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诗歌 13页

  • 83.50 KB
  • 2022-07-22 发布

2013高考诗歌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让学生初步掌握咏物诗物象特点题型、分析方法答题模式。2.让学生初步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学习比较中进行鉴赏。过程与方法 互动、合作、探究、赏析与练习相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水平。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咏物诗物象特点题型、分析方法答题模式。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一、导入1、提问:诗歌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几类?学生回答:送别诗、羁旅诗、山水田园诗(写景诗)、边塞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爱情诗、哲理诗、题画诗等。2、小试身手:辨析哪首为咏物诗(1)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2)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3、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4、猜一猜下面诗歌所咏为何物⑴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答案:()⑵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答案:()⑶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答案:()二、授课㈠高考题型回顾—命题角度1、【2007安徽卷】(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2009浙江卷】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3、【2009天津卷】(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提问:都考了什么?回答:形象、手法、情感。㈡咏物诗意象方面()1、提问方式(结合卷子上的题总结)①本诗描写出某物象怎样的形象?②诗歌中某物象特征是什么?13\n③这首诗歌赋予了某物象怎样的品格?④简析诗歌中的…某物象。2、思路点拨①明确所写物象是什么②首先找到写物象的句子,然后找最能体现物象特点的词语。形似——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所处环境等    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质 3、答题模式:㈢1、(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 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本诗借物抒怀,抒写了梅花的(高洁、刚强)品格,㈣练习1、(2007年重庆)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答: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2、(2010 山东 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答: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3、【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13\n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4、(2008年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芙蓉 吕本中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1分)  答:描述了耐寒的自然属性。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答: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1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3分) 答:(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2、霜天晓角 梅范成大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难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同是写梅,但两位作者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不同的:陆词运用的是(),范词运用的是()。3、2007年(安徽卷)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13\n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4、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4分)  答:5、(09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①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分  ②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1、孤雁(1)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2)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3、2007年(安徽卷)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1)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4、画眉鸟 欧阳修 后两句用了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以及对个性束缚的憎恶与否定。  5、(09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13\n1、①梅花与雪花②大自然2、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境烘托)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写) 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即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手法分析: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2、环境烘托。  六、鉴赏步骤归纳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寄寓的感情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八、高考链接 1、(2010 山东 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诗歌鉴赏复习专题系列四          咏物诗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 (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3、(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                                                          咏物诗特点: 1、标题: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形似——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所处环境等     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质 13\n3、常用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对比、烘托、比喻、拟人等 4、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二、感受高考: 1、(2008年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答: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答: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2007年重庆)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答: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3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霜天晓角 梅范成大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难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1、同是写梅,但两位作者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不同的:陆词运用的是(拟人),范词运用的是(比喻)。2、同是运用环境烘托的写法,两首词也是各有差异的:陆词突出环境的(偏僻、凄苦),塑造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词突出环境的(清冷、萧疏),塑造了梅花的(“脉脉”)形象。3、同是借物抒怀,但两首词寄托之意有别:陆词抒写梅花的(高洁、刚强)品格,范词抒写梅花的(孤寂、幽独)品格。13\n1、2007年(安徽卷)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阅读诗回答问题: 2、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4分)  答:前两句描绘了画眉在林间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山花绚丽,树阴浓密,画眉鸟在其间宛转地鸣叫,自由地飞翔;  (2)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4分)  答:后两句用了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以及对个性束缚的憎恶与否定。  3、(09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①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分  ②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6.(10全国)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4、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7.【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五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答案 1、答:(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2)苏  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2、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 13\n3、(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4、  (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霜天晓角 梅范成大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难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1、同是写梅,但两位作者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不同的:陆词运用的是(拟人),范词运用的是(比喻)例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7广东)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参考答案】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例2: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07浙江卷)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月圆(金)吴激①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中吕]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13\n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之感。(2分)【参考答案】燕子兴亡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06广东卷)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答案】:(1)晚:归艘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神以象通,物以貌求”《文心雕龙》)。品味意境就要借助意象。例如: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②分析意境型.(这是近年常考的一种题型)题型二:意境型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③答题步骤:a.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b.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c.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答题范式】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13\n意境的鉴赏常用到以下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等。细腻——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等。繁复——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等。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等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⑵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2009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①书扇韵□姜 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 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考生答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优美的景物图。里面有小桥、小河、浮萍、盛开的藕花等。13\n【现场点评】 答的语言太简单,没有进行描述,只说出了有哪些景物,没有相应的定语或状语对其进行描述。对景物的描述不充分,不到位。评卷时,会酌情扣分。【正确答案】 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村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09年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答案】(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解析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3\n(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日暮①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⑴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⑵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答案】(1)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点出景物1分,说明特点1分。)(2)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点出“。(点出“思乡”2分,点出“迟暮”2分。意合即可。)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2.读下面的词,完成(1)—(3)题。(7分)(2005北京春季)(2008年高考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11分)题李世南画扇蔡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注]○1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2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3瓮:这里指水瓮。○4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坞。13\n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参考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的气氛的,给2分。1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