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6.00 KB
- 2022-07-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章 函数及其图象第10讲 函数及其图象\n1.常量、变量在某一过程中,保持数值不变的量叫做_______;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___________.2.函数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___________,y是x的__________.3.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由解析式给出的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应使解析式有意义;对于实际意义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还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常量变量自变量函数\n4.函数的图象和函数表示方法(1)函数的图象: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x与函数y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这些点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2)画函数图象时应注意该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函数的表示法: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nx≥-1且x≠0D\nD\n4.(2014·兰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行于对角线BD的直线l从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到直线l与正方形没有交点为止.设直线l扫过正方形OBCD的面积为S,直线l运动的时间为t(秒),下列能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D\n5.(2014·甘肃省)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点E在CB的延长线上,连接ED交AB于F,AF=x(0.2≤x≤0.8),EC=y.则在下列函数图象中,大致能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C\n6.(2015·甘肃省)如图,矩形ABCD中,AB=3,BC=5,点P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点B,C都不重合),现将△PCD沿直线PD折叠,使点C落到点F处;过点P作∠BPF的角平分线交AB于点E.设BP=x,BE=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C\nB\n函数及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B【点评】代数式有意义的条件问题:(1)若解析式是整式,则自变量取全体实数;(2)若解析式是分式,则自变量取使分母不为0的全体实数;(3)若解析式是偶次根式,则自变量只取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全体实数;(4)若解析式含有零指数或负整数指数幂,则自变量应是使底数不等于0的全体实数;(5)若解析式是由多个条件限制,必须首先求出式子中各部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然后再取其公共部分,此类问题要特别注意,只能就已知的解析式进行求解,而不能进行化简变形,特别是不能轻易地乘或除以含自变量的因式.\nC全体实数\n\n分析判断函数的图象【例2】(2015·十堰)如图,一只蚂蚁从O点出发,沿着扇形OAB的边缘匀速爬行一周,当蚂蚁运动的时间为t时,蚂蚁与O点的距离为s,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根据随着时间的变化,到弧AB这一段,蚂蚁到O点的距离S不变,得到图象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n[对应训练]2.(2015·西宁)如图,在矩形中截取两个相同的正方形作为立方体的上下底面,剩余的矩形作为立方体的侧面,刚好能组成立方体.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y和x,则y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B\n观察图象,求解实际问题【例3】(2014·绍兴)已知甲、乙两地相距90km,A,B两人沿同一公路从甲地出发到乙地,A骑摩托车,B骑电动车,图中DE,OC分别表示A,B离开甲地的路程s(km)与时间t(h)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A比B后出发几个小时?B的速度是多少?(2)在B出发后几小时,两人相遇?\n【点评】要学会阅读图象,正确理解图象中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由图象分析变量的变化趋势,从而确定实际情况.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图象表示函数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观察图象求解.\n[对应训练]3.(2015·重庆)某星期下午,小强和同学小明相约在某公共汽车站一起乘车回学校,小强从家出发先步行到车站,等小明到了后两人一起乘公共汽车回到学校.图中折线表示小强离开家的路程y(公里)和所用的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强从家到公共汽车站步行了2公里B.小强在公共汽车站等小明用了10分钟C.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0公里/小时D.小强乘公共汽车用了20分钟D\n3.函数建模及函数应用题试题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0.5小时后到达甲地,游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乙地.小明离家1小时20分钟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乙地,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路程y(km)与小明离家时间x(h)的函数图象.已知妈妈驾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车速度的3倍.(1)求小明骑车的速度和在甲地游玩的时间;(2)小明从家出发多少小时后被妈妈追上?此时离家多远;(3)若妈妈比小明早10分钟到达乙地,求从家到乙地的路程.审题视角(1)认真阅读题干内容,理清数量关系;(2)分析图形提供的信息,从图形可看出函数是分段的;(3)建立函数模型,确定解决模型的方法.\n\n\n答题思路解函数应用题的一般程序是:第一步:审题——弄清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第二步:建模——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第三步:求模——求解数学模型,得到数学结论;第四步:还原——将用数学方法得到的结论还原为实际问题的意义;第五步:反思回顾——对于数学模型必须验证这个解对实际问题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