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 MB
- 2022-07-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2016·江苏单科,19,2分)“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1.B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莎士比亚通过文化征服世界,体现了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交流与传播,A不符合题意;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C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2.(2016·江苏单科,20,2分)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年5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n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2.A 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表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符合题意;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说法错误;C否认了文化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说法错误;先进的文化为经济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D说法错误。3.(2015·江苏单科,19,2分)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云南印象》,源自于纯正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它表现的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C 歌舞《云南印象》源自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和实践,体现了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表现的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表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①与材料无关。4.(2014·北京文综,25,4分)“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D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材料中的老字号企业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推出广受欢迎的时令点心,表明了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同时也体现出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③④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说法错误;民族文化的传承应该\n充分考虑社会效益,不能以市场经济为前提,②说法错误。5.(2013·江苏单科,21,2分)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B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等知识点。文化作为精神力量不能起决定作用,②错误;④与题干无关;外国人通过关注韩国歌手而购买韩国产品,这说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关注韩国歌手从而喜欢上韩国,这启示我们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③正确。6.(2013·天津文综,4,4分)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6.B 材料中对“东方美人”茶的种植过程及用途的阐述,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英国女王品茶时的赞叹及喝茶时所获得的香气馥郁、色若琥珀的感受,表明人们在享用文化,B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排除A;C错误,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题干不是强调文化影响实践,而是强调实践对文化的作用,即文化来源于实践,排除D。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回答下题。7.(2012·安徽文综,8,4分)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n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B 各国的城市雕塑各具特色,所以不能体现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与题意不符;经济、政治决定城市文化的发展,④观点错误;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这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它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①③正确。8.[2016·课标全国Ⅱ,39(2)(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1)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10分)\n(2)借鉴十八洞村经验,就推进精准扶贫提出两条建议。(4分)8.【解析】 第(1)问要求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先描述这一原理,注意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作用,结合材料,说明扶贫先转变观念,增强自主脱贫意识的原因,特别是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第(2)问属于开放型、措施类题目,可从政府的角度、贫困人口内在发展的角度,结合本村实际、符合市场需求等方面回答。【答案】 (1)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2)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特色的产业。9.[2015·安徽文综,38(2),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根据材料,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n9.【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文化生活知识,属于依据类题目。分析材料,抓住材料中的“精神铸就制造业辉煌”“主动担当”“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等关键词,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民族精神、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创新等角度分析。【答案】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工匠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助推制造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弘扬工匠精神,担当历史责任。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秉承传统工匠精神,又要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10.[2014·江苏单科,34(1),6分]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也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有人认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公民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比较图1和图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与游人“到此一游”式涂鸦的区别。(6分)10.【解析】 本题要求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与游人“到此一游”式涂鸦的区别,\n可以联想的角度有各自属于什么文化现象、各自的作用是怎样的,或者带来怎样的影响等。首先要从性质上进行界定,然后根据性质的界定展开说明两者带来的不同影响。如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是一种文化创作,其作用是保存和传播传统文化,给人以美感的影响,而且有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而游人“到此一游”式涂鸦是对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的破坏,违反了社会公德。【答案】 ①前者是一种文化创作,具有文化内涵,能保存和传播书法、诗词等中华传统文化。前者与景观融为一体,能给人以美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经济价值。②后者破坏了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违反社会公德,不利于健康文明风尚的形成。11.[2014·福建文综,39(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材料 文化交流逐步增进了国家间的合作。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举行“庄园会晤”。两国元首就共同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国际社会对此充满期待。但也有一些西方人士担忧,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影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运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和“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对材料中一些西方人士的担忧进行评析。(12分)11.【解析】 本题要求使用文化生活中的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政治生活中的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围绕的主题是评析西方人士的担忧,属于评析类试题,\n对观点要进行评论和分析。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可以辩证分析文化差异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阻碍,通过文化交流借鉴可以促进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运用国家利益和国家间的共同利益知识点分析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存在对立,但也存在共同利益。