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2.50 KB
- 2022-07-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音乐与舞蹈你听!这动人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边寨.\n阿细跳月生活在云南省路南、弥勒、邱北等县,属于彝族支系的阿细人,在夏季星回节的黄昏时节,高举火把绕行田间以预祝来年丰收之后,便集中到村里的旷场上举行传统的欢庆活动。届时,成群的未婚男女,围绕着噼啪作响的熊熊篝火频频起舞。头戴环形头饰、身着手绣短上衣、百褶裙,斜挎绣包的盛装姑娘们,在着白衣黑裤、腰系红色绸带的英俊吹笛者带领下,随着铮铮作响的大三弦与男子相对而舞,在眉眼间传递着无限的情意、抒发着由衷的喜悦与欢乐。舞蹈中不时夹杂着的“阿啧啧!”呼号和尖啸的口哨声,为节日气氛更加欢快与热烈。虽说阿细人所跳的舞蹈也是“大三弦舞”,但认真地说,在男子所弹拨的大、中、小各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竹笛的伴奏下,舞蹈始终保持跳跃状态,双臂左右摆动、按节拍击掌的同时,换脚跳三步,空中蹬两脚,由五拍组合成的这种“三步弦”,是阿细人在“火把节”时所特有的自娱性舞蹈。由于该舞多在月光下起舞,后又被人们称为《阿细跳月》。\n阿细跳月相传很久以前,阿细地区的人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奴隶生活。每到播种季节,为了抢时间为奴隶主尽快烧荒、播种,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就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开始翻地、劳作。为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便两脚一边不停地跳跃一边进行劳作。后来,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动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蹬脚和上肢的左右甩摆、击掌,而逐渐形成了今天被人们喜爱的《阿细跳月》。\n阿细跳月的音乐感觉:跳跃的,欢快的,阿细跳月的乐器:男子用大,小,中三弦笛子女子拍手,重打击乐器阿细跳月节奏特点:,\n哈萨克族\n维吾尔心疆是著名的歌舞之乡,各民族的民歌浩如烟海,世代流传。如维吾尔族民歌"新疆是个好地方"、"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塔吉克族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乌孜别克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n维吾尔族,来吧来吧维吾尔族民间乐器:有独它尔、弹拨尔、扬琴、热瓦甫、唢呐、笛子、手鼓、萨巴依、纳合拉、艾杰克、卡龙、萨他尔、达甫等。哈萨克族的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阔布兹、斯不兹厄等。维吾尔族音乐特点:节奏欢快,明朗,多变\n云南映象云南映象》全长120分钟,由“云”、“日”、“月”、“林”、“火”、“山”、“羽”七场歌舞组成,来自滇山村寨的数十名舞蹈演员,展现了彝、苗、藏、傣、白、佤、哈尼等民族原生态歌舞的绚丽色彩。该剧的舞美设计者尝试了一种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比如抛弃了传统的大榕树造型,通过灯光、舞台的转换来变换场景。舞蹈使用了两盏价值100多万元的帕尼灯,给人以立体感和层次感。其次,舞台还运用了大量的移动升降转换装置,为演员的出位和表演提供了更多的角度。设计者还用近500盏灯营造出各种各样的场景,使舞台变得极为灵动。云南映象\n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n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