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4.00 KB
  • 2022-07-22 发布

最新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主旨大意精品课件

  • 3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新课标》的要求(yāoqiú)是什么?能根据(gēnjù)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gēnjù)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词典等工具进行学习;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义上。第一页,共38页。\n二.为什么要进行大量的阅读(yuèdú)理解阅读理解在英语使用方面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积累词汇、熟悉句式、培养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了解外国的情况、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主要是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所以说,阅读能力是学习英语的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而这种能力则是通过阅读大量各种各样的材料培养出来的。目前,同学们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所编入的课文词汇、词组、句型和语法知识,都是最基本的内容,中学生必须下决心努力把它们学好。不过应该指出的是,单靠学习这些(zhèxiē)基本内容是培养不出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训练。第二页,共38页。\n三.如何提高阅读(yuèdú)能力首先,要认真打好英语语言基础。☻什么是英语语言基础?答:英语语言基础指的是对英语词汇、语法和习惯用法的掌握。☻初中毕业生对词汇的要求是什么?答:学会使用1500——1600个的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gùdìng)搭配。要做到会读、会拼写,熟悉这些词的词类、词义、和基本用法。除此之外还应掌握基本的构词法知识。第三页,共38页。\n☻在语法方面(fāngmiàn),熟悉已学过的知识是阅读理解的关键;动词时态的掌握,对于理解记叙文体的短文很重要。☻动词时态的掌握,对于理解记叙文体的短文很重要。☻掌握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是打好语言基础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所必需的。第四页,共38页。\n其次,要不断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学习是一种极其艰苦和细致的工作。它不同于听音乐、看电视那么悠闲自得,娱乐是一种消遣,我们完全可以在舒舒服服的气氛中尽情地享受和品味。学习则不然,学习时我们的大脑中枢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积极状态(zhuàngtài),我们一定要高度集中精力,勤于自问。在阅读中多问几个“Who,When,Where,What,Why,How”,并且力争自己解答这些疑问。这对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发智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都是大有裨益的。又例如,会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常识对文字的含义进行联想、推理;会应用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对文字含义做出判断;会综合文字提供的信息,概括文章的中心等等,这都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特别是在用英语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常需要运用这种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出这种能力。第五页,共38页。\n如何(rúhé)提高阅读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速度1.提高阅读能力(nénglì)2.提高阅读速度第六页,共38页。\n1.提高(tígāo)阅读能力(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抓住中心。一篇完整的文章通常(tōngcháng)有中心议题或中心思想,我们可以采用速读法,粗略地浏览全文,初步了解大意,获得那些体现文章主旨的主要信息。阅读时不要把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个词都作为重点仔细阅读,而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捕捉和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上,目光扫视某些句子时只需注意关键词就行了。第七页,共38页。