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2.00 KB
- 2022-07-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文言复习方略\n高考文言选段的特点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文言选段,不难发现这些规律: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选文主要出自《二十四史》。\n2.从内容上说,选段的材料内容主要集中在南北朝至宋的这段时间内(1994年至2001年高考中,只有2001年例外),选文的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人物皆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试题设置题都与文章的内容紧密相关。考生不可能非常准确地理解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但借助语境,可以较为准确地推知文章梗概。反过来,学生在知道文章梗概后可以来猜测相关的疑难语句,提高自己的得分率。因而,把握文章的整体、理解史传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极其重要的。\n根据所选文章的体例特点,在考试前集中复习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的对策有:一、归纳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因为《二十四史》都是正史,记叙历朝历代文臣武将的篇章很多,而试题选文的主人公也大都是有定论的将臣(即使主人公不是将臣,文章中也有朝廷吏政的内容),记叙其生平时任职的交代、职位的变迁都要涉及到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从1994年到2001年的8段高考选文中,交代职官变动的句子在40句以上,因而这类词语出现的机率是非常高的。同时,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所为及相关的官场沉浮很有帮助。\n常见的职官变动词语有这样一些: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拜:授予官职;除:任命,授予官职;授:给予官职;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擢:在原官职上提拔;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转、调、徙:调动官职;补:补充缺职;改:改任官职。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兼:同时掌管,兼任;领:兼任;署:代理,暂时任;担任;权:暂代官职。\n二、了解一些常见职官词语的含义。下面进行一些归类:1、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2、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3、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此外,还有一个常见词: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如: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2001年高考)\n文言文阅读步骤对这种传记选段的阅读,目的有二:一是了解文段的梗概,知道叙事的脉络;二是初步感知人物的形象,能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在这两点之外,还附加有找出题目中与原文相抵牾的地方。总起来说,阅读应该围绕“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一个主干来抓信息要点。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阅读:第一步:整体阅读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用符号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概括了解其人其事。明确选段的梗概。特别提示: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不要在个别词句上纠缠。\n第二步:细读题目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选出正确项。特别提示:要善于联系已有知识,实现知识迁移。\n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最后一题较难,但命题往往说有一项不符题意,那么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另外一项的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那么通过看最后一题,就能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特别提示:应该尊重原文,不可以偏概全。\n第三步:重读全文。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特别提示:此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熟练运用,可少走很多弯路。切记!\n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命题推想不管文言文怎么个考法,实词是必考无疑的。考查的内容仍然会是句中容易理解错的课内曾经学过的词,课内未学过的词估计考生也能根据句意推断个差不多。题型还会是选择题,要求直接解释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有特别指示。二、解题技巧1、联想推断词义法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如“不以外夷见忽”的“见”,我们可联想课文中“府吏见叮咛”来推断,“见”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不以外夷见忽”意为“不因为我是外夷而轻视我”。\n2、语言结构推断法有些文言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采用互文的修辞形式,我们可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属对仗,“忠”与“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应为同义,所以“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3、辨析词性推断法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如“据殽(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为对仗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n4、语法分析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如“怀信侘傺”,“怀”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应为名词,“忠诚”的意思。5、利用排除法(语境检验法)由易到难,逐步确定。还可把解释的意思代入原文,联系上下文看理解是否恰当。\n三、知识积累(一)、通假字: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识别通假字可从下面几方面看:①音同形似。如:“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通“座”,意思是“座位”②音近形似。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意思是“嘱咐”③音同形异。如:“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意思是“横放的”④音近形异。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n(二)、古今异义: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①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河”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②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③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二豪贼劫持”中“贼”,原指强盗,现指小偷;“齐人固善盗乎”中“盗”,原指小偷、偷盗,现指强盗,“贼”“盗”二字意义古今正好调了个位。④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痛恨”古指“痛心、遗憾”。(此种情况犹为重要)\n(三)一词多义现象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例: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29页,①陈述,解说;②言论,主张,学说;③劝说,说服,音shuì;④喜欢,高兴,音yuè。如“秦伯说”!务必联系语境分析。