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 MB
- 2022-07-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说(xiǎoshuō)第一页,共21页。\n一、文学作品(wénxuézuòpǐn)的四大样式:诗歌、散文(sǎnwén)、小说、戏剧二、关于小说(xiǎoshuō)知识:1、定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主要要素)、故事情节、环境。第二页,共21页。\n㈠人物(rénwù)小说的根本特征是通过形象再现生活,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rénwù)形象的塑造是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对人物(rénwù)形象的塑造主要采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还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细节描写。鉴赏小说人物(rénwù)形象的具体目标有:揭示人物(rénwù)的典型意义;分析人物(rénwù)的性格特征;反映着怎样的现实生活。第三页,共21页。\n人物(rénwù)语言(yǔyán)描写动作(dòngzuò)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第四页,共21页。\n㈡情节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小说的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的作用。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情节通常由场面和线索构成。场面,指小说中被处理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的具体的矛盾冲突——人物之间的关系,它是比事件更为具体的生活画面。线索,指把人物活动(huódòng)贯穿起来完成情节发展的事物或事件。线索既有一条也有两条。一是主线,一是次线;一是明线,一是暗线。第五页,共21页。\n情节(qíngjié)开端(kāiduān)发展(fāzhǎn)高潮结局场面线索主线次线明线暗线第六页,共21页。\n㈢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从广义上说,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zuòyòng):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是渲染气氛,三是烘托人物性格。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点明中心)等。第七页,共21页。\n环境(huánjìng)社会(shèhuì)环境自然环境(zìránhuánjìnɡ)(景物描写)作用一.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是渲染气氛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五.映衬人物的心情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心)第八页,共21页。\n小说(xiǎoshuō)的考点考点(kǎodiǎn)一、揣摩人物形象考点(kǎodiǎn)二、注意环境描写考点三、把握故事情节考点五、理解小说标题考点四、概括主题内容考点六、分析写作技巧考点七、品味语言特色第九页,共21页。\n题型有: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物征,然后(ránhòu)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人物形象),他……(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质)。考点(kǎodiǎn)一、揣摩人物形象P38.链接(liànjiē)中考第十页,共21页。\n题型有: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总说:具体描写了……景色。1.营造了一种……气氛。2.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3.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中心);4.为下文(xiàwén)……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考点(kǎodiǎn)二、注意环境描写P24.链接(liànjiē)中考第十一页,共21页。\n题型有: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1、创造悬念,引人入胜(开头);2、前后照应;3、侧面(cèmiàn)衬托、埋下伏笔(中间);4、总结上文、点明题意(结尾);5、线索作用)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1.XX情节(事物)为下文……埋下伏笔/与文中……相照应;2.突出了……(人物特点);3.点明了……(主题中心)考点(kǎodiǎn)三、把握故事情节第十二页,共21页。\n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wánzhěng)。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作用:制造悬念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作用:言未竟而意无穷,含蓄婉转,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情节安排(ānpái)评价第十三页,共21页。\n题型有: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wénzhāng)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解题思路: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3、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主题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小说通过描绘XX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呼吁了……考点四、概括主题(zhǔtí)内容第十四页,共21页。\n题型有:小说的标题如何理解?有何作用?解题思路:1、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2、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3、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内容。.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1.解释(jiěshì)题目表面意思,2.解释(jiěshì)题目深层意思,3.常见的作用:1、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2、点明主题。考点五、理解小说(xiǎoshuō)标题第十五页,共21页。\n题目作用:⑴考虑题目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眼球),引发读者思考;⑵考虑修辞(xiūcí)角度,题目使用什么辞格或句式,有否词类活用;⑶考虑语言角度,题目是否具有文学性或文学色彩,语言是否通俗易懂、平实、生动形象或带有讽刺、幽默等意味;⑷考虑文章内容和结构,题目是否行文线索,是否矛盾冲突的转化点,是否揭示主旨的关键,是否一语双关,是否作品主人翁,是否内涵丰富、深刻等。简而言之,主要从与小说的主题和结构的关系去分析。考点五、理解小说(xiǎoshuō)标题第十六页,共21页。\n(1)人称①第一人称(dìyīrénchēnɡ):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真实生动之感。②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③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考点(kǎodiǎn)六、分析写作技巧第十七页,共21页。\n题型有: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1.词语:解释词语意思,表现了……2.句子:赏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表现了……作用:(句子位置)⑴开头:1.:1.渲染气氛(qìfēn);2.奠定感情基调3.下文埋伏笔;4.为下文作铺垫;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6.开篇点题;7.总领全文⑵中间:1.呼应前文(后文);2.承上启下;3.过渡;4.总结上文;5.引出下文;6.推动情节发展;7.为下文埋伏笔;8.为下文作铺垫;9.补充交代⑶结尾:①首尾呼应;②照应前文;③篇末点题;④总结全文;⑤点明中心,升华主题;⑥含蓄隽永,引人深思.考点七、品味(pǐnwèi)语言特色第十八页,共21页。\n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①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②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③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④语言风格:幽默风趣(fēngqù)、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考点七、品味语言(yǔyán)特色第十九页,共21页。\n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tígāo)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第二十页,共21页。\n第二十一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