤口的远心端用绷带、止血带止血。15、远离烟酒①酒中含有酒精(乙醇);酗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俗称“醉酒”)。②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等致癌物质;长期大量吸烟能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呼吸道疾病。③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确定为“世界无烟日”。16、拒绝毒品①毒品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降低人的免疫力,并使使身体和精神受到严重摧残。②毒品还祸害家庭危害社会。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①上当受骗②好奇心驱使③寻求刺激。第9单元保护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1、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1)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暴。(2)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3)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4)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5)人类活动也会改善生态环境。2、我国植被面临的问题;①人均森林面积少;②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伐优留劣,乱砍滥伐,致使森林生态系统衰退;③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土地沙漠化严重。3、A.温室效应的人为因素: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②乱砍乱伐,树林面积锐减。B.温室效应带来的问题:冰川溶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一些地区更加干旱,最终导致世界各地农作物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C.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空气永远清新,你认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①多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理由: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植树造林。理由:绿色植物可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4、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5、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主要指:物种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其他措施还有迁地保护(动物园,海洋馆等),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特有的部分珍稀植物,见8下P99-1006、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