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54 KB
  • 2022-07-21 发布

高考模式下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构想 microsoft w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高考模式下高考物理复习的策略构想承载着一年一度高考物理复习教学的成与败、喜与怨,我们与新的高考复习一路同行。“新的高考模式和招生政策、‘五严’要求和‘减负增效’的教学理想、不足的课时量及学生的心理状态”等因素,使我们从事高三物理教学的同仁们不得不“背水一战”。回望往届高三:我们找尽“新题”,立足“题海”,喊哑“嗓子”,生够怨气,终不见云开雾散。想到这些,我们的物理教师们难免有点“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的职业倦怠感。但深究我们往届教学,对比每一届高考的效果,不难看出:传统的“教学的理念和习惯”时常影响着我们积极地行动,恐惧和顾虑太多则是我们前进之大忌。在当前形势下,高三物理教学能否如愿以偿、扎扎实实,能否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呢?下面结合我校2011届高三复习谈几点体会:一、六个问题:回顾以往几届高三复习,我们的高三教学有如下问题:(1)复习计划不当,程序乱。表现为:时间安排不当,前松后紧、初期过慢、后期过紧;复习无稳定的程序,学生无所适从。(2)讲课无新意,详略不得当,重结论轻过程。表现为:把复习课上成压缩的新授课,讲授不改变形式,疑点把握不准,平均用力,引不起学生共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只讲概念规律的结论,不讲来龙去脉,学生理解知识不深,不准确,不透彻,知识不能迁移。(4)对高考要求把握不准。表现为:个别知识点挖得过深、过难;训练题目过程理想化,且过于繁、难。如:运动学公式在复杂的情景、运算、过程中的运用。共点力平衡问题、多力作用下或复杂连接体模型中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或向心力公式、复杂电路等问题常挖得过深、过难,但高考却从来不考。(5)解题不少,能力不高。表现为:就题论题,而不是就题论法,过分强调题目结论,压缩思维过程,不对解题思维过程进行提炼、归纳,就难以形成能力,思想方法就难以灵活迁移;题目重复过多,增加学生负担,效率不高。(6)“讲”“练”“考”“评”“补”的教学环节实施不到位。二、四个目标:第一轮复习基本上都是以单元,章节为体系。侧重全面弄懂基本概念,透彻理解基本规律,熟练运用基本公式解答“个体”类物理问题。教学要求学生能较为全面地掌握了高中物理知识和规律,通过适当的练习,积累的解题经验。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要达到“知识成体系、能力重训练、方法成套路、习惯成自然”的四个总体目标:“知识成体系”就是为学生建立各章节的知识、规律、方法形成完整、清晰的网络体系。指导学生不要好高骛远、头重脚轻;“能力重训练”就是要“精挑细选”选编符合新高考和学生能力要求的典型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体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高考各类物理问题的能力;“方法成套路”就是在高考复习中帮助学生建立并“固化”各类问题解决的思维流程。“习惯成自然”就是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引导学生把规范修炼成一种习惯,把认真内化为一种性格。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思维习惯和答题习惯。三、五个到位:要达到“知识成体系、能力重训练、方法成套路、习惯成自然”这一目的,要做好“讲”“练”“考”“评”“补”五个环节,即:(1)“讲”要突出思维过程,注重思想、方法的归纳提炼,克服“重结论轻过程”的不良习惯,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注意对思想、方法、物理模型等进行归类,逐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2)“练”分为专题练习和综合练习两种。专题练习要有针对性,讲什么练什么,并进行改变情景、改变条件、改变设问角度的变式练习,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练习要全面覆盖单元所有知识点,“全面练,重点讲”。练习题要有所筛选,增强其针对性、应用性,要以低、中档题为主,以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物理学科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避免训练盲目拔高,与学生实际水平脱节。(3)“考”是教师了解学生复习效果的主渠道之一,也是锻炼学生应试能力所必须的。该环节要注意题量、题型、背景,尽量接近高考,全面考查高考要求的知识点,每章必须要进行一次45分钟检测。(4)“评”是高三复习中重要的教学环节。讲评课要以学生出错多的知识点为突破口,要分析错因,讲评要重点讲、归类讲、变式讲,不要面面俱到。(5)“补”就是通过考试发现复习中漏掉的重要知识和出现错误较多、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及时点拨、讲解,进行补偿性测试。四、三个加强:1、加强研读“二本一纲”:-3-\n在复习前,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研读2010年、11年《考试说明》以把握考点、课程改革的动向,掌握考试评价对考生能力要求的转变,全面掌握高考物理的内容及能力要求。新教材凝聚了人类文明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具有权威性、学术性、知识性、逻辑性的特征,复习中回归教材以夯实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新教材更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和得出过程。“如:速度图像、加速度概念、万有引力定律的导出,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等等”。改变了以往教材直接给出结论的做法。而这些概念、规律等的建立方法,是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体会的。新教材的课后选材呈现出较大的弹性和开放度。有的内容延伸到课堂之外,有的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组织学生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学习体会,有的则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如:“研究弹道曲线”、“假如有一天能在月球上开运动会,你能想象出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吗?如:投铅球、扔标枪的成绩会发生什么变化?跳远、跳高的成绩会发生什么变化?甚至有“轮船、螺旋桨以及划艇获得动力的原理”等等。