【答案】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美文化差异可能会阻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但不同文化间的借鉴交流也可以促进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②国家间出现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虽然中美两国存在着价值观念等文化差异,但两国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一、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内涵、特点内涵从本质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从范围上看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从形式看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特点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n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需要通过物质载体呈现出来。离开了物质载体,文化既不能产生,也不能传承和发展1.利用三个“离不开”,快速掌握文化的特点:文化离不开人类社会;文化离不开实践活动;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和物质活动。2.文化不是人类的全部活动及其产品,而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文化现象的实质不是物质现象,而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不仅指意识形态范畴,而是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部分。(2013·海南单科,16,2分)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思路分析】 悬棺岩画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是对当地殡葬实践的反映,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正确;悬棺文化通过悬棺岩画表现出来,说明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④正确;①③本身说法错误。答案:C导学导考 本题主要从文化与社会、文化与物质的关系方面考查文化的特点,以及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有两点:一是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如“画面中的钓鱼狩猎……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二是对文化的特点等基础知识有准确全面的理解。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的社会作用\n社会作用从文化的实质看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从微观看文化影响个人的成长历程,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从宏观看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一个民族、国家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文化的性质看不同的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不同: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并不完全一致相互交融文化经济化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文化化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政治化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n政治文化化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与相互交融内涵侧重点标志词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凡是看到“决定”“反映”和“反作用”等词可以判定为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凡是看到“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文化资源”“劳动者素质”“知识经济”等词可以判定为相互交融3.正确理解文化的反作用(1)文化是依存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化所起作用的大小是与经济发展和政治状况相联系的,不能夸大文化的力量。(2)文化虽然也能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可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3)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4)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可能会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或者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n(2015·江苏单科,18,2分)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思路分析】 题干材料“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不同文明互鉴共荣”,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B符合题意;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A、C均说法错误;文化交融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D说法错误。答案:B导学导考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考查频率较高,题型多样,应结合文化产业的发展等热点予以重点把握。针对此考点考生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备考:(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突出的是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而不是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2)文化具有双重性,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3)区分相互影响与相互交融。例如,发展民俗文化,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发展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1.(2015·天津文综,10,4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n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1.A 本题以文化创意开发旅游,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材料中用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说明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A正确;B说法错误,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材料涉及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没有涉及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故C、D与题意无关。回答本题的关键一要弄清楚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即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二要依据材料区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与文化对人的影响。2.(2012·广东文综,31,4分)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D ①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②说法错误,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致力于挖掘”说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说明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③④符合题意。3.[2013·福建文综,39(3),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理念。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n,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9分)3.【解析】 一方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不同时代也赋予了勤俭节约精神不同的内涵,也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答案】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勤俭节约的内涵与时俱进,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②文化发展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③“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三、文化与综合国力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形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文化发展上都面临严峻挑战措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用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非常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n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但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仍是经济和科技实力。