\n1.提高阅读(yuèdú)能力(2.)带着问题阅读,明确短文后设计的题目,初步(chūbù)做出选择或判断。在快速阅读完一遍文章以后,应着重看文章下面所设计的问题,然后再复读全文。复读是一种跳读,在跳读过程中不断捕捉答题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对于某些具体问题复读又是精读,要仔细阅读,细心考虑,主要注意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数字、主要情节及因果关系等,一旦找到答案便可以停止这部分的阅读,答题原则为:“先易后难”。最后留下难题再集中精力个别处理。第八页,共38页。\n1.提高阅读(yuèdú)能力(3.)正确理解文章的标题。因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展开叙述的依据,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gàikuò)和总结。(4.)进一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文章中心放在第一段,有的放在最后一段,有的贯穿于全文中。同学们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应在脑子里能正确概括(gàikuò)和总结出中心思想,这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第九页,共38页。\n1.提高阅读(yuèdú)能力(5.)运用推理解释词义。阅读理解中碰到生词时不必惊慌,因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出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因此可以通过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因果关系和上下文的暗示,“顺藤摸瓜(shùnténgmōgu)”猜出其意,若一时解决不了,不要停顿,不要花费大量时间打断阅读理解思路。第十页,共38页。\n2.提高阅读(yuèdú)速度识别和理解单词,以意群为单位阅读整篇文章的能力提高了,阅读速度自然会相应提高。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对于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速度是有很大作用的。1.必须改正一些不正确的阅读习惯。a.要尽力抑制嘴唇动作和低声阅读。b.克服阅读时眼睛(yǎnjing)回视的习惯。阅读时碰到单词或句子看不清或看不懂,眼睛(yǎnjing)要回视已经读过的词句,这是自然的,但有时即使没有生词或难句,因为不放心已经读过的词句,也要回视,这就演养成了回视的不良习惯。为了克服这种坏习惯,可以用手指着阅读的地方,阅读时眼睛(yǎnjing)跟随手指移动的方向移动而不回视,但要注意手指移动要快;或用卡片遮住前面每一行已经阅读过的词句使眼睛(yǎnjing)回视失去意义而不再回视。第十一页,共38页。\n2.根据读物的难易和阅读的要求来确定阅读的速度。最常用的方法是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读完一段或一篇短文,并回答根据这篇短文提出(tíchū)的问题。如果读得太慢,就不能答完所有的问题;如果读得太快或不仔细,就会回答错误。第十二页,共38页。\n3.要直接理解原文,不要(bùyào)把英语翻译成汉语。这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最好方法。第十三页,共38页。\n最后,充分重视正在学习的教材中的原文,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有些课文及其章节还要争取背诵;能对课文内容(nèiróng)进行自由、熟练地回答。 背诵课文的过程是记忆的过程,更是理解、欣赏、培养语感的过程,而非仅仅抓住课文中的一些语言点、单词或语法,而不去探讨其内容(nèiróng)。在平时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第十四页,共38页。\n(1)近年中考主要考查(出题或设问)以下几方面(fāngmiàn)的内容1.对文章主旨和文章大意的考查;2.对细节(xìjié)和事实的考查;3.对词义或句意的考查;4.对结论或推论的考查;5.对拟选题目的考查。第十五页,共38页。\n1.对文章主旨和文章大意(dàyì)的考查主旨大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中心思想或作者意图的掌握。做此类题,应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充分了解主题句的意义。短文往往围绕主题句展开。主题句通常出现(chūxiàn)在短文第一句或最后一句。第十六页,共38页。\n主旨归纳题常见题型为最佳标题(title)或中心思想(mainidea)等。要准确(zhǔnquè)地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就要十分留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多数情况下,尤其在说明文和议论文中,主题句在文章中的位置通常有三种:开头、文中和文末。“主旨(zhǔzhǐ)归纳”题解题技巧:友情提醒:有些干扰选项,从局部看也许不算错,但从全局(quánjú)看却又片面。这类干扰项与正确答案之差,其实是局部与全局(quánjú)之差。考生在做题时不要为局部现象迷惑,而忽略了文章的整体思想。第十七页,共38页。\n1.