新教材的一些内容还贯穿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和时代要求。因此研究新教材对高三复习把握方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加强“小专题研讨和小专题突破”:一轮复习基本上都是以单元,章节为体系,学生以解答“个体类”问题为主,学生已经接触和应用过多种规律和方法,仍是比较零乱,综合水平也不高,有必要适当地加于归纳总结,能知道一些方法的适用情况,区别普遍性与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对每一个章节重要规律和方法开展专题复习。如:《牛顿运动定律》复习结束后,展开如:“受力分析法”专题,进一步强化从中判断研究对象受几个力,是恒力还是变力;《机械能与能源》复习结束后,展开“过程分析法专题”,让学生能把较复杂的物理问题分析成若干简单的物理过程从而明确每个分过程该选用什么物理定理定律处理(用“力的观点”还是“能的观点”)。每个章节的小专题复习与训练,要广涉学生的弱点和章节内容的难点及兼顾高考的热点。因此小专题的复习与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提高集体备课和教学的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因此“专题研讨和专题突破”坚持“两个确保”:(1)确保小专题教学方向定位准确:即集体讨论的题型以选择例题和作业。(2)确保教、学案的编制合理、高效:一位教师选题,协助教师做题,要做到:选题和组题要“精”,主要体现在“新颖性、层次性、均衡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原则,不具有变式和拓展空间的题不选,同类题、重复知识点和方法的题不重复出现。作业限时在40分钟。每周编制1个专题限时训练。3、加强“分层”教学与指导:本届学生基础薄弱,做题量少,解题经验、技能水平相差较大,多数高校“1B1C”的招生政策下,学生心理投入程度受到极大影响。优秀学生保“A”争冲“A+”,中等学生保“B”争“A”,在“减负增效”的教学理想与“五严”政策的背景下,物理复习应关注学生学习的现状,把握教学的节奏——抓弱点、破难点;抓阶段,分层次。如:在例题的选用方面,要与知识点相匹配,不能跨度太大、题量适中、题目难度要有层次、错题、偏题、怪题尽量不出现。在作业与训练方面要分类,有必做的、选做的、不做的;在习题的消化与反馈上:易错题选为例题,少量错误个别答疑与面批,普遍错误要排查教学漏洞、技能缺陷,分类精讲。多研究和总结学生存在哪些致命性的问题和错误,利用学生的错题和常规题的变式与拓展,逐章逐节的进行强化。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拓宽,层层深入。后进生实行面对面帮扶,作业面批、查课堂教学的听课效果、查知识体系的构建状况。五、两个重视:要纠正学生解题中的错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们常有一种很难彻底改变的错误观念就是多做题,结果是徒劳无功,弄得教师自身和学生身心彼备而效果不佳。面对学生屡教不改、多次重犯的错误教师感到困难重重。从当前高考的形势看题目都是很常规、很基础,多是旧题翻新。因此没有必要漫山遍野,大海捞针,应该回过头来,多多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多研究和总结学生存在哪些致命性的问题和错误,利用学生的错题和常规题的变式与拓展,逐章逐节的进行强化。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拓宽,层层深入。高三复习应转变培养的理念:1、重视说理、推理论证和表达能力的培养。-3-\n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其试题既要考查知识,又要考查能力,并且能力考查放在首要位置,考查知识和考查能力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纵观今年的物理高考试题,单纯考查知识的试题,除了少量最基本的试题外,可以说是很少的。今年物理试题注重对基础物理知识、基本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注重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强调对运用学科的一般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注意对学生获取和整合各种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考生必须从提供的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通过分析综合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教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既能巩固知识,更能提升能力呢?我们认为对于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问题”的应用与理解中要使学会“四会”即:“学会在“来龙去脉”中理解”、“学会在“言必有据”中推理”、学会在“拆分过程”中综合、学会在“数理一家”中互补。”从而促进“方法成套路、习惯成自然”的总体目标的达成。2、重视基本实验,注重原理,强化设计能力:实验能力中指出: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这里的“独立完成”是高考命题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验复习中,一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二是通过对实验目的、原理、仪器、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合理性的判断等,总结出处理和设计实验的常用方法,如:电阻测量中有:伏安法、伏安加R法、伏伏法、安安法、半偏法,替代法、消除法等。并能指导新情境下的实验问题。物理实验复习要转变三个传统的教学方式,即(1)转变“总复习来个实验专题复习速成”的扭曲的教育观;(2)纠正中学实验教学与复习中的片面性和不均衡性。(3)转变以讲解实验来代替做实验,不能过分追求和迷恋电脑的模拟实验。因此在一轮复习阶段就加强教材中大纲规定的学生实验和探究实验,此阶段应让学生对每一个实验独立地进行实验准备,包括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会控制实验条件和排除实验故障,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独立地写出简要的实验报告等等,从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原理、操作过程、方法、实验结果的评估能力。这样做既可以达到熟悉教材中大纲规定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目的。还可使学生养成思考周密的习惯: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改进?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都充分地表现出来。-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