[2013·浙江文综,41(1),10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10分)【思路分析】 审设问可知,本题以中国梦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知识,要求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实质上是要求分析文化对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属于意义类非选择题。审材料可知,当今世界“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实现中国梦。【答案】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类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1)认真审题,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设问限定角度的,要严格地按照设问的要求作答,如回答“利率上调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作用”时,就必须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作答,如果答对居民的影响则完全跑题。(2)设问未明确限定角度的,\n则要自己找全材料中不同的主体或客体(如经济生活中常见的主客体有国家、社会生产力、资源的配置、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企业;个人;等等),以确定作答的角度。(3)答案要有层次,即先找准、找全主客体,再按照从大到小(先国家、社会,再组织、个人)的顺序组织答案;涉及国际影响的还要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作答。1.(2016·甘肃武威二中期末,27,4分)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B 各国的城市雕塑各具特色,所以不能体现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与题意不符;经济、政治决定城市文化的发展,④不选;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它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①③正确。2.(2016·河北广平一中月考,7,4分)在大马士革,堵车是家常便饭。但贯穿马扎区的主干道由于路面宽阔,成为城区为数不多的“畅通路段”。最近,多数车辆在经过此道路中段时会不约而同地减速,因为在路旁的人行道上,矗立了一面长长的壁画墙——“生活的韵律”。从文化的特点看,材料说明(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C.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2.A 题干要求从“文化的特点”来看,材料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符合题意;B、C、D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方面表述的,均不符合题意。3.(2016·甘肃武威二中期末,35,4分)2015年4月12日,北美影片《速度与激情7》在我国内地上映,创下了内地最高票房纪录,\n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超过20亿的电影。这启示着( )①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③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正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我们要抵制腐朽西方文化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C 北美影片在我国内地创下最高票房纪录,表明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当选;②属于无关项,不选;材料未涉及我们要抵制腐朽西方文化,③不选;票房超过20亿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④正确。4.(2015·福建龙岩质检,31,4分)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我国传统的“礼仪”由古人的祭祖仪式发展而来,经孔子、孟子、董仲舒等反复改铸,终至形成完整的哲学体系与礼仪程序,规范着人们的心理情操、是非观念及生活行为。可见(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 ③文化礼仪一旦形成,对人们的影响就总是积极的 ④礼仪修养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A 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③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错误;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5.(2016·湖南衡阳一模,19,4分)西安市把唐大明宫遗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从城市废墟中解救出来,建设起大明宫遗址;大明宫遗址保护所遵循的理念是“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改善民生、提升城市”。这一理念体现的文化道理有( )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的传承决定着城市的发展 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B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所以要“保护文物、传承文明”,③符合题意;“改善民生、提升城市”\n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①符合题意;文化不能决定城市的发展,②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特点,④不符合题意。6.[2016·广东茂名一模,39(1),10分]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的“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伴随着强冷空气带来的气温骤降,保障供暖成为重要民生关切,然而,供暖又是导致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供暖季往往成了重度污染季。有专家研究指出,采暖期的空气质量总比非采暖期差很多,这是北方城市的普遍现象。2015年11月8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中,9个城市空气质量为六级严重污染级别,其中沈阳的PM2.5浓度一度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严重爆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10分)6.【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题目。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明确绿色发展理念其实质属于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能在人们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其次要认识到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发展和保护生产力,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最后要说明绿色发展理念对人的影响。【答案】 ①绿色发展理念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在经济发展和环保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4分)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发展和保护生产力,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3分)③绿色发展理念能引领人们的环保行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保建设。(3分)\n1.(2016·浙江文综,34,4分)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①“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B 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某县政府和企业加强“文化车间”建设,为职工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他们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①④符合题意;“文化车间”建设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②说法错误;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生产实践,③说法错误。“乡愁抹不去,乡愁又回不去。”完成下题。2.(2015·安徽文综,8,4分)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 )①乡愁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③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④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A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作用等知识点。“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体现了乡愁的影响深远而持久,①符合题意;“乡愁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体现了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②符合题意;乡愁既不是乡土文化的标志,更不是民族文化的灵魂,③④说法错误。3.(2014·广东文综,32,4分)某班以“应该‘浅阅读’还是更应该‘深阅读’”为主题举办辩论会。小李说:“‘浅阅读’虽具有简单、快速、生动等特点,但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因此,我主张‘深阅读’。”下列选项正确且能进一步支持小李主张的是( )\nA.理性思考转化成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B.“浅阅读”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文化需要C.“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D.“深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3.D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和文化塑造人生等知识点。