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6 MB
  • 2022-07-25 发布

初中音乐--海上丝路2000年pptppt课件

  • 3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欢迎进入音乐课堂\n海上丝路2000年\n前言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开幕式第七幕------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国这个著名的文明古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中华文明是大陆和海洋共同孕育出的世界最古老的伟大文明之一。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和开拓进取精神,铸就了古代大中国处于世界前列的辉煌航海业绩。\n这条起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随着中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一直延续到公元15世纪郑和下西洋时代,为中国与西方各国的经贸往来和精神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出口的代表物质除了丝绸之外,还有茶和瓷器。中国的瓷器生产与外销崛起于唐代,在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继续发展。瓷器由于笨重易碎,比丝绸更适合船运,很快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因此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也可称之为“海上瓷器之路”或“海上丝瓷之路”。\n1405年明代中国宝船1715年的哥德堡号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郑和下西洋时期达到了鼎峰。\n海上丝绸之路-概述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泉州、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n南海丝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东海丝路形成于周王朝时期(公元前1112年)海上丝绸之路-概述\n海上丝绸之路东海丝路东海起航线最晚始自周武王灭纣,建立周王朝(公元前1112年),他封箕子到朝鲜,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到达朝鲜,教其民田蚕织作。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由此通过黄海最早传到了朝鲜。蚕衣\n海上丝绸之路南海丝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是唐宋以后中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泉州,宁波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徐闻古港,所以称南海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徐闻古巷\n在隋唐以前,海上丝绸之路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到唐宋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n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取代徐闻、合浦成为海丝主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并被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明初海禁,加之战乱影响,泉州港逐渐衰落,漳州月港兴起。清代闭关锁国,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n千帆竞渡的广州港\n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国内运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药之路之称。清代外销瓷南海一号陶瓷元代陶罐丰富的水下文物\n明初郑和下西洋时,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郑和之后的明清两代,由于实施海禁政策,我国的航海业开始衰败,这条曾为东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消亡了。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访粤,标志着美国直达广州的航线的开通。\n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发展(一)春秋、战国至西汉初--海上交通贸易的兴起(公元前770-475年至公元前206-111年)广东濒临南海,岛屿星罗棋布。早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居住在此的南越人祖先,已渡海到附近岛屿居住及从事季节性的生产。\n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发展(二)西汉中期至南朝--海上交通日益频繁(公元前111-公元8年至公元420-589年)自西汉中期始,南海海上贸易日趋繁盛,各国交往日益频繁,西汉政府更派出由驿使率领的船队,沿着民间贸易开发的海上航饯线,到达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印度东南海岸及斯里兰卡等地。南朝时,北方因外族入侵,战祸连年,经济凋敝,岭南地区相对稳定,促使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进一步繁荣,增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n隋至元代--海上贸易空前繁盛(589-618至1279-1368)隋至元代,是海上贸易空前繁盛时期,广州更成为对外交通的枢纽,货物转运和集散中心。海船往往自黄埔南海神庙外码头出发往南海各国,远至波斯湾地区,或转往日本,朝鲜等国。由于各国商人纷纷前来贸易,为易于管理,唐宋及元三代皆在广州设市舶司,负责管理商船,仓库,抽税及接待外国使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发展(三)\n明至清代---全球经济海上循环(1368-1644至1644-1911)明朝初年,为防止海盗侵扰,政府禁止商人私下与海外诸国贸易,但仍于广州,宁波,泉州设立市舶提举司,在广州兴建怀远驿,招徕贡舶,安顿外商。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足迹遍及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发展(四)\n海上丝路之路-交融与辉映一:欧洲人的“发现”15世纪是人类历史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伴随着西方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黄金热”、“香料热”成为驱使欧洲人一次又一次远洋探险、寻找“新大陆”的强劲动力,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大西洋—波罗的海国家相继进行全球性海上扩张和殖民活动,开启了“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世界性海洋贸易的新时代。到了清代,欧美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海上贸易关系。\n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瑞典、法国、普鲁士、意大利、丹麦、俄国、墨西哥、智利等国的商船都先后驶入广州港开展对华贸易。16世纪爪哇和马来亚的帆船16世纪的中国帆船瑞典“哥德堡”号商船16世纪的印度船\n二:葡萄牙人“租借”澳门1510年,葡萄牙人占领印度西海岸的果阿(Goa),作为控制印度洋贸易的海军基地和东方殖民地的首都。随后占领了当时亚洲最重要的一个商业据点马六甲,建立商站,控制南海贸易。葡萄牙人采取国家资本主义贸易形式,垄断澳门等亚洲主要商业据点的贸易和香料贸易,葡萄牙商船给各国市场运去中国的生丝、丝织品、陶瓷等,给广州和中国市场则带来了香料等外国产品和大量白银。\n澳门明中叶起成为中外贸易的集散地。1553年,澳门开埠后,拓展了与欧洲、印度、日本、菲律宾、东南亚乃至美洲的贸易,开辟了澳门—果阿—里斯本、澳门—长崎、澳门—马尼拉—阿卡普尔科、澳门—东南亚各港的国际航线,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门户与东西方海洋贸易的一个枢纽。十六世纪末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人葡萄牙人所描绘的中国人形像\n三:美国“中国皇后”号首航广州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发展对外贸易成为新生合众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不少决策人物把振兴经济的希望寄托在对华贸易上。1784年2月22日,正值华盛顿总统52岁诞辰,纽约丹尼斯·帕克公司(DanielParker&Co.)、费城商人罗伯特·莫里斯集资装备了一艘木帆船,命名为“中国皇后”号(TheEmpressofChina),从纽约港启航进行第一次中美间直接通航。\n“中国皇后”号商船进入大西洋,绕过好望角,8月23日,抵达澳门,获得清朝官方发放的通行证;28日到达广州黄埔港。这批新来的西方商人在广州逗留了3个月,不仅顺利卖出他们带来的人参以及其他货物,而且购买了一船质量让人满意的茶叶以及其他中国货物。12月28日,“中国皇后”号商船启程回国,1785年5月抵达美国。“中国皇后”号及所购的中国商品\n四:瑞典“哥德堡”号商船的三次东方之旅1731年6月14日,瑞典东印度公司在哥德堡成立,成为瑞典唯一一家可以与好望角以东的所有港口进行贸易的瑞典公司。从此以哥德堡港为起点的远东航线随之开辟。从1732年到1806年,瑞典东印度公司共组织过132次亚洲之航,其中3次到达印度,其余都以中国广州为目的地。瑞典东印度公司耗费巨资建造的“哥德堡Ⅰ号”商船建于1738年,是这家公司38艘远洋商船中第二大船只,船上有140多名船员,并装备有30门大炮(用来驱赶海盗)。“哥德堡Ⅰ号”在短短几年间先后三次远航广州,第一次是1739年1月至1740年6月,第二次是在1741年2月至1742年7月,最有名的是第三次,在1743年3月至1745年9月。\n这艘瑞典当时最精良的商船每次从中国运回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工艺品在瑞典贩销所得,几乎相当于瑞典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n1578年以后,春季在1月份开始,夏季在6月份开始,每次交易为2-4个月,贸易带有明显的国际性、季节性,规模大,周期长,进出口商品结构也比较复杂,贸易地域更远及欧美。五:广州举办春夏两季交易会广州五层塔楼广州海上生活广州明清外销瓷\n广州明清外销瓷\n五口通商后,特别是商馆于1856年被焚后,广州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位置,渐被香港及上海取代。\n谢谢!\n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n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