\n(四)、词类活用:根据一定语言习惯,把一般用作甲类的词,当作乙类的词来用,就是词类活用。(根据搭配、修饰等关系分析)①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如:何苦而不平。(苦:形作动,愁)②名词活用作状语。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来形容动词“运”,名作状,用箕畚。)③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尔安敢轻吾射。(射:动作名,射箭的本领)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实:形作名,善良诚实的人)④不及物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如:得而腊之以为饵。(腊,原指干肉,名词,这里是“使……成干肉”)无案牍之劳形。(劳,原指劳累,形容词,这里是“使……劳累”)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原指活命,不及物动词,这里是“使……活”)⑤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宾语)”“认为……美丽”齐威王欲将孙膑。(将,原是名词,这里应为“以……作将军”)\n词类活用1、名词用如动词(1)吾师道也。(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肯定宾语后,确定谓语动词能愿动词后的名词用如动词eg:左右欲刃相如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的名词用如动词eg:晋灵公不君师,学习水,游水刃,杀君,行君道\n(3)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妻,给……当妻子。(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修筑房屋。\n孟子将朝王。(《孟子·公孙丑》)朝:朝见武丁朝诸侯。(《孟子·公孙丑》)朝:使……朝见\n(1)动词使动项伯杀人,臣活之·(2)形容词使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使动用法(3)名词使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汗:使……出汗·\n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之区别使动客观上使宾语“怎么样”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君子之学以美其身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使……完善认为……美(英俊)\n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一、命题推想(三人行“备考”)“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成为近年来高考文言虚词的主要趋向,“常见文言虚词”多为课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虚词。考查常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或几个不同的虚词,比较它们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2002年考了代词“之”所指代的事物,是一种创新,但并不是每年都会有两道文言虚词题。\n二、解题技巧解答试题,其思路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1、同解答考查文言实词的试题一样,要看清题目要求,明确思考角度;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逐步确定;注意检查,即把解释的意思代入原文,联系上下文看理解是否恰当。2、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地理解它。比如语气助词,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则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则助陈述语气,与全句的句式和语气“息息相关”。\n3、要有句位感。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就起不同的作用,比如“也”,句末助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作用。“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秦王恐其破璧”(代词);“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4、注意做词法、句法分析。比如1998年高考第17题分析“以”的意义和用法,四个句子是“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以从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其中①④中的“以”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是介词,但一用在身分前,一用在工具前,所以意义不同;②③用在两个表行为的动词前,用法意义应相同(表目的,“用来”)。\n古文分析综合一、命题推想近年来高考对内容观点进行评价的考查很少,主要考查对文意观点的分析把握,一般要求考生说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某些语句或事件表现人物的何种品质以及对人物事件的评价认识,对文章主旨的归纳总结等。从题型看,往往是“四选一”的选择题型,但随着情况的变化,这类题也许会逐渐增大主观题的比重。\n二、解题技巧1、文中筛选法:a.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桩事件的,具体在文中表现为一个语句还是一个物、一件事、一个文段,还是涉及全文。b.将选项列出的“观点态度”与文中筛选出的相应的“观点态度”加以比较,如果题干要求选正确项,则选两者吻合的;如果选错误项,则选两者不相符合的。2、概括评价法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通过人物、事件、事理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出来的,因而在阅读时,就要从人物的言行、某一事件的叙述、某一事理的说明中,在领悟、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拿这种评价与选项中的评价比较辨析,从而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n3、抓住题眼法这里说的题眼指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解答须审读题,明确要求,抓住题眼,综合归类,找出答案。4、排除干扰法考题中设置的干扰一般有:a.夸大事实,导致谬误;b.偷换概念,混淆是非;c正误夹杂,真真假假。解答时,抓住原文内容分析,辨明题干要求,了解干扰形式,就能达到解答目的。\n考点命题人常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文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语法现象:实词: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2.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各类句式1.积累性的。\n一、命题推想直接让考生翻译文句这种题型近几年内不会变,但不一定总是翻译大阅读文言文中的句子,有可能给一个文言片断要求翻译其中的几句话。内容上,一是考查常见的固定句式,一是考查关键词在句子中的解释。二、解题技巧1.借助语境正确理解句式和句义。同一个句子独立存在与在一定的语境中,其省略的成分或表达的意义就有区别。比如1997年考的对“高宗意乃解”句的理解,1999年考的对“启听淮北取籴”,如果孤立地看,就很可能判断错误,只有放人文中,结合上下文才能“明察秋毫”。\n2、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一题考一句或两句的试题形式,常将考查点放在一句作两个词或两句话的四个词上。如1997年第16题:“流徒即死,具有等差”。主要考“徒”(服劳役)和“等差”(等级次第)的释义。因此,这类题只要准确地判断重点词语的意义,就不难作出选择了。3、注意译句中是否有特殊句式。高考有时将对特殊句式的考查融人对句意理解的考查之中。如1995年第16题对“何由济乎?”一句的翻译,一为“凭借什么才能成功呢?”一为“有什么理由能成功呢?”考生只要懂得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就可一下子排除两项。\n4、注意词类活用。如1996年第17题,“永械致之府”的译文有二:一是郭永持兵器把它们押送到府;二是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虽然两句都是“械”的动词用法,但从上下文看来,后一个理解是正确的。5、注意译文是否通顺。通常说译文的标准是“信、达、雅”.不通顺就是不达。有时考查的侧重点就是判断译文是否“达”。如1995年第16题,“或妄夕怒”的译文有二:或者胡乱地发怒;或者狂妄地发怒。后者显然不通,因为“发怒”不能用“狂妄”来修饰。再如1995年第17题,“独擅其利”的译文有二:独自专占其利;独自擅用其利。后者明显搭配不当。