理性思考转化成物质力量是通过实践实现的,A表述错误;小李的主张是支持“深阅读”,反对“浅阅读”,B与材料主旨不符;不管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C说法过于绝对;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小李认为“深阅读”具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D符合题意。4.(2014·安徽文综,8,4分)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C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文化体制改革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体现了②③;优秀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发展,④表述错误。5.(2013·课标全国Ⅰ,20,4分)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B ②错误,优秀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影响而非起决定性作用;④错误,优秀文化不能成为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慢慢摆脱自卑心理印证了①;\n“关心集体……都对她交口称赞”,使小薇摆脱自卑、增强自信印证了③。6.(2013·江苏单科,22,2分)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 )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6.D 题干表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D正确;A说法不准确;B、C与题干无关。7.(2013·广东文综,31,4分)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D 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②错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正确,强调了读书的文化意义之所在;④正确,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8.(2013·福建文综,30,4分)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像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这段优美的话语( )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8.B “青苔的花特别小……像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这段优美的话语用来比喻人自强不息,不服输的精神,能够鼓舞人心,催人奋进,\nB正确;这段话并未反映世界的本质,A与题干无关;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排除C;题干没有涉及人类追求真理的问题,且永恒的真理说法错误,排除D。手机已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11亿。回答下题。9.(2013·四川文综,9,4分)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B 多功能手机的出现使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等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体现了科技进步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④当选;②说法错误,文化影响科技发展,但文化不是科技发展的动力;③夸大了文化的作用。10.[2014·浙江文综,41(2),10分]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10分)\n10.【解析】 本题要求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回答,考查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首先阐述有关原理,本题所涉及的原理有三个: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后结合材料分析。【答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中华传统美食承载着亲情乡情友情,能够维系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中华美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无数食客闻风而动,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华美食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品尝各具特色的家乡美食,引发了对家乡、民族、国家的热爱,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激发精神力量。11.[2013·海南单科,25(1),10分]1960年,雷锋当上了运输兵。在部队这所大学里,他写下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雷锋精神却是永恒的。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神自此广泛传扬。1977年,刚入伍的郭明义代表新兵宣誓:“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几十年来,郭明义多次发起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资助学、义务献工等活动,感动千千万万的中国人,2011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2012年被人们称为“最美的感动年”,涌现出“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一大批平凡的英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雷锋精神,使人们在温暖和感动中产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践行雷锋精神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10分)\n11.【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分析雷锋精神的作用。调动和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其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塑造人生的三点表现,同时也不能局限于教材的限定,还应将文化影响人的表现、特点等知识融入答案之中。通过读材料可以得出雷锋精神从性质上说是一种先进文化、优秀文化,因此本题答案可围绕先进文化对人的影响、先进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全面解析。【答案】 答案要点:雷锋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4分)践行雷锋精神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分)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12.[2013·重庆文综,1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待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12分)12.【解析】 本题可以从文化影响人的内容、特点和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反对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坚持勤俭节约的作风等角度作答。\n【答案】 答案一: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塑造人生。②坚持和倡导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批判铺张浪费的落后文化。③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答案二:①人创造文化、文化影响人。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③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文化氛围。一、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014·山东文综,32,4分)《大道鲁商》是一部跨越人文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文献纪录片,全景式地展示了鲁商从古到今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揭示了鲁商成功背后的文化内核。这反映了( )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n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D.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全方位展示【思路分析】 题干中鲁商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是鲁商成功背后的文化内核,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A符合题意;B与题意不符;C错误,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D说法不准确,鲁商文化只是齐鲁文化的一部分。答案:A导学导考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即文化会影响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可按照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一般的思路来把握。从微观上看,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即人们的言行举止;从宏观上看,文化影响人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和改造。3.区分文化对人影响的两大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含义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的文化影响角度侧重影响的过程和无形性侧重影响的效果和持久性特点无形性、非强制性具有相对稳定性、持续性表现第一,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第二,人们从事文化活动,会在不知不觉中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等第一,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第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注意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求\n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提高自身素养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前者强调影响的方式,后者强调影响的时间。