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9.50 KB
  • 2022-07-22 发布

中考生物 专题1 科学探究习题课件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1科学探究\n\n实验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1.要设计对照实验。2.在设计时要保证唯一变量。3.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减少误差。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考虑增加重复次数,反复验证实验结果。\nA1.(2015·莆田)枇杷是莆田的四大名果之一,取其叶蒸制成的“枇杷叶露”具有润肺、止咳等功效,而雾霾易引发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为了探究“枇杷叶露能否降低因雾霾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小明设计的实验如下表所示,请指出不足之处()A.温度不同B.小白鼠数量相同C.所处生活环境相同D.餐后喂食的液体不同组别小白鼠数量生活环境温度每天餐后喂食甲10只雾霾25℃5mL枇杷叶露乙10只雾霾0℃5mL清水\nB2.(2014·十堰)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环境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的未遮光部分变为蓝色。下面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A.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光合作用消耗掉原有的有机物B.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设置对照C.滴加碘液后发现,叶片未遮光部分变为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蛋白质D.该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n3.(2015·长沙)在探究某种水稻的白化病现象时,以光照为变量的组合是()组别水稻苗光照温度①200株有25℃②200株无25℃③100株有10℃④100株无10℃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A组别水稻苗光照温度①200株有25℃②200株无25℃③100株有10℃④100株无10℃\n4.(2013·衡阳)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B地点鼠妇只数水泥路上0水槽边的石头下24种花的湿花盆底下18干草地中2\n5.(2015·永州)在显微镜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A.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B.目镜选用5×,物镜选用10×——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50倍C.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视野变暗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C\n6.(2013·枣庄)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C大棚甲乙丙二氧化碳浓度0.03%0.1%0.1%温度30℃30℃20℃\n7.(2015·连云港)关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影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基础B.科学探究中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C.金鱼鳃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2次D.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5℃至10℃以内C\n【例1】(2014·泉州)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凤以当年饱满的大豆种子为材料进行探究,方案如下表。请分析回答: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瓶号1234种子10粒相同种子10粒相同种子10粒相同种子10粒相同种子环境条件不放水,置于温暖处放适量水,置于温暖处放适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处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n(1)实验结果是只有2号瓶的种子能够正常萌发。实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和充足的空气。(2)如果小凤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应选择________号瓶和________号瓶为一组对照实验。(3)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原因是萌发的种子进行旺盛的________作用,利用大量氧气,将有机物分解,释放________,供生命活动需要。(4)1号瓶和3号瓶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即使环境条件适宜,被虫咬坏胚的种子也不能萌发。因此,小凤所用的种子应具有________的胚。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n【解析】本题考查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难度中等。(1)(2)在本实验中,对照组是2号瓶,其余组为实验组,1号与2号瓶对比,唯一变量为水分;2号与3号瓶对比,唯一变量为温度;2号与4号瓶对比,唯一变量是空气,所以共构建了3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3)种子萌发时进行旺盛的呼吸作用,该作用的意义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1号瓶和3号瓶除水分不同外,温度也不相同,有两个变量,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5)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被虫咬坏胚的种子是不能萌发的,因此小凤所用的种子应具有完整有活力的胚。【答案】(1)适量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2)42(3)呼吸 能量(4)不能 变量不唯一(5)完整有活力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n[对应练习]1.(2014·泰安)若将甲、乙两盆相同的天竺葵同时放在阳台上,甲每天大量浇水,乙4~5天浇一次水,一段时间后,甲叶片变黄脱落,乙正常生长,最根本的原因是()A.水分过多,细菌大量繁殖,根腐烂B.土壤中缺氧,影响根的呼吸作用C.水分过多,影响根的吸收作用D.土壤中缺乏无机盐,影响叶的生长B\n【例2】下表是小明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记录。该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A.需要适宜的pHB.需要适宜的温度C.只对一种物质起作用D.效率很高【解析】唾液淀粉酶在37℃时活性最大。【答案】B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试管加入物质温度加入碘液1淀粉糊+唾液37℃不变蓝2淀粉糊+唾液0℃变蓝\n[对应练习]2.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各项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①变蓝,②变蓝B.①变蓝,②不变蓝C.①不变蓝,②变蓝D.①不变蓝,②不变蓝B\n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探究的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应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作出假设,制订探究计划,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最后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设置对照的意义、变量的确立、探究过程中一些资料的分析、数据处理、随机取样等方法的运用都是中考的热点。\n【例】(2013·长沙)为探究某种物质对动物生活的影响,某同学将6条大小和活力相似的小鲫鱼随机均分到大小相同的A、B两个鱼缸中,分别加入1000mL河水。先测出A、B两缸中的小鲫鱼的呼吸频率即每分钟鳃盖开合的平均数,再向A缸中滴入10滴绿茶,同时向B缸中滴入10滴清水,一段时间后再分别观察记录小鲫鱼的呼吸频率。请回答:(1)该同学研究的具体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A、B两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请你预计A缸中滴加绿茶前后小鲫鱼呼吸频率可能的变化结果。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n【解析】以上实验步骤可以看出,该实验的变量为绿茶的有无,因此该同学研究的具体问题是绿茶对小鲫鱼的呼吸频率的影响。设计A、B两组实验的目的是形成对照,A组是实验组,B组是对照组。(2)实验结果可以预测如下:①如果绿茶中的物质能促进小鲫鱼的呼吸,那么频率会加快;②如果绿茶中的物质能抑制小鲫鱼的呼吸,那么频率会减慢;③如果绿茶中的物质对小鲫鱼的呼吸没有影响,那么频率会稳定不变。【答案】(1)绿茶对小鲫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吗 设置对照实验(2)加快 减慢 稳定不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