\n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信”的要求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达”的要求是译文要表意要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n“雅”的要求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这一点是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高要求。这对中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n1、不译。①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翻译。如“侍中”、“侍郎”、“尚书”、“长史”、“参军”、“诸侯”、“烛之武”、“南阳”“里”“斗”“亩”等。但名称不全、只用了省写简称的,翻译时要补全,如“桓、灵”补译为“桓帝、灵帝”,“泸”补译为“泸水”,“忌”补译出姓。(二)文言文翻译方法\n②、当时的称谓可以不译。如“先帝”、“陛下”。“陛下”也可以译为第二人称尊称“您”或“陛下您”。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③、古今同义的词语不必译。如"创业"、"天下"、"危急存亡"、"晓畅"、"和睦"、"计日而待"、"谨慎"、"然后施行"、"危难"、"贤臣"、"小人"。即使要译也无非是解释该词而已。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n例如:1.“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2.日行千里。3.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4.范晔字蔚宗,顺阳人,车骑将军泰少子也。\n。2、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郑 人使我掌 其北门之管。 │ ││ │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n翻译下面的句子:1、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潇水。灌水的北面有溪流向东流入潇水灌水的北面有一条溪流,向东流入潇水。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主意未能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去回复秦国的人,未能找到。\n①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如"中道"→"中途","崩殂"→"逝世","忠志"→"忠诚"。 “岁征民间”中“岁”应换成“年”。“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家祭无忘告乃翁。”“余”“若”“”乃“翁”应分别换成“我”、“你”、“爹”。\n②拆.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如“天雨墙坏”译为“天上下雨围墙被淋坏”。古汉语的部分单音节词两个连用,不要误以为是今天的一个合成词,要拆开作两个单音节词来翻译,如:"志行"→"志向行为",","良实"→"善良诚实"晋军秦军妻子子孙绝境中间祖父地方\n③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例如:1.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2.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昂其直,居为奇货。4.旦曰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n④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的情况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七条:a.回头看;b看;c探问;d拜访;e顾惜、顾念;f考虑;g但、只是;h反而、却。在这个句子中用___项最恰当。\n⑤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例如:“得无……乎?”译为“恐怕……吧”、“莫非……吧”。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其真无马邪?\n附: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n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n3、增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如:“审视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促织》)“顿”是“立刻”、“马上”的意思,在翻译时,应补出“感到”、“觉得”。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又郊败之。\n4、删除。删去不译的词。例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夫”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顷之,炎烟张头。”“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应删去。\n①、无义或现代汉语中无对应的虚词。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虽我之死"中的"之","言之,貌若甚戚者"中的"之"。②、偏义复词中的偏义语素。如"不宜异同"中,删去"同"。“缘溪行,忘路之远近。”③、为避免重复而删去相同的字词。如"宫中之事,事无大小"中,第二个"事"就应删去。“仇雠敌战之国”中,仇雠是同义词连用,可只译一个。\n(5)调整。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词序需要调整。(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蚓无爪牙之利”可调成“蚓无利爪牙”的形式。\n附:文言句式一、判断句式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2、无标志判断句。如:“曹操天下枭雄。”3、“乃、必、亦、即、诚、皆、则”等也可表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二、被动句式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1、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n②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③用“见”,“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暴见于王。”④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⑤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2、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三、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n⑴大王来何操?⑵微斯人,吾谁与归?A、在疑问句中,如果代词充当宾语,那么宾语前置(3)古之人不余欺也。(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B、在否定句中,如果代词充当宾语,那么宾语前置在疑问句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四、宾语前置\n唯利是图夫晋,何厌之有?C、用“之”、“是”作标志,宾语前置D、在陈述句中,介词的宾语要前置吾道一以贯之夜以继日唯图利有何厌\n四、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3、用“之”或“是”把宾语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n五、定语后置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六、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乎”等组成的介宾短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具告以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n七、省略句式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2、省略谓语。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又如:“竖子不足与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n(6)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例如: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也不敢占有。\n文言文翻译歌诀\n一、熟读全文,领会文意。二、国年官地,保留不译。三、遇有省略,补充词语。\n四、字字落实,准确第一;明确代词,译出用法;单音词语,双音换替。五、调整词序,删去无义。\n翻译的程序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