(2015·山东文综,32,4分)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思路分析】 无论是路遥的作品还是莫言的著作,无不体现着对家乡的眷恋,“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表明作家的作品受故乡文化的影响,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文化的关系及民族精神的力量,B、C、D与材料无关。答案:A导学导考 (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并非是无法选择的。我们应当提高辨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与落后的、腐朽的文化的能力,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的侵蚀。(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但并非是无法改变的。这种深远持久的影响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逐步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能会随之而改变。二、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基本强调优秀强调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人的全面发展,\n内涵文化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或一定形式的文化活动,使人的知识领域不断拓宽,思想水平不断提高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主要表现为改造世界的精神状态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侧重点侧重广度,强调人格的完善,强调人的主观领域、人的主观精神感受侧重力度,强调力度的加大,强调在具体行动中文化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侧重综合素质,强调人的核心素质的提高,使全面发展成为可能统一性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利于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激发人们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从而丰富精神世界,二者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正确理解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1)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影响人的成长、塑造人,但只有积极向上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不要过分夸大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于人生的塑造并非是决定性的作用。优秀文化仅仅是塑造人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也对健全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2.用标志词区分文化对人的作用(1)能够体现“潜移默化”的词语或句子:无形中、熏陶、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能够体现“深远持久”的词语或句子:难以改变、保持、“乡音无改鬓毛衰”等。(2)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常用“欣赏到”“感受到”“享受到”“体验到”“领略到”“境界”等标志词。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常用“增强了”“鼓舞着”“激励着”“振奋了”等标志词。\n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可按照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一般的思路来把握:(1)宏观上理解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文化塑造人生,指的是优秀文化和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在塑造人生方面的作用。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微观上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要注意传统文化、先进文化、腐朽文化、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等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 古人削桐为琴,纳天地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琴乐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乘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回答下题。(2015·重庆文综,12,4分)古琴音乐( )①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②通过人们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思路分析】 古老性与世界性没有关系,①错误;②正确,古琴音乐属于文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对人起到影响;③错误,古琴音乐具有社会历史性,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流水》作为著名的音乐作品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从而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能够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④正确。答案:C导学导考 (1)在理论上,要明确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优秀文化能够做到这一点。(2)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与当前我国进行的全民读书、传诵经典、模范评选等文化活动相结合,与新时期的各种民族精神相结合,与当前人们的文化消费等生活实际相结合。\n1.(2016·北京海淀期中,24,2分)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科学文化修养决定思想道德修养C.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熏陶,能促进人的发展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1.C “学史可以……;学诗可以……;学伦理可以……”说明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符合题意;题干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但没有进一步揭示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不符合题意;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能说谁决定谁,B观点错误;D不符合题意。2.(2016·安徽合肥一检,16,4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既是一次成就展,也是一次实力展,更是一次新征程出发前的动员,它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进。这说明(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活动是由人类创造和享用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B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既是一次成就展,也是一次实力展,这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①符合题意;大阅兵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进,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符合题意;②④题干未体现。3.(2016·河南豫南九校联盟,19,4分)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A.①④B.①②C.②④D.③④3.A 本题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道理的理解,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文化生活》角度看,\n题干材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①④符合题意;“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语言的刻意求工,对文学创作的严肃认真态度,②不符合题意;“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说的是书法妙道,如果不注重字外工夫修炼,即使闷头练的用坏的笔堆成山,也未必能写出好东西,想要写出真正的好作品,非多读书不可,③不符合题意。4.(2016·山东烟台一模,19,4分)2016年1月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在众多指标中,我国理工科人才供应居世界第一。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价值观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科技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不仅要知道怎么使用它,还要知道运用科技的方向是否正确。这表明( )①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B 材料强调价值观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还要知道运用科技的方向是否正确”体现了③④;材料没有强调两种修养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②不符合题意。5.(2016·山东威海二中检测,9,4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和万事兴”的价值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是因为( )①家风家教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②家风家教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 ④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相互促进的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5.D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这是因为家风家教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①③正确;②④材料未体现。