对文章主旨和文章大意的考查的常见(chánɡjiàn)设问方式①Thepassage/story/articleismostlyabout______②Themainideaofthispassage/story/article③Thepassage/story/articletellsusthat____④What’sthewriter’sideaabout…?⑤Theholepassage/story/articleismainlyabout…?⑥What’sthemainideaofthepassage/story/article⑦Wecanlearnfromthe…paragraph第十八页,共38页。\n2.对细节和事实(shìshí)的考查;细节理解题是用来进一步表达主题,体现中心思想的,往往针对短文(duǎnwén)某个细节来设题。做此类题,应快速捕捉信息,可能是一些事例、数字等,阅读时要有针对性。第十九页,共38页。\n2.对细节(xìjié)和事实的考查的常见设问方式①WhichisNOTtrue?②WhichofthefollowingsentencesisNOTtrue?③…..doesnotmentionthat______?④Whichsentencesisnotright?⑤WhichisNOTtalkedaboutinthispassage?⑥WhichstatementsisTRUE/NOTtrue?⑦Wherecanyoufindthe…?⑧Youcanfind…on…⑨WhichofthefollowingaboutthepassageisTRUE/NOTtrue?第二十页,共38页。\n“事实认定”题解题技巧:先找出题干或是选项中的关键字,一般为数字、大写或人名地名,再通过快速阅读确定该细节在文中的出处(信息源),仔细对照题干要求,排除或选择。友情提醒:命题(mìngtí)者惯用“偷梁换柱、张冠李戴”的手法来“迷惑”考生,即对原句细微处做改动,截取原文词语或结构进行改造,所以正确理解题干和信息句的意义是关键。第二十一页,共38页。\n1把握(bǎwò)文章事实、查找细节型;1.He/sheshouldhaveaninterestinmakingpizza.Moreimportantly,he/sheshouldhaveworkexperienceinarestaurant.Theadtellsusthat______A.Theassistantmustbeaman.B.Theassistantmusthaveonceworkedinarestaurant.C.PuccipizzahasbranchesalloverChina.B第二十二页,共38页。\n2.Inthepast,therewereforestsallaroundLakePonkapog,sorainwaterwasclean.Inthepast,LakePonkapogwassurrounded(环绕(huánrào))by___.fishB.rainbirdsD.forestsD第二十三页,共38页。\n3.对词义(cíyì)或句意的考查词义猜测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上下文正确判断灵活变化的词义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词义猜测题中所出现的单词,大多数是学生未曾见过的生词,学生需要在该词出现的上下文中寻找(xúnzhǎo)线索,通过阅读上下文,判定该词的真正含义,然后将这个释义代入文中,检查是否贴切,仔细比较直到得出该词的确切含义。第二十四页,共38页。\n1.文中找线索或信息词。2.根据(gēnjù)熟悉的词或词义判断新单词之意。3.根据(gēnjù)上下文判断信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友情提醒(tíxǐng):做这种类型的题,要根据所在的语境来判断词义。命题者在出此类题时惯用常规词义来麻痹考生,在猜测词义时,切不可脱离语境想当然。“词义(cíyì)猜测”题解题技巧:第二十五页,共38页。\n3.对词义或句意猜测(cāicè)考查的设问方式①Theunderlinewords“”mean____.②Whatdoestheword“”meaninChineseinthispassage?③“”inthispassagemeans…④Thesaying…means…⑤Inthissentence…means.第二十六页,共38页。\n4.理解(lǐjiě)词句含义型Nowtherearemanyhousesaroundthelake.peopleoftenusechemicalsintheirgardens.Theyuseotherchemicalsinsidetheirhousesforcleaningorkillinginsects(昆虫).Therearealsomanybusinessmen.Businessmenusechemicalsintheirmachinesorshops.“Chemical”inthestorymeans_______.A.化学家B污染品C药品(yàopǐn)D.化学制品D一.阅读(yuèdú)理解题目的设置方式:第二十七页,共38页。\n4.对结论或推论(tuīlùn)的考查推理判断题就是根据某个事实推断结论,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力和推断力,这类推断题通常包括:数字事实推断常识推断以及作者写作目的、态度等推断。做此类题,应根据短文中的相关语句,对于(duìyú)事实相关的细节加以分析,找出线索,反复比较,从而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第二十八页,共38页。\n“判断(pànduàn)推理”题解题技巧:判断推理题要求在理解原文表面文字信息的基础上,做出一定判断和推论,从而得到文章的隐含意义和深层意义。