\n6.(2016·安徽皖北协作区联考,7,4分)“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六尺巷”的典故反映了( )①从点滴小事中可以透视人的精神世界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稳定性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A “六尺巷”的典故说明点滴小事可以透视人的精神世界,也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①③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未体现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传统建筑的作用,②④与题意不符。7.[2016·河南洛阳3月统考,39(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一个学习大国,比如是一个崇尚阅读的国家。读古书,承袭古人以鉴今日;读海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读文学,陶冶情操;读传记,增添力量;读哲学,更加睿智;读科技,更加聪慧……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阅读的作用。(12分)7.【解析】 本题以阅读的重要性为背景考查阅读的作用,审读材料可以对知识进行有效地迁移。读古书——传统文化的传承;读海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读文学和传记——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读科技——提升素质,增强竞争力。总之,读书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据材料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有针对性地整合,形成答案。【答案】 ①潜移默化地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实践活动和生活方式等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3分)②丰富精神\n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③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文化创新与发展。(3分)④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民族素质,增强民族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3分)8.[2016·安徽宿州一检,39(2)(3),16分]材料一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材料二 美育教育作为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幼儿园美育要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使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课程要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传授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普通高中美育课程要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普通高校美育课程要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美育在育人化人中的重要作用。(12分)(2)请你为学校推进美育工作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n8.【解析】 第(1)问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为意义类,问题指向美育在育人化人中的作用。解读设问,可以从文化的力量、教育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属于开放性题目,此类题目没有知识限定和其他限制,只要符合设问要求,能够起到推进美育工作的作用,符合学校实际的做法即可。【答案】 (1)①美学作为优秀文化是育人化人的重要精神力量,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②美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养,塑造美好人生。③美育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美育能够使学生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⑤美育能够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造就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示例:开设丰富多彩的美育课程;认真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加强学校美育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美育校园文化环境等。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是《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长效热点,每年高考几乎都会涉及。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文化部门全面落实中央各项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以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开创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因此,本热点更成为高考的必备考点。2.试题结合一些具体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例如电影业、动漫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等)进行命题,考查的角度主要是为什么和怎样做两个方面。(改编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n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十三五”提出“创新发展理念”的依据。【思路分析】 第一步,审清设问,明确问题指向。知识限定:文化与社会;材料限定:“创新发展理念”;角度限定:文化依据。第二步,获取信息,有效调动知识。有效信息调动知识①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③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第三步,运用知识,形成答案。【答案】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对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坚持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等,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推动自主创新可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文化软实力。\n应对点津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是高频考点。当前,国际、国内各方面的发展无不与经济、政治、文化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学习时应紧密结合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重点突破。①在复习备考时要联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活动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要结合相关热点进行探究,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当地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状况,进一步领悟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近几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常结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四风”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社会热点进行考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2.今后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时代楷模的宣传等内容进行复习备考。通常的考查角度有原因类、措施类、意义类、依据类。[2014·海南单科,25(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静心习字20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n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10分)【思路分析】 第一步,审清设问,明确问题指向。知识限定:文化对人的影响;客体限定:“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角度限定:分析意义。第二步,获取信息,有效调动知识。有效信息调动知识①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②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静心习字20分钟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⑤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优秀文化能够培养人的创新精神第三步,运用知识,形成答案。【答案】 “一校一品”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2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2分)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2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分)应对点津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考查,常常从文化建设的影响、意义和如何进行文化活动两个角度命题,无论哪个角度,回答问题都要重视整合知识,包括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和文化塑造人生。如果试题是结合具体的文化活动进行宏观考查,回答时\n既要从一般意义上答出文化对人的影响,还要结合文化生活其他单元的知识,回答出具体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做到“一般作用+具体作用”的整合。判断并说明理由1.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1.× 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2.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2.×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 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4.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4.× 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5.优秀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5.× 优秀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引导时代的走向。6.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6.× 文化对人起影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7.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7.×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可能相同。8.文化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决定作用。( )8.×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9.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9.× 优秀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10.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10.× 优秀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n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浙江嘉兴期末,21)2015年十大流行语中,既有“获得感”“互联网+”“创客”等政经领域产生的新词入选,也有“颜值”“网红”“主要看气质”等流行于网络的语言。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流行文化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C.人们的精神产品都离不开物质载体D.实践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1.A 在政经领域产生的新词和流行于网络的语言,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A符合题意;大众文化是就文化的传播性和广泛性而言的,并没有界定文化的性质和内容。我们所倡导的文化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要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二是文化的内容必须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而不能是庸俗的、低级趣味的,不能简单地把流行文化与倡导的大众文化等同起来,B说法错误;C、D不符合题意,排除。2.(2016·四川成都二模,19)2016年3月2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公布。该墓迄今出土文物1万余件(套),包括青铜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简等各类珍贵文物。众多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奢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些出土文物是( )①特定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 ②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C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一定时期的文化都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和产物,①符合题意;众多文物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奢华生活,表明出土文物是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④符合题意;②错误,汉字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③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3.(2016·天津五县区期末,14)公益文化作为一种正能量,\n影响了春蕾志愿服务队、天津妈妈会和“苗苗义工”等公益组织,通过互联网平台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公益活动,让社会充满爱和善,也给参与者带来精神满足和价值尊重。这说明公益文化( )A.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B.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C.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D.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3.B 上述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排除A;C说法错误,应该是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D与题意不符;B正确。4.(2016·山东烟台期末,12)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了外国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西游记》,美国版《花木兰》《功夫熊猫》等,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经济效益。这启示我们( )A.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B.应大力提高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竞争力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D.把经济效益作为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4.B “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了外国产业资源……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经济效益”,这反映出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而被国外抢得了先机,这启示我们应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B符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说法明显错误。5.(2016·浙江丽水一模,34)我市民宿经济方兴未艾。要使民宿经济良性发展,就要把民宿打造成品读地方文脉的窗口,让游客在欣赏天然山野美景的同时,领略别样的地域风情和民俗体验。这表明(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D.文化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人5.B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大力发展民宿经济,\n让游客在欣赏山野美景的同时,领略地域风情和民俗体验,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6.(2016·广东适应性考试,20)根据“互联网+”行动计划,某公司提出“智谷产业”的新概念,欲形成一个基于互联网快速增长的文化创意生产、创意成果数字出版、文化类产品和产权交易的生态产业链。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彰显(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突出作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通过文化产业的消费渠道实现 ④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应该得到扶持和倡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6.A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创意生产、创意成果数字出版、文化类产品和产权交易的生态产业链体现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的发展,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实现;④与题干无关,材料中“智谷产业”的生态产业链,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7.(2016·广东清远一模,19)《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指出,国有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必须着力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表率带动作用。此意见旨在( )①使国有文化企业始终坚持正确文化立场 ②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群众鉴赏力 ③提升国有文化企业软实力,参与国际竞争 ④推出更多具有很强观赏性的文化产品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7.D 《意见》旨在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产品,提供更多有意义有品位有市场的文化服务,切实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更强调的是文化产品的思想性、教育意义,②④的表述则忽视了这两点,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8.(2016·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19)企业价值观,具有“买不来,偷不走,\n拆不开,带不走”的特点,它不是从外部学来的,而是企业内部长期积累起来的东西,它已融入到企业的肌体和血液。这说明( )①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②价值观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 ③优秀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更持久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8.D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及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内部长期积累起来的东西,它已经融入到企业的肌体和血液,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表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①④符合题意;正确的价值观对公司发展产生积极影响,②说法错误;③与题意不符。