推理题所涉及(shèjí)的内容可能是文中某一句话,也可是某几句话,但做题的指导思想都是以文字信息为依据,既不能做出在原文中找不到文字根据的推理,也不能根据表面文字信息做多步推理。友情提醒:1.判断推理有理有据,切忌用自己观点代替作者本意。2.全面分析相关信息,切忌得出(déchū)片面结论。3.善于揣摩作者思路,尽可能与作者思路吻合。第二十九页,共38页。\n2.逻辑推理型 1)根据(gēnjù)常识判断Onedayweinvitedsomefriendstodinner.Whenitwasaboutsixo’clock,mywifefoundthatwehadlittlebread.Sosheaskedourfive-year-olddaughter,Kathy,tobuysome.Oneday,Kathy’sparentsinvitedsomefriendsto________.A.havebreakfastB.havelunchC.havesupperD.haveaparty.C第三十页,共38页。\n2.逻辑推理型2)根据(gēnjù)计算判断Ifeveryonesetstheirairconditioning(空调(kōnɡdiào))at26℃,Beijingwillsave400millionkilowatt-hours(千瓦时)ofelectricityinonesummer.That’sone-thirdofalltheusageofthecityintheseason,”saidaTVadvertisement.Beijingwilluse______millionkilowatt-hourselectricityinonesummer.A.1200B.800C.400A第三十一页,共38页。\n4.对结论(jiélùn)或推论的考查的设问方式⑴Theprobablyhappened…⑵Fromthestoryweknow______⑶Whydidthewriterwritethisarticle/passage?⑷Wecaninferfromthestorythat_____?⑸Fromthepassagewecanseethe…⑹Accordingto…,weknowthat…⑺Ifthewriter…,he/shemay…⑻Whatshouldwedoifwe…?⑼How…?⑽Thepassagewaswrittenby____⑾Whydidthewriterwritethispassage?⑿Whenyou…,youshould…?⒀Whyisitbetterto…?⒁You’dbetter(not)…⒂Thewriterthinksthat…⒃…believe(s)that…第三十二页,共38页。\n5.对拟选题目的(mùdì)考查此类题就是在深刻理解了作者的写作(xiězuò)目的、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内容的基础上高度浓缩概括出文章的主题进而以拟写出文章题目选择标题的一般原则是:一要切题二要简洁第三十三页,共38页。\n5.对拟选题目的考查的设问(shèwèn)方式①Thebestnameofthestory/passageis..②Thebesttitleofthestory/passageis③Whichofthefollowingisthebesttitleofthetext?④What’sthetitleforthispassage?⑤Doyouthinkwhichtitleisthebestforthepassage?第三十四页,共38页。\n“七选五”题解题技巧:“七选五”试题干扰项不多,做题时得抓住关键句、总结句。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同学们不妨采用(cǎiyòng)“先看选项定位含义——再看正文仔细分析——最后把选项与正文对应确定答案”的模式。友情提醒:该题备选项可分为(fēnwéi)主旨概括句(文章整体内容)、过渡性句子(文章结构)和注释性句子(上下文逻辑意义)三类。第三十五页,共38页。\n“七选五”题型考点(kǎodiǎn)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lǐjiě)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本题目要求在理解(lǐjiě)全文的基础上,对上下文,其相互间的关系或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层理解(lǐjiě)。大部分属于逻辑推理性题目.测试的目的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jiégòu)及对上下文逻辑推理的能力。第三十六页,共38页。\n1.通篇阅读,掌握大意。了解短文的主旨大意,掌握结构。把握全文脉络和中心思想。2.阅读选项,缩小范围.认真细读短文后的选项,对考查内容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缩小各题选择的范围.3.根据上下文,初定答案。对短文内容中所缺句子,寻找前后文支撑论点(lùndiǎn)的关键信息,特别注意某些同义词反义词,连词或介词等Keywords的作用以及前后文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解题(jiětí)方法4.认真核查,验证答案。还原检查,验证答案,注意(zhùyì)各题的答案应逻辑一致,不能自相矛盾。结构完整,意思通顺,确保答案准确无误。第三十七页,共38页。\n解题(jiětí)策略细读开篇首句,推测(tuīcè)全文内容通读全文,掌握(zhǎngwò)文章主旨大意围绕大意,对照选项,逐句阅读,初选答案先易后难,瞻前顾后复核全文,看文章是否上下连贯,合乎逻辑,同时消除疏漏第三十八页,共38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