9.(2016·北京海淀一模,24)“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通过家教培育家风,不仅给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重视家风教育是因为( )①家风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②家风影响人们的品格与素养 ③家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可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C 本题从“重视家风教育”切入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①③表述错误;重视家风是因为家风能影响人的品格,能够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④符合题意。10.(2016·广西柳州1月模拟,19)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举行了隆重的阅兵活动以纪念这一伟大胜利。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极大地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现时代,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的理由是(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先进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C.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D.民族精神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10.B 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排除A;C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措施,不是理由,排除;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民族精神属于文化的范畴\n,D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11.(2016·山东烟台期末,13)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许多人由读书转向读屏,阅读内容也日渐多元,但随之出现的是一些人的阅读由深变浅、由精变粗。下列对于“精阅读”和“粗阅读”的理解正确的是( )A.“精阅读”是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途径B.“粗阅读”是数字化时代下的一种必然的文化选择C.“精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D.“粗阅读”在文化上对人不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11.C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A说法错误;B、D说法过于绝对,均排除;C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12.(2016·湖南常德一模,20)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中央决定,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村扶贫要加强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善于发挥乡规民约在扶贫济困中的积极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奋发脱贫的热情。这说明( )①乡风文明能够为贫困群众奋发脱贫提供精神支撑 ②乡风文明是贫困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③文化能够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④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直接成为改变贫困的物质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B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建设,为乡村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改变农村落后的风俗习惯,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④错误,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3.[2016·吉林长春质检,39(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5年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访问过程中在西雅图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会议的发言中谈到:“从教师到企业家,\n20年的创业经历告诉我,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稀缺资源,各国都一样。企业家精神需要尊重市场,创造独特价值,乐于创新,勇于担当。人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家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而存在的。今天的世界经济,更要呼唤企业家的开拓精神。”(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阐释“今天的世界经济,更要呼唤企业家的开拓精神”的合理性。(14分)(2)如果校园报社邀请你就马云的发言撰写一篇新闻评论,请写出新闻评论的题目和提纲。要求:题目合理,提纲既有新闻回顾,又有新闻评论,语言精练。(6分)13.【解析】 第(1)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分析企业家精神的作用,要求考生将文化的作用具体运用到企业家精神的事例中,有针对性地作出解答。第(2)问以撰写新闻评论为假设背景,要求考生写出题目和提纲,考查考生对新闻评论等政治课外活动的实践经验及概括问题的能力。\n【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4分)开拓精神可以激励企业家锐意进取,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价值,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5分)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能够通过不断创新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在竞争中赢得先机,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5分)(2)示例:题目:时代呼唤企业家精神提纲:①马云畅谈企业家精神。②“企业家精神”对中国企业发展(或对青年人成长)的启示。(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所述答案只要言之有理、符合要求即可得6分)14.[2016·湖北武汉二月调考,39(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高尚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否定、自我改造的痛苦过程,需要通过“自省”来革除自身痼疾,需要通过“慎独”来提升道德境界,实现道德的自我超越。某中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开展了主题为“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建设道德模范事迹展示长廊、举办道德讲堂等活动全面营造道德文化氛围。以日常行为检查和班会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细微处入手,通过增强自省意识、发扬自律精神,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纠正言行偏差,并不断为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实现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积极开展社会帮扶和文明志愿者活动,促使学生在社会道德的践行中,培养道德情感,提升道德水平。(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该校开展“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14分)\n(2)结合上述材料,为该校“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某班主题班会拟一个主题。(6分)14.【解析】 第(1)问,要求分析该校开展“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是阐释意义类型。设问规定调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影响人的方式、特点和积极作用)这一微观知识点进行分析,答题逻辑通常由知识本身的逻辑决定。在大逻辑上,本题答案的三个要点分别对应着三个知识点;在小逻辑上,每个要点以“知识点+该校做法+意义”的格式进行组织,要体现演绎分析的特点。仅答出文化对人影响的几个知识点是不符合设问要求的。第(2)问,题目要求为该校“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系列校园文化活动设计一个主题班会的主题,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包括慎独自省(道德自省、自律)和重塑道德人格(提升道德修养、道德境界),所以班会主题必然要求包含这两个方面。【答案】 (1)①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弘扬道德、慎独自省的社会氛围,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牢固树立道德意识。(5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和社会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查、自纠,提高道德认识,转变道德观念,增强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自律性。(5分)③优秀文化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慎独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分)(2)示例:自省、自律——从我做起;自省修身,以德律己;加强自律,追求高尚道德情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